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股票價格乘離率
擴展閱讀
怎麼看股票的錢沒有 2025-05-16 18:49:51

股票價格乘離率

發布時間: 2023-06-01 14:03:43

⑴ 炒股技巧:如何判定股價是處於高位還是低位

怎樣判斷股價的水平呢?筆者總結了自己的經驗,大家也可以借鑒一下。

一、高價區間的形成判斷方法

用K線理論判斷高價區間:

中級行情的上升特徵是陽線佔多數,並且比陰線有力量,如果下列特徵出現,證明股價可能到達高價區。

1、連續幾根陽線沖刺,出現一根短陽線或者陰線,然後回落力度明顯,證明股價已經到達高價區。

2、在大漲後出現大陰線,此時會因機構倉位依然較重,以大陽線反擊,形成震盪行情,其後連續陰線跌破支撐線,高價區成立。

3、大漲後長陰線出現,其後股價繼續上升,但是軌道趨緩,在上升軌道區域水平時,股價走勢明顯軟弱,只能依靠尾市支持股價收平,高價區成立。

4、K線出現竭盡性缺口,K線在缺口附近形成密集狀態,陰線與陽線互有勝負。最後股價回頭補空,高價區成立。

5、整理形態末期,股價向下反轉,突破頸線,反彈無力,很可能會下跌一段。頸線稱為股價回升壓力線,高價區得以成立。

用平均線理論判斷高價區:

多頭市場的特徵為移動平均線多頭排列,並都位於上升趨勢,如果出現絕對轉折點,股價進入盤局。當10日與25日均線糾纏在一起,然後分開,可根據以下跡象判斷高價區是否成立。

1、60日均線出現轉折點,而且乘離率太大,表示已進入高價區。

2、10日均線呈水平狀,窄幅度震動。25日均線由急速上升趨於平緩,漸有轉彎下降跡象。此時不再出現一段上升行情,反而趨於下跌:25日均線蓋頭,趨於下跌,短暫高價圈確認。

3、重要均線如30日、60日股價出現死叉,高價區確認。

用成交量理論判斷高價區:

成交量不斷穿破新高為多頭行情特徵,如果出現下列行情之一為高價區確認。

1、股價跌至大成交量出現以下價位而不再回升,高價區成立。

2、下跌至成交密集區之下,反升乏力,上檔高價區成立。

3、股價指數上漲,騰落指數下降,高價區確立。

二、低價區的形成判斷方法

用K線理論判斷高價區間:

下跌行情中,陰線佔多數且比陽線力量強為其特徵。低價區的主要K先特徵有:

1、連續幾根陰線,出現一根短陰線或者短陽線,然後再出現幾根長陽線使股價回至始降處。隨機進入盤檔,走勢脫離對稱性。

2、長陽線在跌勢末期單獨出現或連續出現,有長陰線出現,行情震盪。股秀才股市行情分析,股票知識,炒股技巧分享! 隨之有陽線或者強有力陽線突破阻力線,低價區形成。

3、長陽線出現後雖仍回跌,可是下跌軌道趨於水平。大漲產生,低價區確立。

4、最終缺口出現,K線在缺口下方呈密集形態。陽線與陰線互有勝負。最後上漲補空,低價區成立。

5、整理形態末期,股價向上反轉,突破頸線位,回跌有限。頸線成為股價支撐線,低價區成立。

用平均線理論判斷低價區:

移動平均線呈空頭排列,並且各均線向下,為空頭市場特徵。如果均線糾纏在一起,然後再分開,可從下列變動中確認低價區。

1、60日線上升轉點出現,乘離率呈負值,並且絕對值甚大,表示股價已經進入低價區。

2、股價與10日均線、30日均線糾纏在一起,10日均線呈水平狀,窄幅波動,30日均線由急速下跌趨於緩和,此時若不再出現一段下跌行情,反而股價趨於上升,突破30日均線後下跌緩慢,30日均線為支撐線。30日均線抬頭,趨於向上移動,短暫低價區形成。

用成交量理論判斷低價區:

成交量不斷萎縮是空頭市場特徵,成交量若出現以下變化,是低價區確認的標志。

1、股價下跌,成交量逐漸萎縮,至極限時,股價雖然繼續下跌,但最低成交量不再出現。股價回升至小成交量出現以上價位,脫離低價區,低價區成立。

2、股價脫離盤檔區回升至密集區之上,容易遭受賣壓而出現幾根陰線,成交量萎縮而股價仍在盤檔區之上。

3、股價指數下跌,騰落指數上升,也意味著股價進入低價區。

以上就是筆者總結的比較基礎的判斷方法,如果能夠將此方法掌握,也可以幫你很好地判斷股價處於高位還是低位,從而進行適當的加減倉操作。但是,投資者不能將此方法生搬硬套,應該綜合多方面考慮,靈活的運用,這樣才能提高操作的安全性。

