1. 關於股票的經典書籍有哪些推薦
《聰明的投資者》第四版(人民郵電社出版的第四版漢譯版)
恨不得早幾年就看到這本書。目前正在看,給我的感覺是,這本書無疑是價值投資的開山之作,也是最全面和客觀的一本書。想了解價值投資的人不可不讀。
話說回來,恨不能早幾年讀到這本書,這話也不全對。為什麼呢?這本書先後出過四版,每一版都有較大的改動。就讀者來說,僅僅面對英文原版的四個版本就足以讓你無所適從了。更何況作為外語讀者,翻譯成漢語的版本真是五花八穩。尤其讓人無法忍受的是,翻譯得都不好。這不好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這本書的英文原著寫的就比較平淡、含蓄,而且有那麼點絮叨和語序紊亂。一方面,漢語翻譯這一面,不專業、不深究、不用心。這兩方面就造成這本書的中文版幾近無法閱讀。因為你讀了跟沒讀其實差不多,甚至比沒讀時更糊塗了。這么說來,早幾年你讀這本書,再早其實也沒什麼意義。
這就說到《聰明的投資者》第四版特定的這個翻譯版本了。首先,這個第四版是這本書中最好的最接近現代的投資者的一本書。而且,我有一個深深地感覺,第四版巴菲特參與的程度特別深,表現在全書的結構特別清晰明了,讓人一看一目瞭然;另一個表現就在於表達也非常簡潔清晰了。而這些都是巴菲特的特點,格雷厄姆具備的特點正好相反。去看看第四版的目錄,在比較一下其他版本的目錄,你就會對兩者的差別有深刻的印象。
這個第四版還有個特點是,在每一章之後,加入了一個第二作者的點評。這個點評的價值在於,既不破壞原書的基本的思想和敘述,同時又把原著中表達不太清晰的不太明確的不太醒目的觀點、思想進行提煉總結,以一種鮮明的方式表達出來,讓你對前文有一種恍然大悟之感。此外,點評部分對原書的觀點和舉例,進行補充、擴充,有時也進行修正和調整,力爭讓這本有相當歷史的書符合現時代的投資環境、投資文化,能夠被現代的投資者輕松地接受。
我的感覺,這種每一章之後加點評的形式,也是巴菲特的主意。
因此,強烈建議每一個有緣看到這個評論的朋友一定要下功夫閱讀完這本書。這本書真的是一本能夠給你提供最完善、最客觀、最基礎的投資理念得經典之作。值得你反復的閱讀,知道完全掌握它為止。
----------------
這本書所奉行的用腳投資的理念價值無限。所謂用腳,意思就是在調查企業方面勤動腿兒、總動腿兒、以動腿兒為主。看了你就知道了。你會發現,毛澤東說的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是多麼有道理,你會發現調查走訪的價值有多麼巨大。
--------------------
《說謊的撲克牌》《泥鴿靶》這兩本書讓你身臨其境、切身體驗真實的金融世界,以對自己將要投身其中的世界有一個最基本的認知。奇妙的是,這兩本書都非常有趣味,不光內容光怪陸離,文筆和翻譯也流暢、練達。
------------------------
《窮查理寶典》
這是巴菲特的搭檔查理.芒格的著作。其實,這本書不是他寫的,或者說不是他編纂的。書中的大部分內容出自他口,或出自他手。但是編纂者另有其人,是芒格的強力擁躉。
這本書排版和編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方面這反映了編纂者對芒格推崇的程度;另一方面,它也確實讓這本書的閱讀妙趣橫生。
-----------------------------------《黑天鵝》《成事在天》
沒有哪兩本書會讓你對概率知識留下更深刻更正確更驚駭的印象的圖書了。
這兩本書都是一個作者寫的,它們絕對是姊妹篇,哪一本都不可錯過。
關於價值投資的書還有很多很多極其好的,這里是推薦不完的。我只把我讀過的(有的正在讀)印象最深的推薦給你。如果你對價值投資仍然興趣不減,那麼我給你推薦一個叫張志雄的人,他目前在主持一本叫《科學與財富》的雜志。你就在搜索引擎找吧。他推薦的投資書籍不可錯過呦。另外,他編的雜志無疑是你最好的定期讀物。還有,只要你訂閱他的雜志,你就可以購買各種該雜志社翻譯的內部讀物,這些內部讀物都是有關價值投資的國外經典著作的上乘中文譯作,十分難得。
2. 股票方面的書籍
