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GEH股票價格
擴展閱讀
拉曼拉 2025-05-12 09:49:41
卡寶寶股票價格表 2025-05-12 09:33:19
港股通能買阿里的股票嗎 2025-05-12 09:33:18

GEH股票價格

發布時間: 2023-06-11 08:40:23

㈠ 國際上油氣可采儲量管理分類標准差異

孫沖任玉林黃學斌

(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北京100083)

摘要 在研究了目前世界上三大陣營、5個層面的剩餘可采儲量管理分類標准基礎上,分析對比了中外油氣儲量分類與管理模式差異,對國際上通行的儲量標定方法進行了評價,結合我國油氣儲量標定要求,依據儲量管理的目的和原則,優選出適合我國特點的剩餘可采儲量管理的分類標准——SPE標准。

關鍵詞 國際油氣項目 剩餘可采儲量 分類標准 管理模式 差異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 in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of Oil/Gas Recoverable Reserves's Management

SUN Chong,REN Yu-lin,HUANG Xue-bin

(Exploration and Proction Research lnstitute,SlNOPEC,Beijing100083)

Abstract Based on research in classified criteria of remaining recoverable reserve』s management,which includes three camps and five levels.It analysed and compar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oil reserves classifications and managing modes,evaluated international popular reserves demarcating methods.Combined China』s demand of oil/gas reserves demarcation,according to the aim and principle of reserves management.It optimized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of remaining recoverable reserve』s management,which could suit China』s characteristics—SPE standard.

Key word International oil/gas project Remainder recoverable reserves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Managing mode

在國外,「儲量(Reserves)」通常指「在現行的經濟與技術條件和政府法規下,預期指定日期之後能從地下的油、氣藏中采出的原油、天然氣的數量」。油氣儲量是油氣公司的核心資產,是衡量油氣公司的價值和成長的標准。對於一國的油氣儲量,首先要依據國際通行的標准和方法,對其儲量進行合理評估。為此,國際各大石油組織、不同的國家和地區都相繼建立了一系列用於油氣儲量評估的分類體系和評估規則。比較通用和國際公認的概念,來源於國際石油大會(WPC)、美國石油工程師協會(SPE)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使用的SEC標准。我國石油企業經營管理的理念已發生了很大變化,儲量管理也做了很多改進,但尚未與國際通行規則或SEC標准完全接軌,至少關於三級儲量的概念,與國外就有很大的差別。需進一步闡明這些異同,以便為實現油氣儲量管理逐步與國際接軌創造條件。

1 世界主要資源國可采儲量分類標准及特點

礦產資源的分級分類體系大體可以分為三大陣營和5個層面。三大陣營分別是指以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為代表的礦業大國陣營,以工業相對發達的北歐和礦業相對富有的南美為代表的北歐、南美陣營以及以俄羅斯和中國為代表的原計劃體制國家陣營;5個層面分別指與資源勘探開發有關的公司層面、行業協會層面、國家層面、國際層面和資本投資層面(表1)。在石油方面,中東國家並沒有自己獨特的資源儲量分類體系,這些國家基本上使用的是西方國家的資源儲量標准,尤其是美國標准。無論是哪個陣營和層面,建立資源量和儲量分級分類體系的目的為:①為正確量化而建立技術指標;②為相互交流建立對應關系。

表1 世界礦產資源分類體系

目前,主要資源國在剩餘可采儲量管理上,採用的分類標准主要有:SPE標准、中國儲委新標准、俄羅斯分類標准、加拿大石油學會分類標准和挪威油氣資源儲量分類標准;在儲量資產上市時,採用的標准為SEC儲量分類標准。

1.1 SPE 可采儲量分類標准

石油工程師協會(SPE)可采儲量分類標准(圖1)將剩餘可采儲量分為證實儲量和未證實儲量。證實儲量細分為已開發的和未開發的,未證實儲量細分為概算儲量和可能儲量。SPE油氣儲量標準定義主要包括3項內容:

(1)證實儲量:是指在現行經濟條件、操作方法和政府法規下,根據地質和(或)工程數據分析,合理確信地評估,從某一指定時間以後,從已知油氣藏可以商業開採的石油數量。如採用概率法,那麼實際開采數量將等於或大於此評估值的概率至少有90%。

