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光大證券什麼時候上市
已過會,正在等待發批文
大眾交通持有光大證券6000萬股股票.光大上市以後,這部分股票就跟著升值了,到達一定鎖定期就可以上市流通,未來就是上億的利潤.
㈡ 光大銀行幾號上市
光大銀行7月30日發布A股IPO發行安排公告稱,該行於7月30日起招股,8月2日-5日初步詢價,8月6日確定價格區間,8月11日確定發行價。
本次發行採用戰略配售加網下、網上發行相結合的方式。其中,8月9日-10日網下申購,8月10日網上申購,股票代碼為「601818」,預計8月18 號上市。
根據招股意向書,光大銀行此次發行的初始規模為61億股,發行人授予A股聯席保薦人不超過初始發行規模15%的超額配售選擇權(「綠鞋」),若A股綠鞋全額行使,則A股發行總股數將擴大至70億股。
其中,戰略配售不超過30億股,約占綠鞋行使前發行規模的 49.2%,若綠鞋全額行使,則戰略配售不超過綠鞋全額行使後發行規模的42.9%。戰略配售情況將於8月12日披露。
此外,光大銀行設置了回撥機制,在網下發行獲得足額認購的情況下,若網上發行初步中簽率低於2%且低於網下初步配售比例,在不出現網上發行最終中簽率高於網下發行最終配售比例的前提下,將從網下向網上發行回撥不超過本次初始發行規模約5%的股票(不超過3.05億股)。
回撥機制啟動前,網下發行不超過15.5億股,約占綠鞋行使前發行規模的25.4%,若綠鞋全額行使,則網下發行不超過綠鞋全額行使後發行規模的22.1%;其餘部分向網上發行。
發行安排還披露,戰略投資者獲配股數的鎖定期為12個月,網下配售投資者獲配股票的鎖定期為3個月。
另外,根據相關規定,光大銀行國有股股東需按照實際發行股份數量的10%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轉持其持有的部分國有股。
根據安排,光大銀行將於7月30日至8月5日期間,在北京、上海、深圳和廣州向投資者進行預路演推介。
中金公司、建銀投資、申銀萬國為光大銀行A股IPO聯席主承銷商。
㈢ 銀行上市時間
深圳發展銀行:1991年04月03日A股000001上市
浦發銀行:1999年11月10日A股600000上市
民生銀行:2000年12月19日A股600016上市
招商銀行:2002年04月09日A股600036上市,2006年9月22日H股3968上市
華夏銀行:2003年09月12日A股600015上市
交通銀行:2005年06月23日H股3328上市,2007年5月15日A股601328上市
中國銀行:2006年06月01日H股3988上市,2006年7月5日A股601988上市
工商銀行:2006年10月27日A股601398和H股1398同步上市
興業銀行:2007年02月05日A股601166上市
中信銀行:2007年04月27日A股601998和H股0998同步上市
寧波銀行:2007年07月19日A股002142上市
南京銀行:2007年07月19日A股601009上市
北京銀行:2007年09月19日A股601169上市
建設銀行:2007年09月25日A股601939上市,2005年10月27日H股0939上市
市值:大小順序:工商、建設、中銀、交通、招商、中信、浦發、興業、民生、北京、深發、華夏、寧波、南京。(2009年06月18日)
人氣:網站點擊排名:工商、招商、中銀、建設、交通、民生、中信、浦發、興業、深發、華夏、北京、寧波、南京。(alexa.chinaz.com)
工商和招商領跑國有控股和股份制銀行。
ok.回答完畢~~~~~~~~~~~~~~~~~~~!
