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香港有幾家網路運營商
香港有4家網路運營商,分別是中國移動、CSL(香港移動)、PCCW(電訊盈科)以及3HK(和記電訊旗下運營商)。
B. 澳洲電訊的公司簡介
澳洲電訊Telstra是澳大利亞最大的電訊公司。澳大利亞聯邦擁有的唯一的國有企業。是澳洲領先的電信和信息服務提供商,是一家擁有豐富互聯網經驗的高新科技企業,它致力於互聯網增值服務與互聯網購物的發展和推廣,澳大利亞電訊是世界上盈利情況最好的電信公司之一,是澳大利亞領先的全業務電訊運營商,業務橫跨有線通信、ADSL、HFC、衛星、CDMA和GSM數字移動網路等,並且是澳大利亞領先的ISP。它的市場資本在世界電信業排名第11,在世界最大公司排名榜上,名列第49位。是澳大利亞、紐西蘭和紐約股市的上市公司。許多來自歐洲和美國的跨國公司都向澳大利亞電訊尋求通信解決方案,用於它們的國際運營。憑借澳大利亞電訊與不同的企業和政府建立的戰略夥伴關系,以及與250多個全球通訊服務提供商之間的同盟和協議,澳大利亞電訊擁有提供無縫通信服務所需要的關系和世界范圍的支持。因此,澳大利亞電訊有信心面對任何困難重重的市場,達到難以實現的目標。
C. 委託買入股票時有個委託價格,是不是股價到那個委託價格是才成交
股票是撮合制交易,在交易時間內買進的股票是以成交價格來計算的,在交易時間內委託的交易單成交的話就是委託價格的。
委託買賣股票又稱為代理買賣股票,是專營經紀人或兼營自營與經紀的證券商接受股票投資者(委託人)買進或賣出股票的委託,依據買賣雙方各自提出的條件,代其買賣股票的交易活動。代理買賣的經紀人即為充當股票買賣雙方的中介者。
代理或委託買賣股票的具體方式有:
當面委託
當面委託是客戶到證券商的營業所,當面辦理委託手續,提出委託買賣有價證券的要求。這是一種傳統的委託方式,具有穩定可靠的特點,中小額投資者通常採用這種方式。但對遠距離客戶和時間觀念強的客戶不方便。
電話委託
是客戶使用電話等電訊手段,通知證券商的營業所,由營業員按電話內容填制委託書,據以辦理委託業務。這種方式具有方便、分散和保密的特點,大數額的投資者通常採用這種方式。
電報或信件委託
電報委託可以迅速明確地向證券公司發出指示,但電報內容往往過於簡單,可能產生理解上的錯誤。信件委託,可以詳細指示買賣內容,並可作必要說明,但這樣做較費時間,等信件到達證券公司時,股票價格可能已發生變化,會貽誤有利時機。
D. 如何從這些公開的數據中計算出股票大致的價格
股票二級市場上進行交易的價格主要是受賣家力量對比的影響 問不是公司基本面數據!
公司基本面數據的分析只是判斷出公司未來收益和前景 從而判斷短期或中期上市公司股價的漲和跌 所以它無法算出股價大致價格。
基本面數據的分析還要結合國家政策 公司行業 公司橫向和縱向等等數據的對比,例如如圖所示 中興公司 所屬手機電訊行業 該行業近期是否有國家政策支持 該公司與其他公司相比每股收益 凈資產 凈利潤等是否比其他公司高 如果高 我們基本可以得出近期不會跌 甚至還會漲
你在回到價格區間(K線) 看現在的價格是否在近期底部 還是在高位重要阻力位 選擇合適的價格區間 進行賣出 貨買進!
本觀點只作為一個例子 不作為投資參考 希望能有個拋磚引玉的結果 謝謝 望採納!
