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武漢特大洪水
擴展閱讀
中信銀行銀行股票行情 2025-07-20 05:29:45
仁寶科技股票行情 2025-07-20 05:27:25
國家大事件 2025-07-20 05:18:58

武漢特大洪水

發布時間: 2021-06-16 21:40:17

① 1954年長江特大洪水是怎麼回事

1954年長江流域發生的特大洪水,自枝江以下約1800公里的河段,水位突破歷年最高紀錄,洪水位持續時間十分長,洪水總量也十分大

一、原因

1954年,因大氣環流異常,雨帶長期徘徊在江淮流域,梅雨期比常年延長一個月,6、7月份大范圍暴雨達9次之多。

二、降雨情況

長江中下游整個梅雨期長達60多天。5-7月3個月內共有12次降雨過程,其中6月中旬至7月中旬5次暴雨,強度范圍都比較大,是本年汛期暴雨全盛階段。

該年汛期,季風雨帶提前進入長江流域。4月份鄱陽湖水系即出現大雨和暴雨,贛江上游月雨量達500mm以上。5月雨區主要在長江以南,鄱陽湖水系和錢塘江上游雨量在500mm以上,安徽黃山站月雨量達1037mm,300mm以上雨區范圍約74萬平方千米,相應面積總降水量約3000億m³。

三、水位情況

宜昌站最大洪峰流量為每秒66800立方米,7月至8 月洪水總量為22448億立方米,均大於1931年的大洪水。武漢關最大洪峰流量為每秒76100立方米,水位達到29.73米,比1931年水位28.28米高出1.45米。各主要控制站高出警戒水位的時間長達49-135 天,洪水量約相當於100年至200年一遇。

四、受災情況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全面恢復整修江河堤防、修建荊江分洪工程和汛期軍民全力抗洪搶險的情況下,這次特大洪水雖然保住了荊江大堤和武漢市的主要市區,但仍然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

長江干堤和漢江下游堤防潰口61處,扒口13處,支堤、民堤潰口無數。湖南洞庭湖區900多處圩垸,潰決70%。

廣大農田暴雨積澇成災,廣大山地暴雨山洪為害。長江中下游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5省有123個縣市受災,洪澇災害農田面積317餘萬h㎡,受災人口1888餘萬,京廣鐵路100天不能正常運行,災後疾病流行,僅洞庭湖區死亡達3萬餘人

由於洪澇淹沒地區積水時間長,房屋大量倒塌,莊稼大部分絕收,災後數年才完全恢復。由於長江流域工農業生產和水陸交通運輸在全國的重要地位,1954年大水不僅造成當年重大經濟損失,而且對以後幾年經濟發展都產生了很大影響。

五、政府有關措施

7月22日至8月22日先後開啟荊江分洪閘3次,最大分洪量為每秒6900立方米,總分洪水量達122.6億立方米,大大超過了荊江分洪區有效容積54億立方米,只得採用上吞下吐的方式。另外還採取了臘林洲扒口、人民大垸、洪湖等一系列分洪、蓄洪措施,降低沙市水位,避免了荊江大堤滅頂之災。

為保武漢安全,相繼在上游洪湖以及周圍的西涼湖、梁子湖、張渡湖等處分洪,並使漢口的最高水位出現推遲了7 天,洪峰持續時間縮短了12個小時。

(1)武漢特大洪水擴展閱讀

1954年武漢人民的抗洪事跡

1954年是武漢解放的第5年,正是百廢待興的時候。在這萬分緊急的時刻,武漢人民沒有絲毫退卻。全市上下緊急動員,僅用幾天時間,就組織了5千多名幹部和1萬軍民,成立防汛總指揮部,並分別建立了5個分區防汛指揮部。

6月27日,武漢關水位越過警戒水位時,武漢市政府即發起防汛動員,在短短的幾天內就組織全市各行各業人員10萬餘人,成立防汛搶險大軍,奔赴長江堤防,以後逐步增加到28.98萬人,後勤保障人員達到31萬人

黨中央從全國各地抽調了各類工程技術人員、潛水員、電力技師和有防汛經驗的民間專家23125人派往武漢,其中僅排水技術人員就有1091名,並把全國唯一的一列列車發電站從山西派往武漢。