⑵ 股市中什麼是乖離率,偏離值

乖離率(BIAS)簡稱Y值,是移動平均(moving average)原理派生的一項技術指標,其功能主要是通過測算股價在波動過程中與移動平均線出現偏離的程度,從而得出股價在劇烈波動時因偏離移動平均趨勢而造成可能的回檔或反彈,以及股價在正常波動范圍內移動而形成繼續原有勢的可信度。
乖離度的測試原理是建立在:如果股價偏離移動平均線太遠,不管股價在移動平均線之上或之下,都有可能趨向平均線的這一條原理上。而乖離率則表示股價偏離趨向指標所佔到的百分比值。
計算公式
1.BIAS=(收盤價-收盤價的N日簡單平均)/收盤價的N日簡單平均*100
2.BIAS指標有三條指標線,N的參數一般設置為6日、12日、24日。
注意:為了指標在大周期(例如,38,57,137,254,526等)運用中更加直觀,更加准確把握中期波動,可以將公式進化:
BIAS=(EMA(收盤價,N)-MA(收盤價,M))/MA(收盤價,M)*100;
其中,N取超短周期,例如4,7,9,12等;M為大周期,例如,38,57,137,254,526等;

偏離值是指該股票與相關的基準指數所產生的的偏離值。

偏離值=該只股票的漲跌幅-對應指數漲跌幅
例如:
000760股2007年11月01號到2007年11月3號:10月30日的收盤價是9.66元,11月3日的收盤價是11.37元,該股時間漲幅是15.04%,這是對的。但是:漲幅偏離值乃是股票漲跌幅減去對應指數的漲跌幅,從11月1號到5號深成指數分別是:-1.98、-3.03、-2.41,三天累加-7.42%,這樣三天000760累計是+15.04,而大盤是-7.42,計算式:15.04%-(-7.42%)=22.46%,所以該股就要公告了。
也就是個股的漲跌和指數的漲跌是關聯的,不能分開計算。

⑶ 股價突破五日均線,乖離率較大是什麼意思

你好,所謂乖離率高,指的是短期因為股價上漲或者昌磨仿耐纖下跌速度太快,短游兄期均線快速偏離中長期均線造成。乖離率高,會產生讓股價反向運動的動力。

⑷ 乖離率的使用方法

乖離率BIAS指標又叫Y值,是由移動平均原理派生出來的一種技術分析指標,是目前股市技術分析中一種短中長期皆可的技術分析工具。BIAS指標的原理和計算方法、運用方法一、 BIAS指標的原理乖離率BIAS指標是依據葛蘭碧移動均線八大法則而派生出來的項技術分析指標,它是通過一定的數學公式,來計算和總結出當價格偏離移動平均線的程度,指出買賣時機。乖離率BIAS是表示計算期的股價指數或個股的收盤價與移動平均線之間的差距的技術指標。它是對移動平均線理論的重要補充。它的功能在於測算股價在變動過程中與移動平均線的偏離程度,從而得出股價在劇烈變動時,因偏離移動趨勢過遠而可能造成得回擋和反彈。乖離率指標BIAS認為如果股價離移動平均線太遠,不管是股價在移動平均線之上,還是在移動平均線之下,都不會保持太長的時間,而且隨時會有反轉現象發生,使股價再次趨向移動平均線。二、 乖離率指標的計算方法由於選用的計算周期不同,乖離率指標包括N日乖離率指標、N周乖離率、N月乖離率和年乖離率以及N分鍾乖離率等很多種類型。經常被用於股市研判的是日乖離率和周乖離率。雖然它們計算時取值有所不同,但基本的計算方法一樣。以日乖離率為例,其計算公式為:N日BIAS=(當日收盤價-N日移動平均價)÷N日移動平均價×100N的採用數值有很多種,常見的有兩大種。一種是以5日、10日、30日和60日等以5的倍數為數值的;一種是6日、12日、18日、24日和72日等以6的倍數為數值的。不過盡管它們數值不同,但分析方法和研判功能是相差不大。三、運用法則(a)在弱勢市場上,指數與6日平均線乖離率達+6%以上時為超買現象,是賣出的時機;指數與6日平均線乖離率達-6%以下時為超賣現象,是買進的時機。(b)在強勢市場上,指數與6日平均線乖離率達+8%以上時為超買現象,是賣出的時機;指數與6日平均線乖離率達-3%以下時為超賣現象,是買進的時機。 (c)在弱勢市場上,指數與12日平均線乖離率達+5%以上時為超買現象,是賣出的時機;指數與12日平均線乖離率達-5%以下時為超賣現象,是買進的時機。 (d)在強勢市場上,指數與12日平均線乖離率達+6%以上時為超買現象,是賣出的時機;指數與12日平均線乖離率達-4%以下時為超賣現象,是買進的時機。(e)大勢上升時,會出現多次高價,可在更前的高價的正乖離點賣出;大勢下跌時,會出現多次低價,可在更前的低價的負乖離點買進。 (f)上升大勢時遇負乖離率,可趁跌勢買進,此時出場比較安全;上升大勢時遇正乖離率,可趁跌勢賣出,此時進場比較安全。 (g)外匯市場當匯率與移動平均線之間的乖離率達最大百分比時,就會向零點靠近,是屬正常。(h)當匯率狂跌,使負乖離率增大,達到先前的低點,空投可以獲利平倉;如遇趨近於零的負乖離率後突然反彈,可以做空投。
若股價在移動平均線之上,乖離率為正,反之為負;當股價與平均線相同,乖離率為零。乖離率周而復始穿梭在零的上方或下方。從長期圖形變動可看出正乖離率大至某百分比 以上便是賣出時機,負乖離率低至某百分比之下是買進時機。多頭市場的狂漲與空頭市場的狂跌會使乖高率達到意想不到的百分比,但是出現次數極少,時間亦短。 計算方法: BIAS(N)=(收盤價 - N日移動平均價) / N日移動平均價 * 100 預設時,系統在副圖上繪制N=6日,12日,24日三條乖離線BIAS1、BIAS2、BIAS3。 應用法則: 由計算方法看出,乖離率表現當日指數或個股當日收盤價與移動平均線之間的差距。例如十天乖離率即表示了最近10天買進者的獲利情形,正的乖離率愈大,表示短期獲利愈大, 則獲利回吐的可能性愈高;負的乖離率愈大,則空頭回補的可能性也愈高。 乖離率究竟達到何種程度才是買進時機?並沒有統一的原則,使用者只能憑經驗判斷一段行情的強勢或弱勢做為買賣股票的依據

