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合眾國
擴展閱讀
06年之前股票去哪裡買 2025-07-10 07:38:31
股票馬上分紅還能買嗎 2025-07-10 07:29:57

合眾國

發布時間: 2021-06-09 05:48:52

① 共和國、合眾國、王國、公國有什麼區別

政體是指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即統治階級採取何種形式來組織自己的政權機關。世界歷史上形式多樣的政體,概括起來,可分為兩大類:君主制與共和制。前者是國家權力(至少在名義上)集中於君主(國王、皇帝等)一人之手,後者是國家權力由少數人或(至少在名義上的)多數人掌握。

君主制是以君主(皇帝、國王、大公、蘇丹和沙皇等)為國家元首的政體形式。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最普遍的政體形式。君主一般是世襲的,終身任職。
君主制根據君主的權力大小又分為兩種:君主專制制(無限君主制)與君主立憲制(有限君主制)。

君主專制制是實行君主獨裁的政體形式。主要特點是:君主擁有無限的權力,他的意志就是國家的法律,臣民必須絕對服從。君主依靠官僚軍事機構,維護其專制統治,對人民進行殘酷的剝削和壓迫。奴隸制國家普遍實行君主專制制,如古代埃及、巴比倫、中國的夏商和西周。君主專制制也是封建制國家最主要的政權組織形式。中國是世界上實行君主制歷史最長的國家之一。從公元前21世紀夏代奴隸制國家建立,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4000多年間,基本上都實行君主專制制。

在資本主義時期,主要表現形式為君主立憲制。君主立憲制是資產階級國家以君主(國王、皇帝)為世襲元首,但君主權力受到憲法和議會不同程度限制的政體形式。是資產階級和封建勢力分享權力、互相妥協的產物。君主立憲制又分為兩種:二元制的君主立憲制與議會制的君主立憲制。二元制君主立憲制,簡稱二元君主制。其主要特徵是:世襲君主為國家元首,擁有實權,由君主任命內閣成員,政府對君主負責,議會行使立法權但君主有否決權。1871~1918年的德意志帝國和1889~1945年的日本是二元君主制的典型國家。20世紀80年代,約旦、沙烏地阿拉伯、尼泊爾、摩洛哥等少數國家仍保留這種制度。(可簡稱為「摩尼沙約旦」)議會制君主立憲制,簡稱議會君主制。其主要特點是:議會是國家的最高立法機關,君主是象徵性的國家元首,其職責多是禮儀性的。內閣由議會產生並對議會負責。英國是最早實行議會君主制的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實行這一政體的國家除英國外,還有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盧森堡、比利時、瑞典、挪威、加拿大、日本、泰國、馬來西亞等。(可簡稱為「英,兩大牙、荷盧比、瑞挪加、日泰馬)

共和制是國家的權力機關和國家元首由選舉產生並有一定任期的政權組織形式。與君主制相對。共和制也分為兩種:貴族共和制與民主共和制。分別由少數人與(至少在名義上的)多數人掌握國家權力。前者的典型在古代羅馬,現代世界上已不存在貴族共和制。民主共和制按多數人直接還是間接掌握國家權力,可分為直接民主共和制與代議民主共和制(亦稱間接民主共和制,顧名思義由代表議政)。直接民主共和制在古代希臘雅典有過(那是以奴隸主為主體的,建在小國寡民的城邦)。現代世界的民主共和制都是代議(間接)的。

代議民主共和制可分為資本主義國家的與社會主義國家的兩種。資本主義國家的代議民主共和制主要有兩種:議會制共和制;總統制共和制。這兩者的根本區別是立法機關與行政機關關系的不同。議會制共和制的議會是國民的代議機關,擁有立法、組織和監督政府等權力,議會制共和制的總統只擁有虛位,沒有實權。總統制共和制的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總統總攬行政權力,統率三軍。實行議會制共和制國家有:義大利、德國、芬蘭、奧地利、印度、新加坡等。(可簡稱為「德意芬、新奧印」)實行總統制共和制國家有:美國、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埃及、印度尼西亞等。(可簡稱為「印尼、阿根和巴西,埃美墨」)

一般情況下,資本主義國家中,凡是實行君主立憲制和議會制共和制的國家,國家首腦稱為首相或總理;實行總統制共和制的國家首腦稱為總統。社會主義國家的代議民主共和制的具體表現形式也有多種(包括曾有過的),如蘇維埃(前蘇聯)、代表團制(前南斯拉夫)、人民會議制(朝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指中國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定期選舉產生自己的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作為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其他國家機關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並對其負責。我們的國家元首稱為主席;行政首腦稱為總理;黨的最高領導稱總書記。

附簡表:

君主專制制

君主制
二元君主制
君主立憲制
議會君主制

世界政體

貴族共和制
共和制
直接民主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
議會制共和制
資本主義國家
總統制共和制
代議民主共和制