在漢口、武昌兩地離堤50米處,人們用53000多立方米木料、用260多萬米蔑纜,紮起長達125華里的外沿防浪木排,用6200多個鐵錨拋在水下固定。

1954年8月1 9日,武漢關水位達到29.73米,是武漢關水文站自1865年建站以來的最高水位。150萬人口的武漢市岌岌可危,29萬防汛大軍死守兩江四岸

當時,武漢市向全國任何一個地區發個電報甚至打個電話求助,當地政府的援助物資就會連夜裝好運往武漢。這期間,武漢收到來自全國援助的抽水機273部,麻袋、草袋800多萬條,草席80多萬張,各種工具、繩纜、鐵錨、煤炭、糧食、副食、葯品等物資不計其數。

這期間,武漢全體軍民在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為確保武漢的安全,與洪水鏖戰100天,作出了艱苦卓絕的貢獻。110名捨死忘生的抗洪勇士光榮犧牲;7400多先鋒模範在長江邊的堤防前線光榮入黨;17000多名年輕人在洪水中洗練成長,光榮加入共青團

在這樣艱苦卓絕的情況下,武漢人民不僅戰勝了洪水,還同時完成了武漢長江大橋的鑽探工程,完成了漢水鐵路橋的架設工程。

② 當長江發生特大洪水時,下列城市受威脅最大的是()A.重慶B.鄭州C.武漢D.杭

當長江發生特大洪水時,武漢受威脅最大。

長江發生特大洪水時,遭受洪水的主要是中游地區,因為這里地勢低平,支流多、湖泊多,降水集中時,河湖水同時上漲,加上中遊河段的荊江十分彎曲,很容易遭受洪澇災害。

重慶位於長江上游,地勢較高,受洪水威脅較小,鄭州位於我國北方地區,不屬於長江流域,杭州位於錢塘江的入海口處,也不屬於中游地區,而只有武漢位於長江的中游。

(2)武漢特大洪水擴展閱讀:

長江中游城市群,即以武漢為中心城市,長沙、南昌為副中心城市的「中三角」,是以武漢城市圈、環長株潭城市群、環鄱陽湖城市群為主體形成的特大型國家級城市群。

范圍包括:湖北省武漢市、黃石市、鄂州市、黃岡市、孝感市、咸寧市、仙桃市、潛江市、天門市、襄陽市、宜昌市、荊州市、荊門市,湖南省長沙市、株洲市、湘潭市;

岳陽市、益陽市、常德市、衡陽市、婁底市,江西省南昌市、九江市、景德鎮市、鷹潭市、新余市、宜春市、萍鄉市、上饒市及撫州市、吉安市的部分縣(區)。

③ 1998年,九江武漢等地發生特大洪水,發生洪水的原因是(一句話解決,啰里啰嗦的不要)

禍國殃民的美女出生了。

④ 武漢特大洪水議論作文

那一次,我和爸爸一起去峨眉山玩。在路上,樹木在一棵棵往後「退」,真像一幅流動的畫。不久,我們就到峨眉山了。

峨眉山的雪真白,讓整個山變得白茫茫的,像滿山的白銀,我非常喜歡。峨眉山作為中國佛教第一山,海拔3099米。走了幾分鍾,我終於看見了一隻只夢寐以求的猴子。有一隻猴子,好像把自己為王,什麼東西都要拿。這只猴子把我和爸爸都惹笑了。

走啊!走啊!我們走到了上山的索道。我和爸爸馬上進了索道,我們感到自己的身體在慢慢的升起來。啊!我真開心。我看見了漫山遍野的雪,還有一群群猴子在摘果子。不久,我們就到了金頂,到了3099米的地方。那裡可真美啊!雲霧繚繞,猶如到了一個瓊瑤仙境啊!

該下山了,我和爸爸決定體驗一下峨眉山你的美。呀!下山的路真美,如果你嫌累了,你可以從旁邊滑下去。我也提心吊膽的試了一試,令人心驚膽顫!

