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杭摩集團2021年能上市交易嗎
具體根據公司,這個根據文件顯示是今年的12月底
1.杭摩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建於2010年4月,總部坐落於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天子湖現代工業園,北靠滬渝高速,東臨杭長高速,注冊資金1.98億元,總資產5億元,為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旗下擁有八家子公司、三大研發中心、安吉與阜陽兩大生產基地,2016年1月在新三板掛牌上市,股票簡稱:杭摩集團,股票代碼:835401。
2.公司致力於酚醛、氨基、環氧樹脂及其復合材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產品涉及水溶性酚醛樹脂、醇溶性酚醛樹脂、熱塑性酚醛樹脂、功能性酚醛樹脂、氨基樹脂、高性能酚醛基復合材料、高性能環氧基復合材料等七大類,200多品種,現有產能15萬噸,在建產能30萬噸。產品應用於電子材料、復合材料、摩擦材料、模塑料、磨料磨具、覆膜砂、木材膠、耐火材料等二十多個領域。產品銷往全國30多個省市,並出口東南亞、歐洲等國家與地區。公司與浙江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江蘇大學、常州大學、嘉興學院等高等院校開展了產學研合作,已累計完成二十餘項新產品的研發,授權發明專利20餘項;公司擁有完善的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ISO45001職業健康管理體系,ISO50001能源體系,GB/T29490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嚴格按照五體系的要求進行生產經營。
3.公司本著誠信為本的經營方針和安全、環保、品質的企業理念,獲得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浙江省隱形冠軍企業」、「國家火炬計劃產業化項目」、「浙江省創新型示範企業」、「浙江省博士後工作站」、「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浙江省企業研究院」等榮譽稱號。 不斷滿足客戶的需求是杭摩永恆的追求。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現在,杭摩將一如既往秉承求實、創新、高效、卓越的企業精神,以信心和實力打造一流的現代化酚醛樹脂企業,創不朽基業、鑄百年杭摩。
『貳』 舉出你身邊或你所知道的 因法律風險給企業造成較大損失的 例子,有什麼教訓
據有關調查資料顯示:
國有企業:
一、自國資委2003年3月成立至2004年底,中央企業報請國務院國資委協調的法律糾紛案件達146起,涉及中央企業131家,直接涉案金額199億元,間接涉案金額已超過450億元。涉案金額之大,涉案范圍之廣,令人震驚。這些法律糾紛案件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企業內部責任不清、制度不健全、監管失控、法律意識淡薄等,反映出企業在依法經營觀念、風險防範意識和內部制度控制等方面普遍存在較大差距。
中小企業:
(一)、目前我國中小型企業法律風險現狀堪憂,發案率高,執行率低,企業涉訴極為普遍。221家企業中有198家近三年發生過法律訴訟,174家企業發生債務拖欠,得到足額賠償的企業僅33家。多年來法律風險是企業多種經營風險中最被忽視的一種風險。高發案率、高敗訴率、低執行率、打贏官司拿不到錢的困擾,給企業經營帶來釜底抽薪的損失。
(二)、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建設的漏洞與不完善是企業法律風險產生的制度根源。221家企業中已經制定有工作計劃的企業僅35家,有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及綜合合同管理機構的僅29家,有司法證據制度的企業僅57家,有工業產權管理制度的企業僅38家,2/3以上的企業存在防範法律風險的制度漏洞。
(三)、企業法律培訓存在空白與缺失。近三年來經常做一般法律培訓的企業僅40家,佔有效問卷企業的18.1%;從未做一般培訓的企業有48家,佔21.7%。而專業法律培訓情況更差。經常做專業法律培訓的企業僅30家,從未做專業法律培訓的企業有66家。
(四)、企業內部業務流程的不合規性成為影響企業法律風險的因素。如在與外商合資或項目合作中不做或很少做專利檢索的企業有159家,不做或很少做商標審查企業的有132家,接受對方財產抵押時不做或很少做抵押財產合法性審查的有88家,接受對方保證合同時不審查或很少審查對方簽約人是否有權簽約的企業有154家。上述不合規性直接引發商標、專利、抵押無效、土地轉讓糾紛的高發案率。
(五)、企業重大決策過程仍缺少法定程序。律師、法律顧問有重要地位並參與決策的企業僅56家,在投資和擔保合同簽署的程序方面必須由股東會、董事會或企業領導集體討論的有108家,即所調查的企業中近一半企業在關於投資和擔保這樣重大問題上仍由董事長、總經理或廠長一人決定。