⑸ 股票乖離率是什麼意思

問題一:股市中的乖離率是什麼意思? 股市中的乖離率(BIAS)簡稱Y值,是並旁移動平均原理派生的一項技術指標。著名的葛蘭威八法告訴我們當股價遠離均線就會回檔或反彈,但遠離多少才會反彈或回檔呢?葛蘭威八法沒有告訴我們。乖離率就是試圖告訴我們當股價遠離均線多遠,發生反彈或回檔的幾率更大些。它的實質就是目前股價離某幾日均價線偏差了多大的百分比,從而為人們判斷股價的高低提供一個量化的指標。
從實粗蔽擾戰的角度講,乖離率代表了近幾日參與股票交易的人的平均盈利水平。例如,某隻股票10日的乖離率為13,表示近10天參與改股票交易的人都在盈利,平均盈利水平是13%,我們就可以據此制定自己的投資策略。
一般而言,就大盤而言,12日乖離率小於-5反彈的幾率大一些,大於7容易發生回檔。

問題二:股市裡的乖離率怎麼理解 乖離率(BIAS)是測量股價偏離均線大小程度的指標。當股價偏離市場平均成本太大時,都有一個回歸的過程,即所謂的「物極必反」。 1.BIAS=(收盤價-收盤價的N日簡單平均)/收盤價的N日簡單平均*100 2.BIAS指標有三條指標線,N的參數一般設置為6日、12日、24日。 1.BIAS指標表示收盤價與移動平均線之間的差距。當股價的正乖離擴大到一定極限時,表示短期獲利越大,則獲利回吐的可能性越高;當股價的負乖離擴大到一定極限時,則空頭回補的可能性越高。 2.乖離率岩旦可分為正乖離率與負乖離率。若股價大於平均線,則為正乖離;股價小於平均線,則為負乖離。當股價與平均線相等時,則乖離率為零。正乖離率越大,表示短期超買越大,則越有可能見頂;負乖離率越大,表示短期超賣越大,則越有可能見底。 3.股價與BIAS指標究竟達到何種程度的百分比才算是買進或賣出時機,不同市場、不同時期、不同周期即不同移動平均線演算法所得出的BIAS值是不同的。在多頭行情中,會出現許多高價,太早賣出會錯失一段行情,可於先前高價的正乖離率點賣出;在空頭市場時,亦會使負乖離率加大,可於先前低價的負乖離點買進。 4.6日BIAS>+5%,是賣出時機;<-5%,為買入時機。 5.12日BIAS>+6%是賣出時機;<-5.5%,為買入時機。 6.24日BIAS>+9%是賣出時機;<-8%,為買入時機 7.BIAS指標的缺陷是買賣信號過於頻繁,因此要與隨機指標(KDJ)、布林線指標(BOLL)搭配使用。 1.由於個股的特性不同,投資者需要具體測算出適合個股行情的最佳極限買賣值。 2.股價因受重大突發事件的影響而瞬間暴漲與暴跌,BIAS指標會因此出奇的過高或過低。但發生概率極小,僅能視為特例,不能作為日常研判標准。 ASI-累計震盪量指標說 明ASI累計震盪指標企圖籍調整指標對於開高低收的迷思,設計出一條感應線,以便代表真實的市場,對於壓力線及支撐線的突破及新高,低點的確認,背離等現象,提供相當精闢的解釋,理論上,ASI將震盪高點數值化,並且確實的界定了短期的震盪點,另一方面又真實強力的指示出市場的內涵。應用1. 股價和ASI指標同步上升,當ASI領先股價突破前期高點時,是買入信號。 2. 股價和ASI指標同步下降,當ASI領先股價跌破前期低點時,是賣出信號。 使用技巧1. 股價創新高、低,而ASI未創新高、低,代表此高低點不確認。 2. 股價已突破壓力或支撐線,ASI卻未伴隨發生,為假突破。 3. ASI前一次形成的顯著高、低點,視為ASI停損點;多頭時,ASI跌破前一次低點,停損賣出;空頭時,ASI向上突破前一次高點,停損回補。 4. 股價創新低,而ASI指標未創新低時,為底背離;股價創新高,而ASI指標未同創新高時,為頂背離 乖離率是指股價與平均移動線之間的偏離程度,通過百分比的形式來表示股價與平均移動線之間的差距。如果股價在均線之上,則為正值;如果股價在均線之下,則為負值。 這里主要從投資者心理角度來分析。因為均線可以代表平均持倉成本,利好利空的 *** ,造成股價暴漲暴跌。股價離均線太遠,就會隨時有短期反轉的可能,乖離率的絕對值越大,股價向均線靠近的可能性就越大,這就是乖離率提供的買賣依據形成的原因。從市場經驗看,10日平均移動線作為基期效果較好。以下跌為例,10日乖離率通常在-7%至-8%時開始反彈。考慮到這個數值的安全系數不高,一般情況下,更為安全的進場時機應選擇在-10%至-11%之間。同樣出於穩健,短線在上漲時可以在+8%附近賣出 乖離率應用時應區別看待 1、對於......>>

