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股票價格絕對估值
擴展閱讀
愛普檢測股票行情 2025-05-18 04:22:50
中核資本股票行情 2025-05-18 03:56:18

股票價格絕對估值

發布時間: 2023-05-24 19:28:51

❶ 如何估值股票

股票估值是一個相對復雜的過程,影響的因素很多,沒有全球統一的標准,分為絕對估值、相對估值和聯合估值。
一、絕對估值 絕對估值是通過對上市公司歷史及當前的基本面的分析和對未來反應公司經營狀況的財務數據的預測獲得上市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
絕對估值的方法:一是現金流貼現定價模型,二是B-S期權定價模型(主要應用於期權定價、權證定價等)。現金流貼現定價模型目前使用最多的是DDM和DCF,而DCF估值模型中,最廣泛應用的就是FCFE股權自由現金流模型。
絕對估值的作用:股票的價格總是圍繞著股票的內在價值上下波動,發現價格被低估的股票,在股票的價格遠遠低於內在價值的時候買入股票,而在股票的價格回歸到內在價值甚至高於內在價值的時候賣出以獲利。
對上市公司進行研究,我們經常聽到估值這個詞,說的其實是如何來判斷一家公司的價值同時與它的當前股價進行對比,得出股價是否偏離價值的判斷,進而指導我們的投資。
DCF是一套很嚴謹的估值方法,是一種絕對定價方法,想得出准確的DCF值,需要對公司未來發展情況有清晰的了解。得出DCF 值的過程就是判斷公司未來發展的過程。所以DCF 估值的過程也很重要。就准確判斷企業的未來發展來說,判斷成熟穩定的公司相對容易一些,處於擴張期的企業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較大,准確判斷較為困難。再加上DCF 值本身對參數的變動很敏感,使DCF 值的可變性很大。但在得出DCF 值的過程中,會反映研究員對企業未來發展的判斷,並在此基礎上假設。有了DCF 的估值過程和結果,以後如果假設有變動,即可通過修改參數得到新的估值。
二、相對估值 相對估值是使用市盈率、市凈率、市售率、市現率等價格指標與其它多隻股票(對比系)進行對比,如果低於對比系的相應的指標值的平均值,股票價格被低估,股價將很有希望上漲,使得指標回歸對比系的平均值。
相對估值包括PE、PB、PEG、EV/EBITDA等估值法。通常的做法是對比,一個是和該公司歷史數據進行對比,二是和國內同行業企業的數據進行對比,確定它的位置,三是和國際上的(特別是香港和美國)同行業重點企業數據進行對比。
市盈率PE(股價/每股收益):PE是簡潔有效的估值方法,其核心在於e 的確定。PE=p/e,即價格與每股收益的比值。從直觀上看,如果公司未來若干年每股收益為恆定值,那麼PE 值代表了公司保持恆定盈利水平的存在年限。這有點像實業投資中回收期的概念,只是忽略了資金的時間價值。而實際上保持恆定的e 幾乎是不可能的,e 的變動往往取決於宏觀經濟和企業的生存周期所決定的波動周期。所以在運用PE 值的時候,e 的確定顯得尤為重要,由此也衍生出具有不同含義的PE 值。E 有兩個方面,一個是歷史的e,另一個是預測的e。對於歷史的e 來說,可以用不同e 的時點值,可以用移動平均值,也可以用動態年度值,這取決於想要表達的內容。對於預測的e 來說,預測的准確性尤為重要,在實際市場中,e 的變動趨勢對股票投資往往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市凈率PB(股價/每股凈資)和凈資產收益率ROE:PB &ROE適合於周期的極值判斷。對於股票投資來說,准確預測e 是非常重要的,e 的變動趨勢往往決定了股價是上行還是下行。但股價上升或下降到多少是合理的呢? PB&ROE 可以給出一個判斷極值的方法。比如,對於一個有良好歷史ROE 的公司,在業務前景尚可的情況下,PB 值低於1就有可能是被低估的。如果公司的盈利前景較穩定,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增長性特徵,公司的PB 值顯著高於行業(公司歷史)的最高PB 值,股價觸頂的可能性就比較大。這里提到的周期有三個概念:市場的波動周期、股價的變動周期和周期性行業的變動周期。這里的PB 值也包括三種:整個市場的總體PB 值水平、單一股票的PB 值水平和周期性行業的PB 值變動。當然,PB 值有效應用的前提是合理評估資產價值。
提高負債比率可以擴大公司創造利潤的資源的規模,擴大負債有提高ROE 的效果。所以在運用PB &ROE 估值的時候需考慮償債風險。
PEG估值法是一代宗師彼得·林奇最愛用的一種估值方法。非常簡單實用!方法如下:
個股動態市盈率除以稅後利潤增長率小於0。8 的將具有一定的投資價值。但是這種方法對周期性行業參考意義不大。所以大家要注意行業選擇使用!
通過研究可以發現,商品價格周期性變動的行業,其盈利對商品價格的變動最為敏感。所以,商品價格上升時是確定的投資時機。預期商品價格下降時則是賣出時機。在周期的高點和低點的時候,可以用其他方法來判斷是否高估或者低估。比如,用PB (ROE)等方法判斷是否被低估。對於資源類公司,在周期底部的時候可以用單位股票資源價值作為投資的底限。在周期的上升或者下降的階段,主要參考資源價格的變動趨勢。
建立在准確盈利預測基礎上的PE 值是一種簡潔有效的估值方法。估值方法之間存在相互聯系,盈利預測是一切的基礎,但還不夠,需要綜合使用幾種估值方法來降低風險。研究報告基地,最全面的上市公司研究報告
三、聯合估值 聯合估值是結合絕對估值和相對估值,尋找同時股價和相對指標都被低估的股票,這種股票的價格最有希望上漲。