E. 澳洲電訊怎麼用汽車之家這么多股份
我的公眾號的一篇文章,你可以先看一下
汽車之家股權爭奪案落下帷幕,秦致等管理層出局或只是時間問題。
近日,開曼法院聽證會當庭宣布撤銷汽車之家「禁制令」,澳大利亞電信隨後將更新的股東名冊交付給平安,交割正式完成,平安持有汽車之家47.4%股份,標志著平安正式成為汽車之家最大股東。
「禁制令」被開曼法院撤銷後,汽車之家立即釋放了更新的股東名冊,澳大利亞電信與平安信託的交割掃清了所有障礙,交易正式完成。
盡管此前汽車之家管理層對此交易堅決否認,並試圖通過法律以及輿論阻止澳洲電訊與平安信託的交易案,但仍然無法逆轉悲傷的定局。
交割完成後,由於與大股東的合作關系瀕臨破裂,作為少數股東的秦致極有可能面臨出局。
創始人(CEO)黯然離場的名單中,或又將多了一個人的名字。
已經離開的創始人李想在新浪微博表達了祝願,言語之間透露著遺憾:當股份的購買塵埃落地後,管理團隊也同樣會很職業的尊重新股東的一切合理權益,繼續把汽車之家經營好。管理團隊能夠很好的和澳電合作八年,同樣可以和新的大股東平安進行好的合作。
從4月15日澳洲電訊宣布出售股權開始,兩個月的時間,汽車之家、澳洲電訊、平安集團三方曾陷入了無限的抗衡與角力之中。
汽車之家管理層:堅持私有化
雖然汽車之家管理層的勝算一直微乎其微,但三方角力的過程中汽車之家一直沒有放棄對私有化的堅持。
就在澳洲電訊宣布將股份出售給平安信託的當天,汽車之家管理層牽頭發出私有化要約,買方財團計劃以31.50美元/ADS的價格對汽車之家進行私有化。相比於平安信託每股29.55美元出價更高。
同樣地,在反對澳洲電訊和平安進行交易時,汽車之家管理層更是不遺餘力:
據報道,5月11日,汽車之家公眾股東對商務部進行實名舉報,稱平安信託涉嫌違反《反壟斷法》以及《國務院關於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該舉報已被商務部接收。
這也成為日後開曼法庭開出禁令,要求澳洲電訊在6月24日聽證會之前不能進行任何交易的關鍵原因。
澳洲電訊:心急出手
作為汽車之家最大股東,很顯然在出售股權和私有化這件事情上澳洲電訊和平安集團同屬一個戰壕。
而澳洲電訊之所以心急出手的原因是,自身要在2016年8月前發布新的財年年報,但在主營業務下滑的情況下,急需出手其他業務,以現金的形式回報股東。
與此同時,澳洲電訊也公開表示了對私有化的反對。《華爾街日報》此前曾報道,作為大股東,澳洲電訊並不認可汽車之家管理層的私有化方案。且在今年5月16日,澳電方面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訪時表示:正在推進與平安信託的股權交割,平安信託對汽車之家的未來發展極為有利。
也許從賣給澳洲電訊的那一天起,汽車之家就喪失了掌控自己命運的話語權。
平安信託:短期套利
雖然平安信託曾公開表示,對汽車之家私有化的支持,「我們與管理層進行了溝通,對有利於汽車之家發展及全體股東利益的事情,我們都支持。」
但隨著4月28日媒體曝光了平安信託《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協議》,將平安此次投資的意圖顯露的更加明顯。其中的一個細節是,合夥企業的「存續期」為自合夥企業成立日起3年,最長延長不超過2年。這意味著,平安信託對汽車之家的投資只是一次短期套利模式。
汽車之家在擔憂什麼?
