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日本全稱是什麼
日本國。
(日語:にほんこく;英語:Japan),簡稱「日本」。
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及6800多個小島組成,總面積37.8萬平方公里。主體民族為大和族,通用日語,總人口約1.26億。日本三大都市圈是東京都市圈、大阪都市圈和名古屋都市圈。
日本是一個太平洋西岸的島國。西隔東海、黃海、朝鮮海峽、日本海與中國、朝鮮、韓國等國相望。屬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終年溫和濕潤。6月多梅雨,夏秋季多台風。
3世紀中葉,其境內出現大和國。645年,日本向中國唐朝學習,進行大化改新。12世紀後期,天皇皇權旁落,進入幕府統治時代。19世紀50年代中期,黑船事件迫使日本放棄「鎖國政策」,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1868年,明治天皇重新掌權,實行明治維新,建立日本帝國,迅速躋身帝國主義列強行列,對外走上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曾多次侵略中國、朝鮮等亞洲國家。二戰戰敗後,頒布新憲法,由天皇制國家變為以天皇為國家象徵的議會內閣制國家。
日本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世界第三大經濟體,G7、G20等成員。其自然資源匱乏並極端依賴進口,發達的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科研、航天、製造業、教育水平均居世界前列。此外,以動漫、游戲產業為首的文化產業和發達的旅遊業也是其重要象徵。至今保存著以茶道、花道、書道等日本傳統文化。
疆域
截至2019年1月,日本位於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北部,陸地面積約37.8萬平方公里,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和其它6800多個小島嶼,因此也被稱為「千島之國」。
日本東部和南部為太平洋,西臨日本海、東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別和朝鮮、韓國、中國、俄羅斯、菲律賓等國相望。日本北海道有世界最著名的漁場之一——北海道漁場,其成因是千島寒流與日本暖流交匯。
(1)riben擴展閱讀:
自然環境
日本國土南北狹長,四季分明,也是一個多山國家。因為日本是島嶼國家,四面環海,所以來自外部新生物入侵的可能性也相對較低,離島地區更形成了獨自的生態系統,特別是小笠原群島及琉球群島自古就形成了比日本本土更加孤立的生態系統,小笠原群島更有「東洋的加拉帕戈斯」之稱。
伴隨明治時代以後外來物種的進入,生態系統發生變化,日本的生物多樣性也受到影響,本地物種如朱䴉及日本狼都在20世紀滅絕,但日本各地仍保留著大量珍貴的生態系統,如知床、白神山地、小笠原群島和屋久島都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遺產。
各地氣候
日本一年四季溫差很大。深受海洋影響,海洋性氣候明顯。日本國土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但由於日本的島嶼自西南向東北延伸得很長,南北跨越緯度約20度,因此全國各地的氣候仍然有很大的不同,主要可分為六個氣候區:
1、 北海道氣候:北海道不受梅雨的影響,降雨量較日本其他地方為少。夏季短暫且涼爽,冬季漫長而寒冷。
2、日本海側氣候:范圍包括本州島西部的海岸地區。冬季受西伯利亞高氣壓所影響,吹西北風。同時由於暖流對馬海流在冬季通過日本海而帶來大量水汽,因而常有豪雪。夏季降水較少,因位於夏季風的背風地帶有時出現焚風而異常高溫。
3、中央高地式氣候:典型的內陸性氣候,冬寒夏涼。冬季與夏季及晝夜之間溫差很大,降雨量少。
4、太平洋側氣候:包括了本州東海岸、南四國和九州大部分地區。夏季受東南季風影響,梅雨強台風多,冬季的降雪較少。
5、瀨戶內海式氣候:包括了山陽地方、北四國、近畿與九州局部地區。天氣常是晴天,降雨量少,不時遭受熱浪侵襲。
