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股票 » 高盛證券進駐的股票
擴展閱讀
怎麼從私人手裡買股票 2025-07-09 12:13:33
最佳的股票軟體 2025-07-09 11:10:28
賣掉股票能不能繼續買 2025-07-09 11:07:34

高盛證券進駐的股票

發布時間: 2021-06-14 09:33:28

㈠ 高盛持有哪些上市公司的股票

1、目前,高盛集團持有工商銀行和吉寶房地產的股票。
①高盛在2006年以戰略投資者身份斥資約25.8億美元,購入工行7%的股權。隨後工行實上海和香港上市,在經營業績穩健提升的同時,工行的整體實力持續增強。
②北京時間5月21日,高盛集團宣布已同意以2.80億新加坡元(約合2.23億美元)收購世界最大鑽井平台製造商新加坡吉寶企業集團(Keppel Corp)旗下吉寶房地產投資信託(Keppel REIT)的6.7%股權。
2、高盛集團是一家國際領先的投資銀行,向全球提供廣泛的投資、咨詢和金融服務,擁有大量的多行業客戶,包括私營公司,金融企業,政府機構以及個人。高盛集團成立於1869年,是全世界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總部位於紐約,並在東京、倫敦和香港設有分部,在23個國家擁有41個辦事處。其所有運作都建立於緊密一體的全球基礎上,由優秀的專家為客戶提供服務。同時擁有豐富的地區市場知識和國際運作能力。

㈡ 查A股中高盛持股股票有哪些

你可以用網路搜索 十大股東網,在十大股東網站裡面有各個QFII持有股票情況。或者直接在股東搜索中輸入 高盛,可以查看到高盛持有的股票情況,不過僅僅是在年報中公布股票。希望能給你幫助。

㈢ 高盛如何操縱股市

高盛並沒有直接操縱中國股市,他的高明之處在於他操縱上市公司進而影響大盤。
一:放假消息
二 :大資金進出股市,導致股市震盪,上下波動很大,操縱個股。

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一家國際領先的投資銀行和證券公司,向全球提供廣泛的投資、咨詢和金融服務,擁有大量的多行業客戶,包括私營公司,金融企業,政府機構以及個人。高盛集團成立於1869年,是全世界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總部設在紐約,並在東京、倫敦和香港設有分部,在23個國家擁有41個辦事處。其所有運作都建立於緊密一體的全球基礎上,由優秀的專家為客戶提供服務。同時擁有豐富的地區市場知識和國際運作能力。高盛公司在中國證券經紀公司高盛高華中持有股份,它還為三家中國企業經辦了首次公開募股事宜,這三家公司是中國石油、平安保險和中國銀行,它們的募股規模在中國股市均排在前幾位。

㈣ 高盛對於A股上面確信買入的股票有哪幾個

高盛發表報告,重申騰訊(00700.HK)的「買入」評級,並將其納入「確信買入」名單,指騰訊在社交及游戲領域中處領導地位,是中國定位最佳的互聯網公司。騰訊的微信成為了全球首個超級應用程序。此外,個人電腦及手機游戲將助騰訊持續跑贏一段時間。將目標價由176元升至202元。
催化方面,高盛指騰訊新游戲的知識產權將可推動收入增長。隨著每用戶平均收入(ARPU)上升,相信PC游戲的收入將繼續增長,而新游戲的平均同時在線用戶(ACU)亦將呈穩定趨勢。此外,騰訊第三季網路廣告業務收入按年增長102%、線上線下(O2O)業務策略正取得成果、高利潤率的領域亦錄得增長,相信往後多年的經營利潤率有擴張潛力。

㈤ 高盛在中國控股了哪些企業

2001年年底,高盛以現金加合作經營的方式購買了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賬面值為19.72億元的資產包。

2003年高盛與華融資產管理公司成立合資公司融盛資產管理公司,融盛公司是第一個正式注冊並得到中國政府批准成立的中外合資資產管理公司。

不久,高盛又從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的手中收購了80多億元人民幣的不良資產2005年4月,高盛以1.076億美元的價格買下了上海市福州路318號的百騰大廈(Pidemco Tower) ,成為上海迄今為止成交價格最高的地產買賣。