❷ 股票估值怎麼計算

股票估值的計算方法分為絕對估值、相對估值和聯合估值。 絕對估值是通過對上市公司歷史和當前基本面的分析,預測反映公司未來經營狀況的財務數據,得出上市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
拓展資料
1. 相對估值是利用市盈率、P / B比率、市場賣出比率、市場現金比率等價格指標與其他股票進行比較(比較系統)。如果低於比較系統對應指標值的平均值,股價將被低估,股價有望上漲,使指數回到比較系統的平均值。 聯合估值是將絕對估值和相對估值相結合,同時尋找股價和相對指標被低估的股票。這類股票的價格是最有希望上漲的。
2. 絕對估值方法:一種是折現現金流定價模型,另一種是B-S期權定價模型(主要用於期權定價、權證定價等)。目前使用最多的貼現現金流定價模型是DDM和DCF,而FCFE股權自由現金流模型是DCF估值模型中使用最廣泛的。絕對估值的作用:股票價格總是圍繞股票的內在價值波動。研究發現,股價被低估的股票在股價遠低於內在價值時買入股票,在股價回歸到內在價值甚至高於內在價值時賣出股票獲取利潤。相對估值相對估值是利用市盈率、P / B比率、市場賣出比率和市場現金比率等價格指標與其他股票進行比較(比較系統)。如果低於比較系統對應指標值的平均值,股價將被低估,股價有望上漲,使指數回到比較系統的平均值。
3. 相對估值包括PE、Pb、PEG、EV / EBITDA等估值方法。通常的方法是與公司的歷史數據進行比較,與國內同行業企業的數據進行比較,以確定其位置,並與國際同行業重點企業(尤其是香港和美國)的數據進行比較。聯合估值聯合估值是將絕對估值和相對估值相結合,尋找股價和相關指標同時被低估的股票。這類股票的價格是最有希望上漲的。
4. 股票估值的重要性幫助投資者找到價值被嚴重低估的股票,買入等待上漲的股票並獲利,直接帶來經濟效益;幫助投資者判斷自己的股票是高估還是低估,從而做出賣出還是繼續持有的決定,幫助投資者鎖定利潤或堅定獲得更高回報的決心;幫助投資者分析感興趣的股票的風險。估值指數越低,下跌的風險越小。如果估值指數低於30%或操作建議給出「現在買入」或「買入」,即使下跌也是暫時的;幫助投資者判斷機構或投資咨詢機構推薦的股票的安全性和盈利能力,並接受有合理理由的投資建議;幫助投資者在熱門行業找到最大的盈利機會。一般來說,熱板股票的表現差別很大。雖然一些投資者涉足熱點,但他們的利潤並不高。

