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電池的發明人是誰
擴展閱讀
燕京啤酒股票行情最新 2025-05-17 20:49:47
固德高新股票行情 2025-05-17 20:37:41
龍油燃油股票行情 2025-05-17 20:34:05

電池的發明人是誰

發布時間: 2021-06-02 11:03:59

㈠ 蓄電池是誰發明的

電池是伏特發明的。

1780年,義大利解剖學家伽伐尼(Luigi Galvani)在做青蛙解剖,無意中同時碰在青蛙的大腿上,青蛙腿部的肌肉立刻抽搐了一下,彷彿受到電流的刺激,伽伐尼認為,出現這種現像是因為動物軀體內部產生的一種電,他稱之為「生物電」。

伽伐尼的發現引起了物理學家們極大興趣的,他們競相重復枷伐尼的實驗,企圖找到一種產生電流的方法,義大利物理學家伏特在多次實驗後認為:伽伐尼的「生物電」之說並不正確。

伏特把兩種不同的金屬片浸在各種溶液中進行試驗。結果發現,這兩種金屬片中,只要有一種與溶液發生了化學反應,金屬片之間就能夠產生電流。伏特用這種方法成功地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個電池──「伏特電堆」。

(1)電池的發明人是誰擴展閱讀:

電池原理

在化學電池中,化學能直接轉變為電能是靠電池內部自發進行氧化、還原等化學反應的結果,這種反應分別在兩個電極上進行。負極活性物質由電位較負並在電解質中穩定的還原劑組成,如鋅、鎘、鉛等活潑金屬和氫或碳氫化合物等。

正極活性物質由電位較正並在電解質中穩定的氧化劑組成,如二氧化錳、二氧化鉛、氧化鎳等金屬氧化物,氧或空氣,鹵素及其鹽類,含氧酸及其鹽類等。

㈡ 電池在我們生活中經常用到.它的發明人是誰

義大利物理學家、電池發明者伏打誕辰
義大利物理學家伏打(Alessandro Volta,1745~1827)生於1745年2月18日科莫.
伏打學生時代就會對自然科學有濃厚興趣.伏打自1765年開始從事靜電實驗研究,1769年發表靜電學著作《論電的吸引》.1775年發明樹脂起電盤,1781年發明靈敏的麥秸驗電器.1782年建立了導體電容C、電荷Q及其電勢V之間的關系式.伏打在科學上的主要貢獻是發明伏打電堆.當他得悉伽伐尼「動物電」的實驗消息後,於1791年著手研究這一現象.經過大量實驗,他否定了「動物電」學說,提出了電的「接觸」學說,指出伽伐尼電產生於兩種不同金屬的接觸.在這項研究的基礎上,他提出了著名的「伏打序列」.他稱金屬為第一類導體,濕物體為第二類導體,如果迴路中同時存在兩類導體,就能夠產生電流.1800年初,他發現了能夠十分明顯地增強該效應的方法,從而發明了「伏打電堆」.1800年3月20日他宣布了這項發明,引起極大轟動.這是第一個可以產生穩定、持續電流的裝置,為電學研究開創了新局面.1801年拿破崙一世召他到巴黎表演電堆實驗,授予他金質獎章和伯爵稱號; 1803年當選為法國科學院外國院士.1819年退休後回到故鄉科莫.1827年3月5日在該地逝世.
他的其他研究成果還有:1776年發現甲烷,測定了空氣的膨脹系數.為了紀念他在電學上的貢獻,根據他的姓氏把電動勢、電勢差、電壓的單位命名為伏特(volt).
轉載的希望能幫到你

㈢ 電池是誰發明的

伏特發明了電池。

1799年,義大利物理學家伏特把一塊鋅板和一塊錫板浸在鹽水裡,發現連接兩塊金屬的導線中有電流通過。於是,他就把許多鋅片與銀片之間墊上浸透鹽水的絨布或紙片,平疊起來。

用手觸摸兩端時,會感到強烈的電流刺激。伏特用這種方法成功地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個電池──「伏特電堆」。這個「伏特電堆」實際上就是串聯的電池組。這成為早期電學實驗,電報機的電力來源。