2005年高盛向21世紀中國不動產公司注資2200萬美元,從而成為了21世紀中國不動產的第二大股東。

(5)高盛證券進駐的股票擴展閱讀:

專注於管理體育人才以及製作賽事及活動,管理多位中國著名運動員,例如劉璇、鄭潔、潘曉婷等,並獨家代理國家體操隊及國家跳水隊之所有商業開發業務。

我們亦與國家羽毛球隊建立緊密戰略夥伴關系。我們相信,憑藉本身強大的體育資源與豐富的專業知識,我們有能力製作及管理世界級賽事及運動會。例如,我們曾參與管理及製作於上海舉辦之二零一零年李寧杯中國羽毛球公開賽。

我們的新業務模式結合體育與娛樂元素,開辟引人注目的新類別項目。這些賽事與項目讓我們得以開拓內容配送業務。

我們的體育專業知識亦讓我們可為各品牌擁有人提供體育市場推廣咨詢服務。透過協助我們的客戶建立其品牌,我們在搶佔中國體育業務價值鏈上又邁進一步。

㈥ 高盛作為戰略投資者,持有的中國的上市公司股票的上市公司的數量。

高盛在中國的投資遠比人們想像復雜的多。最直觀的上市公司有海普瑞、雙匯發展、中芯國際,此外中國移動、工商銀行、平安保險都有它的股份,但究竟有多少,恐怕沒有人能回答清楚。因為高盛表面上是戰略投資者,實際上卻持股不會太長,股價上升之後套現者不計其數。

㈦ 目前市場上幾乎每支股票都有幾家證券公司活基金公司的進駐,那他們是怎麼把股票拉升4到5個漲停板的

當你站到股市裡 你會發現 這個世界有多黑 股票就是一大忽悠 專騙散戶的錢 這就是股市的主力 散戶對他們是又愛又恨 沒有他們股市就會平淡無味 既有風險也有機遇 到於違法不違法 那要證監會說了算 國家在這方面打擊挺厲害的 主力持有一隻股票的籌碼一般在50%以上 到少也要30% 所以想要快速的出貨是不可能的 你說的一家拉漲停一家出貨 也是不可能的 哪有這么樣的傻子啊 再說了他們掙的是散戶的錢 他們共贏的關系!

㈧ 請教各位老師,有外資加入的證券公司有哪些

外資參股國內券商情況

1995年,摩根與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等聯合建立了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摩根作為第二大股東,持有公司34.3%的權益。
2002年12月,湘財證券和法國里昂證券合資組建了華歐國際證券公司,這是中國證券市場誕生的第一個合資券商。
2003年3月,法國巴黎百富勤與長江證券組建了第二家合資券商——長江巴黎百富勤證券有限公司。法國巴黎銀行和長江證券分別持有33.3%和66.7%股份。
2004年11月26日大和證券SMBC株式會社和上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組建海際大和。注冊資本為人民幣5億元,股東雙方分別持有67%和33%的股份。
2004年12月,高盛先是向中國本土投資銀行家方風雷及其他5個自然人提供商業貸款,由此6人聯合聯想集團共同發起設立綜合類證券公司高華證券,注冊資本10.72億元。此後高盛與高華證券成立高盛高華證券,高盛擁有高盛高華證券33%的股權,高華證券持有67%的股權。
2005年1月,美林證券與華安證券正式簽署備忘錄,擬組建合資證券公司。合資公司注冊資本金為8億元。美林持股33%。
2005年9月底,瑞銀集團以17億元對北京證券重組。在組建的新證券公司中,瑞銀集團持股20%,中糧集團、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建銀投資分別持股14%,國際金融公司持股5%。
2005年10月,JP摩根與遼寧證券進行參股談判,但雙方尚未簽約。
2005年10月,花旗集團、匯豐控股和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被傳正與湘財證券進行獨立洽談,擬購入其多數股份。消息未被當事方證實