❸ 什麼叫股票估值


股票估值是指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股票估值是按照一定的價格對上市公司資產和負債進行估算得侍段培出來的,用市盈率表示。股票估值是一個相對復雜的過程,影響的因素很多,沒有全球統一的標准燃鎮。對股票估值的方法有多種,依據投資者預期回報、企業盈利能力或企業資產價值等不同角度出發,比較常用的有這么三種方法。
股老唯票估值分為絕對估值、相對估值和聯合估值。絕對估值:絕對估值是通過對上市公司歷史及當前的基本面的分析和對未來反映公司經營狀況的財務數據的預測獲得上市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
相對估值是使用市盈率、市凈率、市售率、市現率等價格指標與其它多隻股票(對比系)進行對比,如果低於對比系的相應的指標值的平均值,股票價格被低估,股價將很有希望上漲,使得指標回歸對比系的平均值。聯合估值是結合絕對估值和相對估值,尋找同時股價和相對指標都被低估的股票,這種股票的價格最有希望上漲。
股票估值意義:幫助投資者發現價值被嚴重低估的股票,買入待漲獲利,直接帶來經濟利益;幫助投資者判斷手中的股票是否被高估或低估,以作出賣出或繼續持有的決定,幫助投資者鎖定盈利或堅定持有以獲得更高收益的決心;幫助投資者判斷機構或投資咨詢機構推薦的股票的安全性和獲利性,做到有理有據的接受投資建議。


❹ 股票的價值低估是什麼意思

股票估值分為絕對估值和相對估值。絕對估值絕對估值是通過對上市公司歷史及當前的基本面的分析和對未來反應公司經營狀況的財務數據的預測獲得上市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
絕對估值的方法:一是現金流貼現定價模型,二是B-S期權定價模型(主要應用於期權定價、權證定價等)。現金流貼現定價模型使用最多的是DDM和DCF,而DCF估值模型中,最廣泛應用的就是FCFE股權自由現金流模型。
絕對估值的作用:股票的價格總是圍繞著股票的內在價值上下波動,發現價格被低估的股票,在股票的價格遠遠低於內在價值的時候買入股票,而在股票的價格回歸到內在價值甚至高於內在價值的時候賣出以獲利。相對估值相對估值是使用市盈率、市凈率、市售率、市現率等價格指標與其它多隻股票(對比系)進行對比,如果低於對比系的相應的指標值的平均值,股票價格被低估,股價將很有希望上漲,使得指標回歸對比系的平均值。
相對估值包括PE(市盈率)、PB(市凈率)、PEG、EV/EBITDA等估值法。通常的做法是對比,一個是和該公司歷史數據進行對比,二是和國內同行業企業的數據進行對比,確定它的位置,三是和國際上的(特別是香港和美國)同行業重點企業數據進行對比。聯合估值聯合估值是結合絕對估值和相對估值,尋找同時股價和相對指標都被低估的股票,這種股票的價格最有希望上漲。
股市的價值低估的含義就是,前期投資者對於該股的價值估算小於未來的實際價值。估值指數越低的股票,其下跌的風險就越小。估值指數小於30%或操作建議給出「立即買入」或「買入」的股票即使下跌也是暫時的。

買股票時,股票是如何估值的

如何評估股票的未來價值?有沒有能反映股票當前價值與未來價值之間的距離的指標?是的,那就是總市值。股票目前的總市值是市場對該公司的評價。如果我們判斷股票未來的價值超過了這個價值,超越范圍越大,股票就越值得購買。什麼是總市值?這是該公司目前的股價,乘以該公司的股份總數。

