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市場的定義是什麼
經濟學定義:
商品交換(交換商品的過程稱交易)關系的總和。
營銷學定義:
市場=人口數量+購買慾望+購買力
比如:中國15億人口就是一個大的市場。
英國不到一億的人口,但人均消費一個人比中國十個人的消費,也稱的上是大市場。
人口多沒有購買慾望和購買力就不能算大市場。
人就是市場的基本因素,錢是第二因素。商品是市場的必須條件。(商品分有形和無形)無形的如技術、服務。
市場也分有形無形。一級二級。有形的是提供商品流通(交換)的店面。無形的是人。
⑵ 市場的含義是什麼
市場,就是商品交換的場所。通俗地講,買賣商品的場所。人類社會早期,社會分工的不同,有人種稻穀,有人種麥子,他們都需要對方的商品,開始沒有貨幣,於是他們各自拿一部分自已的稻穀或麥子出來,到買賣商品地方,直接以物易物,那這個地方就叫集市,這是最早市場。後來,人們不去直接用商品與商品直接進行交換,而是將自家的商品,拿去賣掉,換回貨幣,再用貨幣購買自己需要的商品。
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了,實體店市場的渠道增加,如,淘寶網,京東商城、唯品會等,商品交換是在網上交易,通過網路完成,市場是看不見的交易場。因此將這類稱為線上市場。由於現代社會製造行業分工越來越細,所以一類商品,又按品類來分。這是一個非常大的一個變化。
⑶ 請問市場的概念是什麼
一、市場的概念
1.市場的形成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
(1)存在可供交換的商品。
(2)存在著提供商品的賣方和具有購買慾望和購買能力的買方。
(3)具備買賣雙方都能接受的交易價格,行為規范及其他條件。
2.市場的含義
(1)市場是商品交換的場所。
(2)市場是某種商品需求的總和。
(3)市場是買主、賣主力量的集合。
(4)市場是指商品流通的領域,是交換關系的總和。
3.營銷市場
市場是由人口、購買力和購買動機有機組成的總和。
市場=人口+購買力+購買動機
人口因素:是構成市場的基本要素,人口越多,現實和潛在的消費需求就越大。
購買力:指人們支付貨幣購買商品和勞務的能力。
購買動機:指消費者產生購買行為的願望和要求,它是消費者將潛在的購買力變為現實購買行為的重要條件。
二、市場的類型
1.根據市場范圍劃分
2.根據市場客體劃分
3.根據市場狀況劃分
4.根據競爭程度劃分
5.根據商品流通環節劃分
6.根據市場交換方式劃分
7.根據市場出現的先後劃分
1.根據市場范圍劃分
(1)區域市場:商品在地區范圍內流通形成的區域市場。
(2)國內市場
(3)國際市場
2.根據市場客體劃分
商品經濟的初級階段:生產資料市場和生活資料市場;
商品經濟發展的第二階段:勞動力市場、房地產市場、貨幣市場、資本市場;
商品經濟發展的第三階段:技術市場和信息市場。
3.根據市場狀況劃分
(1)賣方市場:商品供不應求,賣方把持市場主動權。
(2)買方市場:商品供過於求,買方具有市場主動權
4.根據競爭程度劃分
(1)完全競爭市場:一個行業中有非常多的獨立生產者,他們以相同的方式向市場提供同類的標准化的產品。
(2)完全壟斷市場:一個行業只有一家企業,或一種產品只有一個銷售者或生產者,沒有或 基本沒有別的替代者。
(3)寡頭壟斷:一種產品有大量消費者或用戶的情況下,由少數幾家大企業控制了絕大部分生產量和銷售量,剩下的一小部分則由眾多小企業去經營。
(4)不完全壟斷:指一個行業中有許多企業生產和銷售同一種產品,每一個企業的產量或銷售量只佔總需求量的一小部分
5.根據商品流通環節劃分
(1)批發市場:將商品賣給最終消費者以外的任何購買者的交易活動。
(2)零售市場:將商品直接賣給最終消費者的交易活動。
6.根據市場交換方式劃分
(1)易貨交易市場:以貨易貨的市場。
(2)現貨交易市場:立即進行交割的市場。
