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現任國美老總是誰
張大中國美電器今日通過港交所發布公告表示,公司董事長陳曉因個人原因辭去董事局主席一職,並且不再擔任執行董事。大中電器創始人張大中將接任國美董事局主席職務,並擔任非執行董事。此外,孫一丁將不再出任執行董事,但留任行政副總裁,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李港衛將出任獨立非執行董事。
2. 張大中的相關報道
張大中:利字當頭!
張大中終於把大中電器賣掉了!
從2006年4月份張大中和永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結果永樂卻被國美電器收購,鬧出1.5億元定金被大中電器沒收的風波;後來蘇寧電器有意並購大中電器,並進行了漫長的並購「摸底」,直至2007年12月12日,蘇寧電器正式宣布退出並購;2007年12月16日國美電器舉行了全面託管大中電器的新聞發布會,國美電器總裁陳曉正式宣布國美電器獲得了對大中電器股權的獨家購買權,購買價格為36.5億元左右。
據說國美對大中電器的市場價值評價很大,大中電器20多年以來主要在北京紮根,同時也向華北地區發展,大中電器在北京擁有門店數就有61家,包括天津等周邊地區的門店,合計總數81家,2006年全年的銷售額為87億元人民幣。而國美電器在全國擁有門店千家,但在北京擁有門店只有56家。而國美國內的最大競爭對手是蘇寧電器,蘇寧在北京有42家門店,國美整合大中後,將在門店數量上全面壓倒蘇寧。
國美電器常務副總經理王俊洲在評價大中電器的價值時,他認為國美更看重的是大中電器在北京市場的戰略地位和未來的發展價值,因為大中電器20多年的發展,擁有忠誠度極高的消費者,從經營成本上分析,大中電器核心門店已經經營了近20年,相比同等的新開門店,其物業成本更優。有趣的是,在2007年4月份舉行的「2007國美全球家電論壇」上,有記者問及國美電器集團董事局主席黃光裕如何看待大中電器和永樂電器的門店資源時,黃光裕回答到大中電器門店含金量比永樂低很多,無法和永樂相比的。而且在針對大中電器和永樂之間的官司糾紛問題,黃光裕毫不掩飾的表示:「說得不好聽一點,就是沒事找事。大中電器違背了行業道德,拿了人家的1.5億,還在那裡哭成淚人,搞了一個什麼網路調查,偽裝成弱勢群體。」
如今,仇家已經成為親家,中國家電零售行業格局也由「三國演義」變成了 「美蘇爭霸」。有專家對國美永樂加大中的組合表示並不樂觀,雖然兩家合成了一家,但並不能說他們就形成了「巨無霸」,蘇寧和國美的競爭不僅是門店的競爭,而是包括渠道、營銷、人才等全方面的競爭。到底鹿死誰手,好戲還在後頭!
大中電器創立於1982年,張大中擁有78%股份,張大中夫人樓紅光擁有剩餘22%股份。張大中出生在北京,據說他是「老三屆高中生」,曾在北京郊區農村下鄉插隊,1972年被分配到海淀區供銷社工作。1989年初,營業面積僅有10平米的「大中音響公司」在北京西單開業,進行元器件銷售,這是大中電器的第一家門店。1999年,大中電器作為電器專賣連鎖店正式起航,2000年大中電器開出6家連鎖店,2003年大中電器開店量增至32家,占據北京電器銷售50%的市場份額,成為唯一覆蓋北京內城、社區及遠郊縣的電器連鎖商。同年,大中電器的第一家外埠店——天津黃河道店開業,標志著大中電器走出北京、成為全國性電器連鎖銷售商,至今全國的門店已達到81家。
但進入2005年以後,張大中一直想以合適的套現離場,從最早百思買對大中電器收購的傳言到隨後大中同永樂的官司,以及到此前蘇寧對大中的收購談判包括此次國美閃電完成對大中的收購,大中電器簡直成了拍賣場上的玩物,誰的價格高就跑到誰的手裡。
此前,蘇寧電器對大中電器的收購價格是30億元,但國美隨後開出的條件足足比蘇寧多出6個多億,張大中豈有不動之心。據說此次收購完成後,大中電器同其創始人張大中將完全脫離所有權關系,張大中成功套現36億元後離場。
2008年春節將迎來60歲大壽的張大中,也許現在的成果是他這輩子最滿意的了……
張大中:低調儉朴的「首席店小二」
中國電子商會副會長、全國工商聯執委、北京市政協常委、北京大中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和創始人……諸多頭銜中,張大中自己最願「加封」的卻是「首席店小二」。 所謂店小二,就是跑堂倌嘛。跑上跑下忙啥?都是為了給消費者提供優質的商品和服務。
一天,大中電器一位新員工對一直在店堂內轉悠的一位中年人招呼:「大叔,您到底想買什麼電器?」大叔答道:「我不買電器,我只是看看大中電器還需不需要購進什麼電器。」大叔正是張大中,在2004年胡潤中國富豪榜上,他名列前十位。老一點的員工這樣描述他們的老闆:生活儉朴,作風低調,和普通人一樣經常獨自逛街,很少有車隊和隨從簇擁出行。 張大中是靠製作台燈起家的。1980年冬,張大中在自家廚房親手製作了60台落地燈,贏利160元,成就了電器銷售巨擘———大中電器的第一筆生意。
