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趙襄子
擴展閱讀
適合大屏顯示股票行情 2025-07-11 16:11:28
我愛黑莓 2025-07-11 15:55:33

趙襄子

發布時間: 2021-06-13 23:42:27

① 趙襄子和趙簡子什麼關系啊

趙武有子名景叔,景叔的兒子趙鞅人稱趙簡子,趙簡子勵精圖治銳意改革使趙氏家族重新強撼崛起。
前458年趙簡子死,其子趙無恤嗣立,稱為「趙襄子」(趙無恤死,沒有傳位給自己的兒子而是讓伯魯的兒子繼位即趙獻候。趙無恤此舉維護了趙氏家族的團結。死後他被謚為「趙襄子」。「襄」是仁義的意思——和宋襄公看齊,反映了當時人們對他的敬重。)
應該是父子吧

② 趙襄子是中國解放奴隸的第一人嗎

趙襄子(?―公元前425年),嬴姓,趙氏,名毋恤(亦作無恤),戰國時期趙國的創始人。卒謚襄,故史稱趙襄子。出生於五霸稱雄的春秋末代,卒於諸侯兼並的戰國早期。《史記》中所列趙國的襄子紀年,在位為33年(公元前457年―公元前425年)。趙襄子中的「子」與其父趙簡子以及當時其他韓康子、魏桓子中的「子」一樣,不是名字而是尊稱。

③ 趙氏孤兒趙武跟三家分晉里的趙襄子有什麼關系

趙氏孤兒趙武是三家分晉里的趙襄子的曾祖父。

趙襄子為趙鞅之子,趙鞅是《趙氏孤兒》中的孤兒趙武之孫。趙武死後,謚為文子。趙武以後三世至趙襄子,韓、趙、魏滅智伯,三家分晉。

趙氏宗主:

趙成,趙衰,(前636年──前622年) 。

趙宣子,趙盾,(前621年──前601年)。

趙莊子,趙朔 ,(前600年──前597年)。

趙文子,趙武,(前583年──前541年)。

趙景叔,趙成,(前540年──前518年)。

趙簡子,趙鞅 ,(前517年──前476年)。

趙襄子,趙無恤,前475年──前425年)。

趙桓子,趙嘉,(前424年──前424年)。

趙獻子,趙浣,(前423年──前409年)。

(3)趙襄子擴展閱讀

晉景公得了重病,讓卜者占卜,卜者說生病的原因是錯殺了功臣。大臣韓厥一向和趙氏關系親密,此時便趁機向景公說:「趙氏世代有功,被錯殺滅族,老百姓都為之不平,應當恢復名譽,給予重用。」

於是景公聽了韓厥的話,派人把趙武和程嬰接進宮來,讓趙武繼承了趙氏原來的俸祿、封地。趙武又奉景公之命,殺死了屠岸賈。後來趙武的曾孫趙襄子和韓氏、魏氏三家分晉(戰國時代從此拉開序幕),建了趙國。

④ 趙襄子時期將領

武將
趙奢
龐暖
廉頗
李牧
司馬尚
賈偃
趙括
蘇射
王容
傅豹
趙茄
扈輒
趙蔥
顏聚
文臣
肥義
許歷
虞卿
藺相如
蘇代
毛遂
韓倉
公孫龍
仇液
姚賈
鄭朱
魏加
樓昌
公子
平原君趙勝
長安君
安陽君趙章
平陽君趙豹
==================以上。
其中當然以廉頗、李牧、藺相如和平原君最為有名。趙括也值得一提,紙上談兵這個成語說的就是他。

⑤ 《呂氏春秋慎大覽慎大》趙襄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他是一個出身卑微、忍辱負重、能擔大任、具有高超智慧謀略的人,具體解釋:

1、趙襄子是晉定公時專擅晉國大權的趙簡子(趙鞅)與侍妾所生庶子,在諸公子中出身微賤,而且其貌不揚,但卻最受趙簡子鍾愛。一次,簡子對幾個兒子說,他把寶符藏在常山(在今河北曲陽西北)上,誰先得到有賞。諸子回來俱無所得,只有趙襄子說已經得到。他說,從常山居高臨下可以看到代國,如果吞並代國,這就是寶。

2、趙簡子認為此子果有雄圖大略,確實可以發展趙氏的勢力,於是廢太子伯魯,立趙襄子為太子。當時有人對此舉不滿,對趙襄子有非議,趙簡子認為,趙襄子能夠忍辱負重,適宜擔當大任,所以盡管有人反對,還是堅持讓趙襄子繼承他的事業。

趙襄子在趙簡子死後繼位,很短時間內即顯示出他的政治風格。他的姐姐是代國國王的夫人,因有這樣的姻親關系,他到夏屋山(在今山西代縣東北),請代王相見,代王毫無戒備即來赴會。