㈨ 高盛的高盛中國

高盛(英語:Goldman Sachs)為跨國銀行控股公司集團,為《財富》雜志評選的美國財富500強企業之一,總部位於美國紐約。高盛的業務涵蓋投資銀行、證券交易和財富管理;業務對象為企業、金融機構、(國家)政府及富人。業務按地域分為三大塊即美國、亞太地區和歐洲,在全球23個國家和地區(含美國)設有代表處;包括紐約、芝加哥、法蘭克福、倫敦、東京、台北、北京、上海和香港。亞太地區總部設於香港。在中國設有北京辦事處、上海辦事處,並成立合資證券公司高盛高華。
高盛長期以來視中國為重要市場,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就把中國作為全球業務發展的重點地區。
高盛1984年在香港設亞太地區總部,又於1994年分別在北京和上海開設代表處,正式進駐中國內地市場。此後,高盛在中國逐步建立起強大的國際投資銀行業務分支機構,向中國政府和國內占據行業領導地位的大型企業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高盛也是第一家獲得上海證券交易所B股交易許可的外資投資銀行,及首批獲得QFII資格的外資機構之一。 在債務融資方面,高盛在中國牽頭經辦了40多項大型的債務發售交易。高盛多次在中國政府的大型全球債務發售交易中擔任顧問及主承銷商,分別於1998年、2001年、2003年和2004年10月完成了10 億美元以上的大型交易。高盛是唯一一家作為主承銷商全程參與中國政府每次主權美元債務海外發售項目的國際投行。
與在世界其他地區一樣,高盛在中國市場同樣擔當著首選金融顧問的角色,通過其全球網路向客戶提供策略顧問服務和廣泛的業務支持。近年來,高盛作為金融顧問多次參與在中國的重大並購案,如日產向東風汽車投資10億美元;戴姆勒-克萊斯勒向北汽投資11億美元;TCL與湯姆遜成立中國合資企業;匯豐銀行收購中國交通銀行20%股權;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部;中國石油收購哈薩克石油公司以及中海油收購在奈及利亞的石油資產等等。 1984年
高盛在香港設亞太地區總部
1994年
高盛在北京和上海設立代表處。
高盛成為第一家獲准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中國B股股票的外國投資銀行。
高盛對中國第二大壽險公司及最大的產險公司中國平安保險公司進行了首次自營資金投資,投資金額為3,500萬美元。高盛持有平安6.8%的股份。
1997年
高盛擔任中國移動40億美元首次公開上市的主承銷商,這是除日本外亞洲地區最大的民營化項目之一,也是中國電信行業第一個民營化項目。該項目在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仍然實現了成功的定價。
高盛擔任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價值7.2億美元里程碑式H股首次公開上市項目的主承銷商,這是中國航空業第一個大型民營化項目。
高盛擔任中國財政部價值5億美元全球債券發行的副主承銷商。
1998年
高盛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價值10億美元主權債券發行的主承銷商。
1999年
高盛開始擔任廣東省政府的財務重組顧問,對粵海企業有限公司進行債務重組。
高盛擔任中國移動價值20億美元二次股票發行項目的主承銷商。
2000年
高盛前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亨利·鮑爾森成為位於北京的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會首任主席。
高盛擔任中國石油29億美元首次公開上市的主承銷商。該項目定價期間正值新經濟泡沫的頂峰及政治高度敏感的時期,但這是中國石油天然氣行業第一個成功的民營化項目。
在廣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倒閉觸發的潛在信貸危機期間,高盛完成了粵海企業有限公司50億美元的債務重組項目。這是中國國企歷史上第一個債務重組項目。隨後,高盛對粵海投資2000萬美元。
高盛擔任中國移動創紀錄的價值72億美元後續/可轉債發行項目的聯席全球協調人,這是除日本外亞洲地區規模最大的股票發行項目。
2001年
高盛在中國又投資了兩個項目,一個是收購了中國第三大綜合固線電信服務公司中國網路通信集團(中國網通)價值6000萬美元的股份,另一個是收購了中國第一個獨立8英寸半導體晶圓企業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中芯國際)價值5000萬美元的股份。高盛持有中國網通 2.4%及中芯國際4.0%的股份。
高盛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債券發行的主承銷商,再次融資10億美元。
2002年
高盛擔任中國銀行(香港)26.7億美元首次公開上市的主承銷商,這是中國金融服務行業的第一個民營化項目。