㈣ 601818光大銀行何時整體上市最新消息
你好! 光大集團整體上市猜想:或仍會選擇在香港上市
剛剛完成重組改革的光大集團正在加快發展步伐。
近日,光大銀行行長趙歡在光大銀行中期報發布會上披露了光大集團的改制進程。其表示,光大集團下一步會積極做好資產評估、股東變更審批、公司章程制定等相關工作,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將爭取在年底前掛牌。在此基礎上,爭取實現整體上市。
光大控股副主席劉珺也在8月27日的中期業績會上表示,光大集團整體上市是國務院的要求,目前正在致力於引入國際戰略投資者。而光大集團董事長唐雙寧也於日前撰文透露,目前正在周密部署新光大集團公司掛牌事宜,集團下一步發展的總體目標是擇機實現整體上市。
9月16日,光大興隴信託(前甘肅信託)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揭牌。至此,光大集團終於拿到缺失多年、夢寐以求的信託牌照,為全牌照征程畫上句號,從而奠定了光大未來的上市之路。
IPO還是借殼?
種種跡象表明,光大集團整體上市時間正越來越近。
而光大集團整體上市的懸念在於,集團整體將採取何種方式登陸資本市場?是選擇國內還是香港市場?是IPO模式還是參考中信集團借殼旗下已上市的子公司?
國泰君安一位投行人士認為香港市場是更好的選擇,可以更快實現整體上市,「香港因為市場化程度高,無論是IPO還是借殼都會比內地快,雖然一般來說在內地發行新股可以獲得更高的估值,但新股發行的速度太慢,時間成本比香港高得多。」
國金證券的分析師賀國文也向時代周報表示,「由於A股市場不能母子公司同時上市,因此,我們判斷未來光大集團仍會選擇香港上市」。此前,中信集團剛完成借殼中信泰富實現整體上市,成為國企改制「樣本」,而光大是否也會採取「中信模式」,將資產注入旗下香港上市平台,借殼上市?
「IPO的成本主要有保薦承銷費、會計費、法律費,路演過程的費用以及其他的一些咨詢服務發生的費用,總額可能會達到募集資金總額的5%左右。而借殼的成本則要遠低於IPO。」中信證券一位投行人士認為,在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上,借殼都比IPO的成本低。
目前,光大集團在A股的上市公司有光大銀行和光大證券;在H股的上市公司有光大銀行、光大控股和光大國際。「光大銀行是光大最主要的資產,應該會保持其獨立性。光大國際是一家環保企業,光大控股是一家金融控股企業,這兩家作為被借殼的公司可能性較大。」
不過,光大控股副主席劉珺表示,光大集團將根據內部結構,採用自己的模式,不會與其他機構相同,變相否認借光大控股上市。而對於上市時間,劉珺表示暫無時間表。
上海一位私募副總認為,「兩種方式各有特點,具體要看光大集團的整體資本布局,很難猜測會採用哪一種」。
上述人士指出:「如果要借殼子公司,需要將集團內的優質資產注入到子公司內,等於將集團內的資產再重組一遍,而之前光大剛剛完成重組改制,如果有意向採用借殼的方式應該會有相應的布局。另外,IPO可以立即募集資金,而借殼卻不適合一上市就開始融資,中間會有一個時間差。如果條件允許,IPO一定是首選。」
全牌照金控集團
值得一提的是,在光大集團即將掛牌前夜,光大集團終於如願將信託牌照攬入懷中。
9月16日,光大興隴信託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揭牌。至此,光大集團已擁有銀行、信託、證券、保險、資產管理、期貨、金融租賃、實業、基金等業務。
此前,2012年12月,光大集團就與甘肅省政府簽訂甘肅信託資產重組合作意向書,擬收購其35%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再進行增資擴股;2013年,甘肅國資投資擬掛牌轉讓所持有的甘肅信託51%的股權,當時便有消息稱受讓方基本鎖定為光大集團,時隔一年,光大集團終於如願以償獲得信託牌照。
