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武漢有哪些著名的歷史建築呢
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大城市,武漢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3500年前的盤龍城遺址,不過在上千年的朝代更替後,在武漢遺留下來的最古老的建築(1840年以前),如今只剩下了「四塔二橋一牌坊」,昔日的文化構成了歷史的記憶,並且會對後來人產生深遠的影響。現在,不妨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武漢最古老的七座建築吧。
1.無影塔
位於漢陽陽新路的岔路共勉街,建於清中葉,「共勉街」原是漢陽縣學舊址,明清時為科舉考場,因而又稱「貢院」,有貢院鄉試,中舉者進京考進士。三年一次應考,學生雲集此街,故名「貢院街」,原縣學前的青石牌坊則被稱為「貢院坊」。
民國時期,貢院街改名共元街,20世紀40年代又改為共勉街。共勉街牌坊為四柱三間式石牌坊,每間下開一矩形門洞,坊柱頂有石雕飾。
B. 武漢的標志性建築
黃鶴樓,龜山電視塔,長江第一大橋,漢陽蓮花池等等
C. 武漢的古建築
建築指1861年漢口開埠前的建築。據「武漢通」劉謙定統計僅為四塔(洪山無影塔、洪山寶塔、勝像寶塔、石榴花寶塔)二橋(白洋橋、保壽橋)一牌坊(漢陽共勉街石牌坊)。歸元寺;歸元寺屬曹洞宗,又稱歸元禪寺,居武漢四大佛教叢林之首,位於中國內陸最大城市武漢市漢陽區翠微路上,國家AAAA級景點,全國重點佛教寺院,是湖北省佛教協會和武漢市佛教協會的所在地,也是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及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
歸元寺建於清順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與寶通禪寺、古德寺、正覺寺今稱為武漢佛教的四大叢林。歸元寺之名取佛經「歸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門」之語意。
歸元寺佔地4.67公頃,以建築完美、雕塑絕妙、珍藏豐富而聲震佛門,港澳同胞、海外僑胞以及許多外國遊客包括各國政要如柬埔寨西哈努克國王、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等都曾先後來此觀賞。
歸元寺藏有許多佛教文物,除藏經外,還有佛像、法物、石雕、書畫碑帖及外文典籍,是國內收藏佛像最多的佛寺之一。
長春觀;
武漢長春觀位於武昌大東門東北角雙峰山南坡,黃鵠山(蛇山)中部,是我國道教著名十方叢林之一,為歷代道教活動場所。稱「江南一大福地」。觀內崇奉道教全真派,以其創始人重陽祖師門人邱處機道號「長春子」命名。
前殿後廡門廊過道更臻於完善,形成一個分為左、中右三路依山勢而上、層層遞進的建築群體,結構嚴謹,布局得體。
中路主體建築為五進:靈官殿、二神殿、太清殿、古神壇、古先農壇,兩壇之間為「地步天機」和「會仙橋」。
右路為十方堂、經堂、大客堂、功德祠、大士閣和藏經閣等;左路為齋堂、寮堂、邱祖殿、方丈堂、世譜堂、純陽祠等。
主要建築為磚木結構,斗拱飛檐,樑柱欄板和殿內神龕的雕刻,細膩生動,精緻典雅,具有典型的湖北道教建築藝術特色。
洪山無影塔
位於武昌洪山公園內。古稱興福寺塔,因原在興福寺內,故名。傳夏至中午時分,此塔無影,故稱「無影塔」。為武漢地區現存的最古老的石塔。始建於南宋咸淳六年(1270年),塔身八面均雕刻有佛祖、菩薩、羅漢、力士、供養人等造像。1963年因塔身傾斜,被從洪山東麓省軍區大院移至西南麓武昌洪山公園內復原,此塔為我國少數存留古式石塔之一。塔高11米,八角八面,實心塔身、斗拱飛檐,已經風化駁脫。塔上佛龕,已無佛影。塔身兩行石刻,字跡模糊,大致看出右側為「興福禪寺重X開山當代住持……」,左側是「浴佛日XX寺知事僧X傑謹題」字樣。該塔是仿木結構樓閣式塔,全部用石砌成,平面呈八角形,高11.25米。塔身密檐逐層緩緩上收,檐下磚雕的斗拱,層層支護,直到塔頂,使塔身穩健美觀,遮而不露,是典型的「密檐式佛塔」造型。
