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尼採的著作最應該看哪本
第三個時期:1883-1889年。這是尼采之所以是尼採的關鍵時期。他拋棄了以往哲學家的影響,開始獨創自己的哲學體系,他試圖克服對真理的熱情。他用「權力意志」、「同一物的永恆輪回」等大論題取代了先前啟蒙主義式的懷疑論,繼查拉圖斯特拉的「偉大肯定」之後,開始了「重估一切價值」的壯舉。用現代德國哲學家的話來說,就是開始了尼採的「偉大的形而上學」。這一時期的作品有:《善惡的彼岸》(1885-1886)、《道德的譜系》(1887)、《偶像的黃昏》(1888)、《反基督徒》(1888)、《看哪這人》(1888)以及未完成的哲學總結性著作《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 權利意志》(1885-1889.1),此書在尼采逝世後由其妹妹編輯出版。
Ⅱ 為什麼尼採的書要少看
尼採的書肯定了古希臘悲劇世界觀,反駁現代繼承下來的蘇格拉底式的科學樂觀主義。盡量少看,是因為很難看懂,再者容易產生悲觀情緒,影響讀者。
尼采24歲時成為了瑞士巴塞爾大學的德語區古典語文學教授,專攻古希臘語,拉丁文文獻。但在1879年由於健康問題而辭職,之後一直飽受精神疾病煎熬。1889年尼采精神崩潰,從此再也沒有恢復,在母親和妹妹的照料下一直活到1900年去世。
尼採的著作對於宗教、道德、現代文化、哲學、以及科學等領域提出了廣泛的批判和討論。他的寫作風格獨特,經常使用格言和悖論的技巧。尼采對於後代哲學的發展影響很大,尤其是在存在主義與後現代主義上。
(2)尼採的書盡量少看擴展閱讀:
尼采最著名的作品是《悲劇的誕生》《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權力意志》
《悲劇的誕生》是尼采早期的一本著作,它表面上講的是美學,實則是用其美學思想來闡述其哲學思想。尼採在書中提出了日神和酒神精神,日神是阿波羅,象徵著圖像的美,是積極向上的,是理性的。
酒神是音樂美,是迷醉狀態下情感的沖動,整個人類的藝術就是日神酒神的沖突融合,尼采還預示日神的時代必將過去,酒神的時代必將到來。這部著作是尼采哲學的開端,也大致勾勒出其後整個哲學的輪廓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是尼採的一部詩體著作,講的是智者查拉圖斯特拉在人世間傳播智慧,啟迪人心的故事(不是正統的哲學著作,是很典型的通過故事講哲學),在這部書中,尼采提出了「超人」「永恆輪回」等他的重要哲學思想,是囊括尼采思想最全面的著作,也是他最著名的著作
《權力意志》,晚年的尼采想總結其一生的哲學思想,以反對傳統道德為根基,重估一切價值。這可以說是最浩大的工程,尼采為此做了大量筆記,可他最後還是放棄了這部著作的編寫,沒過幾年就瘋了。
瘋後,筆記由其妹妹整理成兩大冊的《權力意志》,成為了尼采哲學最後的,也是最耀眼的輝煌。不過他妹妹對這些筆記做過篡改,所以她整理的版本不足為信,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權力意志是由後世學者根據筆記原稿整理的,可以說最真實的體現了尼采。
Ⅲ 尼采最後的歲月最後的留經歲月姚可尼採的書不能看嗎
尼采一聲都患有神經病,他的思想有點像意識流思想,建議你未成年人不要看尼采,福克納或者李健熙的回憶錄,太極端
Ⅳ 尼採的書適合20歲人看么
你還是先看佛經與佛學,再去看哲學吧。為什麼?