問題三:股票中的BIAS是什麼意思 BIAS指標
BIAS 乖離率
--判斷原則
這里的乖離,具體是指收盤價格(或指數,下略)與某一移動平均價格的差距,而乖
離率則用以表徵這種差距的程度。將各BIAS值連成線,則得到一條以零值為中軸波動伸延
的乖離率曲線。
N日BIAS的N值通常取6、10、30、72及以上,分別用以研判短期、中期、中長期以及長期的市勢。
一般而言,當BIAS過高或由高位向下時為賣出信號, 當BIAS過低或由低位向上時為買入信號。
在中長期多方市場里, BIAS在0上方波動,0是多方市場調整回檔的支持線, BIAS在0附
近掉頭向上為買入信號。在中長期空方市場里, BIAS在0下方波動, 0是空方市場調整
反彈的壓力線,BIAS在0附近掉頭向下為賣出信號。BIAS若有效上穿或下穿0,則是
中長線投資者入場或離場的信號。
採用N值小的快速線與N值大的慢速線作比較觀察,若兩線同向上, 升勢較強; 若兩
線同向下,跌勢較強;若快速線上穿慢速線為買入信號;若快速線下穿慢速線為賣
出信號。
乖離率指標是根據葛藍碧移動平均線八原則推演而來,其原則提到,當股價突然暴跌或是暴漲,距離移動平均線很遠,乘離過大時,就是買進或賣出的時機。BIAS也是移動平均線的使用功能的具體量化表現,同時也是對移動平均線的不足之處起到彌補的作用。股市從大致的方面而言是始終在兩個領域中循環反復往來的,這兩個區域,一個是大多數人賺錢的時期,另一個是大多數人賠錢的時期。所以,股市投資中最簡明的策略就是:在大多數人賠錢的時候買入,在大多數人賺錢的時候賣出。而BIAS的設計正是建立在這種戰略思想基礎上的,它假設某一周期的移動平均線是該段時間內多空雙方的盈虧平衡點,再以現價距離平衡點的遠近判定目前處於哪個區域。然後根據偏離程度,做出買賣決定。其計算公式為:
BIAS=(當日指數或收盤價-N日平均指數或收盤價)÷N日平均指數或收盤價×100%
N的參數一般確定為6日、12日、24日,並且同時設置成三條線。
乖離率的基本應用原則:
1、 乖離率可分為正乖離率與負乖離率,若股價大於平均線,則為正乖離;股價小於平均線,則為負乖離;當股價與平均線相等時,則乖離率為零。正的乖離率越大,表示短期超買越大,則越有可能見到階段性頂部;負的乖離率越大,表示短期超賣越大,則越有可能見到階段性底部;
2、 股價與6日平均線乖離率達+5%以上為超買現象,是賣出時機;當其達-5%以下時為超賣現象,為買入時機。
3、 股價與12日平均線乖離率達+7%以上為超買現象,是賣出時機;當其達-7%以下時為超賣現象,為買入時機。
4、 股價與24日平均線乖離率達+11%以上為超買現象,是賣出時機;當其達-11%以下為超賣現象,為買入時機。
5、 指數和股價因受重大突發事件的影響產生瞬間暴漲與暴跌,股價與各種平均線的乖離率有時會出奇的過高或過低,但發生概率極少,僅能視為特例,不能做為日常研判標准。
6、 每當股價與平均線之間的乖離率達到最大百分比時,就會向零值靠攏,這是葛蘭碧八大法則中第四條和第五條法則所揭示的股價運行規律。
7、 在趨勢上升階段股價如出現負乖離,正是逢低買入的有利時機。
8、 在趨勢下降階段股價如出現正乖離,正是逢反彈出貨的最佳時機。
乖離率的缺陷是買賣信號過於頻繁,如果使用普通的指標和應用原則,不僅不能鏟到底,甚至連股價跌幅的半山腰也鏟不到。因此,必須做出適當改進,具體優化方案如下:
在原來三條線的基礎上再增加設置第四條線:BI......>>

問題四:股市中長提到的乖離是什麼意思 乖離率(BIAS)是測量股價偏離均線大小程度的指標。當股價偏離市場平均成本太大時,都有一個回歸的過程,即所謂的「物極必反」。
乖離率是指股價與平均移動線之間的偏離程度,通過百分比的形式來表示股價與平均移動線之間的差距。如果股價在均線之 上,則為正值;如果股價在均線之下,則為負值。
乖離率最早來源於葛蘭維的平均線定律,它的理論基礎主要從投資者心理角度來分析。因為均線可以代表平均持倉 成本,利好利空的 *** ,造成股價出現暴漲暴跌。
乖離率是一種簡單而又有效的分析工具,但在使用過程中基期的選擇十分重要。如果基期太短,反應過於敏感,如果基期太長,反應過於遲鈍。
在乖離率的應用時,應該結合不同情況靈活運用才能提高盈利機會。
具體運用你最好是結合手機炒股軟體去熟悉,像我用的牛股寶手機軟體,裡面的多項技術指標都有詳細說明如何運用,在什麼樣的形態下表示什麼意思,使用起來方便很多,可以去試試。願這些可幫助到你,祝你投資愉快!