有人把張大中對過去的緬懷稱為「浪漫」。
2004年,張大中以6萬元的價格買回了一台舊台燈,這台舊台燈是他24年前親手製作的,當初單價6元。在這位老顧客家中,那盞燈已殘缺不全,被主人的小孫子用廢梭子穿起當作了「金箍棒」,但人家一直沒捨得扔掉或賣掉,因為家中3個孩子都是在這盞燈下讀書成才的。
張大中說,回購台燈的目的有二:一是對老顧客的感恩;二是想藉此激勵自己和員工。如今,他經常對員工說的一句話成了大中電器的聞名店訓:「快樂服務,幸福生活。」 創業在北京、成功在北京、發展在北京.在席捲全國的家電連鎖競爭中,大中電器是唯一以北京作為家鄉、作為發展根基的企業,大中流淌著北京的血液,同時也浸染了北京人穩重、樂觀、豁達的性格。
老成持重的張大中走著與同類企業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他一直非常本分地遵從著「有多少錢,做多大生意」的原則來發展企業。但是張大中的謹慎和內斂,在對手頻頻發力的行業背景下,就未免顯得過於保守了。馬來比喻張大中或許最貼切不過了。馬性情溫順,商場如戰場,它似乎只有被吃掉的份兒,但是別忘了,馬也有尥蹶子的時候。即便家電連鎖領域風起雲涌,張大中依然保持著特有的「低調」,繼而無聲無息地,從對手那裡贏得了利益。退出家電行業的張大中並未停歇,他擁有了新公司——大中投資,這匹馬找到了新的征途,重新上路。
大中電器被國美收購
國美電器發布公告公布了對大中電器的收購計劃。收購行為由國美電器出資36億元人民幣通過銀行委託貸款給第三方收購大中電器,在未來整合完成後再將作為優質公司的大中電器注入國美集團。
此次對大中的收購,國美電器採取了比較穩妥的方式進行,收購行為由國美電器出資36億元人民通過銀行委託貸款給第三方進行收購,在未來整合完成後再將優質公司注入國美集團。
國美之所以採取這種方式收購是基於以下三個考慮:
首先,以這種方式收購是為了保證國美電器的股東和投資者的投資安全和投資利益。國美電器將大中電器委託給戰略合作夥伴進行經營,在未來對於大中電器的整合完成後再將優質公司注入國美,最大限度上保證投資者的安全;
其次,採取這種收購方式是基於大中電器快速完成收購的要求;
最後,由於國美電器直接收購大中電器還需要相關部門的審批。
陳曉離職 張大中出任國美董事長
國美電器在香港聯交所發布公告稱,陳曉辭去董事局主席一職,原大中電器創始人張大中接任。公告表示,公司董事長陳曉因個人原因辭去國美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執行委員會成員兼主席及授權代表職務,自2011年3月10日起生效。
陳曉是否離開曾經是雙方的重要分歧所在。最早在國美控制權爭奪戰打響時,黃光裕方面提出的五項動議中就包括「撤銷陳曉作為公司執行董事兼董事會主席職務」。雖然在2010年9月28日特別股東大會上被否決,但之後的談判階段,黃光裕方面仍多次表示陳曉在短時間內盡快離職是解決紛爭最直接有效的辦法。2010年11月11日國美董事會與大股東簽署的諒解備忘錄,以及2010年12月17日再度舉行的特別股東大會上,均未提及陳曉的去留問題。 2011年3月9日,有消息稱陳曉正在上海為新的事業做准備,將進軍中國家居用品、飾品連鎖零售行業。
公告同時宣布張大中將接任國美董事局主席職務,並擔任非執行董事。此外,孫一丁將不再出任執行董事,但留任行政副總裁,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李港衛將出任獨立非執行董事。此前有傳聞指孫一丁、魏秋立、牟貴先等陳系高管將逐步離開,目前除孫一丁外,其他高管的去留尚無消息。
張大中是大中電器的創辦人,目前大中電器門店數量近60家,年銷售額近100億。2007年12月,國美以36.5億元將大中電器收入囊中。業界也有猜測,大中電器被國美收購後,並沒有被打包進上市公司,張大中出任董事長有助於穩定非上市門店和上市門店之間的關系。
值得注意的是,與前任陳曉身兼董事會主席以及執行董事不同,張大中雖然出任公司董事會主席,但並不擔任執行董事,而是非執行董事,未來國美電器的實際管理權將由以總裁王俊洲為首的管理層執掌,因而也有分析人士指張大中出任董事局主席只是過渡期。
盡管黃光裕仍在獄中,但夫人杜鵑代其兌現在國美的大股東意志,黃光裕控股股東方面向本報證實,杜鵑已經正式參與國美董事會的重大事項運營,黃光裕家族重新掌控國美大局的趨勢基本確立,類似2010年陳黃之爭將不再上演。
業內普遍認為,國美管理層的頻繁變動,勢必會對國美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在國美2010年財年行將發布之時宣布董事會重組,最大的可能性是雙方再次以業績作為相互制約的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