哲學讓人誤入歧途。
我們知道,認識真理的過程是靠一點一點毫無聯系的句子,就是深刻於心的某些只言片語,而哲學來自人的體系性決定了它的封閉和「自私」,心理學是哲學之母,其實這句話讓我首先想到的是哲學家都有嚴重的心理問題,哲學家並不是健康的人。他們一樣敗在「知行合一」上。像教導別人熱愛生活的作家三毛,自己卻自殺了。我寧願那些把哲學理論和哲學家分開的人去上吊,因為我已經學會了分辨。
所以,哲學如果沒有讓我們成為一個正確的人,沒有讓我們得到真正的自由,沒有讓我們成為一個「健康」的人,沒有讓我們更接近真理和光明,無論世人多麼推崇,我都認為這樣的哲學是黑暗的毒氣。
一本哲學書,就是一個大災難。
我否定哲學,就像你所說的那樣,他們因為不能知行合一,所以是毒瘤,是妄想主義者。我學佛,因為佛教才是唯一的真理實證者,知行合一者,也是尼采所拚命追求的所謂的超人,因為佛有六神通,不過佛是放下肉體才證得到的超人,執著肉體與生活的人,永遠無法洞查到生命的內部了解到宇宙的真相,所以永遠成為了歪理的奴隸與他人的工具,佛也正是尼采所說的那種超越自我的人,如果自己的肉體都不能超越,你算哪門子的超越者呢?你想得到自由,就要超越肉體,如佛所說,讓你被縛的,是你的肉體,讓你得到解脫的,也是你的肉體,你解開了它,你就能得到自由。
Ⅳ 尼採的書,如果沒讀過,從那本開始讀比較好呢
尼采
一百多年以前,在南歐的山谷和海濱,有一位孤獨的漫遊者,他沒有職業,沒有家室,一身是病,四處飄泊。手中的筆記本是他唯一的伴侶,他隨手記下像風一樣迎面撲來的思想。這個人生前默默無聞,死後卻成了西方社會家喻戶曉的人物。
他就是德國哲學家尼采。
弗里德里希·威廉姆·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於1844年10月15日出生在德國薩克森邦的一個新教牧師家庭里。他的前半生的經歷很簡單,似乎和當時德國一般知識分子並無不同。從二十歲到二十四歲,他先後在波恩大學、萊比錫大學專修古典語言學。從二十五歲到三十四歲,他在瑞士巴塞爾大學任古典語言學教授。三十四歲以後,尼採的生涯出現傳奇式的轉折。他辭去教職,遁入山林,在自願的流放中寫作他的驚世駭俗的書籍。他那敏感的神經時而被與世隔絕的可怕的孤獨感折磨得發狂,時而因如潮湧現的思想而興奮得發狂,十年之後,他真的發狂了。這位詩人哲學家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精神病患者。在神智癱瘓中又活了十年,1900年8月25日,尼採在魏瑪與世長辭。
在擅長思辨、酷愛構造體系的德意志民族中,尼采真是一個別具一格的哲學家。他富於詩人氣質,也確實寫了許多詩,他的詩作在近代德國詩壇上有著重要影響。他的著作多由雋永的格言構成,文體優美,長於直覺和洞見。尼採的創作一般可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1870—1876年。這時他崇尚哲學家叔本華和音樂家瓦格納,批判蘇格拉底,反對19世紀迷漫歐洲的「學究氣」,反對德國精神的「貧困化」,為缺乏「力」、「生命的充盈」和「天才」而深感惋惜。《悲劇的誕生》(1871)和《不合時宜的考察》(1873一1876)等,是他這一時期的主要作品。
第二個時期:1876-1882年。這一時期的尼采與其說是狂熱主義者,倒不如說是懷疑論者、心理學家和啟蒙意義上的分析學家。他在哲學上逐漸否定了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在人性和音樂方面則同瓦格納分了手,他主張音樂應從宗教轉化為具有真正意義的哲學學科。這一時期的主要作品有:《人性的,太人性的》(1878-1880)、《朝霞》(1881)和《快樂的知識》(1882)等。
第三個時期:1883-1889年。這是尼采之所以是尼採的關鍵時期。他拋棄了以往哲學家的影響,開始獨創自己的哲學體系,他試圖克服對真理的熱情。他用「權力意志」、「同一物的永恆輪回」等大論題取代了先前啟蒙主義式的懷疑論,繼查拉圖斯特拉的「偉大肯定」之後,開始了「重估一切價值」的壯舉。用現代德國哲學家的話來說,就是開始了尼採的「偉大的形而上學」。這一時期的作品有:《善惡的彼岸》(1885-1886)、《道德的譜系》(1887)、《偶像的黃昏》(1888)、《反基督徒》(1888)、《看哪這人》(1888)以及未完成的哲學總結性著作《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 權利意志》(1885-1889.1),此書在尼采逝世後由其妹妹編輯出版。
尼采哲學有三個彼此聯系的主要命題,即權力意志、超人和一切價值的重估。這三個命題是他批判歐洲傳統文明的產物。尼采認為,歐洲傳統文明的弊病表現在科學和哲學方面,便是理性主義的統治,壓制了非理性的生命本能;表現在宗教和倫理方面,便是虛無主義的統治,所謂虛無主義,尼采賦予它特定的含義,用來指否定生命的立場,同樣壓制了生命的本能。它們的共同結果是導致人類的頹廢衰弱。尼采對人類的現狀極為不滿,以改善人類為自己的最高使命。為了改善人類,他提倡權力意志說,提倡生命本能的發揚光大。為了改善人類,他提出「超人」的理想,把改善人類的希望寄託在權力意志強盛、生命本能興旺的新型個人即超人身上。為了改善人類,尼采要求根本改變人類的價值觀念,以權力意志即生命本能的擴張為尺度重估一切價值。在這里,重要的不是他的學說的特殊內容,而是他所代表的一般傾向。在資產階級哲學家營壘里,尼采第一個明確地把握住西方價值觀念轉換的趨勢,思考和提出了激動著現代人心靈的一系列問題,開了現代西方哲學中非理性主義潮流的先河。