(六)、企業法律事務方面的開支與國際慣例有極大差距。所調查企業中銷售額在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148家,而在企業法律事務方面開支在10萬元以上的企業僅48家,法律事務開支在30萬元以上的企業僅13家。按國際慣例企業法律事務方面的開支一般佔到銷售收入的1%。雖然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不可能完全按國際慣例衡量,但目前大多數小企業在法律事務方面的開支甚至連銷售收入的千分之一都不到,確實可以反映出這些企業對於法律事務的忽視或輕視。
典型案例:
2006年發生的震驚全國的上海社保案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件。上海福禧投資公司通過一系列的違法手段獲取了上海社保中心的數十億社保資金,又通過不正常手段收購上海路橋發展公司99.35%的股權,獲得滬杭高速上海段30年的收費經營權。此後在短短的4年零4個月的時間里,福禧投資從10億元注冊資本,創造了總資產達136.22億元、凈資產高達53.13億元的財富增值神話,一個資本帝國迅速崛起。然而這個帝國根本就是建立在海灘上的沙雕,其所存在的法律風險始終是懸在其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當法律風險轉化為法律危機時,福禧帝國頃刻灰飛煙滅。
此外,北京漢王科技有限公司訴台灣精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侵權一案,歷時四年,等漢王贏得一審時,PDA市場早已衰敗。正如北京漢王總裁劉迎建所說:「我們打贏了知識產權官司,卻挽回不了市場。」 這不驗證了那句「打官司,沒贏家」的俗話嗎?面對法律風險,為什麼企業不未雨綢繆,防範於未然呢?
又如近年來哇哈哈與達能的離婚案,安然大廈的傾倒,眾多懷揣數億甚至數十億的老總紛紛下馬,國內商界風聲鶴唳。這都是法律風險惹的禍。
北京市物格律師事務所
地址:北京市豐台區星火路1號昌寧大廈16層E
http://blog.sina.com.cn/liuyibinglawyer網路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叄』 因法律風險給企業造成較大損失的例子
1、中國人壽在美國被投資者集體訴訟案
2003年12月,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人壽」)同時在紐約交易所和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募集資金達到34億美元,成為當年全球最大的股票上市。但是,成功上市的喜悅還未散去,2004年1月30日,中國國家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公布了2003年度的審計報告。該審計報告披露,中國人壽的前身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存在重大違規行為,涉嫌各類違規資金約54億元人民幣。2004年3月16日,由美國投資者聘請的代理律師事務所Milberg Weiss宣布,其擬代理投資者對中國人壽提起集體訴訟,稱中國人壽及其部分高級管理人員違反美國1934年證券交易法,在中國人壽募股期間沒有披露不利事實。據中國媒體報道,中國人壽集團已經向中國政府繳納了稅金和罰金總計約6749萬元人民幣。中國人壽案件集中反映了國內企業在進入國際資本市場的同時,必須尊重並遵守市場規則和當地監管規定,否則將面臨巨大的法律風險。
2、華為——思科知識產權訴訟案
2003年思科系統有限公司在美國德克薩斯州東區聯邦法庭正式對中國華為公司及華為美國分公司軟體和專利侵權提起訴訟,思科提出了巨額的賠償要求。這是一場全方位考驗兩家公司資源與能力的戰斗,在媒體、客戶、合作夥伴、政府資源、技術實力、法律武器組成的數個鏈條上,戰斗全面開始。思科與華為的訴訟案最終以和解告終。在本案中,雖然華為可能沒有向思科進行賠償,但是現在退出整個美國市場對於剛剛開始國際化布局的華為來說不啻於當頭一棒。
3、長虹——APEX貿易糾紛案件評述
四川長虹集團(下稱長虹)與美國具有華人背景的APEX Digital(下稱APEX)的「貿易欺詐案」曝光後,2003年1月7日,長虹發布公告稱,目前賬面上仍有46750萬美元欠款未能收回。長虹第三季季報顯示,公司凈資產為132.15億元人民幣,這4.6億美元相當於凈資產的近30%。盡管2003年底,長虹總部就專門派出高層去美國與APEX和季龍粉就應收賬款問題進行交涉,但在未果的情況下2004年初長虹卻又發了3000多萬美元的貨給APEX。其後長虹又多次邀請APEX董事局主席季龍粉面談解決但都被季以種種理由推掉。2004年12月14日,長虹被迫在洛杉磯高等法院起訴APEX。從法律角度來看,銷售合同最關鍵的法律風險就是付款。作為銷售方可以根據交易實際情況採取多種方式來控制對方不付款的法律風險,如簽署信用證、保留貨物所有權、寄售、價款擔保、保證、現金擔保、貨物自主回收權、中止履行、強制履行、有效的爭議解決手段等等。針對銷售活動所在國或地區的不同,中國企業應當與熟悉當地法律規定和實際做法的法律顧問緊密配合,在合同中做出相應規定,將法律風險防範於未然。建立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對於企業與合同相關的法律風險防範和管理來說是事半功倍的事情,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
『肆』 全球金融危機對南昌市的影響(要論文)
受全球金融危機和全球經濟放緩的影響,中國經濟和南昌發展撲朔迷離!
