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惠普的股票價格查詢
擴展閱讀
股票代碼300開頭是什麼股 2025-05-04 07:24:13
mt4股票軟體破解版 2025-05-04 07:18:35
賓士汽車公司 2025-05-04 07:07:39

惠普的股票價格查詢

發布時間: 2023-06-12 14:47:21

Ⅰ 惠普發行了股票嗎在哪裡上市

紐約證券交易

Ⅱ 惠普在幾幾年收購康柏

惠普於美國當地時間2001年9月4日(中國為9月5日)在美國宣布,將以價值250億美元的股票收購對手康柏電腦公司.2002年5月,兩公司合並完成。

Ⅲ 惠普是上市公司嗎

不是中國上市公司,在美國 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名稱:Hewlett-Packard Co 股票簡稱:HPQ.N最新股價22.77美元

Ⅳ 夏普和惠普是同公司的嗎

  1. 夏普和惠普不是同一公司。

  2. SHARP (夏普),日本電子產品製造商 。夏普自1912年創業以來,發明了成為公司名稱來源的活芯鉛筆,研製成功了日本國產,第一號收音機和電視機,在世界首次推出電子,計算器和液晶顯示器等。

  3. 夏普公司廣泛經營家電、民用以及產業用電子機器。產品分類如下:(1)電子機器部門:彩色電視機、衛星轉播接收系統、高清晰系統等。(2)音響、通訊機器部:激光卡啦OK唱機,多功能電話,家用傳真機等。(3)電化機器部門:理發、美容器,照明機器等。(4)信息機器部門:文字自動處理機,電子手冊。(5)電子零部件部門:集成電路及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太陽能電池,光磁碟等