(3)電池的發明人是誰擴展閱讀

不同電池各有特性,用戶必須依照廠商說明書指示的方法進行充電。在待機備用狀態下,電話也要耗費電池,如果要進行快速充電,宜先將手機關閉或把電池拆下進行充電。

有些自動化的智能型快速充電器當指示燈信號轉變時,只表示充滿了90%,充電器會自動改用慢速充電將電池完全充滿。用戶最好將電池完全充滿後使用,否則會縮短使用時間。

㈣ 電池的發明者是誰

義大利物理學家伏打發明了電池~

1800年,伏打用鋅片與銅片夾以鹽水浸濕的紙片疊成電堆,這種裝置可以產生電流,後來被稱為伏打電堆.伏打還製作了一種被稱為"杯冕"的裝置.將鋅板和銅板放在盛有鹽水或稀酸的杯中,只要用導線把兩種金屬板連接起來,就有電流產生.他把這種裝置稱為"人造電器官",與電鰻的自然電器官相對應.伏打電堆的發明,使人們第一次獲得比較強且穩定而持續的電流,為電學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

義大利物理學家伏打(Alessandro Volta,1745~1827)生於1745年2月18日科莫。

伏打學生時代就會對自然科學有濃厚興趣。伏打自1765年開始從事靜電實驗研究,1769年發表靜電學著作《論電的吸引》。1775年發明樹脂起電盤,1781年發明靈敏的麥秸驗電器。1782年建立了導體電容C、電荷Q及其電勢V之間的關系式。伏打在科學上的主要貢獻是發明伏打電堆。當他得悉伽伐尼「動物電」的實驗消息後,於1791年著手研究這一現象。經過大量實驗,他否定了「動物電」學說,提出了電的「接觸」學說,指出伽伐尼電產生於兩種不同金屬的接觸。在這項研究的基礎上,他提出了著名的「伏打序列」。他稱金屬為第一類導體,濕物體為第二類導體,如果迴路中同時存在兩類導體,就能夠產生電流。1800年初,他發現了能夠十分明顯地增強該效應的方法,從而發明了「伏打電堆」。1800年3月20日他宣布了這項發明,引起極大轟動。這是第一個可以產生穩定、持續電流的裝置,為電學研究開創了新局面。1801年拿破崙一世召他到巴黎表演電堆實驗,授予他金質獎章和伯爵稱號; 1803年當選為法國科學院外國院士。1819年退休後回到故鄉科莫。1827年3月5日在該地逝世。

他的其他研究成果還有:1776年發現甲烷,測定了空氣的膨脹系數。為了紀念他在電學上的貢獻,根據他的姓氏把電動勢、電勢差、電壓的單位命名為伏特(volt)。

㈤ 誰是發明電池的人

義大利科學家伏打1800年春發明了「點堆」,也是最早的電池

㈥ 世界上第一個發明電池的人是誰他是哪過人那年發明的電池

伏打(1745~1827)是一位義大利的物理學家,伏打曾擔任帕維亞大學物理學教授。1745年2月18日伏打誕生於一個名叫科摩的義大利小城鎮。伏打從小對電學發生了興趣。1775年發明了用來靜電的儀器棗起電盤。1778年發現並分離了甲烷氣體。1800年伏打用銅片和錫片中間夾有鹽水浸透的紙殼,製成了電池。後來又多次實驗發現,把各種金屬按著鋁、鋅、錫、鐵、銅、銀和金的順序排列時,每兩種金屬組成電池,則前面的金屬帶正電,而後面的金屬帶負電。這就是伏打所發現的「接觸電勢差系列。1800年伏打的第一個電池問世。第二年拿破崙在巴黎看了他的電池表演後,封他為伯爵。後人為了紀念伏打在電學上的貢獻,將電壓的單位以他的姓氏命名為伏特。

㈦ 電池是什麼人發明的

電池發明史

1780年,義大利波羅那大學解剖學教授伽伐尼(Luigi Galvani 1737年9月9日-1798年12月4日)做青蛙腿肌肉運動的解剖學研究,他在實驗中發現,在起電機放電的同時,如果用金屬手術刀觸動蛙腿神經,蛙腿肌肉立刻收縮,為了找出這一現象的原因,在進一步的實驗中意外地發現,若用兩種金屬分別接觸蛙腿的筋腱和肌肉,當兩種金屬的另一端相碰時,蛙腿也會發生抽動。伽伐尼認為這是青蛙體內存在一種「神經電流體」引起的,這種可以使神經、肌肉活動,腦是分泌電液的重要器官。