6、南西諸島式氣候:范圍為琉球群島。這里屬亞熱帶氣候,夏季炎熱冬季溫暖,降雨量大,且常受台風吹襲。
B. 日本是怎麼來的
關於日本民族的起源,或日本人的起源問題,學界至今仍聚訟不決。
從體質結構來看,諸種見解大致可分三類:
(一)「人種更替說」,認為在日本列島曾發生一次乃至兩次人種更替。如在19世紀80年代,解削學家小金井良精認為,在繩紋時代生活於日本列島的原住民是阿伊努入,繩紋時代後他們被大陸來的其他人種驅趕往北方。
(二)「混血說」,認為「原日本人」(舊石器時代的日本人)在繩紋時代之後,與大陸或南洋諸島移居來的其他人種混血,逐漸形成現代日本人。醫學家清野謙次首先提出「混血說」,直至20世紀30年代,仍為學界主流。
(三)「演變說」(或稱「連續說」),認為繩紋時代的日本人由於生活方式的變化,其體質逐漸演變,成為彌生時代人、古墳時代人乃至現代日本人。它更為重視人種的繼承性,既不贊同「人種更替說」,也不大重視混血對日本民族構成的影響。
二戰後,東京大學人類學研究室的長谷部言人和鈴木尚教授持此說,至今對學界仍有影響。
(2)riben擴展閱讀:
日本原本沒有名字。在古代日本神話中,日本人自稱其為「八大洲」或「八大島」等。
據《後漢書》記載,我國古代稱日本為「倭」或「倭國」。公元五世紀日本統一後,定名為「大和」。
七世紀後半葉,日本遣唐使根據中國皇帝國書中的稱呼將其國名改稱為「日本」,意為「太陽升起的地方」,一直沿用至今。日本人也一直是視太陽為圖騰的。
隋唐之後,日本開始大規模接受漢文化,隨著對中國文化的了解越來越多,日本對「倭國」稱呼越來越不滿意。
據《新唐書·日本傳》記載:咸亨元年(670年),倭國遣使入唐,此時倭國已「稍習夏言,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為名」。所以,日本國的國名,當是中國隋朝皇帝無意賜予的。
日本文化由來:從1996年開始中日兩國考古學和人類學多次證實日本民族是主要由西伯利亞通古斯人、古代中國漢族、古代中國南方沿海人和少量的長江下游的吳越人、少量南洋群島的馬來人以及中南半島的印支人融合而來。
C. 日本是什麼
根據日本民間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建國。「日本」這個詞的意思是「朝陽升起的地方」(近日所出)。日本國一詞意即「日出之國」。是東亞一個由本州、四國、九州、北海道四個大島及3900多個小島組成的群島國家。東臨太平洋,位於太平洋西北部,西與中國、朝鮮半島以及俄羅斯隔海相望,首都東京。公元1世紀進入奴隸社會,7世紀進入封建社會,19世紀中期明治維新後進入資本主義社會,二戰後經濟實力迅速提高。日本的國家理念為立憲主義、國民主權、基本人權的尊重、和平主義,實行以天皇為國家象徵的君主立憲政體。
國旗:日章旗,亦稱太陽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也就是標准國旗的長度尺寸)。旗面為白色,正中有一輪紅日。白色襯底象徵純潔,紅日居中象徵忠誠。日章旗是明治3年(1869年3月9日)由太政官劉聚楓頒布制定的。
軍旗:旭日旗,白底紅日16道紅色光芒線,由太陽旗演變而來,曾是日本陸海軍旗,現為日本海軍旗,平時在前部桅桿升起稱艦旗,海戰時在後部桅桿升起稱戰斗旗。
國徽:圓形,繪有16瓣黃色的菊花瓣圖案。菊花圖案也是皇室御紋章上的圖案。
國花:櫻花
國鳥:綠雉
國石:水晶
總人口:127,767,944(世界第10名),而據日本共同社2012年1月1日報道,日本厚生勞動省的人口動態統計年度推算顯示,日本出生及死亡人數分別刷新了1947年有統計以來的最低及最高紀錄,出生人數減去死亡人數得出的人口自然增減數為負20.4萬人,連續5年呈負值。人口減少數量是2010年的1.5倍多,刷新了歷史紀錄。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公布的2011年世界各國人均壽命,日本以83.4歲排名第1。根據日本政府在內閣會議中確定的2011年版老齡社會白皮書內容,截至2010年10月1日,日本國內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23.1%;?主要民族為大和族,北海道地區約有2.4萬阿伊努族人;通用日語,北海道地區有少量人會阿伊努語;主要宗教為神道教和佛教,信仰人口分別占宗教人口的49.6%和44.8%。
