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廣發優選股票價格是多
擴展閱讀
中央網 2025-07-24 09:55:19
價格最低深市股票 2025-07-24 09:41:09

廣發優選股票價格是多

發布時間: 2022-03-10 21:28:37

⑴ 廣發證券的股票交易費是怎麼計算的謝謝!

股票交易費用說明:
1、傭金:證券公司按成交金額的0.3%左右收取的費用,起點5元;
2、印花稅:財政部按買賣金額的一定比例收取的費用,4月24日之前為0.3%,從4月24日開始後為成交金額0.1%,9月19日起改為單邊徵收,即對買入方不收印花稅,賣出則按0.1%收取;
3、過戶費:上交所(股票代碼「60X」打頭)1千股收1元,起點1元,深交所(股票代碼「00X」打頭)不收取。
所以計算買賣股票成本要考慮以上因素,從9月19日以後買不要交印花稅的,以後可能還有調整,買的時候就是交易價加這些手續費,賣的時候就要扣掉手續費了
公式計算利潤:賣出價×股數×(1-傭金率-印花稅率)-買入價×股數×(1+傭金率)過戶費可忽略不計。

⑵ 在工商銀行基金好嗎我買了廣發基金優選混合,和景順長城優選股票,這幾天一直虧錢啊。

大盤下跌 正常的嘛 基金在那個銀行買都一樣 都是基金公司的產品 和銀行沒有什麼關系 買基金需要注重幾個方面:
1.基金公司的實力
2,基金經理的能力
3,基金本身的投資方向
4.市場的階段

⑶ 廣發的基金怎麼時候會漲啊我買了廣發的兩支基金,廣發策略優選和廣發小盤,今年一直跌!郁悶。。。

1、我也有廣發小盤。今年他們跌的是狠了一點,好像全年跌了20%了。
2、但是,個人認為,基金不能像股票那樣炒,要有長期投資的想法。我個人買基金就是准備20年以後給女兒留著的。所以我越跌越買。上周大盤大跌70多點那一天,我還補了一部分倉位。
3、我認為大盤已經是底部區域了,現在可以補倉一些基金,明年應該會有個不錯的收益的。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⑷ 網上有好多(廣發證券)推薦股票收費的。這個可信嗎有誰參加過嗎

你好,我是廣發公司的,我們公司不存在推薦股票收費現象,我們的分析師推薦股票都是無償的,並且只是提供給客人參考,不會保證收益的。如果有人說要收費提供什麼好股,那一定是遇到騙子了。
如果萬一,我們公司真的出現這種問題,歡迎你打電話到證監會投訴,相信證監會一定會嚴肅處理的。

⑸ 股票的成本價是怎樣算,廣發的

不同成本價,其計算公式不同,具體如下:
【買入均價】是一種不計任何手續費、只算凈成本的一種成本價類型。買入均價是日終清算計算的,即當日買入均價無變動,下一交易日才顯示新買入均價。只有買入時的買入均價計算公式:買入均價=歷史成交金額\持倉股數,有買有賣時的買入均價計算公式為:買入均價=[(買入後數量-買入數量)*變化前買入均價+買入數量*買入價格]\買入後數量。
【持倉成本】是只計算買入手續費,不計算已發生賣出手續費,也不預估剩餘持倉賣出手續費的一種成本價類型。只計買入,不計賣出,不受買賣先後順序影響。持倉成本計算公式為:持倉成本=(歷史買入清算金額+當日買入清算金額)\(歷史買入數量+當日買入數量)。
【攤簿持倉成本】是計算了客戶實際已發生的買入和賣出的手續費,但不會預估剩餘持倉賣出手續費的一種成本價類型。如果中途有賣出一部份,該部份盈虧會攤薄到剩餘持倉的成本中,即未清倉情況下,若盈利賣出部分持倉,攤薄持倉成本會攤低,若虧損賣出部分持倉,攤薄持倉成本會攤高。攤薄持倉成本計算公式為:攤薄成本=(歷史買賣清算金額差+本日買入清算金額-本日賣出清算金額)\(歷史買賣數量差+本日買入成交數量-本日賣出成交數量)。
【保本價】計算原理同攤薄持倉成本。

⑹ 廣發策略優選基金問題!

華爾街有一句俗語,能預測市場並在底點買入,相當於接住從天而下的飛刀一樣....
你沒有這個本事的話,我只能說投資基金越早越好,因為基金一般都很抗跌而現在不買可能會更加上漲,順便說一下,基金的凈值跟股票的價格不一樣,貴只能說明以前做的好,價格與風險跟1元的其實是一樣的,一旦3元的跌到了1元,一元的也跌到3毛了,我買的廣發聚豐都4.5了,我不還是在買呀.

⑺ 廣發證券最高股價漲多少

2010年11月5日 廣發證券盤中最高63.15元

⑻ 為什麼廣發證券股票查詢成本價和實際買入的成本價不一樣。7.25買進,股票查詢時卻顯示成本價只有5

有時發現,買入股票(3元左右)後,買入價成本卻顯示比原來的成本價高出0.15元。

⑼ 定投了嘉實增長,嘉實300,廣發優選!想咨詢下各位大俠,這三支基金還可以嗎都是農行的美女推薦的!

嘉實300很一般,滬深300指數從來跑不贏深證100、中證500、中小板這些指數。嘉實增長今年上半年表現還可以,下半年又落後了,07、08和09年表現都很一般。廣發優選前兩年好,這兩年都不冒尖。如果你再問下工行、中行、建行、交行的客戶經理,他們會給你不同的說法。貨幣三家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