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一般一千是最低限額,應該可以買,現在股市還不明朗,但長期上漲應該沒問題,我同學去年大盤1900點時(大約9月份)買入股票型基金1000元,到現在正了400多,不錯了,現在大盤3000點了,我也說不準。
建議嘗試一下,不就1000塊,賠也不會賠400,跌回1900的可能比較小。股票型基金就是賺的快一點,賠得也快一點,但你的金額也不大,而且可以學一些東西。
如果買股票只能買特別便宜的,但這種市場下 ,便宜的股票能好到哪去,而且波動更大,每次交易還要手續費,除去手續費你還能賺嗎?基金基本上買了就放著,等你感覺可以時 ,或者缺錢時,就贖回來,手續費相對少。
⑵ 7月份股票行情怎麼樣
能夠小幅度反彈就該慶幸了.
今天大盤的小反彈在2700結束了,雖然沒有收在了今天的最低點,但是也不是很好看,今天資金參與繼續維持低迷狀態,請注意風險如果這幾個交易日沒有利好消息的支持小心大盤復制6.4日後的走勢(昨天再次破位了,風險已經臨近了,今天的走勢和6.5日很接近,而如果後兩個交易日大盤無法強行反彈突破5、10日雙線壓制那大盤在資金參與低迷不積極(又無利好刺激)的情況下選擇向下的概率更大,要小心大盤復制6.10~6.17日這種信心崩潰似走勢)。建議逢高降低倉位了,大盤有破位下行考驗2500點的可能(一般破位2500,守住2500的可能性不大).因為資金面緊張導致的現在下降趨勢已經形成的情況下,投資者應該保持理智不要盲目的樂觀,股市很復雜也很簡單,復雜的是什麼因素都可能導致股市變化,但是簡單的是資金面的長期多空趨勢就決定了,大盤的長期漲跌趨勢,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漲,肯定會在下跌途中出現反彈,但是反彈的規模應該視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況來判斷,如果還是這些非實質性的利好消息來託大盤,那每次反彈都是減倉的機會,只有針對大小非實質性的限制措施出來後,大盤才有可能緩解資金面的壓力,帶來一波中級反彈甚至反轉,只要這個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不解決,投資者就要以反彈看待,逢高減倉,而連續超跌投資者信心的積弱使得抄底資金非常謹慎,雖然抄底資金試圖該變這種運行頹勢,但是情況卻並不是太樂觀,現在的股市並不是政府說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資金,個人覺得在大小非的陰影下現在這兩樣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輕的一年,只有3萬億的解禁資金,但是已經讓市場中的主力資金吃不消了(在主力開始出貨前市場中的主力資金一共只有3萬億,但是大小非足夠消滅它們了),雖然政府來了個基金也要講政治的說法,不過看來實質作用不大,機構繼續反彈出貨的動作沒有停止,不得不選擇邊打邊撤退的策略,來降低損失,就算在奧運前政府再出所謂的利好來阻止股市的繼續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針對大小非的實質性的解決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癢的政策的話,那在資金的多空平衡已經打破的現在的這種行情下,就算在利好刺激下奧運期間採用橫盤運行或者小幅度反彈的走勢下,投資者仍然不要太過於樂觀,因該謹慎對待,因為實質問題沒解決,資金面就會繼續緊張.如果出現政策帶來的反彈時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舉.不要去相信股評不考慮實際的大行情.由於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資金是近7萬億,2010年的解禁資金是近10萬億,而這已經遠遠超過了今年的3萬億,所以,在這個導致這次大跌的核心問題解決前,資金面的壓力是不可能解決的,任何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帶來的都只是反彈而不會是反轉,股市雖然很復雜但是其實也很簡單,股市的規律就是賣的多餘買的就跌,買的多於賣的就漲,大多數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當資金面已經體現出來的時候為什麼有些人卻不願意去面對.別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長線投資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況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潤高達400%以上,甚至高達1000%以上時,這種成本帶來的暴利,在一個弱勢行情下,你認為大小非持有者是會落袋為安還是會繼續看著自己的利潤縮水(大小非也是投資者,利潤第一同樣是他們的理念,當長期股東這種想法只有被機構教育出來的散戶會去干)而一個長期趨勢中因為某種原因賣的力量都處於壓倒性的優勢時去談牛市什麼時候回來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實質性政策帶來的就是反彈不是反轉.由於大盤最強的支撐區域3300~3400和股評、機構口中最強的所謂永遠不會被擊穿的政策鐵底2990都已經在資金面失衡的現實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線在沒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撐情況下,反彈就是降低倉位的機會,當然如果有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出台帶來抄底資金抄底,帶來的反彈相對規模較大當然最好,對散戶來說機會難得。嚴格控制倉位是我現在唯一要說的,逢反彈減倉是嚴謹的。有資金在手裡才有主動權,才能夠迎來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來的不是散戶,在主力都迫於大小非壓力減倉時,做為中小投資者能夠做的就是順勢而為,不要逆勢而動,機構減倉我們也要控制倉位。
如果非要談下面有什麼支撐位就看2500附近吧,其實最強的支撐位已經失守了。當然如果政府願意出台實質性的解決大小非的政策,那產生的行情就是大行情,就不是現在這種小打小鬧了,不過個人覺得不是太現實,近20萬億的資金本來政府就是想讓市場來消化,政府會願意自己來掏錢??