近現代史(簡略):1931年,日本發動滿洲事變(九一八事變),在中國東北建立滿洲國。
1936年2月26日發生了二二六事件,廣田弘毅組閣,軍部對政治的干預進一步增強。
1937年7月,日本帝國與中國爆發日中戰爭,戰爭期間日本勢如破竹、連戰皆捷,佔領中國多處領土,蔣介石率領的國民政府軍隊只能退守中國西南一帶。
1941年日軍奇襲位於夏威夷的美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正式向美國、英國和荷蘭宣戰,同時開始進軍東南亞及大洋洲。中途島戰役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戰爭後期,日本本土受到盟軍的密集轟炸,造成數百萬人喪生與工業設施的損毀。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軍分別在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兩枚原子彈;8月8日,蘇聯對日本宣戰;8月15日,裕仁天皇透過電台廣播宣布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調印降伏文書,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交戰正式結束。
從戰敗到1952年期間,日本實際被盟軍軍事佔領,由盟軍司令(GHQ)統治,美軍實行財閥解體政策,對壟斷資本進行大規模重組。1950年,伴隨韓戰而生的「特需繁榮」讓日本經濟進入高速發展期。
1956年12月18日,日本加入聯合國。1964年,東京成功舉辦奧運會;同年日本加入了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正式躋身於先進國家之列。
1973年,由於能源危機,日本經濟由高速成長轉入安定成長階段,但成長速度仍是西方先進國家中的前列。日本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戰後的日本長期由自民黨執政,是為所謂「55年體制」直到1993年才出現短暫換屆。
1990年代初期,日本泡沫經濟崩潰,經濟陷入長期不景氣階段。這一時期失業攀升,國債與赤字龐大,加上奧姆真理教發動的一系列恐怖攻擊與阪神大地震社會陷入不安。進入21世紀初期日本經濟透過往新興市場出口出現小波段復甦的伊邪那美景氣,但是後續發生全球金融海嘯和福島核災經濟陷入困境,新力和豐田指標性大企業紛紛爆出巨大虧損,自民黨下台,廣稱「失落的20年」困境。
D. 關於日本的介紹
(一)日本簡介:
日本(英語:Japan),全稱日本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部,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其國名取「日出之國」之意,領土由本州、四國、九州、北海道四大島及7200多個小島組成,總面積37.8萬平方公里。日本以大和民族為主體民族,通用日語,總人口為1.26億。
3世紀中葉,其境內出現較大的國家「大和國」。645年,日本向中國唐朝學習,進行大化改新。12世紀後期,進入幕府時代。1868年,日本又向歐美列強學習,進行明治維新,迅速躋身資本主義列強行列,對外逐步走上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曾侵略中國、朝鮮等亞洲國家。
二戰後,美軍佔領日本。1947年,頒布新憲法,由天皇制國家變為以天皇為國家象徵的議會內閣制國家。日本戰後奉行「重經濟、輕軍備」路線。
於20世紀60年代末一躍成為西方第二大經濟強國。20世紀90年代開始,其經濟陷入長期低迷,並面臨老齡化、少子化等嚴峻的社會問題,目前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二)日本名勝古跡及相應地點:
1、富士山:富士山是日本第一高峰。
2、東京鐵塔:位於東京市內,於1958年建成。它是仿造法國巴黎的埃菲爾鐵塔建造而成的,高333米,塔身為棱錐體,有黃、白、紅三種顏色。
3、金閣寺:原為大臣西園寺恭經的別墅,修建於14世紀,後歸幕府將軍足利義滿所有,並進行了大規模的翻修和擴建。
