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股票價格總會向價值回歸是什麼意思
股票價格是指股票的市值,股票價值是指股票的凈資產,包括公司資本金、資本公積金、資本公益金、法定公積金、任意公積金、未分配盈餘等項目的合計,它代表全體股東共同享有的權益。
反應價格和價值的指標是市凈率=股票市價/每股凈資產。所以,股票凈值是決定股票市場價格走向的主要根據。上市公司的每股內含凈資產值高而每股市價不高的股票,即市凈率越低的股票,其投資價值越高。相反,其投資價值就越小。
例如600064,南京高科。每股凈資產:20.85,目前股價23,市凈率=23/20.85=1.1.
中石油:每股凈資產3.70,目前股價:18.35,市凈率=4.96.
就長期投資而言,市凈率越低,投資風險越低。
價值決定價格,價格同時還受供求關系的影響。這是基本的經濟規律。簡單的說,股票總量不變,買的人多,供不應求,就漲。賣的人多,供大於求,就跌。
② 買股票如何做價值投資
買股票如何正確的進行價值投資,主要做好以下幾點:
(1)估值:估值是最容易掌握的,是投資中最接近科學的部分。學術界有非常完善的對企業進行估值的各類模型。採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先選好行業,再選好公司,最後選好價格。
估值三板斧:行業、公司、價格選擇好行業,使用的是波特五力分析法。波特五力分析法認為有五種力量決定行業的競爭規模和程度,影響著行業的吸引力和企業競爭戰略決策。
選擇好公司,學過財務分析的讀者應該對這種方法非常熟悉。通過一些財務比率來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核心思想是將企業凈資產收益率,分解為多項財務比率乘積,從而分析比較經營業績。
凈資產收益率=銷售利潤率(利潤總額/銷售收入)*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總資產)*權益乘數(總資產/凈資產(權益))。選擇好價格,主要通過橫向縱向的估值比較,在顯著低估時買入。橫向指的是和同行業、競爭對手比較,縱向是指和歷史水平比較。
(2)公司品質:在整體邏輯中,最需要下功夫的就是公司品質,強調要以做實業的眼光做投資。好的公司有兩個標准,一是他做的事情別人做不了,二是他做的事情自己可以重復做。這樣的行業,集中度會持續提高,行業內格局比較清晰,龍頭公司的比較優勢非常明顯,有門檻、有積累、有定價權。這樣的生意就是好生意,這樣的行業就容易出牛股。
完美符合這些條件的公司,最典型的就是非常火的白馬股茅台。出於中國人對茅台酒作為高端品牌的認可,別的白酒企業無法替代他,這就是他做的事情別人做不了。而它的配方可以幾十年上百年不變,生產出同樣的茅台酒,那就是做的事情自己可以重復做。而相反的例子,比如現在很火的手遊行業,內容產生方出現一個好的IP非常不容易,但往往少則幾月,多則一兩年就會過時,而且很多利潤會被平台方賺走,這就是他做的事情不能重復做。
(3)時機選擇:在這三個核心因素中,時機是最具藝術性的,也是最難掌握的,時機決定了你的利潤空間。面對這個問題,合適的位置離場,絕佳的機會進場才會在整個市場中進退自如。
通過估值選擇,這也是在第一部分反復強調的,在掌握估值的前提下,就可以相對的進行「低買高賣」。在金融學中發現,世界各國股市都符合均值回歸原理。也就是說,股票的價格總是圍繞其價值中樞波動。因此,我們就可以在低估時不斷增加倉位,高估時不斷降低倉位。這種方法在短期難以獲得豐厚利潤,但一定是能賺錢的方法。
同時在價格市場做好三個位置的抉擇(1/3-1/2-2/3)這幾個位置的選擇對應在不通時期估值水平的變化,同時結合著股價所處的位置進行波段操作。就當前股價情況來看1/2位置是最常用而風險相對較小的,2/3位置是最安全風險最小的,也是行情走勢最弱的時候。有了選股方案,也選出了優質的股票,那麼你今天買,明天賣的亂打一氣。能成功嗎?顯然是不能成功的。好股靠捂。
