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特斯拉股票有沒有上市
特斯拉
是美股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早於20100629上市流通
代碼tsla
㈡ 特斯拉股票怎麼買
特斯拉股票的購買方式有兩種:第一是通過開通美股賬戶,然後直接輸入特斯拉的股票代碼TSLA直接進行購買。第二是通過投資美股的基金進行購買,當然我們在選擇基金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該基金的持倉股是否有特斯拉。
【拓展資料】
一、特斯拉是一家美國的上市公司,它的美股代碼為TSLA,該公司於2003年7月1日在特拉華州成立。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成長或交易市場波動帶來的利潤,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購買股票也是購買企業生意的一部分,即可和企業共同成長發展。
二、特斯拉股票有兩個含義,一是指股票代碼為TSLA.US的美股股票,特斯拉是一家美國電動車及能源公司,產銷電動車、太陽能板、及儲能設備。二是指與特斯拉及相關產業關聯的A股上市公司。特斯拉概念股是指市場上那些與特斯拉有直接或間接的供貨關系,其業績增長會明顯與特斯拉成長所掛鉤的個股。
在廣義上,只要該公司業務直接或者間接夾雜了特斯拉概念,那麼該股就是特斯拉概念股中的一員,即便是後續該股與特斯拉不存在合作關系。股票中說的特斯拉是指與美國特斯拉公司有業務往來的A股上市公司,這些公司的基本面和個股業績往往和特斯拉有關系,所以它們又被稱為特斯拉概念股。特斯拉公司主要從事設計、開發、生產、銷售高性能的電動汽車和先進的電動汽車電力系統部件,也向第三方提供電動汽車動力系統的研究開發和代工生產服務。
㈢ 特斯拉的股票應該如何購買
特斯拉的股票有很多種方式可以去購買。第1種方式就是需要我們去開通一個美股賬號,開通美股賬號的時候就可以直接去購買美股的股票了。只是需要注意的是開通美股賬號,通常來說它會有一定的要求和限制,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去開通美股賬號的。比如說開通美股賬號時是需要1萬元資金左右的門檻,如果說沒有這么多資金的話,是沒有辦法去開通美股賬戶的。並且開通美股賬戶是還有一個需要注意的是銀行卡,因為中國和美國的這種貨幣是不一樣的,中國使用到的是人民幣,而美國使用到的是美金,這個時候就需要用香港的銀行卡然後來充值美股的賬戶,這樣就可以在美股上進行投資。
㈣ 特斯拉股票一股多少錢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去搜了一下。截至昨天美股收盤,特斯拉股價為三百二十元每股。希望能給您提供幫助,可以看泥禰加徽。
㈤ 特斯拉股票上市多少錢
特斯拉股票上市
去看K線圖
最前面一天就算上市價格
㈥ 美股特斯拉股票今日股價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是多少
㈦ 特斯拉市值破千億,創美國上市汽車公司紀錄
截至1月22日美東時間收盤,特斯拉每股股價達到569.56?美元,市值達到1026億美元。至此,美國首家市值突破千億美元的上市汽車公司誕生。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超過了福特汽車(363億美元)和通用汽車(498億美元)的市值總和。
1月3日,特斯拉發布公告稱,其在2019年第四季度共交付約11.2萬輛汽車,在2019年全年共交付36.8萬輛汽車,同比增長超50%,這個成績遠超華爾街預期。
1月7日,在地球另一端的上海超級工廠盛況空前。特斯拉國產Model3正式開啟交付,特斯拉CEO馬斯克表示「十分感謝中國」,並高興得在現場尬舞。
上海超級工廠將幫助特斯拉在2020年起擁有更強大的交付能力,同時也可以進一步提升其規模效應。這意味著特斯拉的運營成本和售價將進一步降低。
同日,馬斯克創辦的SpaceX用一枚第四次重復使用芯級的獵鷹9號火箭,成功將第三批星鏈(Starlink)計劃的60顆寬頻通信衛星送進了太空,加上此前兩次發射的120顆星鏈衛星,馬斯克名下的在軌衛星數量已經約有180顆,成為在太空中擁有最大星座的人。
隨著這兩大新聞的造勢,馬斯克名下的上市公司特斯拉股價一路飆升,直至1月22日突破千億美元市值。
伴隨著特斯拉市值破千億後,還有一件有趣的事即將發生——馬斯克終於能領工資了。
從2004年創辦特斯拉開始,馬斯克不拿一分錢工資已是眾所周知。根據此前特斯拉所指定的薪酬激勵方案,特斯拉的市值如果達到1000億美元,並且滿足經營業績16項中的一項,馬斯克就能獲得約169萬股的股票獎勵,這169萬股股票的價值接近9.38億美元,首期將獲3.46億美元。
雖然喜事連連,但特斯拉的未來並非一片「光明」。
來自美國監管機構的對特斯拉車輛「意外加速」的調查還在持續。雖然特斯拉官方發表回應稱是「做空者」惡意抹黑,但業內人士都明白的一點是,自動駕駛車在沒有達到最高級L5級之前,人車交替接管車輛的安全風險仍然很大。
另一方面,從特斯拉歷年的財務表現來看,其僅實現過4次季度盈利,並且從未實現過全年盈利。甚至有分析人士認為,特斯拉將永遠無法實現持續盈利。
摩根士丹利甚至將特斯拉股票評級下調至「減持」,並表示特斯拉股價的飆升將不可持續。同時,巴克萊銀行與花旗銀行也堅持對特斯拉每股210美元左右的估值。