實際上,早在上世紀90年代,光大集團曾擁有過信託公司,而光大信託業曾是香港市場上最活躍的並購者。不過,在1995年光大信託投資外匯期貨出現巨額虧損。2002年,因嚴重資不抵債,不能支付到期債務而最終被撤銷。
而隨著信託牌照的回歸,使得光大成為繼中信、平安之後,第三家集齊全牌照的金控集團。
在光大錯失信託牌照的十餘年中,信託業飛速發展,從2006年的3600萬元攀升至2014年一季度的11.73萬億元,幾乎每年整體增速基本都維持在50%以上。中信集團和平安集團的信託業務也在這樣的大環境中獲益頗豐。
不過,信託行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去年信託業資產規模增速跌至46%,結束了自2009年以來連續四年超過50%的同比增長率。
而隨著信託業增速放緩,行業發展進入平緩期,信託行業高速發展的一些風險問題開始顯現,多個涉及礦產、房地產等的信託項目陷入危機,監管層鼓勵信託公司改變傳統型融資類業務,逐漸向股權投資業務、並購業務、資產證券化業務以及家族信託、公益信託等方向進行轉型。
而甘肅信託本身的發展也並不盡如人意。業內人士表示,甘肅信託目前在所有信託公司中處於中間地位,2012年的信託資金管理余額排在第37位,從營業收入水平來看則排在倒數。
據悉,截至2013年末,甘肅信託總資產為15.5億元,實現營業收入3.68億元,利潤總額2.63億元,較上年末1.74億元增加0.89億元。信託資產規模僅778.6億元,較2012年略微下滑。
上海一位信託經理認為,由於目前大環境不理想,光大現在收購甘肅信託難有大的作為。對於集團來說,收集信託牌照實現「全牌照金控夢」的意義更大。
國有獨資改股份制
而在全牌照金控夢實現之前,光大集團歷時十餘年的重組改革剛剛落下帷幕。其重組方案將中國光大(集團)總公司由國有獨資企業改制為股份制公司,並更名為「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由財政部和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發起設立。重組改制後,集團全部資產、負債、機構和人員由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承繼,光大集團將實現對所有下屬企業的並表管理。
至此,財政部、匯金公司、光大集團、光大銀行股權關系終被全面理清,三十年來光大集團北京、香港兩個總部無法並表的問題也就此解決完畢。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中信和平安,光大集團對於旗下資源的整合和控制力明顯弱於前兩者,長期以來鬆散的股權結構,使得光大集團加強金融集團整合力面臨諸多掣肘。
此前的股東大會上,唐雙寧曾以「共和制」、「聯邦制」和「邦聯制」形容中國金融機構組織架構現狀。他表示,如果說工、農、中、建、交等銀行的總分行體制是「共和制」的話,中信集團就是「聯邦制」,而光大集團則是「邦聯制」。自己這些年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引導光大從「邦聯制」走向「聯邦制」。
唐雙寧表示,從2003年開始設計重組方案到今天一共11年,光大集團改革重組可謂「十年磨一劍」。「標志著光大的歷史遺留問題得到徹底解決,為光大的發展注入新動力,為打造百年老店奠定了基礎,對光大而言意義十分重大。」
光大集團成立於1983年,是國家改革開放初期的重要對外窗口之一。30多年來,光大集團從成立早期的發展對外貿易,引進技術設備,積極踐行改革開放破冰之旅,到上世紀90年代起,全力推動經營轉型,業務向金融領域傾斜。
截至2013年末,集團管理資產總額已達2.54萬億元,當年實現營業收入784億元,實現利潤374億元。
唐雙寧認為,光大的優勢在聯動,出路在聯動,這是光大集團與其他金融機構的最大區別。「一方面,光大集團金融牌照齊全,銀行、證券、保險、信託、資管、租賃、期貨、基金等各類金融機構都有,這是我們的優勢。另一方面,光大旗下的金融機構規模都不是很大,無論是按照資產規模、利潤總額還是按人員網點衡量,在業內都算不上第一梯隊。」
望採納,謝謝!
