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企與央企的區別
兩個概念是包含關系,國企包含央企。
國企是有國有資本控股參股的,包括國有獨資、國有控股/參股企業。在混改之後,范圍進一步擴大;我們常見的那些由地方國資委控股的各地「城投」、「建投」公司,只能稱國企。
央企是直接隸屬中央部委的,真正意義的全民所有制,涉及行業必須由中央控制,如五礦、中鐵、中石油等。
❷ 國企和央企有什麼區別
1、定義上的區別
國企,也就是國有企業,是指有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企業和公司不一樣)以及國有資本控股公司。
央企,也就是中央企業,全稱又叫做「中央管理企業」,主要從事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主要行業和關鍵領域,是國民經濟的支柱。
2、歸屬不同:
央企屬於國有企業的一小部分。兩者的重要性不同,國企主要是指國家和地方政府履行出資人職責而已,央企則是從事重要行業和領域。
央企領導班子由中央直接管理或委託中央組織部、國務院國資委等其他中央部委管理。
目前央企分為三大層次:
第一類,是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96家國有企業,提供公共產品,自然壟斷產品以及競爭類產品。
第二類,是由財政部、中央匯金公司管理的中央企業,屬於金融行業。
第三類,是由由國務院其他部門或群眾團體管理的中央企業,比如煙草、黃金、鐵路客貨運、港口、機場、廣播、電視、文化、出版等行業。
3、國資委代管央企的級別區別
其實大家都知道國企是有級別的,級別最重要的是兩家正部級企業:中國鐵路總公司和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副部級的企業有49家,比如中石油和中石化。領導班子由國務院國資委企干一局管理,其中正職由中央組織部任命。
國資委管轄的另外47家中央企業為廳局級單位,領導班子由國務院國資委企干二局管理。
❸ 央企跟國企是什麼意思
國企,就是國家對其資本擁有控制權和所有權,它的性質是全民所有制企業,同時代表著政府的意志和利益。
國有企業分為中央企業和地方國企,中央企業,就是央企,一般是由國務院直接管理;地方國企,是指由地方政府管理的國有企業。
央企,就是關繫到國家經濟命脈和安全的重要行業及領域的企業,如中石油,中石化,國家電網等。
(3)央企和國企擴展閱讀
國企和央企的區別
1、央企與國企上屬單位不同,央企為國資委直接管理,部分央企負責人是有中組部任命;一般國企隸屬於地方政府管轄,也有歸於中央其他部委管轄。地位等級不同,如部長與市長的差別。
2、央企多為規模超大的企業,500強上榜的國有企業,85%以上為央企。規模大,經營效益自然也高,員工待遇也優越於一般經營性單位。不管是待遇還是發展前景,央企都比國企要好。
3、央企是真正意義上的全民所有制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
4、央企在今後一段時間內,都會明確主業,基本會成為行業內的龍頭企業,大有可為。
央企的分類:
從狹義的角度講,央企一般是指由國務院國資委監督管理的中央企業。從廣義的角度講,央企有以下三種:
第一類:由國務院國資委監督管理的企業,如石油、電信、工業、貿易等行業;
第二類:由財政部、中央匯金公司管理的銀行,如中國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國家開發銀行等銀行;
第三類:由國務院其他部門管理的央企,如煙草、鐵路、機場、出版、文化等行業。
央企裡面還有一個特殊情況,除了廣義和狹義的央企,還有一類央企承擔的責任比較特殊,歸國務院直接管理,屬於正部級。
目前只有兩家這樣的央企:中國鐵路總公司和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國企的變遷:
以前的國企,是用全國人民交的稅養活一部分人的地方的代稱。
現在的國企,就是好幾個有錢有權的中國個體戶(主要是有權)把錢攪和在一起,以這個為誘餌套取全國人民的錢的地方的代稱(股民)。
央企、國企工資一般比較高,而且國有企業部分的考核機制,還是以「年資」為主,成果為輔,更注重工齡的價值。福利待遇比較好,五險一金,節假日還有補貼。
❹ 央企和國企的大區別
國企與央企不能用大與小來衡量。
央企是一個小概念,國企是一個大概念,央企是國企的一種。在我國,凡是由國有資本控制的企業都是國企,其中包括由中央政府控制監管的企業和由地方政府控制監管的企業,前者就是中央所屬企業,簡稱央企;後者叫地方國企。央企和地方國企統稱叫國企。所以,央企是國企的一種。央企肯定是國企,但國企不一定是央企。
兩者定義:
國有企業,在國際慣例中僅指一個國家的中央政府或聯邦政府投資或參與控制的企業。在中國,國有企業還包括由地方政府投資參與控制的企業。政府的意志和利益決定了國有企業的行為。國有企業作為一種生產經營組織形式同時具有營利法人和公益法人的特點。其營利性體現為追求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其公益性體現為國有企業的設立通常是為了實現國家調節經濟的目標,起著調和國民經濟各個方面發展的作用。
中央企業簡稱央企,作為中國國有企業,長期以來是中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按照中國政府的國有資產管理許可權劃分,中國的國有企業分為中央企業(由中央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和地方企業(由地方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特別指出,在我國除了廣義和狹義定義的中央企業外,對於個別中央企業在國家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所承擔的責任較為特殊,這些中央企業歸國務院直屬管理,企業屬於正部級。