問題五:股票里的乖離率怎麼看 乖離率
演算法:
當日收盤價與移動平均線之間的差距;
用法:
正的乖離率愈大,表示短期獲利愈大,則獲利回吐的可能性愈高;負的乖離率愈大,則空頭回補的可能性愈高。
按個股收盤價與不同天數的平均價之間的差距,可繪制不同的BIAS線。
參數:
系統繪制三條BIAS線,分別為收盤價與L1日、L2日、L3日移動平均價的差。

問題六:股市股票乖離率多少買入? 乖離率(BIAS)一般向上且形成金叉買入,不過要多看幾個指標.
再者,多注意基本面分析,和抄家,資本流量分析

問題七:突破半年線個股乖離率是什麼意思 半年線指120天線。是按照股市120個交易日收盤點數相加的總和除於120而來。 如果說5日均線代表著大盤的短期走勢,那麼120日均線則代表著大盤中長期走勢,通常可以作為「牛」、「熊」界線的判斷依據。

問題八:乖離率怎麼用,有什麼作用 詳細的解釋在這里:
ke./view/21856
指標概述
乖離率(BIAS)是測量股價偏離均線大小程度的指標。當股價偏離市場平均成本太大時,都有一個回歸的過程,即所謂的「物極必反」。見圖
[編輯本段]
計算公式
1.BIAS=(收盤價-收盤價的N日簡單平均)/收盤價的N日簡單平均*100
2.BIAS指標有三條指標線,N的參數一般設置為6日、12日、24日。
[編輯本段]
應用法則
1.BIAS指標表示收盤價與移動平均線之間的差距。當股價的正乖離擴大到一定極限時,表示短期獲利越大,則獲利回吐的可能性越高;當股價的負乖離擴大到一定極限時,則空頭回補的可能性越高。
2.乖離率可分為正乖離率與負乖離率。若股價大於平均線,則為正乖離;股價小於平均線,則為負乖離。當股價與平均線相等時,則乖離率為零。正乖離率越大,表示短期超買越大,則越有可能見頂;負乖離率越大,表示短期超賣越大,則越有可能見底。
3.股價與BIAS指標究竟達到何種程度的百分比才算是買進或賣出時機,不同市場、不同時期、不同周期即不同移動平均線演算法所得出的BIAS值是不同的。在多頭行情中,會出現許多高價,太早賣出會錯失一段行情,可於先前高價的正乖離率點賣出;在空頭市場時,亦會使負乖離率加大,可於先前低價的負乖離點買進。
4.6日BIAS>+5%,是賣出時機;<-5%,為買入時機。
5.12日BIAS>+6%是賣出時機;<-5.5%,為買入時機。
6.24日BIAS>+9%是賣出時機;<-8%,為買入時機
7.BIAS指標的缺陷是買賣信號過於頻繁,因此要與隨機指標(KDJ)、布林線指標(BOLL)搭配使用。
如何運用乖離率選股
乖離率是指股價與平均移動線之間的偏離程度,通過百分比的形式來表示股價與平均移動線之間的差距。如果股價在均線之上,則為正值;如果股價在均線之下,則為負值。
這里主要從投資者心理角度來分析。因為均線可以代表平均持倉成本,利好利空的 *** ,造成股價暴漲暴跌。股價離均線太遠,就會隨時有短期反轉的可能,乖離率的絕對值越大,股價向均線靠近的可能性就越大,這就是乖離率提供的買賣依據形成的原因。從市場經驗看,10日平均移動線作為基期效果較好。以下跌為例,10日乖離率通常在-7%至-8%時開始反彈。考慮鄲這個數值的安全系數不高,一般情況下,更為安全的進場時機應選擇在-10%至-11%之間。同樣出於穩健,短線在上漲時可以在+8%附近賣出
乖離率應用時應區別看待
1、對於風險不同的股票應區別對待。有業績保證且估值水平合理的個股,在下跌時乖離率通常較低時就開始反彈。反之,對績差股而言,其乖離率通常在跌至絕對值較大時,才開始反彈。
2、要考慮流通市值的影響。流通市值較大的股票,不容易 *** 縱,走勢符合一般的市場規律,適宜用乖離率進行分析。而流通市值較小的個股或庄股由於容易被控盤,因此在使用該指標時應謹慎。
3、要注意股票所處價格區域。在股價的低位密集成交區,由於籌碼分散,運用乖離率指導操作時成功率較高,而在股價經過大幅攀升後,在機構的操縱下容易暴漲暴跌,此時成功率則相對較低。
4、要注意均線系統發展趨勢,均線(短線可取30日均線)明確......>>

⑹ 關於股票籌碼的問題

籌碼越多說明了機構多,莊家多,有實力.相對來說長希望就大股票籌碼分析理論

股價走勢循環周期的四個階段:
A階段:無窮成本均線由向下到走平;俗稱築底階段;
B階段:無窮成本均線由走平到向上;俗稱拉升階段,可稱為上升階段;
C階段:無窮成本均線由向上到走平;俗稱作頭(頂)階段;
D階段:無窮成本均線由走平到向下;俗稱派發階段,可稱作下降階段;
對應籌碼分布的特徵:
A階段:籌碼由分散到集中,發散度下降。
B階段:籌碼由集中到分散,發散度上升。
C階段:籌碼由分散到集中,發散度下降。
D階段:籌碼由集中到分散,發散度上升。