之後,我們必須確認標桿公司的估值是否合理。這條路很艱難。然而,耐心的朋友們,這件事實際上是非常有價值的。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行業和公司管理層的評估,一個好的行業,加上一個好的公司管理層,可以為公司創造一個非常好的收入(格力)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果管理不好,在好公司不值得投資(巴菲特投資可口可樂遇到過這種情況),所以在投資之前,我認為財務評估不是很重要,只有參考意義,最重要的是公司管理的評估和分析。

❻ 絕對估值法的論「絕對估值法」

預測未來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願望,這樣的願望跟人類渴望飛翔一樣。幾千看來人類從未放棄過追求飛翔的努力,直到萊特兄弟發明並試飛了一種叫『飛機』的東西後,人類有了飛翔的能力,我不敢說將來會怎麼樣,因為我無法預測未來,但我肯定的是現時下人類沒有預測未來的能力,頂多就是估計。在投資領域對預測股票未來的態度前面說過不止一次,不是去試圖預測股市,這是在做一些根本沒任何意思的事情,我們要做的是基於過去的情況選出最好的公司並在合理的價格買入,不要去想這公司明年能賺多少錢後年能賺多少錢,只需要想怎麼樣在合理的價格擁有一個好公司,一般秘訣只有一個字——等 。
就是由於我對投資這樣的基本看法,所以當年我第一次聽到『DCF估價模型』、『股權自由現金流模型(FCFE)』、『公司自由現金流量模型(FCFF)』這些概念的時候因為不了解,聽說是一個股票的定價模型,那當然得學習學習,很興奮像發現新大陸一樣的找來相關資料,可當我找來資料看了之後,心裡就不是那麼個味了,基本上看是看得懂,可好像不大符合我的『常識』,它給我的感覺是「簡單事情復雜化」,最後我看了不到兩個鍾頭,就否定了這一套所謂的定價模型。
它在理論上看似合理,但從常識的角度出發會馬上發現它的實用性問題,理論與實踐的不同倒也是問題不大,最多就屬於不實用便是了,可是再往下想一想就會知道,這一套所謂的定價模型具有很大的危害性,無論是DDM還是DCF都不能為投資者解決任何問題,只會帶來傷害。DDM因為是用股息來做模型的,在中國也根本行不通,在國內也一直沒有什麼市場,但DCF的欺騙性最強,它以一套看似合理的理論模型讓人去代入數值,事實上是把人的思維模式僵化,去掉很多應該是用人的思考去評估的東西而以一套公式試圖代替之,其實根本上它還是利用了人類渴望預測未來的心理特徵,用了這套所謂的「自由現金流模型」,它裡面就有四個你必須給出的代入數,這三個代入數是非常主觀的,而一旦代入數特別是貼現率有一點小偏差,計算結果將謬之千里。這四個必須給出而又顯得荒唐的代入數是:現金流、資本支出和貼現率、增長率。
首先是公司能夠產生的現金流的問題,這個我們可以看到高盛、摩根士丹利等等所有投行都會對上市公司發表業績預測報告,如果你去關注一下很快就會發現,它們在對同一家公司預測的結果是千差萬別的,十家的預測結果可能都不一樣,最可笑的是最終的真實結果可能誰都沒預測對,但大方向都差不多都正確,正負在50%左右,也就是說假設一家公司今年的業績是100億美元,有的公司可能會預測其業績是50億美元,高的則預測到150億美元,這僅僅是預測幾個月後的業績表現。你認為你的預測能力比高盛、摩根士丹利還強嗎,這些投行和研究機構連幾個月後的業績都預測得千差萬別,大家也都習以為常了,可如果你要使用『DCF估價模型』,你不只需要回答你所研究的這家公司幾個月後的業績表現,還要回答它十年後的業績表現,每一年都要預測出來,如果在這地球上有任何人有這樣的能力的話,那他的偉大程度絕不亞於孫中山、摩西、華盛頓、拿破崙、林肯中的任何一位,更何況你除了搞清楚這家公司每年的業績表現之外,還要知道它每年的經營現金流。