和股票有關的書籍有很多哈,不知道你想看哪本哈。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望採納,謝謝。
3. 股票價格的相關書籍
《股價越高越賺錢》
作者: (美)布盧門撒爾著;劉晶晶譯出 版 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10-1
字數: 2096000
版次: 1
頁數: 241
印刷時間: 2008/10/01
開本: 16開
印次: 1
紙張: 膠版紙
ISBN : 9 787508 612263
包裝: 平裝 卡倫·布盧門撒爾,一位有著25年從業經歷的財經新聞工作者,在《華爾街日報》做了20年記者、編輯和總編輯。作為一位記者,她報道的領域涵蓋了零售、能源和高科技等行業,並在《達拉斯晨報》做過兩年商業編輯。她在南方衛理公會大學獲得了mba學位,還是兩本獲獎非小說類青少年讀物的作者。盡管偶爾會喝一小杯脫脂摩卡拿鐵,但是她到星巴克咖啡店最常喝的飲料是一中杯濾泡式咖啡。
4. 關於股票的經典書籍有哪些推薦
一、學習
1、 了解股市知識:看《炒股必讀》、《股市理論》。
2、 掌握炒股理論:如:《道氏理論》、《波浪理論》、《電腦炒股入門》、《精典技術圖例》、《分析家籌碼實戰技法》、《陳浩先生籌碼分布講義》。
3、 看一看分析邏輯:如:《投資智慧》、《投資顧問》、《證券分析邏輯》。
4、 看看股市小說,培養心態:《大贏家》、《股民日記》、《風雲人生》。
5、 閱讀大師書籍:如:黃家堅的《股市倍增術》;唐能通的《短線是銀》之一、之二、之三、之四;陳浩、楊新宇先生的《股市博奕論》、《無招勝有招》。
6、 看實戰案例:推薦陳浩的《炒股一招先》百集VCD、唐能通的《破譯股價密碼》12集。
二、研究
1、 最少熟悉一種分析軟體。推薦使用《分析家》或《指南針》。
2、 用時空隧道(分析家、指南針都有)運用技術指標分析歷史,進行實戰演習判段。
三、模擬炒股練習
先用模擬炒股練習實盤操作,個人認為牛股寶模擬炒股軟體免費版的很多功能就已經足夠你分析個股和大盤的了,軟體不是再收費與否,而是在你看懂沒有。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四、實戰
1、 少量資金介入
2、 形成一套屬於自己的炒股方略
網上炒股,首先要開戶,然後根據券商要求下載交易軟體,就可以進行網上交易了
5. 有哪些好的股票書籍
《股市晴雨表》 《股票趨勢技術分析》 《彼得原理》
《投機智慧》許沂光 《資本市場》 《華爾街寫真》
《投資理論及技巧》 《華爾街操盤高手》 《華爾街傳奇》
《道氏理論入門》 《笑傲股市-大師投資之道》 《索羅斯傳奇》
《寂寞高手》續編 《成本分析實戰技法》 《漫步技術分析》
《選股絕招》 《短線是銀之二》 《艾略特波浪理論新解》
《形態分析圖解》 《跟庄技巧》 《股票價格透視》
《股票投資格言》 《證券投資風險》 《心理實戰技巧》
《股票基本知識》 《股票承銷發行與上市》 《證券從業人員資格與培訓》
《宏觀分析技術》 《戰無不勝》 《走向輝煌》
《洞燭玄機》 《無處凋零》 《散戶大廳》
《網路時代》 《寂寞高手》 《股市掃盲》
《與庄共舞-一個散戶的成長》 《與庄鬥智》 《股市技術分析》
《艾略特波動原理三十講》 《股票市場的迷走神經》 《股民必讀》
《股市操盤手-迫害散戶的方法》 《股市中的紅男綠女》 《股民日記-一個夢囈者的自白》
《大贏家》 《股際生涯》 《無招勝有招》
《陶素宇炒股63招》 《漲停板是金》 《怎樣捕捉黑馬》
《證券投資顧問》 《秘密規則》 《江恩投資十二法則》
《股市倍增術》 《股墓遺書》 《登峰之路》
《炒股的智慧》 《克羅談投資策略》 《逃庄》
《股路不歸》 《股市眾生相》 《股色股香》
《操盤華爾街》 《股海情殤》 《永不絕望》
《交易冠軍》 《時光倒流》 《別跟著我坐莊》
《金霧》 《投資心理規則》 《短線交易秘訣》
6. 有關股票知識的書籍
有位前輩對炒股應該看什麼書籍是這樣說的:
1.初學:《炒股的智慧》
2.然後理論:江恩,道氏,波浪,亞當,混沌幾種理論都看一看,重點是道氏,波浪理論,明白就行,不用深究。
3.然後是《世界頂級交易員的操盤生涯》,《股票大作手操盤術》,《華爾街45年》,《通向金融王國的自由之路》等等,體驗頂級交易員的思路與經驗。
