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十大流通股東全部都是基金
基金集中持股不代表什麼,去年基金全行業凈額還是虧損的,看基金持股只能當作是看戲。
股票漲跌最終還是要看公司實際基本面,考驗投資人自己的調研能力。
『貳』 一隻股票的十大流通股東大部分為基金公司
值得關注,可以側面從各基金公司持股比例及各個時間的持股數量的增減,判斷該股。這就是你需要特別注意的。
『叄』 為什麼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東中有很多的證券投資基金呢
基金是證券市場的中流砥柱,他們資金雄厚,多投資於股票中,且有自己的分析團隊,投資有發展前途的股票
『肆』 在股票中,為什麼十大流通股中持股人是基金,而上龍虎榜的卻是證券營業部 他們之間是什麼關系
不一定有聯系。首先基金買賣股票幾乎都是用基金專用席位進行,不可能去證券公司開戶。上龍虎榜的多半是游資或者其它大戶所為。
『伍』 如果一個股票的十大流通股股東里有七個都是個人,而且都是新進的,大概會是什麼原因呢
沒有主力進駐的股票 等有大資金入駐 股票才會上漲
『陸』 股票的十大股東都是基金專戶是好還是不好
如果你做短線,就不太好,因為你短期沒操作空間,如果你做長線,可以放心的,一般基金經理很少會調倉的,股價穩定
『柒』 一隻股票的十大流通股東全為基金,股票拉升時,這些基金是否每天時刻聯系並開會。說的細致的再加10分
不是。
同行有聯盟,也有冤家的。
為了利益,基金公司是有可能聯盟的,但是並不排除互相拆台的
每個人的投資價值觀都不一樣,基金也一樣
比如一支股票,1認為它會到100塊,但是2認為它只會到80塊,那麼現在它10塊錢,在10-80的中間,因為1、2的觀點都一樣,可以到80塊,就可能會通力合作,但是到了80塊的時候,1要拉升,2要出貨,沖突就出來了。那時他們就不會開會了。
『捌』 股票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基金多是好事還是壞事
中長線來講,基金多的股票肯定是利好,畢竟人家買的基金,基金也是通過股市來獲利分享給投資者,基金也不會看著自己虧的。
當然,炒短線就不必了。
『玖』 十大流通股東 都是新進的私募基金 後市會如何發展
2008年,公募基金全線虧損,就連表現最好的股票型基金也虧損了32.28%。相反,私募基金卻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成績單。有據可查的150多隻陽光私募證券信託產品中,有7隻取得了正收益,最高的年回報接近20%。一些民間私募高手,甚至取得了逾50%的年收益。 推薦閱讀 ·老基民業績堪比王亞偉
·雙禧A的收益與風險 強震之後私募忙著抄底 基金解讀:2850點不是本輪低點 通脹壓力增大 低風險基金受寵 倉位現多空分歧 88%魔咒虛驚一場 南方迷局真相破解 業績集中爆發 基金因核電股浮虧近14億 [和訊知道] 尋年回報率50%的基金 就在公眾不滿於公募基金一年巨虧1.66萬億元,卻只進行敷衍式的道歉時,私募基金還發生了一件震驚投資界的事:陽光私募上海鑫地掌門人蔡傑宣布,將自掏腰包1250萬元彌補客戶虧損。盡管在法律上沒有保本責任,但上海鑫地還是慷慨解囊,讓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相比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更在乎投資者,更有客戶意識。回溯2007年,當股市牛氣沖天時,沒多少人關注私募。嚴格控制風險的陽光私募,在業績上也不如公募基金。但潮水退去的時候,才知道誰在裸泳。當昔日的明星隨著大盤下跌一起消失時,人們又回過頭來,開始關注私募基金。為此,在牛年暖春行情中,本刊走入通過信託發行了產品的十幾家陽光私募基金,對他們進行了一次浮光掠影的報道,希望為你勾勒一個大致臉譜。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望採納!
『拾』 股票十大流通股東都是個人是什麼意思
十大股東應該很好理解,就是持有公司股份前十名的股東
流通股股東是指所持股份可以在市場上買賣的股份
與此相對的就是說還有非流通股東,股東=流通股東+非流通股東
非流通股東有幾種情況,有的是國家股和法人股,在股改之後承諾幾年之內鎖定,就是承諾幾年內部拋售的,有的是定向增發的股東承諾鎖定期的,還有就是新股上市的原始股東和網下申購的機構都有各自的鎖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