人民會議制等
社會主義國家
人民代表大會
制度

② 世界上叫合眾國的國家 一種有幾個呢

一樓純粹是復制維基網路中文版的,但要知道在正規歷史書上有些不是這樣稱呼的

合眾國的英文為:「united states」,意思是「多個州的聯合」,目前國名稱合眾國的有兩個: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墨西哥合眾國,United Mexican States

歷史上國名稱合眾國的有:
比利時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Belgium,1790
哥倫比亞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Colombia,1863—1886
印度尼西亞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Indonesia,1949—1950
愛奧尼亞群島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the Ionian Islands,1815—1864
斯特拉蘭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Stellaland,1883—1885
委內瑞拉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Venezuela,1864—1953

以下英文國名中帶「united states」,不過中文翻譯時不稱合眾國
巴西聯合共和國,Republic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Brazil,1889—1968

另外中美洲聯合省(United Provinces of Central America,1823—1824)英文譯名有United States of Central America一說。

③ 合眾國與共和國的區別

合眾國是指以團結民眾,實現民主為主旨的國家,例如美利堅合眾國,墨西哥合眾國等,這些國家皆實行民主制. 共和政治的基本含義就是,國家和政府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國家和政府應當為公共利益而努力,而不應當為私人利益而奮斗。共和政治的另一個基本含義是,國家各級政權機關的領導人不是繼承的,不是世襲的,也不是命定的,而是由自由公正的選舉產生的。因而,公正而自由的選舉,是判斷一個國家是否真正實行共和政治的又一基本准則。

④ 共和國和合眾國、聯邦的區別

國家的政體名稱

共和國——指國家代表機關和國家元首由選舉產生。如法蘭西共和國。現今世界上政體屬於共和國的國家共有110個。

王國——指以國王為國家元首的君主立憲制國家。如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全球共有16個王國。

公國——是君主立憲制的一種形式。如安道爾公國。

大公國——也是君主立憲制的一種形式。只不過君主稱號為「大公」。如盧森堡大公國。

聯邦——由若干個較小的成員組成的統一國家。如瑞士聯邦。有的國家稱此為「聯盟」。

合眾國——是聯邦制的一種形式。如美利堅合眾國、墨西哥合眾國。屬於此種政體者,目前世界上僅此兩個國家。

民眾國——是共和國的一種特殊形式。它禁止一切政黨活動,是沒有政黨的國家。當今世界上僅有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一個。

酋長國——以部落酋長為國家元首的國家。如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教皇國——以教皇為國家元首,並執掌一切權利的國家。如梵蒂岡教皇國。

蘇丹國——一切執行權利歸蘇丹的國家。如阿曼蘇丹國。

聯邦共和國——集聯邦與共和兩大特點為一身的國家。如葛摩伊斯蘭聯邦共和國。

世界上還有一部分國家,由於政體的特殊性,沒有標明國家的屬性。如日本國、不丹國、巴林國、卡達國等。

⑤ 共和國和合眾國有什麼分別

合眾國是指以團結民眾,實現民主為主旨的國家,例如美利堅合眾國,墨西哥合眾國等,這些國家皆實行民主制. 合眾國」和「單一制」是國家結構形式的兩種情況。其代表國家分別是美國和中國。區別在於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關系。「合眾國」也稱「復合制」其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相對獨立,地方政府可以有自己的立法機關,自己的外交,自己的憲法。(如德國 瑞士 緬甸) 可一個國家是不是「共和國」,並不在於它的國名是否稱之為「共和國」,而是在於它的政體是否「行共和之政」。 有些國家,雖然國名不稱為「共和國」,實際上卻是共和國。例如:英國雖然保留了君主,並且稱之為「王國」,但實際上卻是「行共和之政」的「虛君共和國」。 有些國家,雖然國名稱之為「共和國」,實際上卻並不是共和國,而是「實質上的君主專制國家」。例如:薩達姆統治時期的「伊拉克共和國」,和金日成、金正日父子世襲領導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共和政治的基本含義就是,國家和政府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國家和政府應當為公共利益而努力,而不應當為私人利益而奮斗。共和政治的另一個基本含義是,國家各級政權機關的領導人不是繼承的,不是世襲的,也不是命定的,而是由自由公正的選舉產生的。因而,公正而自由的選舉,是判斷一個國家是否真正實行共和政治的又一基本准則。