(對熊市操作的一些反思)首先在熊市中震盪逐漸走低是長期趨勢,利好消息只是催生反彈的一個條件而已,但是當利好消息的刺激逐漸淡化後,反彈就會結束了(而反彈高度取決於利好的大小程度),因為利好而被暫時改變的下跌趨勢將繼續下去,股市回歸其自然的規律。而在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被解決前(大小非),股市都不可能扭轉過來,不可能產生反轉。而在連續下跌的這個趨勢中兩千多支股中處於上漲趨勢的能達到100支就不錯了,也就是說在大盤下跌時買到下跌股的概率是95%甚至以上,做為投資來說既然知道這么低的概率選到游資狙擊的股票,那還不如不去冒這個險。而選擇操作超跌反彈是在這個趨勢中講究安全系數投資者的很好的投資策略,因為在超跌後產生反彈是肯定的,沒有隻跌不漲的股市,只是反彈的規模大小而已(要根據是否有利好消息和利好消息的大小來具體分析反彈高度),而在這個反彈過程中一般以普漲為主,在這個反彈普漲過程中處於下跌的股又處於10%以下,也就是說,你隨便買支股票上漲的概率要遠遠大於在下跌過程介入股票的概率,雖然股票不能夠把這種概率做為抄股的標准但是作為對安全要求很高的投資者來說,趨勢投資是在熊市中最安全的一種投資策略。對股票把握不好的股友又想在熊市介入股票,那選擇這種策略是比較安全的。但要記住,只有超跌才能夠去抄一個短線,而一般的跌幅一般選擇觀望,中間的紅盤可能都是套人的陷阱,當天一個反彈,第二天直接低開低走把抄底的人全部套了,所以熊市中你如果無法把握哪裡是底的情況下,最好是做趨勢,降低風險(個人觀點謹慎採納)。
而之前的熊市是由國有股減持造成的,05年熊市進行時印花稅調低的結果是有一定幅度拉升後主力再次出貨,大盤再次震盪下行探底創下新低,現在的情況和當時有點類似可以謹慎參考。
現在要順勢而為了,不做死多頭,也不做死空頭,做個滑頭就行了在大盤沒有選擇方向前,嚴格控制倉位會讓你風險降到最低的。
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祝你好運
⑶ 未來一個月大盤走勢怎樣7月份
能夠止跌有個反彈就已經很好了. 市場超跌肯定有反彈,但是沒有實質性利好消息支持的反彈不建議看得太遠. 昨天大盤的小反彈在2700結束了,雖然沒有收在了昨天的最低點,但是也不是很好看,在新華社發表的長篇評論中股民似乎發現了救命稻草,大談特談,國家將救市,這是預先通知散戶去抄底保持信心,不過看完該評論提的3條重點提示後發現還是沒有實行性的東西出來,純粹是穩定人心的公告不過沒政策,1、中國股市完全可以實現穩定健康發展(這句話,在大跌之初國家也說過,就是越說越跌,只是個書面的安民榜,沒有實質的政策來支持這個公告)2、矛盾和問題需要在發展過程中逐步去解決(意思很明白了,現在政府不可能立即解決導致下跌的核心問題大小非及其他問題,需要時間和市場來消化,發展過程到底是多久,沒人知道,不過政府不決意解決這個問題按照大小非的解禁規模看這個過程要到2011年去了)3、沒有隻漲不跌的股市和只跌不漲的股市(誰都知道,不過這句話容易給人造成誤解,感覺跌多了就該漲了,我們應該清楚,大跌可能會有反彈,但是反彈並不是反轉,而且反彈的規模和政府的政策支持有關,如果只是口頭的護市而沒有實質的動作,這種反彈就要謹慎參與了,不會太大),而今天的反彈可能受了該消息的刺激場外資金有些去搶反彈了想在政府利好政策出來前搶個提前量,不過不知道各位有印象沒,政府每次真正出利好政策的時候是不會對外公布的,而是搞突然襲擊,但是這次就這個一個安民公告基本上說出了政府應對股市的後期策略,首先政府可能會救市特別是在奧運前這個關鍵時間點,雖然不一定會馬上出台政策,但是導致這次大跌的那些核心問題政府希望用時間和市場來解決,而不是政府親自掏錢來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未來的趨勢仍然是在利好刺激下肯定有反彈,不過反彈吸引進來的資金政府是想用來消化大小非,而不是讓行情反轉,所以政府才不敢做出承諾,只在這個關鍵問題上打擦邊球,給人點希望,但是就是不會出手,讓市場一直抱有期望一直消化這個矛盾。但是當利好消息的刺激作用逐漸褪去後,股市暫時被緩解的下跌行情將再次回到該走的趨勢,而市場中的每次這種反彈都和政策有關,形成這個牛市中的很多反彈高峰,所以未來在熊市中把握這個趨勢很重要,而今天靠這個所謂利好帶來的抄底資金能夠支撐多久還是未知數,謹慎的投資者仍然建議持幣或者輕倉為主。短線大盤有沖擊5日線的趨勢,而這次這波反彈的關鍵就在5、10日線這個壓力夾角區域了,如果能夠在場外資金的配合下突破並站穩2700和2770這個區域這波反彈還有再次看高3000的機會。但是靠這個不痛不癢的利好如果無法突破2700和2770這個壓力夾角區域那這波反彈結束後沒政策護盤的情況下破2500就是很輕松的了,下個支持位也是象徵性的2000點。 