就在4月份澳洲電訊宣布出讓股份的同一天,已經離開的創始人李想發了一條微博:「走了一隻樹袋熊,來了一隻大黑熊。」
為什麼用「大黑熊」取代「樹袋熊」,裡面一定自有深意,但不可否認的是,即使已經完全離開管理團隊的李想仍然對此感到擔憂,對可能會接盤平安信託充滿不信任。
前面提到了平安「險惡」的投資意圖,它只是三年賬期的金融信託產品。《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協議》的曝光,這意味著平安信託對汽車之家的控股對多有五年,難逃三或五年後再次被賣的結局。無法實現其「十年規劃」的發展方向,這正是管理層擔憂的。
盡管近年來平安在汽車領域的布局不斷擴大,但仍然缺乏足夠主導汽車之家的能力。
就旗下平安好車而言,2015年,在中國二手車電商市場上的佔有率僅為8.4%,而其主要競爭對手車易拍及優信拍的市佔率則分別達到了35.2%和27.9%。在此期間,平安好車的每月線上交易量保持在2000台左右,銷售線索轉化率不足1%,每台二手車的銷售收益為-6000元至-7000元。
除此之外,上海家化的前車之鑒,也會讓汽車之家管理層擔憂平安接盤之後可能出現的危機。
2011年11月7日,上海家化母公司家化集團100%股權最終被上海平浦投資有限公司通過競標獲得,成為上海家化新控股股東,後者為平安信託旗下平安創新資本全資子公司。
但據媒體報道,自平安入主家化以來,家化的「窩里斗」就沒有停止過。前上海家化CEO王茁在公開信中曾激烈寫道:葛文耀贊成平安就反對,葛文耀反對平安就支持。將幾乎白熱化的內斗公之於眾。外界看來,平安進駐之後,家化風波不斷,原葛氏人馬相繼離開,導致業績不盡如人意,股價下跌。
李想出局——50億美金的遺憾
同樣的境遇在一年之前也發生過一次,2015年6月13日,汽車之家創始人李想宣布離開。
「汽車之家於2015年6月13日宣布,創始人李想不再擔任汽車之家總裁一職,但會繼續以汽車之家董事、股東身份,在公司的戰略規劃等重要事務上發揮作用。」
消息一出,業界一片遺憾和唏噓。很多人感慨,李想本來有機會避免這樣的「悲劇」,如今卻被自己親手創辦的公司掃地出門。
而對於李想的離開,今天看,李想離開自己創辦的汽車之家再創業,真是明智。一個創始人,在融資做大的過程中失去了公司控股權,但還留在公司幫助把公司送上市,那是創始人責任;但公司上市了就完全是股權說話,已經失去控股權甚至已經沒有股權的創始人再留棧,那隻能是自取其辱。
故事的最初要回歸到2008年,李想將創辦三年的汽車之家作價7600萬美金賣給澳洲電信,澳電換取55%股份。彼時,汽車之家的估值不到1.5億美金。
之後的幾年裡,澳電並沒有在業務上做出什麼成績,卻一直沒有停止過增持。2012年,澳洲電信耗資3700萬美元將其持股比例由66%提高至71.5%。並於2013年12月11日在紐交所上市。
當時,李想的股權已經被稀釋到僅僅5.3%,無奈退居幕後。
「在汽車之家招股書中披露,個人股東中,創始人兼總裁李想持有5066483股,佔比5.3%,秦致持有3.2%股份,最大股東澳洲電信持有68788940股,佔比71.5%。」
緊接著的是,李想的持股比例一步步縮水,並逐漸喪失在公司的話語權。根據汽車之家2014年財報顯示,李想的持股比例已經僅佔3.4%,出任總裁後的李想也要向秦致匯報。
而澳洲電訊在汽車之家上市後的持股比例和投票權,也證明了它在汽車之家的絕對控制地位。澳洲電訊持股數不變,持股比例和投票權均稀釋到66.2%。由於投票權超過51%,李想的離開,看來只是時間問題。在他卸任之前,汽車之家最「老一輩」的杜紅(人力主管)和韓路(內容主管)先後離職。
6月12日,一份官方聲明讓「汽車之家」這四個字成為了李想的過去。「汽車之家官方正式宣布,李想卸任汽車之家總裁一職,但保留汽車之家董事、股東身份。」
同一天,汽車之家市值49.5億美金,與當初剛被賣給澳洲電訊時的1.5億美金形成了鮮明對比。在外人眼中,李想是背著這「50億美金的遺憾」離開的。很多人不明白,2008年做出這種決定時的汽車之家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李想沒能預期到汽車之家未來的估值?