(2)概算儲量:地質和(或)工程數據表明很可能開采出來的未證實儲量。如採用概率法,實際開采數量將等於或超過評估證實與概算儲量總和的概率應當至少50%。

(3)可能儲量:地質和(或)工程數據分析表明比概算儲量可采性更差的儲量。如採用概率法,實際開采數量將等於或超過評估證實加概算加可能儲量總和的概率應當至少10%。

圖1 SPE儲量分類標准

1.2 中國儲委新標准

為了與國際儲量分類標准接軌,中國儲委分別於2004年和2005年頒布了《石油天然氣資源/儲量分類》和《石油天然氣儲量計算規范》。中國儲委新標准框圖見圖2。

圖2 中國儲委新標准

中國儲委新標準定義包括3項內容:

(1)探明技術可采儲量是指滿足下列條件所估算的技術可采儲量:①已實施的操作技術和近期將採用的操作技術;②已有開發概念設計或開發方案,並已列入或將列入中近期開發計劃;③以近期平均價格和成本為准,可行性評價為經濟的和次經濟的。繼續向下分為探明經濟可采儲量和探明次經濟可采儲量。

(2)控制技術可采儲量是指滿足下列條件所估算的技術可采儲量:①推測可能實施的操作技術;②可行性評價為次經濟以上,繼續向下分為控制經濟可采儲量和控制次經濟可采儲量。

(3)預測技術可采儲量是指滿足下列條件所估算的技術可采儲量:①樂觀推測可能實施的操作技術;②將來實際采出量大於或等於估算的技術可采儲量的概率至少為10%。

1.3 俄羅斯儲量新標准

俄羅斯儲量新標准框圖見圖3。

圖3 俄羅斯儲量分類新標准

1.4 加拿大石油學會儲量分類標准

目前,加拿大制定了一系列油氣儲量分類體系和評估規則。根據加拿大NI51-101法則之油氣活動披露准則(Standards of Disclosure for Oil and Gas Activities),油氣公司必須根據加拿大油氣評估手冊第一卷《儲量定義和評估程序》(Volume 1 of the Canadian Oil and Gas Evaluation Handbook(COGEH))來進行油氣儲量分類,並作為所有儲量評價的標准。

參照2000年SPE和WPC共同起草的《石油資源量分類和定義》,對於儲量,COGEH推薦採用證實儲量(1P)、證實儲量+概算儲量(2P)、證實儲量+概算儲量+可能儲量(3P)來反映其概率水平,同時認為證實儲量(1P)是相對較為保守的,證實儲量+概算儲量(2P)是較為現實的,證實儲量+概算儲量+可能儲量(3P)是較為樂觀的。對於證實儲量(1P),其評估儲量可采出的概率為90%或更高;對於證實儲量+概算儲量(2P),其評估儲量可采出的概率為50%或更高;對於證實儲量+概算儲量+可能儲量(3P),其評估儲量可采出的概率為10%或更高。加拿大石油學會儲量分類標准框圖見圖4。

圖4 加拿大石油學會儲量分類標准

1.5 SEC 儲量分類標准

SEC是1929年10月由美國聯邦政府成立的一個專門從事金融管理和市場監督的機構。為保證上市油氣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和可靠性,確保投資者的利益,SEC制定了油氣儲量評估規則。所有在美國上市的油氣公司必須按照這一規則進行儲量評估,並披露評估信息,信息的披露直接影響著上市石油公司的股票價值和信譽。在證券市場,油氣儲量及其價值的變化很大程度上預示著投資價值的變化。SEC標准評估的證實儲量只是儲量序列中最為可靠、風險最小的那一部分,也是在開發後肯定會獲得經濟回報的那一部分。SEC儲量分類標准框圖見圖5。

圖5 SEC儲量分類標准

SEC儲量分類標準定義包括3個方面:

(1)證實儲量:在現行經濟和操作條件下,由地質和工程資料證明將來從已知油氣藏中能以合理的確定性采出的原油、天然氣和天然氣液的數量,即價格和成本以評估時的實際情況為准。價格的變化只考慮合同協議中提供的現有價格的變化,但不包括將來條件改變引起的價格上升。證實儲量又分為證實已開發儲量以及證實未開發儲量。

(2)證實已開發儲量:是通過現有井、採用現有設施和操作方法預期可采出的儲量。對於通過注水或其他提高採收率技術補充天然能量和改善一次開采機理預期可獲得的油氣增加量,若劃歸「證實已開發儲量」,僅僅是指在先導項目試驗之後,或已安裝的流程取得生產效果而得以證實增加的可采儲量是可實現的。證實已開發儲量包括正生產和未生產儲量。

(3)證實未開發儲量:是指預期從未鑽開發井地區的新井中,或需要支出相當多的費用進行重新完井能夠采出的儲量。未鑽開發井的地區僅限於那些與已鑽井相鄰的可生產單元。對於其他未鑽井地區,只有具備與現有產層存在生產連續性的條件,才能夠定位證實儲量。任何地區,只要注水或其他提高採收率技術的實施尚在設想中,其儲量都不能歸為證實未開發儲量,除非這些技術通過同一地區同類油藏進行的試驗證實是有效的。

1.6 各類儲量分類標准間對應關系

(1)中國儲委新標准—SPE—SEC儲量分類標准對比:經過儲量套改的中國儲委新標准與SPE和SEC標准有較好的對應關系(圖6),同時存在一些比較小的差異:①中國儲委新標准剩餘可采儲量管理目的是盡可能最大限度利用資源,偏重於計算技術剩餘可采儲量,反映油田開發水平的高低;②SPE標准適用於國際油公司間的資產評估,注重公平利益競爭,是得到廣泛認可的真正國際化的中立標准,在儲量交易過程中是被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油公司普遍認可的標准。

圖6 中國儲委新標准—SPE—SEC儲量分類標准對應關系

(2)俄羅斯儲量新標准與SPE分類對比:俄羅斯儲量新標準的A級、B級、C1級和C2級可采儲量分別對應SPE標準的證實已開發、證實未開發、概算和可能級別儲量。

(3)SPE—SEC儲量分類標准對比:SPE和SEC儲量分類標准在技術可操作性、經濟條件、時間屬性、流體界面及含油麵積等5個屬性上具有明顯不同(表2)。同時,SPE和SEC儲量分類標准在儲量標定方法上也存在一定差異,SEC儲量分類標准更加嚴格;雖然SEC也認可類比法,但是要求油藏較類比油藏具有相同或更好的儲層性質,而SPE只要求油藏性質類似即可(表3)。

表2 SPE—SEC儲量分類標准對比(一)

表3 SPE與SEC儲量分類標准對比(二)

2 儲量管理國際通行標准發展趨勢

展望世界油氣資源與儲量分類標准,可以看到其發展趨勢:

(1)SPE標準是到目前為止最為全面和最具權威性的石油資源/儲量分類標准,目前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委內瑞拉等國的大油公司參照和直接使用的油氣資源/儲量的體系。近年來,中國、俄羅斯等國的儲量標准也逐漸向此靠攏。

(2)對剩餘可采儲量實行動態管理:西方(尤其證券市場)的油氣儲量是運用「商業價值—資產經營—市場化可行性—可采儲量—地質儲量」的逆向思維來建立的,立足點在動態的剩餘可采儲量上;國際通行標準的分類,以剩餘可采儲量的可靠性和可利用程度劃分為主,儲量與評價程度、開發階段緊密相連。

(3)剩餘可采儲量本身必須是經濟的:對於儲量,首先考慮經濟極限,然後考慮現有儲量的開采能否收回儲量基準日之後的所有投資和成本,經濟性對儲量的大小有直接影響。儲量評估標準的應用在部分地區受到區域限制,比如加拿大公司要求採用加拿大儲量評估標准,哈薩克要求採用俄羅斯標准,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咨詢公司在開展儲量評估時大多認可和採用SPE儲量分類標准(表4)。