因為資金面緊張導致的現在下降趨勢已經形成的情況下,投資者應該保持理智不要盲目的樂觀,股市很復雜也很簡單,復雜的是什麼因素都可能導致股市變化,但是簡單的是資金面的長期多空趨勢就決定了,大盤的長期漲跌趨勢,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漲,肯定會在下跌途中出現反彈,但是反彈的規模應該視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況來判斷,如果還是這些非實質性的利好消息來託大盤,那每次反彈都是減倉的機會,只有針對大小非實質性的限制措施出來後,大盤才有可能緩解資金面的壓力,帶來一波中級反彈甚至反轉,只要這個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不解決,投資者就要以反彈看待,逢高減倉,而連續超跌投資者信心的積弱使得抄底資金非常謹慎,雖然抄底資金試圖該變這種運行頹勢,但是情況卻並不是太樂觀,現在的股市並不是政府說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資金,個人覺得在大小非的陰影下現在這兩樣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輕的一年,只有3萬億的解禁資金,但是已經讓市場中的主力資金吃不消了(在主力開始出貨前市場中的主力資金一共只有3萬億,但是大小非足夠消滅它們了),雖然政府來了個基金也要講政治的說法,不過看來實質作用不大,機構繼續反彈出貨的動作沒有停止,不得不選擇邊打邊撤退的策略,來降低損失,就算在奧運前政府再出所謂的利好來阻止股市的繼續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針對大小非的實質性的解決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癢的政策的話,那在資金的多空平衡已經打破的現在的這種行情下,就算在利好刺激下奧運期間採用橫盤運行或者小幅度反彈的走勢下,投資者仍然不要太過於樂觀,因該謹慎對待,因為實質問題沒解決,資金面就會繼續緊張.如果出現政策帶來的反彈時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舉.不要去相信股評不考慮實際的大行情.由於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資金是近7萬億,2010年的解禁資金是近10萬億,而這已經遠遠超過了今年的3萬億,所以,在這個導致這次大跌的核心問題解決前,資金面的壓力是不可能解決的,任何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帶來的都只是反彈而不會是反轉,股市雖然很復雜但是其實也很簡單,股市的規律就是賣的多餘買的就跌,買的多於賣的就漲,大多數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當資金面已經體現出來的時候為什麼有些人卻不願意去面對.別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長線投資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況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潤高達400%以上,甚至高達1000%以上時,這種成本帶來的暴利,在一個弱勢行情下,你認為大小非持有者是會落袋為安還是會繼續看著自己的利潤縮水(大小非也是投資者,利潤第一同樣是他們的理念,當長期股東這種想法只有被機構教育出來的散戶會去干)而一個長期趨勢中因為某種原因賣的力量都處於壓倒性的優勢時去談牛市什麼時候回來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實質性政策帶來的就是反彈不是反轉.由於大盤最強的支撐區域3300~3400和股評、機構口中最強的所謂永遠不會被擊穿的政策鐵底2990都已經在資金面失衡的現實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線在沒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撐情況下,反彈就是降低倉位的機會,當然如果有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出台帶來抄底資金抄底,帶來的反彈相對規模較大當然最好,對散戶來說機會難得。