高盛擔任日本日產汽車對東風汽車10億美元收購項目的財務顧問。
高盛擔任中國移動(香港)對中國八個省移動通信公司價值102億美元的收購及7.5億美元私募項目的財務顧問。
2003年
高盛與華融資產管理公司成立合資公司並資助該合資公司收購了價值19億元人民幣的不良貸款及地產資產組合。該合資公司是第一個正式注冊並得到政府批准成立的中外合資資產管理公司。
在中國剛剛擺脫非典影響並即將進行最新一次全球主權債券發行之前,作為中國政府的評級顧問,高盛幫助中國提升了信用評級:穆迪公司將中國的主權信用評級由A3提升至A2。
高盛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次主權債券發行美元部分的主承銷商,成為自1998年以來唯一一家三次均擔任中國政府主權債券發行主承銷商的國際銀行。
高盛成為第一批獲得中國政府發放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執照的金融機構,投資額度為5000萬美元。
高盛擔任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對北汽控股11億美元投資項目的財務顧問,該項目將在中國生產賓士轎車和卡車。
高盛在諾基亞將四個合資企業整合為一個公司的項目中擔任財務顧問,該項目使新公司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外商投資企業。
2004年
2004年,高盛成為領導中國公司在國際市場上市首屈一指的承銷商,具體項目包括:網路游戲公司盛大價值1.69億美元的首次公開上市;即時通訊公司騰訊價值1.8億美元的上市;平安保險價值18.4億美元的上市;中國網通價值13.1億美元的上市;中興通訊價值4.53億美元的上市;中國石油價值16.8億美元及中國石化價值7.42億美元的股份配售。
高盛成功完成中國進出口銀行7.5億美元,中國工商銀行(亞洲)4億美元,國家開發銀行10億美元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5億美元的全球債券配售。
高盛擔任湯姆遜與TCL成立中國合資企業項目的財務顧問。
高盛在中國第五大銀行交通銀行向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戰略性地出售20%的股份項目中擔任財務顧問。
高盛擔任聯想集團收購IBM全球個人電腦業務項目的財務顧問。
2004年12月,高盛獲得中國證監會批准成立合資公司-高盛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高盛擁有合資公司33%股權,北京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擁有67%股權。
2005年
高盛擔任交通銀行價值21.6億美元H股首次公開上市項目的聯席全球協調人,這是第一個中國國有銀行在海外上市的項目。
高盛擔任中化公司價值2.47億美元後門上市項目的主承銷商。此項目的結構分三個部分,所以極其復雜但又非常具有創意。
高盛擔任中國石油價值27.2億美元後續股票發售的主承銷商,該項目是至發售日除日本外亞洲地區最大的快速建檔發行案。
高盛再次成功完成國家開發銀行價值10億美元的全球債券配售。
高盛擔任中國網通收購電訊盈科20%股份項目的財務顧問。
高盛在淡馬錫控股以14億美元入股中國第三大國有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的項目中擔任財務顧問。
高盛在蘇格蘭皇家銀行以16億美元入股中國第二大國有銀行中國銀行的項目中擔任財務顧問。
高盛擔任凱雷投資集團收購中國第三大人壽保險公司中國太平洋人壽24.9%股份項目的財務顧問。
高盛加入向中國銀行業自營投資的行列,同意以18億美元入股中國第一大國有銀行中國工商銀行。
高盛因其資產管理業務成為第一個獲得兩個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執照與投資額度的金融機構。
2006年
高盛簽訂協議以37.8億美元與安聯集團及美國運通公司入股中國工商銀行(一月)。
高盛擔任中海油以22.7億美元收購在尼日利亞的石油資產項目的財務顧問(一月)。
高盛擔任分眾傳媒價值3.23億美元在納斯達克後續股票發售項目的全球協調人及聯席賬簿管理人(一月)。
高盛擔任上海先進半導體價值9,600萬美元在香港首次公開上市項目的聯席全球協調人及聯席賬簿管理人(四月)。
高盛擔任中海油價值19.8億美元快速建檔發行的聯席賬簿管理人(四月)。
高盛擔任中國銀行111.9億美元H股首次公開上市項目的聯席全球協調人及聯席賬簿管理人,這是至發售日中國最大以及全球第四大的首次公開上市項目。
2013年5月20日,高盛悉數售出其持有的工行H股,交易價格為每股5.47~5.5港元,較工行H股昨天收盤價5.64港元低2.5%~3%。高盛自入股工行後,先後累計6次減持工行股份,投資7年累計獲利約65.1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