洪山寶塔
位於武昌洪山南麓、寶通寺的東北面。原名臨濟塔、靈濟塔。為紀念靈濟慈忍大師而命名。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塔隨寶通禪寺改名為寶通塔。俗稱洪山寶塔,因坐落洪山之故。該塔由元代該寺住持贈緣寇為紀念開山祖師慈忍法師募建。元代至元十七年(1280年)動工,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竣工,歷時十一年建成。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重修,同治十三年(1874年)完工。11953年進行了維修。塔坐北朝南,是一座仿木結構樓閣式磚石塔,八面七級,逐層收分,高45.6米,塔基周長37.3米。塔頂系6.5噸紫銅鑄就。塔身內部每層每面都有窗口,從底層到最上層有旋轉式石級可登。為省級保護單位。
勝像寶塔
也叫寶像塔,因其色白,又稱白塔或元代白塔。位於黃鶴樓正前,是黃鶴樓故址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建築。用於供奉舍利和安藏佛教法物的喇嘛塔。由於它的外形輪廓酷似燈籠,又有三國時諸葛亮在此燃燈為關羽水軍導航的傳說,曾被誤封「孔明燈」的稱號。因為該塔分地、水、火、風、空5輪,故也稱「五輪塔」。有時還被稱為「大菩提佛塔」。始建於元至正三年(1343年)。明清兩代,白塔與黃鶴樓同立在蛇山頭,相映成趣,聞名於世。清光緒年間,黃鶴樓被火焚毀,白塔倖存。1955年修建武漢長江大橋時,白塔拆遷至蛇山西部、京廣鐵路跨線橋旁,1984年,白塔又被遷入黃鶴樓公園西大門入口處內。1956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石榴花寶塔
石榴花塔在龜山南麓漢陽公園內。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明清兩代曾重修,1918年又修。原在添福巷,1964年移此復原。現塔屹立重台前中央,高約4米,底徑1米許,全為青石所砌,三層六面實心,淺檐微翹。第三層正面鐫「石榴花塔」四字,第二層正面刻碑文,後面附「遷移小志」,皆為楷書。通體穩健挺拔,玲瓏娟秀。塔後和兩側,簇擁四排數十株石榴樹。
白洋橋
位於洪山區和平鄉。石拱橋,紅砂條石砌築。引橋和橋面青麻石鋪墊,橋中砌有磚石,上壘麻石護欄。全長約50米,寬10餘米。始建於唐朝,明弘治年間重建,明萬曆年間和民國四年曾對此橋進行過兩次維修,橋側立有明萬曆年間和民國初年碑記各一通,為武漢市文物保護。據《武漢公路史》記載:「明正統元年有司歲做木籠納土石於兩岸為墩,建造本橋。後柱陷橋斷,往來者仍涉足而渡。明弘治十七年,江夏縣官周璽路經北洋渡,見待渡者達二三百人,過渡者非五升谷不渡,終因舟小人多爭涌而上乃至翻沉,周向其友陳延英敘說所見。創導修建石橋。」
保壽橋
位於漢正街葯幫巷。始建於康熙初年(1662年),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由山陝水煙號商人集資加以重修,重修後的保壽橋寬丈余,長三丈,條石橋面。在青石橋欄上,一面刻有「道光十四年西秋月山陝水菸眾號建修」,另一面刻有「保壽硚」三個楷書大字,現橋身和拱已埋入地下,橋面已鋪水泥,成為巷道,兩側已被砌入商戶牆內,保壽橋的欄桿成了店鋪的門坎,損毀十分嚴重。為武漢市的市級保護文物。
漢陽共勉街石牌坊
原位於漢陽共勉街,明代遺物,武漢市優秀歷史建築。因建住宅樓被遷幾十米至附近今址。共勉街原是漢陽縣學所在地,明清時為考場,亦稱「貢院」。原縣學前的青石牌坊稱「貢院坊」。共勉街牌坊為四柱三間式石牌坊,每間下開一矩形門洞。坊柱頂有石式石牌坊,每間下開一矩形門洞。坊柱頂有石雕飾。