Ⅳ 惠普的成長歷史。我要詳細的。

惠普(HP)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電腦公司之一。早在1997年,其計算機產品的營業收入就占其總收入的80%以上,僅次於藍色巨人IBM,無可爭議地位居電腦行業第二名。當時,惠普公司也是全球著名的電子測試測量儀器公司,它擁有超過29000種各類電子產品。此外,該公司也經營網路產品、醫療電子設備、化學分析系統、袖珍計算器和電子元件,工廠和銷售部門分布於美國28座城市,以及歐洲、加拿大、拉丁美洲和亞太地區。
有趣的是,這家公司與矽谷的誕生有著最直接的聯系,60多年前,公司創業的汽車庫現已成為電腦發展史上重要的歷史見證。也就是說,回顧惠普的成長道路,必須從矽谷和「矽谷之父」說起。
「矽谷之父」是美國斯坦福大學弗雷德·特曼(F.Terman)教授。本世紀30年代初,目光遠大的特曼以電氣工程系教授身份出任副校長,他決心把「鐵路大王」老斯坦福贈予學校的土地中劃出579英畝,在舊金山附近的聖克拉拉,以帕洛阿托(Palo Alto)為中心創建一個高科技的「斯坦福研究區」——以斯坦福大學為中心,集研究、開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工業園區,這就是後來聞名於世的「矽谷」。
在大學傳統「象牙塔」里創辦企業,第一個「吃螃蟹」者是需要膽識的。特曼首先想到了他的兩個學生——比爾·休利特(B.Hewllet)和戴維·帕卡德(D.Packard)。
出身於斯坦福醫學院教師世家的休利特,與在律師家庭長大的帕卡德都是特曼教授的研究生。1934年,兩人同去科羅拉多山脈進行一次為期兩周的遠足野營,共同志向和愛好使他們結為形影不離的摯友,保持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友誼和夥伴關系。在特曼的鼓勵和支持下, 他們開始籌劃創辦一家私人公司,並且在1937年8月舉行第一次「正式」會議,會議議題是「創業計劃的初步組織規劃和工作綱要」。第二年, 已經結婚的帕卡德夫婦遷入帕洛阿托市安德森大街376號,休利特也在附近租下一間小屋。於是,在帕卡德屋後僅有一個車位的簡陋汽車庫里,兩人走出了創業的第一步。 他們當時僅有538元流動資金,全部「固定資產」則是:一個工作台、一部鑽床、一把螺絲刀、一把電烙鐵、一把鋼鋸和買來的若干電子零件。1939年元旦,兩人正式簽署合夥企業協議,用擲硬幣的方式決定將誰的名字放在前。不用說,休利特贏了,合夥企業被注冊為「休利特—帕卡德公司」 ,簡稱HP公司,取自Hewllet-Packard的第一個字母,在我國則通譯為惠普公司。
下一步該怎麼辦?又是特曼給他們出了個好主意。他建議惠普公司從製造阻容式音頻振盪器入手, 並安排了另一位斯坦福大學畢業生、 國際電話電報公司副總裁為他們投資500元。 帕卡德回憶說:「到那年聖誕節,我們已製造出音頻振盪器產品。我們把它放在壁爐架上,給它照了像,編了一本兩頁的推銷小冊子,按照特曼提供的名單,把小冊子送給大約25家可能的用戶……」這是惠普公司的第一件產品,名叫HP200A,售價僅54美元。令人驚訝的是居然很快就有了訂單,有人還寄來支票。恰好碰到迪斯尼樂園拍攝電影《幻想世界》急等著使用這種儀器, 他們一下就賣出8台,據說現在還有一台仍在好萊塢使用。就這樣,惠普公司創業第一年站住了腳跟,但銷售收入僅5369美元,利潤才有微不足道的1563美元。
1940年, 惠普公司逐步擴大業務范圍, 產品增加到8種,從車庫搬到Page Mill大街395號一棟租用的大樓內。 公司向僅有的3名員工發放了第一筆聖誕獎金——每人5美元。 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發,惠普已有了17名員工,年銷售額達到10萬美元;1943年,惠普為海軍研究實驗室開發信號發生器和雷達干擾器等產品, 率先進入微波設備製造領域;1945年,當應征入伍的休利特復員返回帕洛阿托,發現自己已經是這家擁有數百萬資產的大型公司副總裁。 當時,惠普已經建造了自己的Redwood大樓,帕卡德告訴他,如果今後電子行業不景氣,這棟大樓可以改造成食品雜貨店。然而,改作食品店的危機並沒有降臨,相反,惠普公司一路順風高速成長,於1947年8月18日轉制為股份有限公司。 比起休利特和帕卡德來,特曼教授顯得更高興。他逢人便講惠普崛起的「神話」,向那些可能的投資者們宣傳靠近大學辦企業的種種優勢。「去找休利特或者帕卡特談談吧,有惠普在前面帶路,」特曼由衷地說,「你們一定能迅速成為第二個、第三個惠普。」
特曼精心播下的種子, 不斷地發芽、抽葉、開花、結果。1955年,有7家公司來矽谷辦廠,1960年增加到32家,到1965年斯坦福研究園區正式建立時,這里已經集中了近70家高新技術企業, 眾星捧月般簇擁著斯坦福大學;其中,惠普公司租用的土地就超過100萬平方英尺。70年代後期,休利特和帕卡德還聯名向斯坦福大學捐贈了一座現代化的「特曼大樓」,永遠紀念他們的恩師。他們創業的那間汽車庫,1989年被加利福尼亞州政府正式命名為「矽谷誕生地」,成為美國珍貴的歷史文物。