section1:
就我知道的,南昌受直接影響的項目有:
1:喜來登酒店,剛剛打地基,現在就停工了。
2:香格里拉酒店,嘉里集團今天6月份拿的地,12月本來開建的,現在大江網的消息是:由於此項目巨大(包括酒店、寫字樓等建築群),公司放緩此項目的建設。
3:聯發廣場,本來就拖了很久,好不容易開工了建了幾層,現在又停工了。聯發在紅角洲的江岸匯景一期好像是全不賣掉了,二期就算賣的不好,他也不至於讓聯發廣場爛尾吧。
還有幾個不知道是不是受此金融危機影響的:
1:紅谷灘金融大街,大江網還報道這里要建江西第一高樓,現在幾個月過去了,除了圍了下牆,就沒有動靜了。
2:紅谷灘總部基地,而金融街一樣,也上過大江頭條的,現在一點動靜都沒有。
這些項目我平均一個禮拜去看一次,現在這個樣子真是讓我很傷心。作為一個公民,我有權利監督政府和開放商的這些行為(其實記者更有義務去監督這些)。我現在要提醒政府的就是盡快把這些項目給盤活來。
section2:
上面所說的是危機的「危」,同樣還有「機」。
那就是國家擴大內需,鐵路和地鐵建設都准備大力投資,所以南昌地鐵明年被批和開建的可能性很大,還有鐵路大動脈杭南長高鐵明年開建的可能性也很大。這兩項基礎設施對南昌來說都是意義巨大的,政府一定要把這事辦好。
兩大工業項目:光伏產業園和航空工業城。賽維的投資25以美元的光伏產業園現在發展的怎麼樣我也不知道,現在看消息是金融危機對光伏產業影響挺大的。 航空工業城可以說是南昌、江西崛起的關鍵,大飛機在中國剛剛啟動,南昌一定要把握住。
商業項目除了聯發和喜來登停工了,其他的還是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航國際廣場和皇冠國際過年前就可以封頂,現在都建的30多層了。國際金融中心的住宅封頂了,寫字樓也建到10多層了。中央廣場、新地中心這大項目現在工地上都很多工人在日夜建設,金融危機的時候他們反而加快了建設速度,這看樣子比較好。和平里這爛尾了10來年的標志性建築現在也都開工了,北樓現在挖了個很大的坑,南樓已經開盤了。
提醒政府,這些南昌的重點項目要盯緊來,保證如期竣工。
section3:
現在離2011年10月份的城運會還有3年不到的時間,兩大體育中心已經是開建了。但南昌的道路建設是在是太爛了,特別是老城區。那老城區的南北大動脈象山路,東西大動脈明德路、中山路、孺子路、永蘇路船山路都是見不得人。這幾條路每天車流量、人流量都巨大,但期政府投資確實甚小。
按道理來說,使用量越大的路其建設應該越好,但南昌卻恰恰相反。比如紅谷灘一些路又沒有什麼車子走,但搞的那麼寬、那麼好(長遠來說是要這樣搞,但現在沒車子搞的那麼好乾啥?等有了車子再搞不是更好嗎,這樣就不會浪費了啊)。經開區一些路一個晚上就那麼些子車子走,但整條路都是很亮的路燈。老城區呢? 象山南路連瀝青都沒鋪,象山路的路燈都是非常暗的,這都和這巨大的人流量成鮮明的反差。
八一廣場周邊的老廣電和交通廳不知道什麼時候拆,那裡真是嚴重影響南昌的形象,政府現在還沒有拆遷建設的時間表,這要讓我們等多久啊? 現在的領導要拿出拆以前文化宮的魄力來啊。
南昌的變化其實是很大的,但我們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政府2011年全面禁摩的時間表是出來的,希望不要讓我們失望。還有2011年前更換市內600多輛公交車成空調車的計劃,也不要讓我們失望。
2011年城運會對於南昌、江西來說的意義實在是太大了,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江西承辦的最大的綜合活動了,我們共同為這光榮的一刻而准備。
---------------------------------
南昌的政府效率實在是垃圾,還有不到3年...真的很懸...