4.最後看幾本股市小說:《大贏家》等等,看看他們的股市人生對自己有指導作用,最重要的是明白風險與收益成正比。
5.不推薦國內的一些垃圾教材,什麼制勝法寶什麼的,不是照抄別人的就是給你二三百招,到時候你自己也弄不清楚用哪個才對。
關於股票操作的書籍多得我們是不可能看過來的,每個人的喜好又有所不同的。建議找一款模擬炒股游戲(推薦游俠股市),深臨其境體味股市風險,對新手入門很有幫助。
能夠穩定賺錢的都是有自己的交易原則和交易系統,不是用的別人的方法。當然可以借鑒。操作失敗的原因是不同的,但是交易成功的原因都是相同的:你有一套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是你穩定的並且源源不斷獲利的前提。 戰勝股市首先戰勝自己。
7. 有沒有關於「市場價格形成機制」方面的名家書籍啊
中國股票市場價格失真研究(徐愛農) 作者:徐愛農 著 出版:立信會計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 中國股票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經初具規模,成為金融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股票市場功能的發揮依賴於股票價格這一市場信號,引導稀缺資源——社會資本的配置。與發達國家股票市場作為生產社會化推動資本社會化和風險社會化產物不同的是,中國股票市場則是政府行為與政策推動的強制性制度變遷的結果,制度供給不足、制度安排缺陷以及市場主體不成熟導致中國股票市場價格頻繁、大幅波動,股票價格嚴重偏離內在價值,長期處於超常失真狀態,股票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得不到充分發 新華書店網店新華文軒有賣的
滿意請採納
8. 尋找有關股票發展史類的書籍
股票發展史
1608年,荷蘭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個證券交易所,即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 世界第一隻股票誕生在荷蘭,取名叫東印度遠洋貿易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是商品經濟及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它的歷史和發展過程大概可分為三個部分。
在16世紀作為籌集資金、分散風險的一種手段而進入遠航貿易領域。在15世紀,義大利的航海家哥倫布發現了南美州新大陸,隨後葡萄牙的航海家麥哲 倫又完成了第一次環球航行。這些地理上的大發現開通了東西方之間的航線,使海外貿 易和殖民地掠奪成為暴富的捷徑。而要組織遠航貿易就必須具備兩大條件,其一是組建船隊需要巨額的資金;其二是因為遠航經常會遭到海洋颶風和土著居民的襲擊,要冒很 大的風險。 而在當時,沒有一個投資者能擁有如此龐大的資金,且也沒有誰甘願冒這么大的風 險。為了籌集遠航的資本和分攤經營風險,就出現了以股份集資的方法,即在每次出航之前,招募股金,航行結束後將資本退給出資人並將所獲利潤按股金的比例進行分配。 為保護這種股份制經濟組織,英國、荷蘭等國的政府不但給予它們各種特許權和免稅優 惠政策,且還制訂了相關的法律,從而為股票的產生創造了法律條件和社會環境。在1553年,英國以股份集資的方式成立了莫斯科爾公司,在1581年又成立了凡特利 公司,其採取的方式就是公開招買股票,購買了股票就獲得了公司成員的資格。這些公司開始運作時是在每次航行回來就返還股東的投資和分取利潤,其後又改為將資本留在 公司內長期使用,從而產生了普通股份制度,相應地形成了普通股股票。 因為在貿易航行中獲取的利潤十分豐厚,這類公司就迅速膨脹,相應地股票也得到發展。在1660年之間,股東若要轉讓其所持股票,就要在本公司內找到相應的人員來接 受,或設法依公司章程規定將本公司以外的承購者變為公司的成員,股票的轉讓相當不便。