這位孤獨的哲學家生前離群索居,著作大多自費出版,幾乎無人問津。他的代表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發表了五年,仍然是一片沉默。然而,他對他身後的聲名是滿懷自信的。「我的時代還沒有到來,有些人是生於既死之後。」這一預言倒並非瘋子的自大妄想。在他神智清醒的最後一年,丹麥文藝理論家勃蘭兌斯首先發現了他,在大學講壇上講授他的哲學,斷言他在知識分子中將享有盛譽。半個多世紀以來,西方世界一再掀起尼采熱。二十世紀的許多資產階級哲學流派!包括生命哲學、實證主義、實用主義、現象學、存在主義、歷史哲學等等,都從他那裡吸取思想養料。他似乎不屬於其中某一流派,卻幾乎被所有這些流派視為先驅之一。他的影響超出了哲學的領域。他不是作為一個學院式的哲學家在學術界的圈子裡發生影響,而是作為思想家對整個現代思潮發生影響。弗洛伊德承認尼采對於他創立精神分析學有所啟示。有人把尼采尊為社會心理學的鼻祖。至於在文學藝術領域里,尼采對於現代文藝思潮的影響之大在哲學家中也許是首屈一指的,包括斯特林堡、茨威格、托馬斯·曼、霍普曼、肖伯納、傑克·倫敦、紀德、馬爾羅在內的一大批現代著名作家都信奉尼采學說,尼采對於魯迅、郭沫若、茅盾、郁達夫、徐志摩等中國現代作家的影響,也是眾所周知的歷史事實。
一提起尼采,人們往往聯想到法西斯主義。納粹確實曾經歪曲利用了尼采思想中的某些因素。但是,尼採的妹妹福斯特·伊麗莎白·尼采對此負有重要責任。在尼采生前,伊麗莎白不失為他的一個朋友。然而,在尼采精神失常以後,作為一個頑固的反猶太主義者的妻子,伊麗莎白利用她獲得的尼采著作的出版權,竄改包括《權力意志》在內的尼采本人未及出版的著作,塞進德國沙文主義和反猶太主義的私貨。義大利學者G·柯里和M·蒙蒂納里做了大量甄別工作,從1967年開始出版研究版尼采全集,想恢復尼采著作的本來面目。
尼采作品選集尼采 著
《悲劇的誕生卷》
《悲劇的誕生》
《論道德的譜系》
《查拉斯圖拉如是說》
《偶像的黃昏》
《瓦格納事件》
《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
《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 權力意志》
Ⅵ 剛開始看尼採的書應該從那些開始看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是尼採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幾乎包括了尼採的全部思想。 你可以依舊以《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為起點,不過建議你先閱讀《尼采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書中不僅囊括尼採的生平與創作背景,且針對《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思想有綜合性闡述與解釋。在此基礎上閱讀《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便相對容易理解了。 如果你是想先通過某一本書了解尼採的所有哲學范疇,那麼我推薦你看《尼採的使命》,裡面囊括了尼采生平與際遇,對那個時代他的思想有比較完整的概括,同時選取了部分尼采精彩的觀點加以解釋,比較好懂。 雖然推薦的兩本書都並非出自尼采之手,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Ⅶ 尼採的書,以及他的思想怎麼樣適合大家讀嗎
每個人評價不一樣吧,這需要自己去了解,
平心靜氣去讀,也可以參考一些研究尼采比較透徹的專著,比如周國平寫過的一本,貌似叫做《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比較淺白清楚,可以試試看。尼採的書都是用詩化的語言寫成,有些地方的確比較隱晦不易理解,建議先去了解他思想的大體內容,知道大致范圍。
也可以看叔本華,兩個人思維接近,相互影響也很多,而叔本華作品更易理解,應該會對你有一定幫助。
Ⅷ 看尼採的書感覺自己有點走火入魔了,怎麼辦呢
那就不要看,這種哲學書極容易把人帶入彎路。
看點正能量的書吧,比如《毛主席語錄》;或者輕松幽默的小說,比如歡快樂觀的書籍等等,把自己帶出這個氛圍。
等到放下一段時間後,想看的話再繼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