㈤ 601818光大銀行股票什麼時候出年報
你好,光大銀行年報已經出來了,每股收益頂點六二元,分紅方案為,十股送1.72元。
㈥ 誰了解中國光大銀行的歷史
中國光大銀行成立於1992年8月,是中國光大集團下屬子公司之一,是直屬國務院的部級公司,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產物。總部設在北京,是經國務院批復並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的金融企業,為客戶提供全面的商業銀行產品與服務。
1997年1月完成股份制改造,成為中國國內第一家國有控股並有國際金融組織參股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
2011年,在英國《銀行家》雜志2011年按資產總額排名「世界1000家大銀行」中,光大銀行列第89位。
2012年末,中國光大銀行在全國28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82個經濟中心城市設立一級分行36家,分支機構774家,在職員工3.2萬餘人。
截至2012年12月31日,中國光大銀行資產總額2.28萬億元,負債總額2.16萬億元,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99.16 億元,凈利潤236.2億元。在英國《銀行家》雜志2012年發布的按總資產排名的「世界1000家大銀行」中,中國光大銀行位列第80位。
2013年12月20日,中國光大銀行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光大銀行本次H股發行發行定價每股3.98港元,超額配售選擇權行使前,發行規模58.4億股,融資約30億美元;若超額配售選擇權獲全額行使,則發行規模將達66.0億股,融資約34億美元。不僅成為2013年香港IPO融資王,同時將成為2013年亞洲市場(除日本外)最大IPO、2013年中資企業全球最大IPO、2013年全球第三大IPO以及2011年以來香港市場最大銀行業IPO。
㈦ 光大銀行上市
看價格再買,如果3.5元以下,大膽買
㈧ 光大銀行 什麼時候上市
光大銀行到底什麼時候上市?!」陸董(化名)一聽到記者提起光大銀行,就急切地問。恐怕沒有其他話題像「光大銀行上市」這樣讓陸董激動的了。
陸董是東部沿海某民營企業董事長,由於持有興業銀行 (601166 )法人股而在興業銀行的上市中獲利不菲。食髓知味,陸董又在2007年購買了光大銀行的一部分法人股,以期在光大銀行上市後實現高收益。
2007年中國資本市場連創新高,金融股的估值亦水漲船高,法人股交易異常活躍。光大銀行的法人股交易正是2007年金融股熱潮下的一個樣本。但光大銀行的特殊性在於,由於受財務重組影響,光大銀行連續三年沒有發布年報,法人股的購買者根本無法獲知其資產狀況、經營情況等基本面信息。直到今年5月份,光大銀行才披露了其2005-2007年的年報。
但這並不妨礙光大銀行法人股轉讓價屢創新高,最高曾達到了每股8元。在缺少基本面信息的情況下,法人股轉讓最終演變成了一場盲人摸象式的「博傻」游戲。
基本面信息缺失
2007年4月,上海東方國際商品拍賣公司(下稱「東方國拍」)主持了一場光大銀行的股權拍賣,拍賣標的為平高集團持有的光大銀行法人股3300萬股,當時拍賣底價是每股3元。
「我們不提供光大銀行的任何財務資料,光大銀行也已經三年沒有出年報了。」當時,東方國拍的一位人士告訴記者。
當記者對這一底價表示質疑時,該人士表示:「你去看看報紙,光大重組已經是板上釘釘了,匯金馬上就要進來了,這個價格只低不高。」
「我們了解的市場協議轉讓價為每股3.5到3.6元,一些有意向的投資者私下向我們報價,出到4元的有好幾家,最高有出4.2元的。」該人士續稱。
正是在光大重組的預期下,光大銀行法人股交易頗為活躍。光大銀行年報顯示,2007年股權轉讓有28次,其中相當一部分的受讓方是民營投資公司。
拍賣價屢創新高