⑥ 共和國,合眾國,帝國分別是什麼意思

共和國是指國家各級政權機關的領導人不是繼承的,不是世襲的,也不是命定的,而是由自由公正的選舉產生的。只要國家元首通過選舉活動產生的,都可以算共和國。


合眾國是指以團結民眾,實現民主為主旨的聯邦制國家


帝國是以帝制為基礎的擴張性國家。

衍生為指一切對外擴張殖民主義的國家。

在歷史上還可以指資產高度集中於個人的國家體制。

⑦ 王國、公國、帝國、諸侯國、聯盟、聯邦、邦聯、合眾國、共和國……有什麼區別

以「周」朝舉例
理論上整個中國都是「周王」的,但周王把天下分封給了各諸侯,周王自己的領地就是「王國」,魯公爵的領地就「公國」,齊侯爵的領地就是「侯國」,鄭伯爵的領地就是「伯國」,楚子爵的領地就是「子國」,許男爵的領地就是「男國」。歐洲同理。這些公侯伯子男的國就是諸侯國,都是從屬於「周朝」的。
帝國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中央集權,更准確的說,權力全部集中在國君手中,國家以國君為中心動作,這就是「帝國」。

聯盟
是兩個或多個平等國家為了某一目的結成的利益共同體,當目的達成時,聯盟就會完結。如當年的英國為了對付沙俄,就和日本結成「英日同盟」。一戰後,沙俄被蘇聯取代,「英日同盟」就結束了。
邦聯
就是聯盟的升級版,幾個地區或國家,為了長遠的目的,結成的同盟。比如當年蘇聯,現在的歐盟就是。平時是利益共同體,只要自己想退出理論就可以退出。
聯邦
聯盟的最高級版,多個地區因為文化,信仰或其它原因,結成牢不可分的政治整體(國家),聯邦是不準退出的,除非所有聯邦成員全體同意。
共和國指的是政體,最早源於法國,意味政府是民眾的,領導不再是誰家私人的了,不再繼承。
合眾國是共和國的加強版,就是以民主為主體或目標的共和國。
誰優誰劣看時代就能知道大概,現代勝古代,所以共和國比帝國好,帝國比王國好。
民主和共和各有優劣,兩種其實大同小異。
也可以叫歐聯,阿聯,都是簡稱,習慣而已

⑧ 共和國與合眾國的區別

合眾國就是聯邦制國家,例如美國就是典型的聯邦制國家。
聯邦制國家的特點是:
第一,國家整體與組成部分之間是一種聯盟關系,聯邦政府行使國家主權,是對外交往的主體。
第二,聯邦設有國家最高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行使國家最高權力,領導其聯邦成員。
第三,實行聯邦制的國家都認同於統一的聯邦憲法,遵從代表國家利益的統一法律。
第四,聯邦各成員國有自己的立法和行政機關,有自己的憲法、法律和國籍,管理本國內的財政、稅收、文化、教育等公共行政事務。
第五,聯邦和各成員國的許可權劃分,由聯邦憲法規定。如果聯邦憲法與成員國的憲法發生沖突,以聯邦憲法和法律為准。
共和國制度比聯邦制更強調中央集權,國家的行政區劃使用同樣的法律、行政、經濟制度,獨立性小於聯邦制國家。

⑨ 帝國、王國、聯邦、合眾國、共和國有什麼區別

1、定義上:帝國是國力強大的國家;王國是以國王為元首的國家;聯邦又稱聯邦制國家,是

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成員單位(州、省、邦、共和國等) 根據聯邦憲法組成的國家;合眾國是指以

團結民眾,實現民主為主旨的聯邦制國家;是共和國它的政體是「行共和之政」。

2、領導人:帝國的國家首腦一般為皇帝;王國國王為元首;聯邦州政府的官員由各州自行選

舉產生,聯邦政府無權任命州長或州級官員;共和國領導人由選舉產生。

3、選舉方式上:帝國是世襲;王國、聯邦、合眾國、共和國選舉產生。

4、結構形式上:帝國世襲制;當代的王國多為實行君主立憲制的資本主義國家;聯邦屬於復合制;共和國屬於共和制。

(9)合眾國擴展閱讀

帝國的特點

在現代國際政治范疇內,也指在一個較大地理區域內、涵蓋較多人口,建立有鮮明特徵的政治、經

濟、社會、軍事體系,人文價值觀的國家,並在國家之間推廣、維護這種體系,並形成一定范圍的

國際政治體系。

王國的特點

指國家形成的過程中出現的政治實體,或國家元首為國王的現代主權國家。

聯邦的特點

聯邦是具有統一主權的國家,其成員加入聯邦後不再享有完全的主權,但保留一些管理內部事務的

權利。

合眾國的特點

合眾國是指以團結民眾,實現民主為主旨的聯邦制國家,例如美利堅合眾國,墨西哥合眾國等,這

些國家皆是實行民主制的聯邦制國家。聯邦制是和單一制相對應的。

共和國的特點

共和政治的基本含義就是,國家和政府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國家和政府應當為公共利益而努

力,而不應當為私人利益而奮斗。

代表國家

帝國—俄羅斯帝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等。

王國—部分阿拉伯國家、中國秦朝等。

聯邦—阿根廷、奧地利、比利時等。

合眾國—美利堅合眾國、墨西哥合眾國。

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