但從1661年開始,股票開始可以任意轉讓,購買了公司股票的人就具有了公司的股 東資格,享有股東權。 到1680年,此類公司在英國已達49家,這就要求用法律形式確認其獨立的、固定的組織形式。在 17世紀上半葉,英國就確認了公司作為獨立法人的觀點,從而使股份有限 公司成為穩定的組織形式,股金成為長期投資。股東憑借公司製作的股票就享有股東權,領取股息。 與此相適應,證券交易也在歐洲的原始資本積累過程中出現。17世紀初,為了促進 包括股票流通在內的籌集資本活動的順利開展,在里昂、安特衛普等地出現了證券交易場所。 1608年,荷蘭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個證券交易所,即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
二、17 世紀後,隨著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股票逐漸進入金融和工業領域。從17世紀末到19世紀中葉,英國、法國先後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大機器工業生產 代替手工生產的產業革命迅猛崛起,導致了商品經濟的極大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因適應 了大工業的要求而迅速發展起來,股票也相應地得到發展。出於生產對於擴大資金來源和進行遠距離運輸以擴大市場的需要,銀行、運輸業急需大量籌集資金,而通過發行股 票來籌集資金、建立股份有限公司就成為當時的一種普遍方式。 1694年成立的第一家資本主義國家銀行——英格蘭銀行及美國在1790年成立的第一家銀行——合眾美國銀行都 是以發行股票為基礎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由於股價制銀行既可發行銀行券,又能吸收社會資金來發放貸款,其盈利非常可觀。而相對於遠航貿易來說,銀行股票是金融業股 票,不但股息多,且風險小,所以股票和股份制在金融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在18世紀,蒸汽機的發明和推廣應用導致了工業革命。此時,資本主義的主要工業部門從手工業逐漸地過渡到機器大工業生產。不但紡織 業使用了大機器,且推廣到輪船和機車,改變了整個工業的交通狀況,大大地促進了生 產力的發展。這時的生產規模,已經遠遠不是單個資本家的小規模投資所能適應,它不但需要專業化生產和分工協作,還要求在交通能源、原材料、基礎設施等方面進行巨大 的投資,而這些投資卻不是少數資本家或當時政府的財力所能承擔的。而股份有限公司 和股票正好提供了一條用資本社會化來集中資金的出路。在18世紀70年代到19世紀中期,英國利用股票集資這種形式共修建了長達2200英里 的運河系統和5000英里的鐵路。美國在18世紀初的50年裡建成了約3000英里的運河及28 00英里的鐵路。 到了19世紀60年代以後,由於資本主義大工業生產要求擴大企業規模、改進生產技 術和提高資本的有機構成,獨資或合夥辦企業就難以適應。這時資本主義國家政府就採取各種優惠措施來鼓勵私人集資興建企業。股份有限公司開始在工業系統確立統治地位。 於是,股票的自由轉讓,特別是利用股票價格進行投機,刺激了人們向工業企業進行股 票投資的興趣。股份有限公司在各個工業領域都迅猛發展,成為主要的企業組織形式,且通過股票籌措的資本額越來越大。如1799年杜邦創立的杜邦火葯公司就是用每股2000 美元的股票籌措了15股資本創辦的,而1902年成立的美國鋼鐵公司則用股票籌措了多達 14億美元的股金資本,成為第一個10億美元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
