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股票 » 股票基金募集期保障收益
擴展閱讀
買股票怎麼看最大可買 2025-08-02 17:20:24
買股票需要哪些成本 2025-08-02 17:04:20

股票基金募集期保障收益

發布時間: 2021-06-01 23:35:17

基金在募集期有收益嗎

基金募集期是指自招募說明書公告之日起到基金成立日的時間段。

一般基金在募集期是有收益的, 有效認購款項在募集期間產生的利息將折算為基金份額歸基金份額持有人所有,利息轉份額以登記機構的記錄為准。
具體規定建議您查看基金招募說明書的基金募集部分。

㈡ 開放式基金在募集期與封閉期有沒有收益

1、開放式基金募集期內一般是享受同業拆借存款利率;封閉期的收益就是凈值的增長,每周公布一次基金凈值。
2、同業拆借,或同業拆款、同業拆放、資金拆借,又稱同業拆放市場,是金融機構之間進行短期、臨時性頭寸調劑的市場。是指具有法人資格的金融機構及經法人授權的金融分支機構之間進行短期資金融通的行為,一些國家特指吸收公眾存款的金融機構之間的短期資金融通,目的在於調劑頭寸和臨時性資金餘缺。
3、基金單位凈值即每份基金單位的凈資產價值,等於基金的總資產減去總負債後的余額再除以基金全部發行的單位份額總數。開放式基金的申購和贖回都以這個價格進行。封閉式基金的交易價格是買賣行為發生時已確知的市場價格;與此不同,開放式基金的基金單位交易價格則取決於申購、贖回行為發生時尚未確知(但當日收市後即可計算並於下一交易日公告)的單位基金資產凈值。

㈢ 股票基金里的總資產和累計收益有差別,是為什麼呢

1、股票基金的總資產和累計收益的區別在於:前者是投資者在持有基金的錢的總數,後者是改只股票基金在基金市場的累計賺的錢。
2、概念簡介:所謂股票型基金,是指8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於股票的基金。目前我國市面上除股票型基金外,還有債券基金與貨幣市場基金。債券基金是指8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於債券的基金,在國內,投資對象主要是國債、金融債和企業債。貨幣市場基金是指僅投資於貨幣市場工具的基金。該基金資產主要投資於短期貨幣工具如國庫券、商業票據、銀行定期存單、政府短期債券、企業債券、同業存款等短期有價證券。這三種基金的收益率從高到低依次為:股票型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但從風險系數看,股票型基金遠高於其他兩種基金。

㈣ 一般股票基金每年的正常收益為%

基金和股票一樣有風險

㈤ 基金募集期結束第二天就虧損怎麼回事

基金募集期結束,第二天就虧損了,怎麼回事呢?其實非常正常啊,基金屬於一種理財產品,虧損盈利都是很正常的事募集期結束的第二天就虧損那你就放那裡先不用管他呀,慢慢的總會漲回來的。

㈥ 認購募集期的基金是否有收益

有利息收益的,等基金發行結束後的報告中會列出來的,包括一共募集的資金金額和募集期間的利息,利息計入到基金的份額中。

基金募集期:

所謂基金募集期就是從基金的招募說明公告開始到基金成立為止,這其實也可以說是基金的發行期。在此期間基金公司會通過直銷、代銷機構或銀行進行基金的銷售。

在基金募集期投資者只能買入基金,也就稱為基金認購,投資者認購基金的價格是按基金份額凈值算(即1元)。

基金的認購份額數量會有一定的限制,如果提前達到份額數,基金的募集期可以提前結束,募集超過了份額限制數量就不能被確認;如果募集的規模沒有達到預先公告說明的規模,則該基金不能成立。基金的募集期一般是1到3個月不等。

㈦ 關於如何保障基金收益率的問題

堅持定投同一支基金10年,每年收益率為10%,月定投一千,那10年以後按這個穩定收益的話算出最後我可以得到21W左右。那是純粹的誤導!100%的亂說一起!
可以肯定地說,定投決不能保障收益,也決不能肯定比單筆申購的收益高!
過分誇大定投的作用,是不負責任的誤導!下面是我的一篇文章的摘錄,請參閱:

誤區之二:定投只能長期投資
定期定額投資基金雖便於控制風險,但在後市不看好的情況下,無論是一次性投資還是定投均應謹慎,已辦理的基金定投計劃也應可以考慮規避風險的問題。如,原本計劃投資五年,扣款兩年後如果覺得市場前景變壞,則可考慮先獲利了結,不必一味等待計劃到期。