❺ 國企和央企是一個概念嗎
不是一個概念,有本質差別。
我們可以這要認為:所有的央企都是國企,但國企不一定都是央企。因為,所謂「央企」是指直屬於國務院有關部門(如國資委等)的國有企業(「央」即中央,指中央人民政府)。
區別如下:
1、央企與國企上屬單位不同。
央企為國資委直接管理,部分央企負責人是有中組部任命;一般國企有隸屬於地方政府管轄的,又由中央其他部委管理的。簡單說,地位不同,有如部長與市長之差別,央企是部長 的話,國企就類似市長。
2、央企與國企規模不同。
央企多為規模超大的企業,看中國500強,上榜的國有企業,85%以上為央企,規模大,領導權利自然也大,員工福利應該也好。而國企福利雖然好,但是一般只是地方政府支持的企業。相對央企來說規模較小。
3、央企與國企經濟體制不同。
央企是真正意義上的全民所有制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國企有地方政府和地方公司共同參與
4、央企與國企支持對象不同。
央企在今後一段時間內,都會明確主業,基本會成為行業內的龍頭企業。國家支持。國企很多隻是地方政府支持。
(5)央企和國企擴展閱讀
(一)廣義的中央企業包括三類:
1、是由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中央企業,從經濟作用上分為提供公共產品的,如軍工、電信;提供自然壟斷產品的,如石油;提供競爭性產品的,如一般工業、建築、貿易。
2、是由財政部、中央匯金公司直接管控的大型銀行,屬於金融行業, 具體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3、是由國務院其他部門或群眾團體管理的中央企業,屬於煙草、黃金、鐵路客貨運、港口、機場、廣播、電視、文化、出版等行業。
(二)狹義的中央企業:
通常指由國務院國資委監督管理的中央企業。相對於其他一些國家來講,中國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范圍是比較窄的。
(三)特例
特別指出,在我國除了廣義和狹義定義的中央企業外,對於在國家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所承擔的責任較為特殊的中央企業,則歸國務院直屬管理,屬於正部級。
❻ 國企和央企有什麼區別
❼ 央企和國企有什麼區別
一、先說一下國企和央企的區別
這兩個概念是相互交叉的,首先說國企,國企就是國家作為投資主題成立的企業,過去是按系統劃分的,屬於中央部委的,叫央企,例如中國南方航空、中國東方航空,還有兵器工業部的如飛機製造公司等。屬於地方的叫地方企業,如國營××市機床廠,還有就是集體企業,這個企業的出資人不是國家財政的,而是一個特定的群體,比如是某個大廠成立的廠辦集體,也可以是街道為安置剩餘人員自籌資金成立的,也包括村集體設立的企業。從隸屬關繫上分,央企規國家部委管理,省市企業(國營)規各省市的工業局管理,集體企業由主辦單位管理。在我國,按國有資產的用途,可以分為經營性資產和非經營性資產。在經營性資產中,按政府的管理許可權,可以分為中央企業和地方企業。
廣義的中央企業包括三類:
一是由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企業,從經濟作用上分為提供公共產品的,如軍工、電信;提供自然壟斷產品的,如石油;提供競爭性產品的,如一般工業、建築、貿易。
二是由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管理的企業,屬於金融行業。
三是由國務院其他部門或群眾團體管理的企業,屬於煙草、黃金、鐵路客貨運、港口、機場、廣播、電視、文化、出版等行業。
四、央企不同於國企之根本處在於
1、央企與國企上屬單位不同,為國資委直接管理,部分央企負責人是有中組部任命;一般國企有隸屬於地方政府管轄的,有歸口於中央其他部委的。簡單說,地位不同,有如部長與市長之差別。
2、央企多為規模超大的企業,看中國500強,上榜的國有企業,85%以上為央企,規模大,領導權利自然也大,員工福利應該也好。
3、央企是真正意義上的全民所有制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
4、央企在今後一段時間內,都會明確主業,基本會成為行業內的龍頭企業,大有可為。
❽ 央企和國企有什麼區別
國企與央企的區別:
1、央企和國企的概念范圍不同
簡單的來說,央企是國企的一種。所有的央企都是國企,但不是所有的國企都是央企。央企是一個小概念,國企是一個大概念,國企包括中央所屬國有企業和地方所屬國有企業,即央企和地方國企統稱為國企。
2、央企與國企上屬單位不同
央企為國資委直接管理,部分央企負責人是有中組部任命。一般國有企業隸屬於地方政府管轄的,央企歸於中央其他部委管理。
3、央企與國企規模不同
央企多為規模超大的企業,看中國500強上榜的國有企業,85%以上為央企。央企是真正意義上的全民所有制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央企在今後一段時間內,都會明確主業,基本會成為行業內的龍頭企業。一般國有企業隸屬於地方政府管轄,其發展會受到地域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