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出口退稅率
擴展閱讀
603178股票可以買嗎 2025-05-14 02:16:20

出口退稅率

發布時間: 2021-06-05 08:52:56

① 出口退稅該怎麼計算

出口退稅額=(增值稅發票金額)/(1+增值稅率)*出口退稅率。

如果你的企業只有出口業務,出口退稅就是出口商品的出口收入×出口商品的退稅率,如果你的企業既有出口業務又有內銷業務,你單證收齊的當月有應交增值稅,當月單證收齊的出口銷售收入×出口商品退稅率計算出的出口退稅就是出口遞減內銷,

稅務不用退稅,單證收齊的當月有留抵稅額,留抵稅額大於當月單證收齊的出口銷售收入×出口商品退稅率計算出的出口退稅額,

當月的退稅就是當月單證收齊的出口銷售收入×出口商品退稅率計算出的出口退稅額,如果留抵稅額小於當月單證收齊的出口銷售收入×出口商品退稅率計算出的出口退稅額,當月的退稅就是留抵稅額,余額是出口遞減內銷。

(1)出口退稅率擴展閱讀:

(1)必須是增值稅、消費稅徵收范圍內的貨物。增值稅、消費稅的徵收范圍,包括除直接向農業生產者收購的免稅農產品以外的所有增值稅應稅貨物,以及煙、酒、化妝品等11類列舉徵收消費稅的消費品。

之所以必須具備這一條件,是因為出口貨物退(免)稅只能對已經徵收過增值稅、消費稅的貨物退還或免徵其已納稅額和應納稅額。未徵收增值稅、消費稅的貨物(包括國家規定免稅的貨物)不能退稅,以充分體現"未征不退"的原則。

(2)必須是報關離境出口的貨物。所謂出口,即輸出關口,它包括自營出口和委託代理出口兩種形式。區別貨物是否報關離境出口,是確定貨物是否屬於退(免)稅范圍的主要標准之一。

凡在國內銷售、不報關離境的貨物,除另有規定者外,不論出口企業是以外匯還是以人民幣結算,也不論出口企業在財務上如何處理,均不得視為出口貨物予以退稅。

對在境內銷售收取外匯的貨物,如賓館、飯店等收取外匯的貨物等等,因其不符合離境出口條件,均不能給予退(免)稅。

② 什麼是出口退稅率

出口退稅是指對出口商品已徵收的國內稅部分或全部退還給出口商的一種措施,這也是國際慣例。1994年1月1日開始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納稅人出口商品的增值稅稅率為零,對於出口商品,不但在出口環節不征稅,而且稅務機關還要退還該商品在國內生產、流通環節已負擔的稅款,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稅的價格進入國際市場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企業產品出口後,稅務部門應按照出口商品的進項稅額為企業辦理退稅,由於稅收減免等原因,商品的進項稅額往往不等於實際負擔的稅額,如果按出口商品的進項稅額退稅,就會產生少征多退的問題,於是就有了計算出口商品應退稅款的比率—————出口退稅率。

③ 什麼是出口退稅率

出口貨物免出口環節的銷項稅,退國內采購時的增值稅進項稅,一般貨物征稅率是17%或者13%,也會有個退稅率,就是這個意思

④ 外貿企業出口退稅率是多少呀

退增值稅:

退稅金額=出口金額*增值稅退稅率

1、外貿企業采購貨物,獲得增值稅進項發票:借:物資采購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等

2、銷售:

借:應收賬款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

3、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4、轉成本的不能退稅的進項稅額=原抵扣進項稅額-退稅額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4)出口退稅率擴展閱讀:

應納稅額公式:

一般納稅人以進料加工復出口貿易方式出口上述貨物以及小規模納稅人出口上述貨物計算應納稅額公式:

應納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格×外匯人民幣牌價)÷(1+徵收率)×徵收率

由於該貨物的進項不需進項轉出,所以可以直接進行進項抵扣。應計提銷項稅額的出口貨物,如果生產企業已按規定計算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並已轉入成本科目的,可從成本科目轉入進項稅額科目。

外貿企業如已按規定計算征稅率與退稅率之差並已轉入成本科目的,可將征稅率與退稅率之差及轉入應收出口退稅的金額轉入進項稅額科目。

⑤ 什麼是出口退稅率

出口退稅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對已報送離境的出口貨物,由稅務機關將其在出口前的生產和流通的各環節已經繳納的國內增值稅或消費稅等間接稅稅款退還給出口企業的一項稅收制度。國務院規定,從1985年4月1日起實行對出口產品退稅政策。1994年1月1日起,隨著國家稅制的改革,我國改革了已有的退還產品稅、增值稅、消費稅的出口退稅管理辦法,建立了以新的增值稅、消費稅制度為基礎的出口貨物退(免)稅制度。出口退稅是一種國際慣例,是國際產品公平競爭的基礎。
可以說,出口退稅政策的實行對財政收入的影響是積極的。近些年來,特別是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國家為緩解當時人民幣貶值的壓力,刺激外貿企業的積極性,中國政府從1998年開始提高了出口退稅的比例,此後幾年中,曾分次、分批、分產品地提高了出口退稅率,使得平均退稅率已達15%以上,其中紡織服裝、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退稅率高達17%,實現了出口的零稅率。
著能看懂吧?