D. 武漢的古建築有哪些
武漢著名古建築,四塔(洪山無影塔、洪山寶塔、勝像寶塔、石榴花寶塔)二橋(白洋橋、保壽橋)一牌坊(漢陽共勉街石牌坊)。
E. 武漢有哪些著名建築
江漢路,歐式老建築
武昌曇華林街道,中式古老建築
F. 武漢最有名的是什麼建築
武漢民生銀行大廈是中國大陸第四高樓,世界排名第18位,也是中國長江以北的最高建築,僅次於上海金茂大廈,深圳地王大廈和廣州中信銀行。世界最高樓是台灣省的台北101,高509米。
武漢最高樓「民生銀行大廈」 位於武漢市漢口金融一條街建設大道和新華路交匯點,風光秀麗的機器盪子湖畔。 總建築面積9.5萬平方米,由主樓及副樓組成,共68層,主體加上塔蓋、避雷針天線,樓高336米(原計劃331米)。
G. 武漢的十大地標有哪些
1、黃鶴樓
說到武漢的地標首先一定會想到黃鶴樓,黃鶴樓位於武昌蛇山之巔,瀕臨萬里長江,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和」天下絕景「之稱。與晴川閣、古琴台並稱「武漢三大名勝」。
2、江漢關
江漢關大樓使用英國建築形式,主樓四層,底層為半地下室,鍾樓四層,總高度46.3米,為武漢當時最高建築,也是武漢市標志性建築之一、漢口租界的核心建築。
3、武漢長江大橋
武漢長江大橋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是萬里長江上的第一座大橋,也是新中國成立後在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鐵兩用橋,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建成伊始即成為武漢市的標志性建築。
4、武漢大學早期建築
國家5A級旅遊景區—武漢東湖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點之一,仍在作為教學基地沿用至今。武漢大學的校園建築坐擁珞珈山,校園內中西合璧的宮殿式早期建築群古樸典雅,巍峨壯觀,堪稱「近現代中國大學校園建築的佳作與典範」。
5、民生銀行大廈
大廈開建時原計劃以漢櫃為基礎建成全國第三家證券交易中心,後因漢櫃被迫關閉,轉而准備將其改建為武漢市最大的證券交易營業部。後改為純寫字樓,由買下5層樓的中國民生銀行奪得冠名權。
6、鄂軍都督府
位於武昌閱馬場 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成於1909年 原為湖北咨議局大樓,辛亥革命後作為湖北軍政府使用,革命黨即在此樓組建成革命軍政府,發布了第一號布告,宣布廢除清朝的帝制,是中華民國誕生的地方。
7、湖北省博物館
湖北省博物館籌建於1953年,坐落於武漢東湖風景區,佔地面積81909平方米,建築面積49611平方米,展廳面積13427平方米,有中國規模最大的古樂器陳列館。全國八家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之一、國家一級博物館。
8、武漢國際博覽中心
武漢國際博覽中心是中部最大、全國第三的展覽場館,中心展覽面積18萬平方米,相當於17個足球場大。可承接國際國內大型展覽、BSV液晶拼接展屏、教育裝備展、汽車展覽、會議和活動。
9、古德寺
該寺於清光緒三年(1877年)由隆希創建,初名古德茅蓬,1914-1919年間由主持昌宏先後兩次進行擴建,改名古德寺,有「心性好古,普度以德」之意,並由黎元洪親自題寫匾名。
10、湖北省圖書館
位在武昌沙湖南側新館主體造型以「楚天鶴舞、智海翔雲」為立意,極具鮮明的時代風格和荊楚文化意蘊。
H. 武漢有哪些建築企業
知名建築企業有:中建三局、新八建設集團、山河建設集團、新七建設集團、寶業湖北建工集團、武漢建工股份公司、湖北全洲揚子江建設工程公司、武漢市政建設集團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