4、銀閣寺:銀閣寺位於京都東山山麓,1482年由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滿的孫子足利義政按金閣寺的造型修建,是一座精緻的兩層閣樓。
5、唐招提寺:位於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條街,759年為中國唐朝高僧鑒真所建。
6、大阪城天守閣:安土桃山時代的建築。天守閣內存放著有關天主教的珍貴史料,十分具有歷史價值。
7、阿蘇火山:東大寺、嚴島神社、平安神宮(祭奉桓武天皇和孝明天皇,京都必游景點之一)、那智瀑布、清水寺、東尋坊、櫻島、姬路城。
8、台場:或稱御台場,位於東京都東南部東京灣的人造陸地上,是東京最新的娛樂場所集中地。
9、淺草寺:創建於628年,是東京都內最古老的寺院。江戶時代將軍德川家康把這里指定為幕府的祈願所。
(三)靠海的可以度假的地方:
北海道稚內市,山形縣酒田市,新瀉縣的彌彥山,稲村ガ崎海岸,千葉県,黃金崎,京都府,長崎縣松浦市的「土谷棚田」,愛媛縣伊予市的「下灘駅」,沖繩縣北谷的「サンセットビーチ」。
(四)日本習俗:
稱呼:稱呼日本人時,可稱之為「先生」、「小姐」或「夫人」,也可以在其姓氏或名之後加上一個「君」字,將其尊稱為「某某君」。只有在很正式的情況下,稱呼日本人才使用全名。
打招呼:日本人的打招呼,基本上是以鞠躬來表示的,其來自於唐朝文化。站著的時候,雙腳合攏、直立,彎腰低頭。從一般性行禮到上身至90度的鞠躬。根據禮節輕重程度的不同,低頭的角度是各種各樣的。在鋪著「たたみ」(榻榻米)的房間里,必須要坐著行禮。
(五)日本迪士尼的地點:
東京迪士尼樂園,修建於1982年,位於日本東京都以東的千葉縣浦安市舞濱,是由美國迪士尼公司和日本梓設計公司合作建造的。被譽為亞洲第一游樂園的東京迪士尼樂園,依照美國迪士尼樂園而修建,主題樂園面積為四十六公頃。
(4)riben擴展閱讀:
日本國家象徵:
1、國名
日本,意為「日出之國」。最早稱「和」或「倭」(均讀作yamato,中文譯作邪馬台),「日本」這一稱呼大約使用於公元7世紀後期。其來歷在日本史書中沒有明確記載,但中國的《新唐書》則記載道:「咸亨元年(670年),遣使賀平高麗。
後稍習夏音,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所出,以為名。」 意即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倭國派使者祝賀唐朝平定高句麗,因為懂點漢語,所以討厭「倭」這一名稱,故改國號為日本,使者自稱這是因為地理位置靠近日出之處而命名的。
2、國旗
日章旗(或日之丸、日の丸),亦稱太陽旗,呈長方形,長與寬比為3:2(標准國旗長度尺寸)。旗面為白色,正中有一輪紅日。白色襯底象徵著純潔,紅日居中象徵著忠誠。
傳說日本是太陽神所創造,天皇是太陽神之子,太陽旗來源於此。日章旗古已有之,作為正式國旗是明治三年(1870年)根據太政官布告第57號(商船規則)頒布制定的。
3、國徽
日本國徽是一枚皇家徽記,在日本,由於法律並沒有確立正式的國徽,因此習慣上,日本皇室的家徽「十六瓣八重表菊紋」,即菊花紋章被廣泛作為日本代表性的國家徽章而使用。
日本內閣所使用的代表徽章「五七梧桐花紋」,也常在國際場合及政府文件作為國家的徽章而使用,例如日本入境許可貼紙的底紋。
4、國歌
君之代(君が代、Kimigayo)
5、軍旗:旭日旗,白底紅日16道紅色光芒線,由日章旗演變而來,曾是日本陸海軍旗,現為日本海上自衛隊旗,平時在前部桅桿升起稱艦旗,戰時在後部桅桿升起稱戰斗旗。
6、國鳥:綠雉
7、國石:水晶
8、國花:櫻花(民間)、菊花(皇室)
E. 世界500強企業中,日本多少
在2007年世界500強企業中,日本一共有68家企業入選,分別是:
排名 企業中文名 企業國籍 經營范圍 營業額收入(百萬,美元)
8 豐田汽車 日本 汽車 185,805.0
24 日本電報電話 日本 電信 94,869.3
31 本田汽車 日本 汽車 87,510.7
38 日立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83,596.3
41 日產汽車 日本 汽車 83,273.8
47 松下電器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78,557.7