峨眉山你太美了!你讓我和爸爸玩得開心死了!這次經歷,我永遠難以忘懷。
02

⑤ 武漢特大洪水花山怎麼樣

花山街道無淹水情況,局部路口有輕微水滯,小區無淹水情況

⑥ 為什麼長江遇特大洪水時武漢市受威脅比上海嚴重

1.從重慶到宜昌,距離約700公里,海拔落差200米。江面寬度200米到1000米左右,上游水深約2米~40米左右,二面幾乎都是高山。水流很急。湍急的江水會裹挾大量的泥沙。
2.從宜昌到武漢,距離約600公里,武漢水深最大處約30米,江面寬度1000米~3000米,海拔落差25米,由於落差小,水壓差小,阻力大,江面逐漸變寬,水流速度開始變慢,江水中的泥沙開始沉積,會使河床逐漸抬高,不進行等量淤泥挖卻或者排泄,江面就會隨之逐年提高。為了不讓江水浸滿到人們生活的家園,在江兩岸築起了高高的堤岸,每年還要不斷地加高。
3.從武漢到上海,距離約800公里,海拔落差20米,江面寬度10000米,出海口寬度約8千米。水流速度更慢。
4.長江遇到特大洪水時,武漢-上海段靠近武漢的江西、安徽以及南京以西的江蘇段會有一定影響,水位面相增高,過了南京後,江面大幅變寬,江水的流速迅速減慢、平緩,抬高水位所需水量成倍增加,所以對上海的威脅就弱些。
5.宜昌-武漢段江面寬度幾乎與重慶-宜昌段一樣,但是由於落差大幅減小,造成水流阻力大幅提高,水深沒有增加,在水流量基本相同的情況下,就會在宜昌-武漢段急劇匯聚,迅速抬高這一段的水位。
6.武漢市華中重鎮,我國重要工業基地之一,影響大,所以會引起人們注意。
7.其實,在荊州等地受到的威脅,可能比武漢還要大。
8.為了確保武漢的財產和人民的正常生活。以前在荊州一帶有一大片地,在遇到特大洪水時,用來蓄水,緩解災情。叫分洪區。
9.有了葛洲壩和三峽大壩後,可在洪峰來臨前放水降低上游蓄水水位,洪峰來臨時關小閘門,分段蓄水,控制流量峰值。
10.建造大壩後,水的總流量是不會改變的,只是讓水流量峰谷值平緩一些。
11.長江到上海時已到了入海口,幾乎沒有一點阻力。水位只與海水的漲落有關。泥沙會更多地沉積,乃至堆出了一個崇明島。
12.所以上海平時關心的主要是海潮,而不是江流。只有在每年夏季,當長江洪峰與海潮高峰同時到來、又有台風過路上海「三聚頭」時,才會有防汛防風警報。
13.以上觀點,僅供參考。

⑦ 武漢30年來一共發生過幾次洪水

從1990年到現在30年來,武漢一共發生過兩次洪水,分別是1998年和2016年。

1998年7月份長江中下游主要站的洪量超過1954年,其中宜昌站1215億立方米,比1954年多45億立方米,漢口站1648億立方米,比1954年多120億立方米。長江干堤在九江大堤處發生決口,幾天之內堵口成功。

1998年6月份起,長江流域出現3次持續大范圍強降雨過程。第一次,是6月12日至27日。江南大部分地區暴雨頻繁,江西、湖南、安徽等地區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多1倍以上,江西北部多2倍以上。

第二次是7月4日至25日。長江三峽地區、江西中北部、湖南西北部和其他沿長江地區,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2倍。第三次是7月末至8月末,長江上游、漢水流域,四川東部、重慶、湖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降雨量比常年偏多2至3倍。

受降雨影響,長江發生了自1954年以來第二次全流域大洪水。這場洪水范圍比較廣,持續的時間也很長。

2016年7月,武漢市發生的洪澇災害。

截止7月6日12時,暴雨災害造成全市12個區75.7萬人受災。共轉移安置災民167897人次,80207名群眾處於轉移安置狀態。

全市布設安置點68個。農作物受損97404公頃,其中絕收32160公頃。倒塌房屋2357戶5848間,嚴重損壞房屋370戶982間,一般性房屋損壞130戶393間。直接經濟損失22.65億元。因災死亡14人,失蹤1人。