一:年初說的市區新建四個人行過街天橋.除了幾個月前解放西路天佑國際公寓那斟探了一段時間外音汛全無.只說不做、政府的信譽度太低了.怪不得人家說:規劃規劃、嘴裡說說、紙上畫畫.
真實情況是南鐵打算自己出錢建解放西路得. 為了對面得玉河明珠方便,這一帶交通混亂.
二:南鐵提出得是我自己出錢修.修完了歸到市政府手裡.得到得回復是市裡不幹.所以就沒下文了.
三:這離南昌城運會的三年中,政府當然是有很多事情要做,就算是沒有城運會,南昌也是得發展呀。在這三年中南昌不僅僅只是舉辦一個城運會,明年的電影百花獎也在南昌舉行、還有很多這樣的活動和一些展會。這些年來南昌的確變化很快,昨天跟一同學回原來的學校看了下,他很感慨,說不但現在校園變漂亮了,現在就連校園外面也有了很大的變化,昌北的那些小山怎麼全沒有了,以前昌北的瀝青馬路(雙車道)的變成了現在四車道,兩邊還有人行道,贛江兩邊的高樓大廈更多了,贛江上多了兩座橋(生米大橋和正在建設的洪都大橋)八一廣場以前的聯眾現在變成了沃爾馬,廣場也加寬了,這些是都是南昌前幾年的發展的結果,現在隨著南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車越來越多,城市開始擁擠了,每次下班時,過一個八一橋都要半小時。在距城運會三年時間里,南昌這一問題要得到解決。還有那麼多的項目要做,要落實,但是希望在建設這些高樓大廈等」硬體」條件時別忽略了南昌的」軟體」的建設,這也是南昌需要進步、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條件。一個城市的發展不但要看硬體的設施,我想軟體也能這個城市發展也很重要。很期待南昌城運會的舉辦。通過舉辦這樣的活動來展現南昌的變化,通過這樣的活動來帶動南昌經濟的發展。
關於老城區的改造說什麼難度大,這都是借口,關鍵是看政府重不重視,有沒有這個眼光、魄力和能力。
資料補充:
金融危機對百姓生活有可能造成兩方面收入的波動,一方面來自財產性收入,包括股票債券,投資性樓市資產,珠寶、收藏品等,可能價值會有波動甚至縮水;另一方面,工資收入波動,比如,涉外型企業職工工資收入會因企業生產需求調整,工資收入波動中會有升有降。容和平建議,居民要在如何調整家庭收入結構方面有所警惕。穩定財產性收入,進行多元理財,以保值而不期望過高增值的平和心態,進行穩健型、防守型的理財。此外,保存一定現金留量,在危機情況下,以保證家庭足夠的現金流動。
金融危機影響下,還可能影響百姓生活消費需求的總量和結構。容和平建議市民追求實惠型消費,主動接受和尋求替代消費,比如以中等消費替代高消費,大眾品牌替代名牌,本土化商品替代進口商品。此外,可提倡彈性就業、創業型就業、多元就業,保證基本就業的前提下,不一定全職就業,不一定追求「鐵飯碗」,自己要有在經濟不景氣時期的就業規劃,及早培養市場經濟條件下多元就業的能力和素質。要未雨綢繆,及早做好心理、收入、需求、就業等方面的准備,積極應對金融危機可能帶來的影響。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