表4 儲量評估公司開展項目評估時採用的儲量分類標准對比

綜上所述,中外油氣儲量分類與管理模式上存在以下差異(以美國為例):①油氣儲量用途上的差異,中國將其用於國家資源管理規劃和指導勘探開發及中長期規劃,而美國為滿足國家法律、規定的要求和公司管理、競爭的要求;②油氣儲量概念上的差異;③油氣儲量計算時間上的差異,中國各級儲量的計算與勘探開發階段相聯系,而美國計算儲量一般不限於勘探開發階段,根據需要,隨時都可計算3P(Proved Reserves,Probable Reserves,Possible Reserves)儲量,作為資產管理,計算更加頻繁;④油氣儲量分類及可靠性的差異;⑤油氣儲量經濟性上的差異,中國的油氣儲量計算對商業性考慮不夠,存在部分探明儲量無法動用情況,而美國證實儲量必須是儲量評價時具有經濟性的,一般不存在不能開發的虛證實儲量數據;⑥油氣儲量級別要求上的差異,產能把握性、地質儲量可靠性和提高採收率方法方面存在差異;⑦油氣儲量管理模式的差異,國外油氣儲量管理的對象主要是可采儲量、經濟可采儲量和剩餘經濟可采儲量,強調的是儲量的貨幣價值,國內現行油氣儲量管理的對象是地質儲量,強調的是各種儲量的序列結構。國外對油氣儲量的管理實行動態管理,分類評價的主導思想是在現有開采技術、經濟約束條件下是否盈利,對達不到經濟條件的儲量進行及時的調整,降低儲量級別,體現出鮮明的經濟觀和現實觀。國內對開發儲量的分類和管理比較粗放,對未來開發探明儲量的分類和管理則較細,體現了鮮明的前瞻性和宏觀性。

國外對油氣儲量的評價主要依靠經濟條件、現有的工藝技術、現行的政府法規是否具有商業價值。國內現行的評價依據主要是根據勘探開發階段對油氣儲量的認識程度。國內可采儲量允許一定推測,而國外強調「眼見為實」。

3 油公司儲量管理選用分類標準的原則

(1)從技術上能夠更好地指導開發生產,為油公司制定發展戰略、決策及有關海外在產油田的技術經濟政策等提供依據。

(2)滿足油公司儲量資產評估及管理的需要:主要是國際油公司間儲量資產橫向對比以及對外發布儲量資產信息的需求。

(3)滿足國內儲量管理需求。

(4)處理好油公司與海外在產油田所屬資源國之間儲量管理的關系:油公司儲量資產分布在世界各地,如何同時滿足油公司和資源國對開發生產項目儲量管理的需要,處理好其中的分歧是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5)處理好油公司與不同作業者之間的關系(對儲量資產的評價達成共識):同一個項目擁有兩個或兩個以上作業者,如何處理好不同作業者之間的儲量資產核實認同的關系是需解決的問題之一。

4 國際油氣項目中的儲量分類、評估和管理體系

(1)為加快我國油氣儲量評估與國際通用規則的接軌同步,海外項目儲量管理要由地質儲量為主轉變為地質儲量和可采儲量並重,由靜態儲量為主轉變為靜態儲量和動態剩餘可采儲量並重,以實現油氣資產化動態管理。

(2)我國油氣儲量分類與國際通用標準的主要差別在探明經濟可采儲量方面(我國儲量新標准雖考慮了證實儲量的分類原則,探明剩餘經濟可采儲量可以基本對應SPE/WPC的證實儲量,但其細分又不能對應)。為與國際接軌,我國應增加對可采儲量動態價值的考量,使我國的儲量分類體系既符合國情與習慣,又能實現國際間交流合作與海外項目的正常經營要求。

(3)對於探明已開發儲量的評估應按照SEC標准,採用國際通用的現金流法,計算剩餘的可采儲量的經濟價值。

(4)為適應國外油氣儲量市場的激烈競爭和石油公司參與國際上儲量轉讓與合作開採的要求,對包括探明已開發儲量、探明未開發儲量等不同級別的油氣儲量,都應建立凈現值法和投資回收期法等多種不同的評估方法,為海外項目的投資決策提供技術支持。