嚴格控制倉位是我現在唯一要說的,逢反彈減倉是嚴謹的。有資金在手裡才有主動權,才能夠迎來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來的不是散戶,在主力都迫於大小非壓力減倉時,做為中小投資者能夠做的就是順勢而為,不要逆勢而動,機構減倉我們也要控制倉位。 如果非要談下面有什麼支撐位就看2500附近吧,其實最強的支撐位已經失守了。當然如果政府願意出台實質性的解決大小非的政策,那產生的行情就是大行情,就不是現在這種小打小鬧了,不過個人覺得不是太現實,近20萬億的資金本來政府就是想讓市場來消化,政府會願意自己來掏錢?? (對熊市操作的一些反思)首先在熊市中震盪逐漸走低是長期趨勢,利好消息只是催生反彈的一個條件而已,但是當利好消息的刺激逐漸淡化後,反彈就會結束了(而反彈高度取決於利好的大小程度),因為利好而被暫時改變的下跌趨勢將繼續下去,股市回歸其自然的規律。而在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被解決前(大小非),股市都不可能扭轉過來,不可能產生反轉。而在連續下跌的這個趨勢中兩千多支股中處於上漲趨勢的能達到100支就不錯了,也就是說在大盤下跌時買到下跌股的概率是95%甚至以上,做為投資來說既然知道這么低的概率選到游資狙擊的股票,那還不如不去冒這個險。而選擇操作超跌反彈是在這個趨勢中講究安全系數投資者的很好的投資策略,因為在超跌後產生反彈是肯定的,沒有隻跌不漲的股市,只是反彈的規模大小而已(要根據是否有利好消息和利好消息的大小來具體分析反彈高度),而在這個反彈過程中一般以普漲為主,在這個反彈普漲過程中處於下跌的股又處於10%以下,也就是說,你隨便買支股票上漲的概率要遠遠大於在下跌過程介入股票的概率,雖然股票不能夠把這種概率做為抄股的標准但是作為對安全要求很高的投資者來說,趨勢投資是在熊市中最安全的一種投資策略。對股票把握不好的股友又想在熊市介入股票,那選擇這種策略是比較安全的。但要記住,只有超跌才能夠去抄一個短線,而一般的跌幅一般選擇觀望,中間的紅盤可能都是套人的陷阱,當天一個反彈,第二天直接低開低走把抄底的人全部套了,所以熊市中你如果無法把握哪裡是底的情況下,最好是做趨勢,降低風險(個人觀點謹慎採納)。 現在要順勢而為了,不做死多頭,也不做死空頭,做個滑頭就行了在大盤沒有選擇方向前,嚴格控制倉位會讓你風險降到最低的。 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祝你好運
⑷ 二期大基金在4月1日能進入股市嗎
我認為大基金二期投資已經悄悄的進去股市了。其實大基金二期在2019年10月22日成立,注冊資本2041.5億元。
國家大基金二期投資規模將超2000億元,如果按照1:5的撬動比,投資期引入集成電路產業的總金額超萬億元,這么大的資金流量在股市建倉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近期資本市場的大跌,尤其是科技股的暴跌,給大基金建倉創造了好的機會,因此,我認為其已經進入股市。
公開信息表示,大基金二期將重點支持湖北的集成電路產業(IC)發展。
⑸ 國家大基金二期買入的股票是哪些
首先 是選擇你要操作的股票類型,如大盤股,小盤股,銀行股,科技股之類的。大盤股有盤大穩定的特徵,漲也慢跌也慢,小盤股則極容易波動。
其次 看業績,選擇業績較好的股票,當然這個問題並不絕對業績不好的股票並不是說就不會漲,但業績的好壞還是可以分析出一支股票的大概情況的,也可以關注一下那家公司有利好消息,有利好消息的股票基本能有一段好的走勢,當然例外的也有
再次 看股票的前期走勢,分析一些股票的前期走勢,如一支股票前段時間都處於低迷狀態,經分析未來可能會有一段上揚走勢,那買進這類股票的絕對沒問題的,但這就對股民的分析能里有極大的要求,沒有很強的分析能力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
選股時應該綜合上述內容來分析,這些都是基礎的分析技巧,適合新手,而老股民很多不願意去接觸新股票,更願意在自己操作過的熟悉的股票中尋找選股對象,新手可以參考下老股民的意見,當然以參考為主,切不可輕易聽信他人的說法,要在得到外界信息後在加一自身的處理分析,才能判斷出別人說的是對是錯。
要記住選股的基本原則
第一. 有較好的安全邊際;
第二. 行業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第三. 產品清晰便於了解;
第四. 經營穩健;
第五. 最好是行業里的龍頭企業;
第六. 未來有較大的成長性。
三.選股的程序
⑹ 基金三季度新增倉股票有沒有排名
三季度的暫時還沒有
2007二季度基金十大重倉新增倉股票(ZT)
2007/07/20 10:59 A.M.