義大利的物理學家伏達(Alessandro Vlota 1745年2月18日—1827年3月5日)在1792年對伽伐尼的發現做了研究,他發現電流的產生並不需要動物組織,1793年他否認了動物電的存在,認為伽伐尼發現的電產生於兩種不同金屬的接觸,他認為蛙腿的抽動是一種對電流的靈敏的反應,這個電流是由於兩種金屬插在了由肌肉提供的溶液中,並構成迴路而產生的。

1799年伏達用銅片、浸鹽水的紙片、鋅片依次重疊起來,創制了最早的獲得連續電流的伏達電堆。1800年他公布了在1795-1796年間發現的電池原理,1801年他為拿破崙一世演示了伏達電堆,拿破崙授予他金質獎章並封他為伯爵。

1803年,德國化學家裡特爾製造出一台蓄電池。

1836年,英國化學家J.F.丹聶爾製造出了第一塊古典原電池。伏打電堆的一個缺點是由於極化作用而使電流很快減小。他發現的電池是用多細孔的陶罐(開始用動物膜)把浸入硫酸銅溶液中的電極銅棒和鋅棒分開。它能比過去的電池提供更長時間的穩定電流。

1859年,法國物理學家普朗特製造出了第一台可實用的鉛酸蓄電池。他包括兩塊捲成螺旋形的鉛皮,中間用橡皮隔開,浸沒在10%的硫酸溶液中,然後送入電流,使其中一塊鉛皮鍍上,另一塊鉛皮成為粗糙的多孔表面。這種電池比當時的任何電池都具有更高的電動勢。但是由於加工成型過程復雜和冗長,很難批量生產,沒有受到重視。

1865年,法國化學家勒克朗謝製造出第一塊干電池。他採用導電的氯化銨溶液、鋅和石墨作電極,並用二氧化錳作去極劑。這種電池由於使用氯化銨溶液帶來很多不便。

1881年法國化學家C.A.福爾改革了普朗特的鉛蓄電池。他迴避了成型的工序,把直接塗布在鉛板上,這樣使鉛蓄電池引起了商業界的興趣,很快得到批量生產,在汽車、無線電設備、電化學實驗過程中得到應用,成為了通常使用的重要電源。

1888年,化學家卡斯尼爾改進了勒克朗謝的電池。他以潮濕的氯化銨代替其溶液,以鋅皮兼代容器,一舉二用,使用方便,得到了廣泛應用。

㈧ 干電池的發明者是誰

義大利解剖學家伽伐尼因為在解剖青蛙時發現了「生物電」,伏特受伽伐尼實驗的啟發,發明了伏特電堆
,雷克蘭士發明的干電池。

㈨ 電池是由誰發明的

義大利物理學家、電池發明者伏打誕辰

義大利物理學家伏打(Alessandro Volta,1745~1827)生於1745年2月18日科莫。

伏打學生時代就會對自然科學有濃厚興趣。伏打自1765年開始從事靜電實驗研究,1769年發表靜電學著作《論電的吸引》。1775年發明樹脂起電盤,1781年發明靈敏的麥秸驗電器。1782年建立了導體電容C、電荷Q及其電勢V之間的關系式。伏打在科學上的主要貢獻是發明伏打電堆。當他得悉伽伐尼「動物電」的實驗消息後,於1791年著手研究這一現象。經過大量實驗,他否定了「動物電」學說,提出了電的「接觸」學說,指出伽伐尼電產生於兩種不同金屬的接觸。在這項研究的基礎上,他提出了著名的「伏打序列」。他稱金屬為第一類導體,濕物體為第二類導體,如果迴路中同時存在兩類導體,就能夠產生電流。1800年初,他發現了能夠十分明顯地增強該效應的方法,從而發明了「伏打電堆」。1800年3月20日他宣布了這項發明,引起極大轟動。這是第一個可以產生穩定、持續電流的裝置,為電學研究開創了新局面。1801年拿破崙一世召他到巴黎表演電堆實驗,授予他金質獎章和伯爵稱號; 1803年當選為法國科學院外國院士。1819年退休後回到故鄉科莫。1827年3月5日在該地逝世。

他的其他研究成果還有:1776年發現甲烷,測定了空氣的膨脹系數。為了紀念他在電學上的貢獻,根據他的姓氏把電動勢、電勢差、電壓的單位命名為伏特(vo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