其次是一家公司十年內的每年資本支出問題,你也需要給出一個准確的回答。大家想想自己在談戀愛的時候,女孩子會不會非常希望想知道,以至於很幼稚又可愛的問你「我們十年後將會怎麼樣?」,你可能會笑笑不回答,也可能會說一些好聽的話讓她開心,但說實話,別以為女孩子好欺騙,她當然知道你說的話是哄她開心,但她就是喜歡聽,但至少她不會拿這些話當真吧,認為這是你對十年後的「預測」。你看你連十年後你自己的生活是怎麼樣的都不知道,還去預測上市公司十年後會怎麼樣,不讓人覺得很可笑嗎。但這樣的『DCF估價模型』就會要求你去預計未來十年一家公司的每年資本支出是多少,資本支出是非常難以預計的,年景好的時候投資活動的支出會很大,年景不好時投資活動的支出就非常小,而遇到一些不可預見的因素就更別提了,比較說火災、地震之後,如果公司還想做下去的話那投資活動就會很大。
再次是最誇張的貼現率、增長率,這個幾乎是完全隨意的,使用這公式的人完全可以憑自己的喜好選擇他覺得「合適」的貼現率,而這個貼現率那怕有一小點點的差別計算出來的結果將大相徑庭。目前據我所知還沒有一種很好的計算貼現率的方法,從根本上講用『DCF估價模型』所使用的貼現率都有很強的個人色彩,完全可以隨著自己的意願行事,而這樣計算出來的結果毫無疑問也是帶有很濃的個人色彩、應該說這結果是很隨意的,而就是恰恰這樣隨意的結果本來不應該有人相信才是,但因為加上『DCF估價模型』這件外衣,顯得科學合理,少則騙這個模型計算的投資者,多則還會有其它投資者看到這么高深的「科學」計算結果而相信這個計算結果從而導致去買賣股票,這也是這套理論害人之處。至於增長率這個就更懸乎,有些公司接到一個大單子可以增長300%,之後三年都在做這個單子,而正常情況是公司的增長率是很具有變動性的,很多情況都會導致它劇烈波動,比如公司出了一個好產品或遇到官司這些情況都會對它產生很大的影響。
我為什麼這么痛恨這些計算方法呢,因為它的隨意性和這種對預期的放大效應,對股市來講這套方法會造成投資者的追漲殺跌,世道好的時候大家隨意給一家公司很好的四個代入數,特別是貼現率,股價越漲給出的貼現率越高,使股價怎麼看都在「合理范圍」之內,世道不好的時候大家由於恐慌,隨意給一家公司代入四個很低期望的代入數,這樣使原來已經跌無可跌的股價看起來還是高了,還得再跌。看透了這些本質我們就會發現,這套所謂的估價模型不是價值投資者的朋友,而是徹頭徹尾的搗蛋鬼,它沒有給人以准則,而是讓人主觀上隨意的估計股價,絲毫沒有客觀可言。
所以我的結論就是完全不要使用「絕對估值法」,它只會誤導你把一個絕對主觀的、荒謬的預測結果合理的披上科學的外衣來讓人上當,充其量只能充當一個讓人意淫的工具,看著自己的許多計算結果而洋洋自得,看似一個高手,實則自個給自個下套而不自知。但它也有一好處就是讓人堅定對股票價格方面的信心,這樣可以有膽子在低於它的計算結果時出手買入,不過可惜的是這個計算結果完全隨意,沒有正確性可言,最終的作用還是害人而已,沒有正確的研究公司的方法危害甚於無方法。
順便說幾話題外話,「自由現金流」概念是一個非常好的財務概念,在分析公司中我們要充份利用這個概念,後面會有專門的一篇用來討論「自由現金流」,可以說在財務上最難做假的就是「自由現金流」,很多時候在財務上耍花招的公司在「自由現金流」面前都會原形畢露,但也不能對它太依賴,雖然說它難以做假,但不是說做不了假,還是要靠綜合的分析能力來把公司的情況搞清楚。
摘自:《價值投資進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