基金二季度新增倉的10家個股是濰柴動力、安陽鋼鐵、中國遠洋、宜華木業、國陽新能、豫園商城、太原重工、深振業、白雲機場、天壇生物
基金二季度持倉最大的十家個股分別是招商銀行、浦發銀行、萬科A、中信證券、中國平安、蘇寧電器、貴州茅台、民生銀行、煙台萬華、長江電力。
K工社:中國遠洋是招商基金的重倉股,基本就是新上市那幾日買的,成本價相當高.浦發銀行占據易方達旗下很多基金第一重倉股地位(其它的就沒有留意看,不得而知).新增倉裡面,白玉機場有意思~~
真假自辨!
--------------------------------------------------------------------------------
-- 作者:301601
-- 發布時間:2007-7-21 21:02:37
--
今天,湘毅根據相關部門提供數據在此將其一一排位,供各位參考。
No.1:招商銀行(600036)
持有基金家數共計47家。占該股流通市值比例(%)10%以上。持股總市值(萬元)1,179,661。
診斷:未來三年發展潛力較大,成長能力行業排名第2名。
No.2:中信證券(600030)
持有基金家數共計43家。占該股流通市值比例(%)7%以上。持股總市值(萬元)849,456。
診斷:成長能力較好,未來三年發展潛力很大,成長能力行業排名第1名。
No.3:浦發銀行(600000)
持有基金家數共計35家。占該股流通市值比例(%)6%以上。持股總市值(萬元)840,391。
診斷:成長能力一般,未來三年發展潛力一般,成長能力行業排名第5名。
No.4:蘇寧電器(002024)
持有基金家數共計31家。占該股流通市值比例(%)21以上。持股總市值(萬元)727,036。
診斷:成長能力較好,未來三年發展潛力一般,成長能力行業排名第2名。
No.5: 萬科A(000002)
持有基金家數共計28家。占該股流通市值比例(%)8%以上。持股總市值(萬元)900,754。
診斷:成長能力較好,未來三年發展潛力較大,成長能力行業排名第3名。
鑒於機構和個人目前正在建倉,湘毅暫時先告訴諸位上述五隻個股。若時機成熟,各位需要,湘毅一定會在個人博客中及時發布,望諸位耐心等待。
--------------------------------------------------------------------------------
-- 作者:301601
-- 發布時間:2007-7-21 21:05:05
--
基金持股新三駕馬車出爐:金融地產煤炭有色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1日 17:24 證券日報
當A股基金的持股市值突破1萬億後,一些金融、地產藍籌股成為基金未來的「新寵」。統計顯示,在基金持股最集中的前十大重倉股中,招商銀行( 28.98,1.63,5.96%)、浦發銀行( 41.07,3.69,9.87%)和萬科A( 25.64,2.33,10.00%)獲得了基金的格外青睞,在2季度末持股市值分別達到566.21億元,333.14億元和306.47億元,增持市值合計超過500億元。根據對323隻基金重倉股的統計,截至6月末,基金持倉最集中的10隻股票分別為招商銀行、浦發銀行、萬科A、中信證券( 57.99,2.58,4.66%)、中國平安( 84.17,5.17,6.54%)、蘇寧電器( 53.00,4.43,9.12%)、貴州茅台( 119.94,1.19,1.00%)、民生銀行( 13.38,0.82,6.53%)、煙台萬華( 35.46,1.78,5.29%)和長江電力( 16.43,0.34,2.11%)。
據統計,截至6月末,256隻偏股型基金的平均持股達到79.04%,相比上一季末上升0.1個百分點。而可比的偏股型基金的持股比例與上一季末完全一致,為78.94%。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份以來新成立的基金建倉神速。截至6月末,上述基金的平均股票倉位達到79.79%,已經超過老基金的平均水平。