事實上,在2007年4月以前,光大銀行法人股交易一直在2元以下。2006年11月,ST金花(600080.SH)將持有的光大銀行股權4,709,320股轉讓給巴菲特投資公司,價格為每股1.4元。
2006年年底上證指數由年初的1163點漲至2675點,銀行股的估值亦水漲船高。受銀行股估值高漲以及光大銀行重組明朗雙重因素影響,交易價格逐漸上漲。2006年12月,澳柯瑪 (600336 )拍賣3872萬股法人股的價格約為每股1.7元。2007年1月,S吉生化(600893.SH)以拍賣的形式轉讓所持1694萬股法人股,價格漲至每股1.9元。
在當年4月份由東方國拍承辦的拍賣中,3300萬股被拆成3筆,每筆1100萬股。最終最後一筆的拍賣價為每股5元。自這次拍賣後,就再沒有低於每股5元的報價了。
2007年6月中旬,廈門建昌房地產公司(下稱「廈門建昌」)發布廣告,欲轉讓其持有的725.303萬股光大銀行法人股,參考價為每股7元。
就在6月20日,銀監會副主席唐雙寧調任光大集團董事長兼光大銀行董事長。8月8日,光大銀行重組方案獲得批准。此時,上證指數亦自年初的2728點漲至4663點。
在這期間,廈門建昌的130萬股光大銀行法人股以每股8元的價格出讓。2008年2月28日,廈門建昌再度轉讓其剩下的595.303萬股法人股,報價漲為「每股不低於8元」。
事實上,市場的報價已經向每股8元靠攏了。2007年底,天津產權交易所發布了兩則光大銀行法人股轉讓公告。其中一筆為152.204萬股,掛牌價為1217.63萬元;另外一筆為130萬股,掛牌價為1040萬元,即每股價格均為8元。
2007年10月25日,寧波開發區石油公司將持有的847萬股光大銀行法人股以每股6.76元的價格轉讓予吉林省紐森特實業公司。
價格回落
2008年上半年,上證指數急轉直下,4月底一度失守3000點。不少銀行股價已經較最高價縮水超過一半,法人股市場的成交價亦受到影響。
2008年4月16日,廈門建昌第三次發布轉讓廣告,此時的參考價調低至每股6.5元。
5月22日,北交所掛出兩筆光大銀行法人股的轉讓信息。一筆為595.303萬股,掛牌價為3631.3483萬元;另一筆為847萬股,掛牌價為5166.7萬元;即每筆價格已經下降為每股6.1元。
炒作法人股並非沒有風險。陸董曾在交通銀行 (601328 )上市前購入一部分法人股,購入價為每股8元。5月28日,交行股價為9元。「我們資金的機會成本在10%以上,現在算上資金成本,實際上已經虧損了。」陸董不無懊惱地表示。
而陸董購入的光大銀行法人股的價格在4.8-5元之間,總價超過1億。「如果光大銀行按預期在2008年8月上市,上市之後我們還有一年的鎖定期。算上兩年半的資金成本,到2009年8月份解禁的時候,股價在6元以上我們才有賺頭。」陸董如是算著賬。
在招股價正式發布之前,很難估算這些法人股股東的盈虧。但可資參考的是同業數據,光大銀行利用經營利潤彌補完了33.85億元的歷史累計虧損後,其每股凈資產約為1元。
5月29日,招商銀行 (600036 )收於29.65元,對應的市凈率為5.8倍,市盈率為17倍。而與光大銀行具有較大相似性的中信銀行 (601998 )當天收於6.29元,對應的市凈率為2.9倍,市盈率為14.7倍。
㈨ 中國光大銀行上市了嗎
兄弟,這是個概念問題,你還看不到建行的股票呢,呵呵。光大銀行雖未直接上市,不過其母公司是在香港的國企板塊裡面叫「光大國際」在代碼HK0257至於何時回歸A股只是個時間問題
㈩ 光大銀行是不是上市公司
2013年12月20日,中國光大銀行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光大銀行本次H股發行發行定價每股3.98港元,超額配售選擇權行使前,發行規模58.4億股,融資約30億美元;若超額配售選擇權獲全額行使,則發行規模將達66.0億股,融資約34億美元。不僅成為2013年香港IPO融資王,同時將成為2013年亞洲市場(除日本外)最大IPO、2013年中資企業全球最大IPO、2013年全球第三大IPO以及2011年以來香港市場最大銀行業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