時隔一年,當再次談起這個話題時,李想表示沒什麼好糾結的,並對自己當初的決定給出了解釋。他毫不避諱地對i黑馬說,「因為最開始做汽車之家完全出於興趣,所以利小的時候對公司的控制權沒太在意。不可否認,我們的資本能力很差,因為是第一次創業,也沒有融資,而第一次融資就是IPO了。」
汽車之家的輝煌已成為李想的過去,而汽車之家的遺憾也變成積累和精力影響著他的新公司。所以,在車和家融資的過程中李想一定要保持絕對的控股,「可能再融三四輪,我們團隊仍然是控股的。這方面,和汽車之家完全不一樣,我至少要把汽車之家欠下的東西在這里慢慢補回來了。」
F. 聯通回購SK電訊所持8.9億股票 對中國聯通的股價有什麼影響
你好,這是利好哦。
回購的涵義是什麼?上市公司回購和央行回購有什麼不同?回購對股價的影響是好是壞?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急切想了解,學姐來幫各位科普一下吧。開始之前,不妨先領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證券市場中的回購是什麼
證券回購和證券回購交易都表達相同的意思,意思就是證券買賣雙方在成交的同時里就約定在未來某一時間以某一價格雙方再反向成交。債券回購分為股票回購和債券回購。
1、股票回購: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現金等方式,從股票市場上購回本公司發行在外的股票的行為。股票回購完成後,公司可以將所回購的股票注銷。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公司都會願意將其回購股票當做「庫藏股」進行儲存處理,短時間內不插手交易和每股收益的計算和分配。庫藏股以後另外作為其他方面使用,比如把行可轉換債券、雇員福利計劃等發行了,或者是在需要資金的時候出售它。
2、債券回購:它指的是在債券交易的雙方在進行債券交易這個時候,使用上契約方式約定好在將來的某一天里按照著約定的價格(本金和按約定回購利率計算的利息),由債券的「賣方」(正回購方)向「買方」(逆回購方)再次購回該筆債券的交易行為。就從交易發起人本身出發,只要是抵押出債券的話,借入資金的交易就稱為進行債券正回購;凡是主動借出資金,獲取債券質押的交易就稱為進行逆回購。想知道手裡的股票好不好?直接點擊下方鏈接測一測,立馬獲取診股報告:【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二、上市公司回購股票
這幾個基本就是上市公司回購股票的原因了:①實行股權激勵計劃;②避免惡意收購;③提高公司收益率;④穩定公司股價,提高公司形象。對於公司回購股票這一行為,利好多一點還是利空呢?分析還是要依據實際情況來:
1、回購後注銷:假若在股價低估的這種情況下,回購股票並注銷掉它,這樣就會引起公司總股數的降低,大大提高了每股的收成,股票這樣回購的話是利好。股票的價格假如沒遭到低估就對其回購,蓄意吸引一些不知道實情的民眾來哄抬股價,這樣就會虧損股東的權益,這其實是看不見的利空罷了。
2、回購不注銷:要是公司在低位回購股票的情況,把它當作庫存股份繼續保留,後來當股價在高位的時候,派發股份做其他用處。公司可能會去炒自己的股票,那麼不注銷便意為利空。當然,從短期來看的話,回購股票同大資金買入股票是相同的,其實這是有利於股價上漲的。
三、央行正、逆回購
央行回購可以分為正回購和逆回購的兩種方式,央行在公開市場上吞吐貨幣的行為有正回購,以及逆回購,是貨幣政策的一種。央行進行逆回購主要是為了進行以下調節,不管是資金流動性還是利率都可以調節。正回購:一方以一定規模債券作抵押融入資金,並且還會承諾日後再購回所抵押債券的交易行為。這種方法經常作為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手段之一,央行利用正回購方式就能夠達到從市場回籠資金的效果;逆回購簡單說就是央行向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還要在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將有價證券賣給一級交易商的交易行為,逆回購實質上是央行向市場上投放流動性的操作,逆回購到期了也就是央行從市場收迴流動性的操作。那麼,央行這樣回購究竟利好還是利空呢?我們視情況而定:
1、逆回購:當央行用資金向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其實是向市場投放資金,一旦資金進入了實體企業後,這樣的話是可以去刺激企業運轉的,對股市來說就是利好。其次是市場上的資金增加後,那麼就可以有多餘的資金進入股市,這樣的話就刺激股市上漲。
2、正回購:央行在賣出逆回購的時候其實就是在回籠資金,市面流動資金減少,就沒有多餘的自己在流入到股市當中,進而造成了悲觀的投資情緒,導致股票下跌。所以早早的了解到回購消息是真的很重要,【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場一手資訊播報
應答時間:2021-09-25,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G. 什麼是『Telstra'
Telstra是澳大利亞最大的電訊公司。澳大利亞聯邦擁有的唯一的國有企業。1997年10月澳政府開始通過向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出售49.9%的股權,對該公司實行部分私有化,政府仍持有50.1%的股份。
澳大利亞電訊是世界上盈利情況最好的電信公司之一,是澳大利亞領先的全業務電訊運營商,業務橫跨有線通信、ADSL、HFC、衛星、CDMA和GSM數字移動網路等,並且是澳大利亞領先的ISP。它的市場資本在世界電信業排名第11,在世界最大公司排名榜上,名列第49位。是澳大利亞、紐西蘭和紐約股市的上市公司。
H. 澳電訊公司的公司簡介
澳大利亞電訊業務橫跨有線通信、ADSL、HFC、衛星、CDMA和GSM數字移動網路等,是澳大利亞領先的ISP。它的市場資本在世界電信業排名第 11,是澳大利亞、紐西蘭和紐約股市的上市公司。澳訊公司名列《財富》雜志世界500強企業,是世界第13大電信公司,也是亞太地區最有實力的電信運營商之一。2004年,公司創下40億澳元凈利潤的新紀錄。他最初是作為一個政府部門和澳大利亞郵政共同創立的。1997年7月1日,澳大利亞政府對澳大利亞電訊分拆,郵政部分為澳大利亞郵政委員會,另一部分成立澳大利亞電信委員會(ATC),簡稱澳大利亞電信。
1997年,澳政府全面開放電訊市場,將澳訊公司33.3%的股權以股票形式在澳、新證券交易所上市出售,所獲得的收入被用於實施「全國聯網計劃」,由此稱為「T1計劃」。1999年,澳政府再次將澳訊16.6%的股權售出,僅保持公司50.1%的絕對控股地位。澳政府將所獲得的收入用於環保和電訊發展項目,此為「T2計劃」。如今,澳政府考慮全部出售澳訊的作法被稱為「T3計劃」。根據該計劃,澳聯邦將在2006年將其持有的50.1%的股份全部出售,完成澳訊公司的私有化。
澳訊公司一貫非常重視與中國的合作。早在1988年,公司就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簽訂空間技術的商業協定。1995年,公司在北京設立代表辦事處。公司北京辦事處一直與北京奧組委保持密切合作,在2003年被指定為北京奧組委電信顧問。公司高層對與北京奧運的合作充滿信心。
Telstra是澳大利亞最大的電訊公司。澳大利亞聯邦擁有的唯一的國有企業。1997年10月澳政府開始通過向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出售49.9%的股權,對該公司實行部分私有化,政府仍持有50.1%的股份。
澳大利亞電訊是世界上盈利情況最好的電信公司之一,是澳大利亞領先的全業務電訊運營商,業務橫跨有線通信、ADSL、HFC、衛星、CDMA和GSM數字移動網路等,並且是澳大利亞領先的ISP。它的市場資本在世界電信業排名第11,在世界最大公司排名榜上,名列第49位。是澳大利亞、紐西蘭和紐約股市的上市公司。
與中國的合作關系
更新至2008年12月11日,澳大利亞電訊公司是搜房網的大股東。澳大利亞電訊的首席執行官楚曦佑認為,搜房網成功實現了其擴張計劃,百城戰略的實施反映了中國經濟的強勁表現和互聯網市場的持續增長。目前搜房每月有超過8000萬在線訪客,月均頁面瀏覽達14億,是全球訪問量最高的房地產網站。
2011年的銷售利潤達到250.304億澳元。凈利潤達到30.231億澳元,公司總資產達到370.913億澳元而凈資產達到120.074億澳元。2012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排名第438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