從50年代至60年代,惠普公司進入到它的高速擴張時期。在休利特和帕卡德的運籌下,它不僅堅持技術創新,開發新產品,而且用一系列收購行動,把公司的觸角迅速伸進電子儀器設備的諸多領域。例如,1951年,特曼教授的另一位研究生艾爾·巴利特在攻讀學位的同時,替惠普公司研製出一種高速頻率計數器HP524A,使測量高頻所需的時間,從原來10分鍾下降到2秒。巴利特帶領的設計小組開發的相關產品越來越多,其銷售額累計達10億美元之巨。再例如,從1958年惠普首次收購加州一家圖形記錄儀製造公司F. L.Moseley,躋身於繪圖儀行業之後, 1961年,再次收購Sanborn公司,闖進電子醫療設備領域;1965年,它以同樣的方式收購了賓夕法尼亞州F&M科技公司, 強行進入分析儀器領地。這種收購或購並行動,一直延續到90年代末:1989年,連工作站電腦的早期霸主——阿波羅計算機公司也成為惠普的「囊中之物」;1997年,為了增強公司支持電子商務的實力,惠普又將電子支付系統廠商VeriFone「收為己有」。
無論從何種意義上講,1957年對惠普公司都是「重要轉折關頭的一年」(帕卡德語)。首先是這年11月,惠普股票首次上市,公司市場價值猛增至4800萬美元;其次是羅馬條約的簽署,使惠普得以迅速開拓海外市場,在歐洲建立了辦事處和生產基地。然而,這些,都不及當年另一件大事重要,它不僅確立了惠普的發展宗旨,而且也影響到電腦業界經營管理方法的變革。
舊金山以北約70公里有一家名叫索諾馬(Sonoma)的旅館,1957年初,休利特和帕卡德將20多位高級經理帶到這里,舉行了一次為期兩天的高峰會議。帕卡德告訴大家,惠普現在已有1200多人,盡管公司發展壯大了,但仍然必須保持小公司那種親密無間的氣氛。而休利特強調指出,惠普公司的信念應該是:相信任何人都願意努力工作,並能創造性地工作,只要賦予他們適宜的環境,他們就一定能成功。會議中,休利特和帕卡德把事前草擬的一系列公司宗旨提交給與會者討論。 最初的宗旨共有6個(利潤、顧客、業務領域、發展、職工和公民義務),其基本核心是「客戶第一,重視個人,爭取利潤」。這些宗旨後來又經過多次修改,並圍繞它們制定出各種規劃和具體作法,形成了被業界贊譽為「惠普之道」(HP Way)的經營管理模式。
從汽車庫里走出來的惠普再次登上新的台階:1962年,公司首次被《財富》雜志列為全美最大500家企業名錄里,雖然僅位居第460名。1964年,在紀念公司誕生20周年時,休利特正式出任總裁,帕卡德則擔任了董事長;1965年,惠普的營業收入超過1650萬美元,員工達到9000人。
然而,60年代中期的惠普還不是一家電腦公司,計算機產業是IBM和DEC公司的領地。帕卡德曾造訪過DEC公司和王安電腦公司,他甚至也想到以2500萬的代價買下DEC,但因種種原因沒有成交。1964年,在「惠普之道」的精神感召下,兩位工程師決心自己動手試制計算機。凱·馬格爾比和保羅·斯托夫特向帕卡德建議說,他們可以設計一種控制器,把惠普的電子測試儀器與列印機、繪圖儀連接起來,實現自動化操作。帕卡德於是委任馬格
爾比組建一個攻關小組, 於當年9月完成了惠普的第一台電子計算機HP2116,不久便發展為HP2110系列電腦產品;攻關小組的技術骨幹,後來也成為該公司設在矽谷庫帕蒂諾的惠普計算機分部的核心。
從照片上看,HP2116電腦的外形根本不象是電腦,因為它本來就是電子儀器的控制器。惠 普的銷售人員很快發現,許多客戶僅單獨購買HP2116,而不願成套買進自動電子測量儀器。也就是說,HP2116作為單獨的電腦,要比作為儀器控制器好賣得多。休利特和帕卡德終於領悟到這一信息的重要性——惠普必須跟上潮流,重新布署企業戰略,以技術創新的姿態,大步跨進電腦時代。
庫帕蒂諾的工程師比他們的老闆想得更遠,他們迅速研製出一種32位計算機原型。若立即上馬這個被命名為「奧米加」 的項目,將意味著與IBM發生正面沖突。休利特審時度勢後對工程師講:「 不要攻打一個層層設防的山頭,特別是當山上的軍隊比你自己強大時,更不要輕舉妄動。」他下令暫時取消了這一項目。但是,幾位主要經理和工程師不願意輕易放手,他們瞞著老闆在密室里繼續干,但把目標調整為研製16位機型。1972年,他們「私自」完成的機器,作為惠普公司第一台多功能電腦推向市場,這就是大受客戶青睞的HP3000小型機。
惠普公司在個人計算工具領域最大的貢獻是率先研製出科學計算器。美國著名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寫過一部《暢游2001年宇宙空間》的科幻小說。有一天,他幻想著未來電腦工程師將採用什麼樣的計算工具,並且畫了一張草圖。1968年聖誕節前夕, 有人告訴他惠普公司正在銷售一種HP9100A型台式計算器。克拉克立即湊錢買了一台,他驚訝地發現,HP9100A計算器的模樣居然酷似他畫的那幅草圖。