定投同樣需要掌握恰當的時機。
對於定投來說,贖回時點的選擇非常重要。像積累退休金這樣的長期資金,如果在即將使用這筆資金的時候遇到類似2008年那樣的市場大跌,肯定會有損失。 我認為以下幾種方案可供投資者參考:一是設定一個目標期望值,當經歷了一個市場周期以後,如果收益水平達到這個期望值以後,就可以選擇獲利了結;二是在退休年齡將屆之前的3到5年就開始注意贖回時機,可以逐步分批將自己的基金轉換成低風險產品(比如債券基金);三是假如你是個比較有經驗的投資者,如果發現什麼事情都要講究辯證法,基金定投也不能僵化理解為完全不需要選擇入市的時間點。這在前面已經提到,還需要再作一些比較詳細的介紹。
認為定投不必選擇時間點,任何時候都可以開始定投,其理論依據應該有兩條:其一是市場的不可預測性,擇時是徒勞之舉,與其操心費力而擇時不準確,還不如在每月的固定日期就申購,由系統自動扣款;其二是市場的周期性,不管股市行情怎樣震盪`或下跌,終將有一天會回到不定投期間相對更高的點位,最終實現盈利。有專家指出,如果市場完全不可預測,周期性又從何談起,長期定投會賺錢有有和依據?資深基民張女士認為,短期市場的行情變化無法預測准確,但對某一時期的行情趨勢應該說可以作出大致正確的判斷。
分析師告訴投資者說,定投時間越長,收益越高,一定要持之以恆,切不可半途而廢。
但是也有分析師認為這種說法未免有失偏頗。
搜狐社區的文章指出:長期持有的風險不比短線操作小多少,風險有多大,收益也就有多大。長期持有的結果是豐厚後的收益,這種概率有多大,我不知道,中國的股市還沒有長到可以驗證這一定義的程度。
誠然,在一般情況下,應該堅持長期定投,但是不能僵化教條地堅持。股市的運行不可能每年穩定增長,如果在定投的截止時間剛好遇到了大熊市,或者定投期間市場一蹶不振,會使收益大幅縮水甚至產生巨額虧損。
國聯安基金公司認為,明確定投基金贖回的時間點很重要。如果正好碰上市場重挫,基金凈指大跌,那麼之前耐心積累的效果將大打折扣。「即使只在投資期間的一半,還是要注意市場的成長情況來調整。例如原本計劃頭資五年,扣款三年後市場已在高檔,且行情將另一個空頭循環,則最好先獲利了結,以免面臨資金需求時,正好碰到市場空頭的谷底期。
上投摩根基基金公司李艷在文章中指出:定投的期限也要因市場情況來決定,比如已經投資了2年,市場上升到了非常高的點位,並且分析之後行情可能進入另一個空頭循環,那麼最好先行解約,獲利了結。
銀河證券高級分析師王群航指出,「基金長期定投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僵化的基金定投。」他還指出,目前幾乎所有的基金公司在所有的場合、所有的時間向所有的投資者推薦所有的基金都可以做定投的做法,值得商榷。
根據我國著名基金研究機構—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的測算,假如某個投資者自2002年12月開始定投「華安中國50」指數基金,到2007年12月底的累計收益率為144.83%,但是到2008年12月底,經過一年暴跌後收益率降到了35.8%。從國外市場看,如果以2009年2月28日為定投截止日,長期定投標普500指數10年,虧損43%;定投20年的收益率不過是5%,遠遠不如銀行存款。
資深基民張女士算了一筆賬:如果2007年8月25日開始3年定投嘉實300基金,扣款500元/月,到2010年7月25日,累計投入18000元,如果在2010年8月20贖回,則虧損2123元,虧損率為11.8 %,比09年8月20贖回並解約停止定投多虧損近1300元。張女士感嘆道:「3年時間雖然不很長,但是也算是「長期定投」了,結果落得個虧損,那是對所謂『定投不用選時,只要長期監持就必然盈利』論的一次重大而有力的打擊!」張女士說:「也許有人會說,3年不能說明問題,要堅持6年到9年才能盈利。對這這種論點,我想問一句『既然股市不可預測,這個結論有是怎麼得出來的?』即便是6年或更短一些時間盈利了,還要明確2點,一是贖回金額超過本金不一定是盈利,只有盈利大於資金同期銀行定期存款利息和優質的銀行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收益才算盈利。二是盈利率與選擇機定投、適時解約贖回和擇機單筆申購的收益率相比較是什麼情況?」
張女士最後說:「誠然,在一般情況下,應該堅持長期定投,但是不能僵化教條地堅持。股市的運行不可能每年穩定增長,如果在定投的截止時間剛好遇到了大熊市,或者定投期間市場一蹶不振,會使收益大幅縮水甚至產生巨額虧損。定投的期限要視市場情況而定,如果綜觀後市將進入下降通道,已辦理的定投應規避風險,全部或部分贖回或轉換,使收益落袋為安或避免擴大虧損。例如,原計劃定投5年,在扣款3年後股市行情已到階段性頂部,眼看要轉入熊市,就應該堅決贖回,獲利了結,以免收益付諸東流。定投期間,股市達到了預期指數,收益達到了預期目標,就要考慮調整策略,贖回或者轉換。」
定投基金照樣可以隨時部分或全部贖回歷次扣款所買進的份額,按照贖回日凈值計算贖回金額。但是,只要沒有解約,即便全部贖回,贖回後定投協議依然有效,只要銀行卡上的余額大於約定的扣款額,照樣會延續定投,在約定扣款日自動扣款。切不可誤認為全部贖回就是終止定投。如果要終止定投,必須辦理解約手續,或者連續3個月銀行卡上余額不足而使扣款不成功而導致定投自動終止。
應該注意,在贖回時只有超過平均成本才能獲利。基金定投的盈虧點並非每次定投扣款日凈值的平均值,而要以定投的總金額除以實際購得的總份額來估算。贖回時的凈值超過著個盈虧點才能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