股市裡的終極真理:供給大於需求價格下跌,需求大於供給價格上漲。
而供求又最終對應於資金和籌碼。至於其它什麼基本面、消息、信心、技術等等

,都只是間接地影響或反映股市的這一本質。股價運動的本質等於成交量背後的

籌碼運動狀態。
籌碼 供求力量的兩方:資金和籌碼.
在股市裡的意義是明顯不同的。對於資金,傾向於有行情就有資金這種說法。也

就是說,有行情才是關鍵,這是中國股市中長期走勢的主線。籌碼,則是股市利

益主體博弈的媒介,抓住了籌碼這一關鍵,才有可能從本質上把握住股票的價格

走勢。因此,從博弈角度看,籌碼,才是股市博弈的核心。
籌碼論其實是一種還原:將所有的影響股市裡供求的因素,全部還原成籌碼,以

及籌碼背後所反映的力量、利益、爭奪、控制集中、分散、轉移、等等。所以我

認為股市研究的核心應該是市場成本! 在熊市中現金為主,而在牛市中籌碼的為

王,股票獲利無非是將手中的現金在低位轉化成股票,再將股票在高位兌換為現

金的過程,這是從另一角度上看,就是籌碼的運動,主流資金就是籌碼的搬運工

,而籌碼的成本就是關鍵,成本分析將成為技術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分支。
主要功能與目的
1.判斷成交密集區的籌碼分布和變化。
2.判斷行情發展中的重要阻力位與支撐位。
3.通過分析市場的變化,制定相應的操作策略。
籌碼是股票博弈的核心,在牛市中籌碼為王就是這個道理,誰掌握更多的籌碼誰

就將在未來的博弈中爭取到主動權,談到籌碼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研究
一、籌碼的成本
這是籌碼的核心問題,市場中主流資金或絕大部分的籌碼的成本對股票的走勢起

決定性作用,這里引入成本均線的概念,主要是反映市場的平均持籌成本的成本

均線。
平均移動線與成本均線的區別。成本均線在計算中考慮了成交量的作用,並用神

經網路方法解決了在計算時間內短線客反復買賣的問題,可以真實的反應最後的

持股人的成本。5日、13日、34日成本均線分別代表5日、13日、34日的市場平均

建倉成本。如某日13日成本均線為10.2元,表示13日以來買入該只股票的人平均

成本為10.2元。無限長的成本均線則表示市場上所有的股票的平均建倉成本。
無窮成本平均線是最重要的成本均線。是市場牛熊的重要分水嶺,就象價值曲線

一樣,股票價格始終圍繞起上下一波動,這里又引出另一個概念,無窮成本均線

的乘離率,也叫盈虧指標。
該指標反映投資者平均持色的盈虧,5.13日盈虧對短線操作有重大意義,而引物

尤其是無窮BIAS才對中長期判斷有決定性作用,這個指標在投資方案和思路中占

有重要的地位,比如。什麼叫超跌?跌倒什麼份上差不多了?為什麼有的股票跌

連跌7.8個跌停仍不超跌?盈虧指標較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
二、籌碼分布的形態:密集與分散
籌碼分布的運動:集中與發散
成交密集的區域,形成籌碼峰,兩峰之間的區域則形成谷,這是籌碼分布的視覺

形態,籌碼的運動伴隨籌碼的集中與發散。必然伴隨著籌碼密集而形成峰。密集

分為高位密集和低位密集。
任何一輪行情都將經歷由低位換手到高位換手,再由高位換手到低位換手,籌碼

的運動過程是實現利潤的過程。(當然也是割肉虧損的過程)
低位充分換手是完成吸籌階段的標志,高位充分換手是派發階段完成的標志。
成本密集是下一個階段行情的准備過程,成本發散是行情的展開過程。
三、集中度
表明主要籌碼堆積的主要區域的幅度,數值越大表示籌碼集中的幅度越大,籌碼

就越分散,需要特別提醒的是,這個集中的意思,不等同於莊家控盤,與龍虎榜

數據完全不是一個意思。
就目前而言,無法將其編成方案,只能通過一隻一隻股票的觀察進行總結,得出

的以下結果。
1。籌碼集中度高的股票(10以下)的爆發力強,上漲或下跌的幅度比較大。
2.籌碼集中度低的股票(尤其是20以上)的上漲力度明顯減弱。
3.籌碼的集中過程是下一階段行情的准備過程,而發散過程是行情的展開過程


需要強調:
1.不是只有集中,股票才會上漲。
2.達到集中,上漲的幅度增大。
3.不集中的股票,也會上漲。
四、活躍籌碼
籌碼分布能讓我們看出別人持股成本的分布情況,是我們做成本分析時很有效的