(7)武漢特大洪水擴展閱讀:

1998年長江特大洪水起因是

1、赤道東太平洋附近水溫異常升高現象,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厄爾尼諾現象,使得中國的北方和長江一帶形成了兩個大的降雨區。

2、歐亞高原和青藏高原上的積雪較多。

3、1998年7月中旬開始,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突然南退,位置偏南偏西,這是十分不正常的,造成了長江上游一帶暴雨現象發生極為頻繁。

4、1998年6月到8月,烏拉爾山、貝加爾湖和鄂霍茨克海三個地區出現阻塞高壓形勢,造成西伯利亞的冷空氣較易南下,這也是長江一帶多雨的原因之一。

這場洪水范圍比較廣,持續的時間也很長。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和武警官兵和群眾奮勇救災;一些水利工程也起到了分洪作用。

最終損失情況如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29個。江西、湖南、湖北、黑龍江、內蒙古、吉林等受災最重。農田受災22,290,000公頃。成災面積13,780,000公頃。死亡4150人。直接經濟損失2551億元人民幣。

此次洪水暴露出許多水利工程質量低劣的「豆腐渣工程」、也引發了社會上關於「圍湖造田」等環境保護問題的討論。同時,數以十萬計的解放軍和武警官兵參與抗洪搶險,抵禦從上流直卷的洪峰,守護江河堤壩,史稱「九八抗洪」。

⑧ 當長江發生特大洪水後 為什麼武漢省威脅最大

因為武漢在江漢平原,地勢低,而武漢上游正好是荊江大堤,荊江水道細窄曲折通洪能力差容易決堤,長江防洪湖北段最危險最難守的就是荊江大堤,所以每次洪水來時,第一個分洪的也是荊江大堤了,如果荊江大堤守不住,洪水順流而下不用一天就能到達江漢平原,威脅武漢了。98抗洪時荊江大堤就是安排由著名的「千歲軍」空降兵第十五軍把守的。

參考資料:
長江流域內資源豐富,土地肥沃,特別是中下游地區,是中國社會和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但由於河道行洪能力不足,洪水高出兩岸地面數米至十幾米,這一地區也是洪水災害頻繁而嚴重的地區。
據歷史記載,自漢初至清末2000年間(公元前185年-1911年),長江曾發生大小洪災214次,平均約十年一次。二十世紀以來,長江發生過1931年、1935年、1954年三次嚴重的洪水災害,每次洪災都造成了極其慘重的損失。
1998年長江遭遇了百年以來僅次於1954年的特大洪水,國家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進行了近三個月的抗洪搶險,全國各地調用130多億元的搶險物資,高峰期有670萬群眾和數十萬軍隊參加抗洪搶險,才避免了長江中下遊人民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
萬里長江,險在荊江。長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國工農業比較發達的地區,地面普遍較低。自古長江洪災頻繁,最大洪水量可達11萬立方米/秒,而荊江至武漢段每秒排洪能力僅6萬-7萬立方米/秒。由於長江上游洪水來量大與中下遊河道特別是荊江河道過洪能力小的矛盾十分突出,兩岸地面高程又普遍低於洪水位,形成「懸河」。一旦發生特大洪水,堤防漫潰,將直接威脅江漢平原和洞庭湖區1500多萬人口、153萬公頃農田和一批重要大中城市、工礦企業及交通要道的安全。

⑨ 當長江發生特大洪水時,重慶,鄭州,武漢,杭州中哪個城市受危害最大

基本都不會受到影響,鄭州與長江沒有關系,你的那麼遠,杭州那也影響不到,長江洪水沒那麼大力量,能淹到杭州,重慶在上游,加上重慶依山而建,基本淹不到重慶市,但是重慶周邊的縣城受災就會嚴重了。
武漢也是不會受災的,長江荊州段是個大彎,可以緩解洪峰,加上荊州周邊的縣城都是引洪犧牲的地方,武漢時不會有事的

⑩ 武漢市特大自然災害

1931,1954,1998和1999年的大洪水
1953,2008年的大雪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