在酒宴上,趙襄子早已安排下陷阱,斟酒的人在行斟時,用斟酒用的銅勺乘機擊殺代王及其從官。然後,興兵伐代,一舉佔領代國,將其領土並入趙氏版圖。其姊泣而呼天,拔下發笄自刺而死。

3、指揮家:

晉陽之戰,趙襄子在困守孤城的境地中,始終堅持,而且臨危不亂,在破城的前夕,能夠做出正確抉擇,反敗為勝,充分顯示了他的政治才能。

寬厚,創立趙國,與韓康子,魏恆子打敗智伯,即使豫讓為智伯報仇,他也很佩服豫讓的忠,豫讓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

(5)趙襄子擴展閱讀

豫讓刺趙襄子

趙、韓、魏三家瓜分智家的田土,趙襄子把智伯的頭骨塗上漆,作為飲具。智伯的家臣豫讓想為主公報仇,就化裝為罪人,懷揣匕首,混到趙襄子的宮室中打掃廁所。趙襄子上廁所時,忽然心動不安,令人搜索,抓獲了豫讓。左右隨從要將他殺死,趙襄子說:「智伯已死無後人,而此人還要為他報仇,真是一個義士,我小心躲避他好了。」於是釋放豫讓。

豫讓用漆塗身,弄成一個癩瘡病人,又吞下火炭,弄啞嗓音。在街市上乞討,連結發妻子見面也認不出來。路上遇到朋友,朋友認出他,為他垂淚道:「以你的才幹,如果投靠趙家,一定會成為親信,那時你就為所欲為,不是易如反掌嗎?何苦自殘形體崐以至於此?這樣來圖謀報仇,不是太困難了嗎!」

豫讓說:「我要是委身於趙家為臣,再去刺殺他,就是懷有二心。我現在這種做法,是極困難的。然而之所以還要這樣做,就是為了讓天下與後世做人臣子而懷有二心的人感到羞愧。」趙襄子乘車出行,豫讓潛伏在橋下。

趙襄子到了橋前,馬突然受驚,進行搜索,捕獲豫讓,襄子責備豫讓說:你何必這么跟我過不去?想當初你不是侍奉范氏和中行氏么,智伯把他們消滅了,但你為什麼不為他們報仇,反委身做臣子,現在智伯死了為什麼要偏那麼賣力為他報仇勒?

豫讓說:我侍奉范氏和中行氏,都曾像對待普通名士一樣對待我,因此我只能像普通名士一樣報答他。襄子聽後感慨,流著淚說道: 唉!豫先生,你為智伯盡已得到世人承認,而我對你寬恕已到極致。你還是做個選擇吧,我不能在放過你了!

豫讓說:從前你寬恕我,天下人都稱頌你的賢德,今天的事情我應該伏法受死,這個我不怕:但是我沒有完成自己願望,死不瞑目,希望你給我一件衣服刺破他,以完成我替智伯報仇的意願,既是死也沒什麼遺憾了。

襄子十分贊賞豫讓的義氣,便脫下衣服,讓人拿給豫讓,豫讓拔劍,三次刺破衣服。隨後,仰天長嘆;「我總算可以去九泉之下見智伯了!」於是伏劍自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趙毋恤

⑥ 趙襄子的五個兒子叫什麼

趙襄子一生共有五個兒子,他晚年不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卻欲傳位於其兄伯魯的後代。因伯魯和其子趙周都去世較早,遂立伯魯之孫趙浣為太子。襄子在位33年無病而終,趙浣繼承了趙氏之尊位,史稱趙獻侯。

網上能找到的就這些了。。

⑦ 趙襄子飲酒中,優莫是如何勸諫趙襄子的

趙襄子飲酒中,趙襄子日夜飲酒不止,還不知醒悟,優莫把趙襄子飲酒五日同紂的行為作對比,勸諫趙襄子語意深長。諷刺趙襄子的不思進取,原本應該感到羞恥的東西卻感到很自豪。使趙襄子霍然頓悟,優莫可謂善於勸諫的了.
趙襄子飲酒

趙襄子①飲酒,五日五夜不廢酒②,謂侍者曰:「我誠邦士也,夫飲酒五日五夜矣③,而殊不④病!」優莫曰:「君勉之!不及紂二日耳!紂七日七夜,今君五日。」襄子懼,謂優莫曰:「然則⑤吾亡乎?」優莫曰:「不亡。」襄子曰:「不及紂二日耳,不亡何待?」優莫曰:「桀紂之亡也,遇湯武,今天下盡桀也,而君紂也,桀紂並世,焉能相亡⑥!然亦殆矣!」
導讀:趙襄子日夜飲酒不止,還不知醒悟,優莫將其與殷紂相比,使趙襄子霍然頓悟,優莫可謂善於勸諫的了。
注釋 :①趙襄子:名無恤,春秋末年晉國大夫。②廢酒:停止飲酒。③矣:語氣詞,了,表示已經實現的事情。④殊:副詞,很,極。殊不,意思是,一點也不。⑤然則:(既然)如此,那麼。⑥焉:疑問代詞,怎麼,哪裡。相亡:一塊兒滅亡。
翻譯:

趙襄子喝酒,五天五夜沒停止,對侍從說:「我真是國家的傑出人才呀,喝了五天五夜的酒,居然一點也不疲勞。」優莫說:「君主您多努力呀!比紂還差兩天罷了!紂喝酒取樂達七天七夜,現在您已經持續五天了。」襄子害怕了,對優莫說:「既然如此,那麼我也要滅亡了吧?」優莫說:「不會滅亡。」襄子說:「比紂就差兩天罷了,不滅亡,還等什麼呢?」優莫說:「桀紂之所以滅亡,是因為遇上了湯武,現在天下都是桀一樣的人,而您是紂一樣的人。桀與紂並存世上,哪能一同滅亡呢?不過,也危險了!」

⑧ 趙簡子之子,…………………………是為趙襄子,而果昌趙,的翻譯

趙簡子①之子,長日伯魯,幼日無恤②。將置後③,不知所立。乃書④訓誡之詞於二簡⑤,以⑥授二子,日:「謹識⑦之。」三年而問之,伯魯不能舉⑧其詞。問其簡,已失之矣。問無恤,誦其詞甚習固。問其簡,出諸⑨袖中而奏【10】之。於是簡子以【11】無恤為賢,立以為後,是為趙襄子,而果昌趙。
譯文:
趙簡子的兒子,年長的叫伯魯,年幼的叫無恤。將要選出繼承人,不知道該立誰好。於是寫了訓誡在兩片竹簡上,來給兩個兒子,說「要記住。」三年後問他們,伯魯已經不能說出上面的話了,問他的竹簡哪裡去了,已經丟失了。問無恤,他背誦訓誡已經很熟練了,問他的竹簡在哪裡,從袖子中把竹簡上呈給趙簡子。於是趙簡子認為無恤是賢能的,立他為繼承人,這就是趙襄子,他果然使趙國昌盛起來。

⑨ 與讓行刺趙襄子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為了給智伯的門客,行刺趙襄子是為了給主公報仇,也就是所謂的「士為知己者死」。

豫讓是春秋晉國人,公元前453年,當時晉國有六大家族爭奪政權,豫讓曾經在范氏、中行氏手下工作,並沒有受到重視;後來投靠智伯,智伯非常看重他。
趙襄子與智伯之間有極深的仇怨,趙襄子聯合韓、魏二家,消滅智伯,並將他的頭骨拿來當酒杯。豫讓認為,「一個有價值的人,應該為賞識自己的人,不惜犧牲性命,就好像一個女子,應該為喜歡她的人,做最美麗的裝扮」,下定決心為智伯復仇。
他先是改變姓名,冒充罪犯,混進宮廷,企圖藉整修廁所的方式,以匕首刺殺趙襄子。可是趙襄子在上廁所時,突然有所警覺,命令手下將豫讓搜捕出來。趙襄子的左右隨從原想殺他,趙襄子卻認為豫讓肯為故主報仇,是個有義之人,便將他釋放。
豫讓仍不死心,為了改變相貌、聲音,不惜在全身塗抹上油漆、口裡吞下煤炭,喬裝成乞丐,找機會報仇。他的朋友勸他:「以你的才能,假如肯假裝投靠趙襄子,趙襄子一定會重用、親近你,那你豈不就有機會報仇了嗎?何必要這樣虐待自己呢?」豫讓卻說:「如果我向趙襄子投誠,我就應該對他忠誠,絕不能夠虛情假意,用這種卑鄙的手段。」豫讓還是要依照自己的方式完成復仇的使命。
有一次,機會來了,豫讓事先埋伏在一座橋下,准備在趙襄子過橋的時候刺殺他。趙襄子的馬卻突然驚跳起來,使得豫讓的計劃又再次失敗。捉了豫讓後,趙襄子責備他說:「你以前曾經在范氏和中行氏手下工作,智伯消滅了他們,你不但不為他們報仇,反而投靠了智伯;那麼,現在你也可以投靠我呀,為什麼一定要為智伯報仇呢?」豫讓說:「我在范氏、中行氏手下的時候,他們根本都不重視我,把我當成一般人;而智伯卻非常看重我,把我當成最優秀的人才,是我的知己,我非替他報仇不可!」
趙襄子聽了非常感慨,便說:「你對智伯,也算是仁至義盡了;而我,也放過你好幾次。這次,我不能再釋放你了,你好自為之吧!」
豫讓知道這一次是非死不可,於是就懇求趙襄子:「希望你能完成我最後一個心願,將你的衣服脫下來,讓我刺穿;這樣,我即使是死了,也不會有遺憾。」
趙襄子答應這樣的要求,豫讓拔劍,連刺了衣服三次,然後就自殺了。
豫讓身死的那一天,整個趙國的俠士,都為他痛哭流涕。

⑩ 趙襄子趙襄子

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