工具。我們仔細觀察籌碼分布的變化情況時,發現在股價附近的籌碼是最不穩定

的,也是最容易參與交易的,因為在股價附近的股票持有者,最經受不住誘惑,

盈利的想趕快把浮動盈利換成實際盈利;被套的想趁著虧損得還少趕快賣掉,利

用資金買另外的股票,把虧損趕快掙回來。而遠離股價,在下方的籌碼,由於有

了一定的利潤,持股信心會增強;在上方的籌碼,由於被套太深而不願割肉,所

以在股價附近的籌碼是最活躍的,而在股價上下,遠離股價的籌碼是不太活躍的


活躍籌碼就是反映股價附近的籌碼占所有流通籌碼的百分比。它的取值范圍是從

0到100,數值越大表示股價附近的活躍籌碼越多,數值越小表示股價附近的活躍

籌碼越少。
活躍籌碼的多少還可用來描述籌碼的密集程度,如今天的活躍籌碼的值是50,則

表示在股價附近的籌碼呈密集狀態。如今天的活躍籌碼的值是10,則表示在股價

附近的籌碼很少,大多數籌碼都在遠離股價的地方,獲利很多,或者虧損很多。
活躍籌碼的數值很小時是很值得注意的一種情況。比如,一隻股票經過漫長的下

跌後,活躍籌碼的值很小(小於10),大部分籌碼都處於被套較深的狀態,這時

多數持股者已經不願意割肉出局了,所以這時候往往能成為一個較好的買入點;

再比如:一隻股票經過一段時間的上漲,活躍籌碼很小(小於10),大部分籌碼

都處於獲利較多的狀態,如果這時控盤強弱的值較大(大於20),前期有明顯的

庄股特徵,總體漲幅不太大,也能成為一個較好的買入點。所以,在股價運行到

不同的階段時,考慮一下活躍籌碼的多少,能起到很好的輔助效果

⑺ 求助乘離率買入和賣出選股公式

參數:n 、LL、LH 你沒有給出,自己設定吧。

買入;CROSS(f,LH);
賣出:CROSS(LL,f);

⑻ 乘離與 股價背離

乖離指的是股價與均線的關系,比如股價經過了連續下跌遠離了某一均線被稱為負乖離,同樣上漲遠離某一鍵戚豎均線被稱為正乖離。
背離指的是技術指標和股價的關系。
提到背離,根據我多年的觀察,很多股民喜歡在個股價格大幅下跌的時候「抄底」,卻一般都抄在了半山腰 ;尤其喜歡身處高位的時候繼續盲目追高,卻沒想到第二天就出現高位回調。之所以有這些事情發生,大概率是由於這些人僅留意到了股價變動,卻不知道如何利用技術指標去對某隻股票進行分析。趁這次機會,我就給小夥伴們講解講解能用作判斷股票趨勢扭轉的信號--背離。想更全面的從技術指標分析中直接獲取股票最新機會,點擊下方鏈接獲取免費診股報告:【個股報告】指標形態精講
一、股市中的背離是什麼
背離意味著趨勢扭轉,暗自表明市場的走勢可能會有所改變,提醒投資者做出相應的應對策略。一般情況下,背離主要涉及到頂背離和底背離兩類。
1、頂背離
經常會在在上漲趨勢當中看見頂背離,股價稿大的高點不斷變高屬於它的特點,相反指標的高點卻一個比一個低,代表著多頭的力量已經開始後退,股價沒有了上漲的潛力了。
2、底背離
底背離通常發生在下跌趨勢的過程中,其特徵就是股價的低點逐漸變低 ,而指標的高點一個比一個高,這就是在說空頭的力量越來越弱,多頭變得越來越強,說明這樣的下跌趨勢存在被扭轉的可能,後期可能會迎來一波上漲行情。除此之外,進行背離的觀察時,比方說我們選擇的時間段越長,則判斷地就會更准確,單筆或多筆大資金的走勢的影響會隨著周期選擇的增長而降低。很多剛炒股的朋友,東聽一句西聽一句在炒股軟體中添加了一大批自選股票,卻因為缺少長期跟蹤和分析,根本不確定哪只好哪只不好,其實市面上個股免費分析的工具並不多,不過我還是為大家找到一個,點擊下方鏈接輸入股票代碼就能領:【個股分析】股票好與壞,輸入代碼立刻了解
二、不同指標的背離形態代表什麼意思?
一般情況下,經常拿來判斷背離的指標是MACD、KDJ和RSI,現在就分別舉例子,把該如何去看教給大家:
①MACD
當個股的價格不斷創新高,並且MACD指標圖形上一峰比一峰低的時候,那麼這種現象就是人們口中的頂背離現象。假設出現MACD頂背離,意味著這只股票短期見頂,後面可能會出現回調,投資者們要抓緊逢高減倉,減輕高位回調導致的一些風險。

與此相反,當個股處在下降的時候,如果出現股價的低點比前一次低點低,不過指標的低點比前一次的低點又高的時候,就出現了底背離的現象。若是出現MACD底背離這類現象時,那這種情況下就能夠考慮小倉位介入了,等待趨勢反轉。

②KDJ
當股價高漲,一峰高過一峰,然而KDJ指標卻一頂比一頂低時,就會導致頂背離。在出現KDJ背離時也就證明該個股的上漲行情結束的時刻即將到來,追高不能在此時,而是應該去減倉降低風險。

相反,倘若K線圖上股價的低點仔櫻持續走低,可是KDJ的低位持續走高時,這就遇見了KDJ底背離。通常來說這種情況的出現,說明後期股價會上漲,意味著應該買入。KDJ或許會有15分鍾、30分鍾、60分鍾、日線級別的背離的出現,級別越高意味著後期調整越多,當出現3次以上的背離,則代表後期調整的可能性接近100%。