HP9100A台式計算器的發明者是青年工程師湯姆·奧斯本, 以前在另一公司工作時就設計出與打字機大小差不多的電子計算器。奧斯本向許多公司推薦他的發明,但沒有人理睬。休利特和帕卡德一眼看出這種機器的商業前景,馬上派出一個研製組與奧斯本合作。由於當時還沒有大規模集成電路,HP9100A的設計異常復雜,印刷電路板就有14層之多。HP9100A完成後, 參與研製HP9100的惠普工程師接受了休利特交給的另一任務——將HP9100「縮小」到可以放進襯衫口袋中。「縮微」後的袖珍機,仍將具有計算三角函數、對數函數和雙曲函數等功能。一位資深的商業營銷者警告休利特說,袖珍機不會有市場,人們已經習慣了計算尺。 休利特卻認為,300多年前奧卻德發明的對數計算尺早就應該淘汰,他堅信人們必定會喜歡上惠普的「電子計算尺」。
休利特是對的。1972年,惠普公司宣布「掌上型」科學計算器HP35問世。這種袖珍機重 255克, 有35個按鍵(即被命名為HP35的原因),可以快速方便完成計算尺所能做的一切運算, 售價僅395美元。三年之內,HP35大紅大紫,售出30萬台之多。此後,1973年惠普迅速推出第一台超小型商業計算器HP80;1974年跟著推出可編程計算器HP65;1979年研製出第一台可以顯示數字和字母的計算器HP41C……這類計算器及其後代的銷售總量, 現在已經超過1500萬台,使傳統的對數計算尺徹底退出了歷史舞台。
面對滾滾而來的個人電腦浪潮,惠普公司也曾坐失良機,錯過了一次領先世界的巨大機遇。眾所周知,1976年喬布斯和沃茲奈克創立蘋果公司前,曾四處尋找合作夥伴。身為惠普工程師的沃茲奈克首先找的就是惠普,但惠普拒絕了他們的請求,才迫使沃茲奈克賣掉自己心愛的HP計算器充當創業資本,與喬布斯共同豎起了蘋果公司的大旗。惠普雖然失去了充當個人電腦旗手的機會,但他們畢竟很快就加入進來。為了保持公司的青春活力, 1977年, 休利特和帕卡德選擇斯坦福大學畢業生、46歲的約翰·楊(H.Young)為公司總裁和法定繼承人,並在第二年讓他接任了首席執行官(CEO)。在約翰·楊任期內,惠普公司於1980年推出首台個人電腦HP85;1982年利用32位「超晶元」技術研製出HP9000計算機,並集中優勢兵力,向個人電腦列印機進軍。
80年代惠普在電腦各領域都獲得巨大的成功。 早在1982年,惠普就推出它的第一台激光列印機HP2680,體積有冰箱那麼大,售價超過10萬美元,帶頭發動了列印機更新換代的革命。1984年,它相繼推出可以與個人電腦連接的噴墨列印機和激光列印機。1990年,惠普又推出售價低廉的的激光列印機 LaserJet 。HP創始人之一帕卡德自豪地稱,LaserJet已是激光列印機的代名詞,已被業界公認為世界標准。截至1993年,該公司的第1000萬台激光列印機順利下線,已售出的各類列印機總數則超過2000萬台。
90年代初,休利特和帕卡德雖然都已退休,但他們繼續參加董事會決策。1992年,當約翰·楊年滿60歲時,休利特和帕卡德一致認為,應該趁他倆還健在,為公司挑選一位更年輕的「舵手」。董事會確定路維斯·普萊特(L. Platt)為最佳人選,請這位51歲的商業管理碩士接任惠普總裁和CEO。1996年3月26日,帕卡德去世,普萊特又兼任董事會主席,集三大職務於一身。 在他的指揮下,惠普成功實施多元化經營策略,保持了高速成長,不僅登上全球個人電腦廠商排行榜前三位,1998年在《財富》500家企業排行榜上也已攀升至全美第14位和全球第42位。
作為美國矽谷最大的公司,惠普之路已經走過了60餘年。它不僅是重量級的電腦和相關產品企業,而且擔負著測量儀器研製銷售重任,在日趨激烈的競爭面前,難免顧此失彼。
1999年3月2日,普萊特宣布了一件驚人之舉:惠普公司將一分為二,實施戰略性的重組計劃。其中,測試測量產品部、元器件部、化學分析部和醫療儀器部聯合組成新的測量儀器公司;而計算機及相關部門則繼續擁有「惠普」名稱,重組為惠普計算及成像產品公司。從此而後,電腦業界的目光將聚焦於輕裝上陣的惠普計算及成像產品公司身上。
計算與成像產品公司沿用「惠普」的名稱。1999年7月17日,普萊特任命卡莉·弗瑞娜(C.Fiorina)擔任新公司總裁和CEO,自己將退休離任。時年45歲的弗瑞娜,擁有MIT自然科學碩士等多項學位, 曾任朗訊(Lucent)科技公司全球服務部門總裁等職務,被《財富》雜志列為「全美商業最有能力的女人之一」。歷史悠久的惠普公司上下齊心,弗瑞娜和員工們都堅信他們完全有能力譜寫互聯網業的第二次輝煌。
2001年9月4日,IT業界再次爆出驚人消息:惠普公司以250億美元的價格,按換股方式收購了著名電腦製造商康柏(Compaq)電腦公司。這項並購將使兩家電腦、列印機和電腦伺服器巨頭合二為一,從而超出目前在個人電腦行業排名第一的戴爾電腦公司。合並後的新公司總部將設在原惠普公司總部所在地——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帕洛阿托,由弗瑞娜擔任董事會主席兼CEO,雇員多達14.5萬人,將在160多個國家展開業務,與IT行業領頭羊IBM公司並駕齊驅。此次收購對於弗瑞娜來說堪稱一次大膽和冒險的舉動,她在試圖將新惠普轉變成一個業務更為廣泛的電腦、軟體和服務供應商。
人們由理由相信,新的惠普公司將繼續沿著「惠普之道」繼續走下去。