但顯然,股市本就是一個震盪劇烈的市場,任何人都有預測的權力,就像特斯拉有沖破預期的自由那樣。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㈧ 怎麼買特斯拉的股票
買特斯拉的股票有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我們去注冊美股的賬戶,然後在美股的賬戶中去購買特斯拉的股票。因為特斯拉是美國的一個新能源企業,它也是在美國上市的,如果想要去購買它的股票的話,那我們只能去用美股的賬戶來購買。在國內的話是買不到特斯拉的股票的,因為國內是滬深股市,與美股是沒有聯系的,股票之間也不是互通的。
㈨ 特斯拉的股票現在每股多少錢呢
特斯拉股票的價格達到了685美元,這支股票的價格是比較高的,而且特斯拉在目前的世界上的排名已經達到了前50。
特斯拉這家公司在社會當中所得到的關注度是非常大的,這家公司不僅僅在消費市場得到了很多消費者的關注,而且在資本市場也得到了很多投資者的關注。雖然這家公司的名聲並不是太好,但是這家公司的發展依然是非常迅猛的。
特斯拉得到了很多投資者的認可。這家公司的股票之所以能夠達到600多美元,就是因為這家公司得到了很多投資者的認可,所以才會被很多投資者所關注並且進行投資的。在投資者投入自己的資金之後,這家公司的股票就得到了上漲,而且在過去一年的時間的上漲超過了50%以上。
我認為這家公司在未來的發展肯定會越來越好的,因為這家公司掌握了最核心的科技,而且這家公司所擁有的人才都是非常優秀的人才,綜合以上可以看得出來,這家公司在未來的發展是有動力的,而且也是有潛力的。
㈩ 股價都漲到500美金了,但特斯拉真值這么多錢嗎
在中國市場,最便宜的落地接近30萬的Model3,同樣預算能買到寶馬和賓士里的中低配,奧迪A4L的高配。Model3是否有足夠的實力和底氣,從這些車型手裡一年搶走十幾萬訂單?這相當於C、3系、A4L任一款車全年的銷量。
從進口版Model3實際銷售情況看,也並沒有對豪華B級車市場造成足夠大影響。這並不是價格的問題(畢竟進口版更強溢價能力,中國消費者是認的),而是因為電動車在很多人心目中,還是不方便、續航短、不穩定的代名詞,在選車時根本不會考慮。更何況,從進口Model3來看,已經暴露出一些做工品質方面的問題。
中國市場純電動乘用車市場的盤子有多大?從乘聯會公布的數據看,2019年1-11月,新能源乘用車銷售規模89.5萬輛。照此趨勢,預計全年大約不超過100萬輛。其中約2/3是純電動乘用車。換句話說,純電動乘用車總規模每年只有六七十萬輛。
如果特斯拉一年就要拿走十五六萬銷量,相當於市場的20%-30%都歸了特斯拉。這可能嗎?
就算是如機構最樂觀預測,2020年新能源車總盤子預計會上漲到150萬輛。就算純電車達到100萬輛規模,特斯拉要實現15萬輛以上規模,佔比要達到15%-20%。
想想,這可能嗎?強如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每家市場份額也不過在10%左右。有人說,特斯拉在美國純電車市場已經佔到了70%份額,但北美的情況不能套用中國。特斯拉在美國的對手是日產、寶馬、奧迪、大眾。這些品牌電動車在中國存在感也很低。特斯拉在中國想復制美國的神話,很難。
現在各種研究機構對特斯拉2020年中國市場的預期,非常不統一(反正觀點也不用負責):有說預期在兩萬台規模的,有說在10萬台規模的,有說在15萬台規模的。至於相信誰,全看你願意相信誰。
最後說說
其實筆者對特斯拉在中國的預期不樂觀,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你不難發現,即便是去年六七十萬輛的電動乘用車銷量,其中也約有60%-70%是賣給了非個人客戶,流向了計程車、共享專車、公務用車等市場。此外去年純電動車下滑,除了政府和企業采購飽和,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各地燃油車牌照政策的放開。所以私人用戶對純電動車的真實需求到底有多少?其實還真不好說。別忘了蔚來、小鵬、威馬,有一個算一個,2019年的交付量普遍距離目標甚遠,甚至只完成了20%-50%。這說明其實電動車企,對市場的預期普遍過於樂觀,而且是樂觀的太離譜!
放眼全球,其實電動車的市場也不大。2019年全球也就在150萬輛規模,其中中國約佔一半,美國約有二三十萬輛。其他是歐洲、日韓等。而且中美兩個主要市場今年增長都開始乏力。所以電動車還遠遠談不上能顛覆誰。
有人說,Model3強就強在沒有競爭對手。筆者認為這話也屬於自我催眠。且不說BBA們正在加速進場,且不說一大堆互聯網勢力和國產品牌已經搶先布局。特斯拉最大的優勢就是時間差,而時間差是怎麼來的?就在於傳統巨頭們覺得「電動車市場還是太小」,還在為「賺燃油車的錢」還是「賺電動車的錢」猶豫不決,但關鍵的技術、製造、成本優勢等壁壘是不存在的。這意味著傳統巨頭一旦決定轉型,一夜之間,特斯拉周圍就可能站起一大堆競爭對手。
特斯拉在中國的唯一機會,也許就如某些分析所說,像美國一樣,國產Model3能激活一大批中產階層,使之成為一種消費風尚和圈層文化。換句話說,一半靠產品,一半靠情懷。
只是,經歷了電動車騙補、自燃、充電難、續航虛標等多重風雨洗禮的中國市場,對電動車充滿了復雜情感的中國消費者,能給Model3這樣的機會嗎?
版權聲明:本文為線外邦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線外邦)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