(5)要按照SEC的做法,把儲量作為一種資產,儲量評估側重於證實剩餘經濟可采儲量和儲量資產剩餘價值的計算。計算一般分已開發儲量的剩餘價值和未開發儲量的剩餘價值。對已開發儲量的評估主要應用產量遞減分析法和數值模擬法。對未開發儲量來說,應按照國際勘探和評價期,用類比模擬法和容積法等方法做好石油天然氣可開采儲量的評估、油井生產能力的早期評價、開發方式的早期預測、開發層系和井網的篩選、井網密度合理確定以及油田開發早期主要開發指標和早期的預測等工作。

(6)油氣儲量是一個海外油氣開發項目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油氣儲量評估則是項目獲得成功的關鍵。根據國際石油市場原油價格、開發成本及油田變化規律,搞好海外油氣項目的儲量評估,是提高油田開發效果、實現利潤最大化、投資回報最大化的有力保障之一。海外項目應該定期,尤其是重大投資決策或油價、稅收政策發生變化或開采技術實現重大突破時,對油氣的剩餘價值進行重新評價,分析開發速度和投資、開發技術及成本結構的內在聯系,並以此作為依據制定和修改有關部署和決策,調整投資方向。

參考文獻

[1]何登發,馬永生,楊明虎.油氣保存單元的概念與評價原理[J].石油與天然氣地質,2004,25(1):1~8.

[2]王庭斌.中國氣田的成藏特徵分析[J].石油天然氣地質,2003,24(2):103~110.

[3]游秀玲,張玲,羅雲秀.原油採收率影響因素探討及油藏綜合分類[J].石油與天然氣地質,2004,25(3):314~318.

[4]趙文智,畢海濱.儲量研究中油藏邊界的確定方法[J].中國海上油氣(工程),2005,17(6):379~383.

[5]胡建國.一種預測油氣田產量的新型增長曲線[J].新疆石油地質,2006,27(5):569~571.

[6]陳元千,趙慶飛.預測剩餘可采儲量和儲采比的方法[J].油氣地質與採收率,2005,12(1):44~45.

[7]冉啟佑,胡向陽,趙慶飛等.新區經濟可采儲量計算方法[J].石油勘探與開發,2004,31(5):77~80.

[8]郭齊軍.對油田剩餘經濟可采儲量及評估的討論——以東辛油田為例[J].石油與天然氣地質,2003,24(3):309~312.

[9]畢海濱,王永祥,胡允棟.淺析SPE儲量分類中三級儲量的相互關系[J].新疆石油地質,2004,25(4):420~422.

[10]石油可采儲量計算方法[S].SY/T5367-1998.

[11]趙文智,畢海濱.淺析中國與西方在儲量計算中確定有效厚度之差異[J].石油勘探與開發,2005,32(3):125~129.

[12]楊園園,胡志方,李薇等.油氣儲量價值評估方法及應用[J].河南石油,2006,20(3):17~21.

[13]陳元千,趙天森.預測油氣田可采儲量和剩餘可采儲量的新方法[J].中國海上油氣,2004,16(4):254~258.

[14]蘇映宏.油田開發中後期可采儲量標定方法[J].石油勘探與開發,2005,32(6):94~96.

[15]陶自強,呂中鋒,李紅平等.水驅特徵曲線在可采儲量標定中的應用探討[J].新疆地質,2006,24(4):447~449.

[16]Stout John L.The need for dynamic forecasting of recoverable reserves[C].SPE Economics and Evaluation Symposium 1977,(2):11~14.

[17]Stultz-Karim S P.Expert Determination in international oil & gas disputes:The impact of lack of harmonization in reserves classifications systems and uncertainty in reserves estimates[C].SPE Middle East Oil and Gas Show and Conference 2007,(3):12~14.

[18]Fetkovich M J,Fetkovich E J,Fetkovich M D.Useful concepts for decline curve forecasting,reserve estimation,and analysis[J].SPE Reservoir Engineering,1996,2(1):13~22.