在行業方面,受益於 人民幣升值及全球流動性過剩的金融、地產、煤炭與有色行業成為多家基金關注的焦點。
券商股遭「冷落」
在一些股票得到基金「新寵」的同時,也有一部分股票遭到基金的大量拋售。數據顯示,剔除指數、債券、貨幣和保本基金後,可比的股票方向開放式基金季度末平均股票倉位為79.59%,較一季度末下降0.7個百分點。在2季度前半期「江花紅勝火」的券商類股,後半期則遭到基金的堅決減倉。數據顯示,中信證券被減持了7360多萬股,佔到流通股11%,並且該股大股東出現明顯的「換倉」狀況,第一大流通股東南方基金、第三大流通股東博時基金均大規模減倉,而第二大流通股東大成基金、第四大流通股東易方達基金則均適度增持。此外,券商的標志性股票吉林敖東( 53.51,3.02,5.98%)則幾乎遭到基金的全盤拋售,被減持了3486萬股,約佔到流通盤的26%,南方、大成、泰信和諾安在期末已經把該股剔除出十大股東行列。同樣被減持的還有以武鋼、寶鋼為首的鋼鐵板塊。值得注意的是,基金前三大重倉板塊的行業集中度略有降低,由一季度末的42.9%降至41.84%。
其實,在基金重倉的前10隻股票中,有6隻股票進行了幅度不同的減倉。其中,減倉比例較大的個股包括浦發銀行、中信證券、貴州茅台、蘇寧電器,且實際減倉幅度達到流通股的11%~16%。這個變化值得市場投資者予以關注。
題材股多被剔除
119隻股票二季度從基金持倉組合中被剔除。其中,原持股數量較大的有:中科三環( 11.42,0.52,4.77%)、國電電力( 12.85,0.39,3.13%)、國投電力( 15.12,0.74,5.15%)、新中基( 13.55,0.54,4.15%)、雲鋁股份( 15.75,0.42,2.74%)、S蘭鋁、上港集團( 8.07,0.21,2.67%)、方正科技( 7.00,0.21,3.09%)、中青旅( 23.77,0.85,3.71%)、天威保變( 28.22,0.63,2.28%)、孚日股份、現代投資( 16.92,0.65,4.00%)、南鋼股份( 13.80,0.40,2.99%)、徐工科技、時代新材( 13.54,0.47,3.60%)、S山東鋁、華文傳媒、黃山旅遊( 22.31,0.23,1.04%)、中糧屯河( 8.50,0.24,2.91%)、重慶鋼鐵、浙江陽光( 17.13,0.46,2.76%)、宏源證券( 33.40,1.80,5.70%)、古越龍山( 24.27,0.50,2.10%)等。
可以看出,剔出股涉及的行業包括電力、有色金屬、鋼鐵、旅遊、券商等等,分屬行業相對比較雜,其中不乏有前期因題材被大幅炒高的股票,包括重組題材、資產注入題材、券商題材、地域題材等,還有一些業績滑坡或者預期增長較低的股票。自5月30日以來市場寬幅震盪,有近四成股票創下新低,其中題材股確實成為重災區。與一季度基金開始積極參與題材股相反,二季度市場出現震盪的時候,基金首先放棄的就是高風險的題材股和績差股。可見震盪市場中基金回歸堅守價值投資的趨勢,做好風險控製成為基金首要策略。但開放式基金對待自己剔除的重倉股並不是不聞不問的,一旦這些股票重歸市場主流熱點行列,再度被增持的可能性也存在。
⑺ 今年七月以來基金錶現及其原因
整體趨勢隨大盤震盪大幅增長,特別是選股能力強的基金團隊表現不俗,獲得了較好的超額收益。簡單的說比如追蹤滬深300指數的被動型基金收益都是很不錯的,7月來大盤藍籌龍頭股漲漲漲,而創業板和中小盤整體表現遜色(去年創業板已經漲了很多,像是個蹺蹺板今年又下去了),個人認為國企各種改革的落地生效和一帶一路等等都造成股票大漲,僅供參考。
下圖是滬深300的周K線,僅供參考。
⑻ 大基金是現金進入股市嗎
對啊,肯定是啊,拿現金購買股票啊,不然干什麼,拿房子,黃金買股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