三、隨著證券交易的發展,其相應的法規及手段日益完善。 隨著股份有限公司的發展和股票發行數量的日益增多,證券交易所也在逐步發展。 1773年,股票商在倫敦的新喬納咖啡館正式成立了英國第一家證券交易所(現倫敦證券 交易所的前身),並在1802年獲得英國政府的正式批准和承認。它最初經營政府債券,其後是公司債券和礦山、運河股票。到19世紀中葉,一些非正式的地方性證券市場也在 英國興起。 美國的證券市場從費城、紐約到芝加哥、波士頓等大城市開始出現,逐步形成全國范圍的證券交易局面。這些證券市場開始經營政府債券,繼而是各種公司股票。1790年 美國的第一個證券交易所——費城證券交易所誕生,1792年紐約的24名經紀人在華爾街 11 號共同組織了「紐約證券交易會」,這就是後來聞名於世的「紐約證券交易所」。隨 著股票交易的發展,在1884年,美國的道和瓊斯發明了反映股票行情變化的股票價格指數雛形——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數。 股票在近代和現代的高速發展,要求法律制度不斷完備。 各個西方國家均通過制定公司法、證券法、破產法等來維護股份有限公司和股票的發展,以保護股東的權益。美國根據1929年經濟危機的經驗,於1933年頒布了《證券法》 主要規定了股票發行制度。1934年又頒布了《證券交易法》,用於解決股票交易問題,並依該法成立了證券委員會作為股票市場的主管機關。 1970年,為了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減少投資風險,頒布了《證券投資者保護法》。另外,在各國的股票交易市場上形成了反映股票行情變化的股票價格指數。比如,美國的道·瓊斯公司編制的道·瓊斯股票價 格平均指數,是美國目前最有代表性的大工業壟斷公司股票的價格指數。有關證券(股票)法律的公布和股票價格指數的產生,促進了股份有限公司和股票制度的發展。
我國最早發行股票是在80年代中期,1984年北京的天橋百貨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為中國的第一家股份制企業。隨後,上海的飛樂公司、深圳的寶安公司相繼發行了股票。 1988年前後在上海和深圳出現了地區性的股票交易, 1990年12月後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相繼宣布而開業,拉開了中國股票交易的序幕。1992年,中國證券監督管 理委員會正式成立,從而使中國的股票交易逐漸走上了正規化和法制化的軌道。 1990年12月後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相繼宣布而開業,拉開了中國股票交易的序幕。1992年,中國證券監督管 理委員會正式成立,從而使中國的股票交易逐漸走上了正規化和法制化的軌道。 中國股票市場由國家政府統一管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證監會。 總管:中國政府是股票市場中最大的總管。掌握著國有股,約占股票份額的80%。 中國股票市場中有20%的股票可以流通,但隨著國有股減持,這個份額在逐漸擴大。流通股可以進行T+1的自由買賣。莊家、機構、散戶都可以進行自由買賣。
這是一篇中國股票發展史的文章:http://www.lin-yuan.org/gushenlinyuan/a6/246.html
書籍方面:
1\400年前在維尼斯最先有的證券。不過規模很小。
2\主要還在是十九世紀在歐洲和美洲形成了規模。
3\基金大約是在19世紀未和20世紀初興起的。
4\對沖基金是在20世紀70年代才有的。
9. 學習股票必看的十本書
學習的方向有這么幾個 第一是基本面 要會看股票公司的財報 所處行業 所在行業中的低位 成長性怎麼樣 現在的股價估值如何 和同行業股票相比如何 未來有無外延式並購 有無資產注入預期等等 第二是技術面 均線 K線 量能 以及一些技術指標 比如KDJ MACD CCI ENE等等 用來找具體的買賣點 第三是籌碼面 這個做為散戶能得到的信息不多 主要就是從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去發現
10. 關於股票的書籍有哪些
關於股票的書籍太多了,技術分析,基本面分析,各種理論,量化投資等等。就我收集到的電子版pdf格式的股票類書籍就有兩千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