[19]Fetkovich M J,Vienot M J,Johnson M D,et al.Case study of a low-permeability volatile oil field using indivial-well advanced decline curve analysis[C].SPE Annual Technical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1985,(9):22~26.

[20]朱九成,馬賢聖.海外石油開發項目剩餘可采儲量快速評價[J].石油勘探與開發,1999,26(5):62~64.

[21]張宇,白鶴仙,邱陽等。油氣經濟可采儲量評估方法[J].新疆石油地質,2006,27(1):99~103.

[22]Deutsch CV,Ren WS,Leuangthong O.Joint uncertainty assessment with a combined Bayesian Updating/LU/P-field approach[C].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Mathematical-Geology,AUG 21-26,2005.GIS and Spatial Analysis,1~2:639~644.2005.

[23]Neufeld C,Deutsch C.Calculating recoverable reserves with uniform conditioning[C].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Mathematical-Geology,AUG 21-26,2005.GIS and Spatial Analysis,1~2:1065~1070.2005.

[24]Ghouri SS,Kemal A.Oil and gas resources in the Ins basin:History and present status[C].Symposium on the Ins River-Biodiversity,Resources,Humankind,114~131,JUL 13~15,1994.

[25]Patni S,Davalath J.Subsea HIPPS:A way to develop high-pressure subsea fields.SPE Annual Technical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C].SEP 26-29,2004.SPE Proction & Facilities 20(2):155~159.2005.

[26]Wei XP,Wu XQ.Study on the principles of dynamic space-time evolvement of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system of energy mineral resources and its optimal control[C].5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MAY 03-05,2004.Management Sciences and Global Strategies in the 21st Century,1~2:16~21.2004.

[27]張玲,袁向春,林豪等.國內儲量計算與上市儲量評估對比分析[J].中國西部油氣地質,2006,2(3):13~16.

[28]崔傳智,劉園園,趙曉燕.實用天然氣可采儲量標定軟體的開發及應用[J].天然氣地球科學,2006,17(6)854~856.

[29]Ewida A,Lever G,Power S.Terra Nova design challenges and operational integrity strategy[C].12thInternational Offshore and Polar Engineering Conference(ISOPE-2002),MAY 26-31,2002.Proceedings of the Twelfth(2002)International Offshore and Polar Engineering Conference,1:24~31.2002.

[30]Tengesdal JO,Sarica C,Thompson L.Severe slugging attenuation for deepwater multiphase pipeline and riser systems[C].2002 SPE Annual Technical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SEP 29-OCT 02,2002.SPE Proction & Facilities 18(4):269~279.2003.

[31]Wilson M,Moberg R,Stewart B,et al.CO2sequestration in oil reservoirs-A monitoring and research opportunity[C].5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eenshouse Gas Control Technologies,2000.Greenhouse Gas Control Technologies,243~247.2001.

[32]冉啟佑,趙慶飛,方開璞等.水驅油田剩餘經濟可采儲量計算方法[J].石油與天然氣地質,2005,26(3):379~383.

[33]Sneider RM,Sneider JS.New oil in old places:The value of mature-field redevelopment[C].Conference on Petroleum Provinces of the 21st Century,JAN 12~15,2000.Petroleum Provinces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63~84.2002.

[34]Rusk DC.Libya:Petroleum potential of the underexplored basin centers-A twenty-first-century challenge[C].Conference on Petroleum Provinces of the 21st Century,JAN 12~15,2000.Petroleum Provinces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429~452.2002.

[35]Cochran MD,Petersen LE.Hydrocarbon exploration in the Berkine Basin,Grand Erg Oriental,Algeria[C].Conference on Petroleum Provinces of the 21st Century,JAN 12~15,2000.Petroleum Provinces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531~557.2002.

[36]Bennion DB,Thomas FB,Schulmeister B.Retrograde condensate dropout phenomena in rich gas reservoirs-Impact on recoverable reserves,permeability,diagnosis,and stimulation techniques[C].Canadian International Petroleum Conference,JUN 12~14,2001.Journal of Canadian Petroleum Technology 40(12):5~8.2001.

[37]俞啟泰.逐年計算水驅油田可采儲量方法[J].石油勘探與開發,1996,23(2):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