⑥ 出口退稅怎麼計算

1.先計算當期應納稅額

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內銷貨物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免抵退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上期留抵稅額=0(假設無內銷)-(5800/1.17*17%-6000*(17%-9%))-0(假設為零)=-(843-480)=-363

其中:

當期免抵退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征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6000*(17%-9%)=480

2.出口貨物"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額抵減額=6000*9%=540

3.當第1.項計算結果為正數時,不退稅;

當第1.項計算結果為負數時,要將第1.2.項計算結果的絕對值進行比較,小者為當期應退稅額.|-363|<540故。就單純該單而言,你的退稅為363.

你的利潤=收入-成本=(6000+363)-5800=563.

(6)出口退稅率擴展閱讀:

出口退稅主要實行兩種辦法:

1.對外貿企業出口貨物實行免稅和退稅的辦法,即對出口貨物銷售環節免徵增值稅,對出口貨物在前各個生產流通環節已繳納增值稅予以退稅;

2.對生產企業自營或委託出口的貨物實行免、抵、退稅辦法,對出口貨物本道環節免徵增值稅,對出口貨物所采購的原材料、包裝物等所含的增值稅允許抵減其內銷貨物的應繳稅款,對未抵減完的部分再予以退稅。

出口退稅的稅款實行計劃管理。財政部每年在中央財政預算中安排出口退稅計劃,同國家稅務總局分配下達給各省(區、市)執行。不允許超計劃退稅,當年的計劃不得結轉下年使用。

出口企業的出口退稅全部實行計算機電子化管理。通過計算機申報、審核、審批,從2003年起啟用了「口岸電子執法系統」出口退稅子系統。對企業申報退稅的報關單、外匯核銷單等出口退稅憑證,實現了與簽發單證的政府機關信息對審的辦法,確保了申報單據的真實性和准確性。

條件:

(1)必須是增值稅、消費稅徵收范圍內的貨物。增值稅、消費稅的徵收范圍,包括除直接向農業生產者收購的免稅農產品以外的所有增值稅應稅貨物,以及煙、酒、化妝品等11類列舉徵收消費稅的消費品。

之所以必須具備這一條件,是因為出口貨物退(免)稅只能對已經徵收過增值稅、消費稅的貨物退還或免徵其已納稅額和應納稅額。未徵收增值稅、消費稅的貨物(包括國家規定免稅的貨物)不能退稅,以充分體現"未征不退"的原則。

(2)必須是報關離境出口的貨物。所謂出口,即輸出關口,它包括自營出口和委託代理出口兩種形式。區別貨物是否報關離境出口,是確定貨物是否屬於退(免)稅范圍的主要標准之一。凡在國內銷售、不報關離境的貨物。

除另有規定者外,不論出口企業是以外匯還是以人民幣結算,也不論出口企業在財務上如何處理,均不得視為出口貨物予以退稅。

⑦ 一般納稅人出口退稅的稅率是怎麼計算的

對一般納稅人來說,由於可以抵扣進項稅額,稅負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遠遠低於該比例。通常情況下,當期應納增值稅=應納增值稅明細賬「轉出未交增值稅」累計數 「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累計數。
目前對於出口型生產企業稅負率的計算方法分二種情況:
(1)期初進項留抵數中有以前年度出口但末申報退稅的進項留抵在內,且數額較大,主要形成原因是由於新批的出口企業受一定條件限制,前十三個月不能申報出口退稅,其金額放在留抵進項中體現。且到年末仍有留抵,其留抵數的計算應為上年末增值稅納稅申報表的期末留抵數-下年度1月份增值稅納稅申報上的本期免抵退貨物應退稅額,此時期初留抵直接影響到下年度的稅負率,此時當年實際稅負率的計算方法:(全年銷售收入(內外銷之和)*17%-當年進項)/全年銷售收入。
(2)對於不受上項因素影響的企業:稅負率的計算公式有二種:
第一種計算方法是(出口的免抵稅額 內銷的應交稅金)/(內銷的銷售額 外銷的銷售額)=稅負]
第二種方法是:(全年銷售收入*17%-進項稅額 期初進項留抵-期末進項留抵)/全年銷售收入。
此兩種計算方法的結果是一致的。
以上計算中的進項稅額均為進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 出口貨物進項轉出,期初期末留抵均為增值稅納稅申報上的留抵數-下期申報表當月免抵退貨物應退稅額。

⑧ 什麼叫出口退稅率

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企業產品出口後,稅務部門應按照出口商品的進項稅額為企業辦理退稅,由於稅收減免等原因,商品的進項稅額往往不等於實際負擔的稅額,如果按出口商品的進項稅額退稅,就會產生少征多退的問題,於是就有了計算出口商品應退稅款的比率。
出口退稅是指對出口商品已徵收的國內稅(如增值稅、消費稅)部分或全部退還給出口商的一種措施,其中退還部分佔已徵收部分的比率即——出口退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