③RSI
跟前兩種指標相同,當股價不斷上漲,且一波高於一波,但RSI反倒是下跌,並且一頂要比一頂低時,就會有頂背離的這種情況。發生RSI頂背離時,說明上漲勁頭不足,該個股隨後存在很大的可能出現調整,倉位投資者也可能在這個時候把倉位做出相應的降低,倉位沒了就等一等,別貿然入場。

相反,當股價不斷下跌且低點一次比一次低,如果在這個時候RSI並沒有低落,反而呈上漲的形態,而且一谷比一谷高,這正是RSI底背離。一旦出現RSI底背離,意味著這一隻股票向下調整即將到位,是建倉或者加倉的信號。

以上就是三種常見指標背離所代表的背後含義,建議大家對這幾個指標進行綜合考量,必須要這樣做,才能夠提高在對股票進行買賣時的准確率。同時,在購入一隻股票時也一定要重視基本面,如果你連一家公司做什麼、財務狀況如何都了解不清楚,請慎重考慮自己的決定,相比技術面,基本面更加復雜、相關信息非常龐雜,因此交給專業人士是非常明智的選擇,你可以點擊下方鏈接輸入股票名稱,免費獲取由投顧梳理,涵蓋基本面診斷和技術面分析的個股報告:【個股分析】財報點評+K線分析,輸入股票名稱立即獲取

應答時間:2021-09-25,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⑼ 如何計算一隻股票的隔離率

在股票術語上,沒有隔離率這個名詞。相近的術語有背離,乘離率。
一,背離,在所有的技術指標中,都有一種背離的功能。其表現為股價創新低或股價創新高,但指標並沒有相應的創新低或創新高歲配。分別稱為底背離和頂背離。其意示很可能股價會向螞中相反的方向運行。
二,乖離率,在行情軟體上有背離率的公式BIAS,乎物指是指收盤價格以某一移動平均價格的差距,乖離率是用以表中這種差距的程度。計算公式如下:當日收盤價格-N日移動平均價格。

⑽ 什麼是股票乘離率

乖離率指標是股票技術分析中比較重要而又相對容易操作的一項指標。

乖離率是由移動平均線原理派生出來的。如前文所述,移動線反映了股價變動的基本趨勢,因此,不管股價是在移動平均線之上還是之下離得太遠了就該回頭。股價的這種向心的趨向主要是由人們的心理因素造成的。此外,經濟學中價格與需求的關系也是產生這一向心作用的原因。一般來說,股價低了,相應的需求就大,需求一大,供不應求,股價就會上升;反之,股價高,需求相對減少,供過於求,股價就會下降,最後達到平衡。乖離率就是反映股價偏離移動平均線程度的指標。

乖離率的計算公式是這樣的: N日乖離率=(當日收盤價-N日移動平均價)/ N日移動平均價×100%如果用字母和符號表示,則為: BIAS(N)=(Cn-MA(N))/MA(N)×100% 在這一公式中,分子為股價與移動平均線的絕對距離,可正也可負,除以分母後,得到的是股價與移動平均線的相對距離。我們知道,移動平均價為1元時股價和其相差0.1元,是很不相同的,所以我們不僅要考慮絕對距離而且要考慮相對距離,這也正是乖離率的意義所在。

乖離率的應用法則主要是從兩個方面考慮。

(1)從乖離率的取值大小方面考慮。這是產生乖離率的最初想法。找到一個正數和負數,只要乖離率一超過這個正數,我們就因該感到危險而考慮拋出,只要乖離率一低於這個負數,我們就感到機會可能來了而考慮買入。這樣看來問題的關鍵就成了如何找到這個正數和負數,它是投資者採取行動和冷靜觀望的分界線。

應該說明的是這條分界線與兩個因素有關。其一是乖離率選擇的參數N(天數)的大小,其二是具體選擇的股票。一般來說,參數越大,採取行動的分界線就越大,股票越活躍,選擇的分界線也越大。如果我們把第二個因素弱化,那麼大致有以下規律可循:

10日平均值乖離率:-4.5%以下為買進時機,+5%以上為賣出時機;
25日平均值乖離率:-7%以下為買進時機,+8%以上為賣出時機;
60日平均值乖離率:-9%以下為買進時機,+10%以上為賣出時機;
75日平均值乖離率:-11%以下為買進時機,+14%以上為賣出時機。

從上面數據我們還可以看出,參數N相同時,正數和負數的選擇是不對稱的,正數的絕對值往往總比負數的絕對值大一些。

但是,如果遇到突發的利多或利空的消息產生暴漲或暴跌的情況,這些參考數據就需要進行調整。有人認為,此時就綜合指數而言,10日平均值乖離率在-10%以下為買進時機,在+30%以上為賣出時機;就個股而言,10日平均值乖離率在-15%以下為買進時機,在+35%以上為賣出時機。

(2)從乖離率曲線形狀方面考慮。形態學和切線理論在乖離率曲線上也能得到應用。具體表現為:當乖離率曲線形成從上到下的兩個或多個下降的峰,而此時股價還在繼續上升應是拋出的信號。當乖離率曲線形成從上到下的兩個或多個上升的谷,而此時股價還在繼續下跌,則是買入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