65 索尼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66,025.6
69 日本生命 日本 保險 61,158.3
87 東芝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56,028.0
113 東京電力 日本 天然氣與電力 46,418.3
118 新日本石油 日本 煉油 45,071.2
119 第一生命 日本 保險 44,597.8
127 三菱商事 日本 貿易 42,633.2
128 日本電氣公司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42,615.4
133 富士通 日本 計算機辦公設備 42,319.4
142 永旺 日本 食品、葯品店 39,480.6
155 三井物產 日本 貿易 36,349.3
164 Seven&I 日本 零售 34,717.3
166 住友生命 日本 保險 34,625.7
168 新日鐵 日本 金屬 34,501.8
170 佳能 日本 影象器材,辦公設備 34,091.6
171 明治安田生命 日本 保險 33,632.4
174 三井住友金融集團 日本 銀行 32,725.0
181 三菱電機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31,833.4
184 瑞穗金融集團 日本 銀行 31,421.5
194 千禧控股 日本 保險 30,029.8
207 電裝 日本 汽車零件 28,160.4
215 丸紅 日本 貿易 27,732.2
218 JFE Holdings 日本 金屬 27,365.9
221 KDDI 日本 電信 27,034.1
235 馬自達汽車 日本 汽車 25,788.9
237 出光興產 日本 煉油 25,370.0
242 夏普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24,705.0
243 三菱重工 日本 工農業設備 24,660.8
245 普利司通 日本 輪胎橡膠 24,440.2
249 鈴木汽車 日本 汽車 24,257.6
257 新日礦 日本 煉油 23,615.3
258 富士膠片 日本 科學、攝影設備 23,560.2
270 JR東日本 日本 鐵路運輸 22,896.9
274 住友商事 日本 貿易 22,799.9
276 關西電力 日本 天然氣與電力 22,779.1
295 T&D Holdings 日本 保險 21,588.8
299 三菱化學 日本 化工 21,276.6
300 三洋電機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21,171.3
328 伊藤忠 日本 貿易 19,592.1
333 日本航空 日本 航空公司 19,425.7
337 Cosmo Oil 日本 煉油 19,100.0
338 中部電力 日本 天然氣與電力 18,994.0
344 愛信精機 日本 汽車零件 18,729.7
345 三菱汽車 日本 汽車 18,725.1
348 三井住友保險 日本 保險 18,608.6
365 日本煙草 日本 煙草 17,742.2
366 住友電工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17,727.7
382 日本財產保險公司 日本 財產意外保險 17,059.4
384 日本郵船 日本 海運 17,040.2
385 日本郵政 日本 郵遞 17,000.5
391 理光 日本 辦公設備 16,914.7
426 日本通運 日本 郵遞 15,844.5
427 野村控股 日本 證券經紀 15,835.0
432 鹿島 日本 工程與建築 15,679.8
438 大成建設 日本 工程與建築 15,403.5
449 小松 日本 工農業設備 15,032.4
452 大榮 日本 一般商品零售 14,927.9
461 神戶制鋼 日本 金屬 14,726.3
462 東北電力 日本 天然氣與電力 14,662.1
491 五十鈴汽車 日本 汽車 13,971.5
497 旭硝子 日本 化工 13,863.5
499 住友化學 日本 化學 13,7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