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留存收益與應付股息有什麼關系
留存收益
留存收益是指企業從歷年實現的利潤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於企業的內部積累,包括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兩類。 盈餘公積是指企業按照有關規定從凈利潤中提取的積累資金。公司制企業的盈餘公積包括法定盈餘公積和任意盈餘公積。法定盈餘公積是指企業按照規定的比例從凈利潤中提取的盈餘公積。任意盈餘公積是指企業按照股東會或股東大會決議提取的盈餘公積。 企業提取的盈餘公積經批准可用於彌補虧損、轉增資本或發放現金股利或利潤等。 未分配利潤是指企業實現的凈利潤經過彌補虧損、提取盈餘公積和向投資者分配利潤後留存在企業的,歷年結存的利潤。相對於所有者權益的其他部分來說,企業對於未分配利潤的使用有較大的自主權。[1]
中文名
留存收益
外文名
Retained Earning
類屬
會計術語
適用領域
企業經營
快速
導航
內容核算財務處理會計模式剩餘收益籌資途徑籌資特點
定義
它來源於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所實現的凈利潤,包括企業的盈餘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兩個部分,其中盈餘公積金是有特定用途的累積盈餘,未分配利潤是沒有指定用途的累積盈餘。
內容
利潤分配是指企業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投資者的決議,對企業當年可供分配的利潤所進行的分配。可供分配的利潤,按下列順序分配:(1)提取法定盈餘公積;(2)提取任意盈餘公積。
可供分配的利潤減去提取的法定盈餘公積、任意盈餘公積後,為可供投資者分配的利潤。
盈餘公積是指企業按照規定從凈利潤中提取的積累資金,包括法定盈餘公積、任意盈餘公積等。法定盈餘公積按照凈利潤(減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10%提取(非公司制企業也可按照超過10%的比例提取),法定公積金累計額已達注冊資本的50%時可以不再提取。任意盈餘公積主要是公司制企業按照股東會的決議提取,其他企業也可根據需要提取任意盈餘公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