所以,選擇好的股票那麼就忽略短期的波動,就算有個一年半載的,只要財務面、市場面、數據面不出很大的問題,根本沒必要換來換去的。
從長遠的角度來看,質優股的短期波動僅限於短期,長期的價格是向上發展的,存在向上趨勢,基本面也足以支撐。
③ 什麼是均值回歸原理
均值回歸是金融學的一個重要概念。均值回歸是指股票價格無論高於核配或低於價值中樞(或均值)都會以很高的概率向價值中樞回歸的趨勢宋玉臣.股票價格均值回歸理論研究綜述(J).稅務與經濟,2006年第1期。根據這個理論,股票價格總是圍繞其平均值上下波動的。
一種上漲或者下跌的趨勢不管其延續的時間多長都不能永遠持續下去,最終均值回歸的規律一定會出改拿指現:漲得太多了,就會向平均值移動下跌;跌得太多了,敏毀就會向平均值移動上升。
④ 均值回歸的在證券行業的意義
證券投資理論的研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或一定范圍內對股票價格進行預測才是該理論研究的直接目的。均值回歸理論就是股票收益可預測理論的一個突破性進展,尤其對於長線投資者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對均值回歸理論,做以下幾方面評述: 均值回歸理論與政府行為。股票收益率均值回歸證明市場不會偏離價值中樞時間太久,市場的內在力量會促使其向內在價值回歸。從這一點上講,市場在沒有政府利多或利空政策的作用下也會實現有效的目標,即股票價格會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自然的向均值回歸。但這並不否定政府行為對促進市場有效性的作用,因為市場偏離內在價值後並不等於立即就會向內在價值回歸,很可能會出現持續地均值迴避。政府行為會起到抑制市場無效和促進市場有效的作用。在促進市場有效方面政府行為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市場失靈是政府參與調控的直接理由。
西格爾教授研究研究發現1970-2001年這32年的時間里,世界上主要股票市場的回報率相差無幾,英國為11.97%,美國為11.59%,日本為11.12%,德國為10.88%。日本股市的最高點是在1989年,至今19年沒有創歷史新高。如果是截止至1989年計算回報率,日本股票的回報顯然要遠遠高於其他國家,但時間拉長至2001年,日本股市的回報率與其他國家基本一致,這是一種回報率的均值回歸。
1985年,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和德邦特(Werner DeBondt)《股市是否反應過度》的論文,提出了行為金融學最重要的發現之一:以3-5年為一個周期,一般而言,原來表現不佳的股票開始擺脫困境,而原來的贏家股票則開始走下坡路。這也是均值回歸原理在股票投資中的一個應用。 沒有隻漲不跌的股票,也沒有隻跌不漲的股票!如果漲多了,就可能下跌,如果跌多了,就可能上漲。這也是一種類型的均值回歸。
⑤ 回歸值與均值的關系
均值回歸最初是金融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均值回歸是指股票價格、房地產價格等社會現象和自然現象,無論高於還是低於均值,都將大概率回歸到均值的趨勢。
生活中平均值的回歸也是有效的。一個企業可能會在短時間內賺很多錢。如果企業的管理能力跟不上,對市場節奏的把握能力沒有提高,很快就會回到原來的盈利狀態。一個人可能在短時間內做對了一件事,得到了領導的重視,但是如果他沒有在這個時間段內完成內功的修煉,用不了多久就會打回原形。
我們應該尊重毀含概率和時間的力量。即使我們連續擲硬幣100次,也不應該沾沾自喜,認為自己有什麼超能力。只要次數足夠多,拋頭的概率會無限逼近50%。
短叢裂期的波動是必然會發生的,但是隨著時間的進步,真正起作用的是真實的概率。所以要放棄對短期波動的執念,關注滲余閉真實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