Ⅵ 惠普公司是誰創立的

戴夫·帕卡德,1912年出生於美國科羅拉多州。1936年與比爾·休利特一起創立了休利特—帕卡德公司,即惠普公司。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成為生產計算機與電子產品的國際性大公司。

帕卡德的父親一直希望帕卡德長大後能成為一名律師,但現實很快使老帕卡德的希望落空了。帕卡德從小對大自然充滿了好奇,豐富多彩的戶外生活磨煉了他的毅力與品質。他酷愛無線電,12歲時,已經裝配了一台相當精密的真空接收管。從那時起,無線電子工作成了帕卡德夢寐以求的職業。

中學畢業後,帕卡德以優異的成績順利地進入了嚮往已久的電子學聖地——斯坦福大學電機工程系。在斯坦福大學,帕卡德不僅從課堂上學到了知識,而且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比爾·休利特就是其中之一。對無線電的狂熱愛好和對大自然的共同愛好加深了他們之間的友誼,這正是他們在事業上建立成功的合作關系的核心。臨近畢業的帕卡德看到,電子市場的迅速發展是一個創業的大好時機,於是他和休利特決心創立一家電子設備公司。

1939年,擁有了豐富閱歷與經驗的帕卡德和從研究生畢業的休利特決定成立一個自己的電子設備公司。公司以他們兩人的名字命名,休利特—帕卡德公司誕生了。今天,我們把它翻譯成「惠普公司」,「Hp」已經成為成功企業的象徵。

惠普公司落戶在加利福尼亞的一間極普通的小車庫里。公司建立之初,這兩個年輕人承攬了一系列電子設備生產方面的項目,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但是帕卡德並沒有滿足,他想到惠普公司需要有自己的產品。帕卡德和休利特花了很大的精力和大部分時間研究一種音頻振盪器。這是一種以一個預先確定的頻率產生出能控制的精確電信號的儀器。產品研製成功後,帕卡德很快為這個產品申請了專利,來自權威人士的肯定給了他無窮的動力。經過認真研究了包括產品命名和價格在內的市場戰略後,依靠一家商業雜志上的一則短小廣告,訂單開始湧向正在苦鬥的惠普公司,盈利迅速增長。之後,惠普公司將這種名為300A的音頻振盪器稍加改進,與沃爾特·迪斯尼公司進行合作。這一交易使惠普公司聲名鵲起,許多公司開始向他們訂購電子設備,迪斯尼公司也從此成為惠普的長期客戶。

公司在不斷地發展,各項業務都在增加,帕卡德卻在想著公司未來發展的策略。帕卡德對許多產品做·了細致的改進,使之適應當時戰爭的需要,這些產品很快就應用於軍事部門。「二戰」後,隨著美國的新一輪經濟周期的展開,惠普公司的資產已接近千萬大關,成了矽谷中的明星企業。帕卡德又在公司內實行了職工持股計劃,讓職工成為公司的主人。惠普公司銷售、生產各方面均呈現出一片新的氣象,公司股票價格也強勁上揚。帕卡德再次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

隨著惠普公司股票的上漲,帕卡德的資產已接近一億美元。雖然他擁有巨大的財富和國際聲望,但他依然很謙虛。他的辦公室位於公司最偏僻的角落,盡管很大,卻只有舊的辦公桌、長沙發、咖啡桌和一些書架,給人的感覺似乎只是個部門經理的辦公室。當矽谷的道路上開始擠滿了那些大亨們的勞斯萊斯、賓士、標致牌汽車時,帕卡德依然開著那輛老掉牙的奧爾茨—托洛那多牌汽車上下班,這僅僅出於他對誇耀財富的天生厭惡。

20世紀70年代初的惠普公司,已經成長為一個資產幾十億美元的國際性跨國公司了。帕卡德停止使用單間的辦公室,把一間大房子用齊肩高的隔板分割成若干個辦公間,從而體現全體員工一律平等的精神,並使公司成員之間更容易溝通。很多人乾脆將這種辦公模式稱為「惠普之道」(HP way)。年復一年,惠普公司在帕卡德的領導下,穩固而持續地前進著。帕卡德還活躍於各個慈善機構、基金會之間,人們經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戴夫·帕卡德作為矽谷崛起的一代元老,作為一代產業界巨子,更作為一位管理大師,始終為產業界所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