(3)期貨交易市場:在未來指定時間進行交割的市場
7.根據市場出現的先後劃分
(1)現實市場:指對企業經營的商品有需要,有支付能力,又有購買動機的現實顧客。
(2)潛在市場:指有可能轉化為現實市場的市場。
(3)未來市場:指暫時尚未形成或只處於萌芽狀態,但在一定條件下必將形成並發展成為現實市場的市場。
潛在市場可分為三類
1)對某種產品有購買動機但沒足夠支付能力的人或組織機構。(有動機,沒能力)
2)對某種產品有支付能力但沒有形成購買動機的人或組織機構。(有能力,沒動機)
3)對某種產品具有潛在需要的人或組織機構。(有能力,有動機,但自己還沒意識到)
三、當代市場特徵
1.市場的科技化
2.市場的國際化
3.市場的軟化
4.市場的綠化
5.市場的標准化
6.市場的差別化
7.市場的替代化
8.市場的高級化
⑷ 市場的概念是什麼
市場是各方參與交換的多種系統,機構,程序,法律強化和基礎設施之一。盡管各方可以通過易貨交換貨物和服務,但大多數市場依賴賣方提供貨物或服務(包括勞力)來換取買方的錢。可以說,市場是商品和服務價格建立的過程。市場促進貿易並促成社會中的分配和資源分配。市場允許任何可交易項目進行評估和定價。市場或多或少自發地出現,或者可以通過人際互動刻意地構建,以便交換服務和商品的權利(比如所有權)。市場通常取代禮品經濟,通常通過規則和習俗(如攤位費,競爭性定價,出售貨物來源(當地農產品或股票登記)和軍事或警察威脅,如果這些規則被破壞。
市場可能因所銷售的產品(貨物,服務)或因素(勞動力和資本),產品差異化,交換所在地,購買者針對性,持續時間,銷售流程,政府監管,稅收,補貼,最低工資,價格上限,交易合法性,流動性,投機強度,規模,集中度,交易不對稱性,相對價格,波動性和地域延伸。市場的地理邊界可能差異很大,例如單一建築中的食品市場,當地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整個國家的消費市場,或同一規則適用的國際貿易集團的經濟始終。市場也可以是全球性的,例如全球鑽石貿易。國家經濟也可以分為發達市場或發展中市場。市場泛指商品交換的領域。如國際市場、國內市場、農村市場等。
⑸ 市場的概念是什麼
市場是各方參與交換的多種系統,機構,程序,法律強化和基礎設施之一。市場是社會分工和商品生產的產物,哪裡有社會分工和商品交換,哪裡就有市場。市場是商品和服務價格建立的過程。市場促進貿易並促成社會中的分配和資源分配。市場允許任何可交易項目進行評估和定價。
1.市場的形成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
(1)存在可供交換的商品。
(2)存在著提供商品的賣方和具有購買慾望和購買能力的買方。
(3)具備買賣雙方都能接受的交易價格,行為規范及其他條件。
2.市場的含義
(1)市場是商品交換的場所。
(2)市場是某種商品需求的總和。
(3)市場是買主、賣主力量的集合。
(4)市場是指商品流通的領域,是交換關系的總和。
(5)市場的概念是什麼擴展閱讀:
市場類型:
1.根據市場范圍劃分
(1)區域市場:商品在地區范圍內流通形成的區域市場。
(2)國內市場
(3)國際市場
2.根據市場客體劃分
商品經濟的初級階段:生產資料市場和生活資料市場;
商品經濟發展的第二階段:勞動力市場、房地產市場、貨幣市場、資本市場;
商品經濟發展的第三階段:技術市場和信息市場。
3.根據市場狀況劃分
(1)賣方市場:商品供不應求,賣方把持市場主動權。
(2)買方市場:商品供過於求,買方具有市場主動權
4.根據競爭程度劃分
(1)完全競爭市場:一個行業中有非常多的獨立生產者,他們以相同的方式向市場提供同類的標准化的產品。
(2)完全壟斷市場:一個行業只有一家企業,或一種產品只有一個銷售者或生產者,沒有或 基本沒有別的替代者。
(3)寡頭壟斷:一種產品有大量消費者或用戶的情況下,由少數幾家大企業控制了絕大部分生產量和銷售量,剩下的一小部分則由眾多小企業去經營。
(4)不完全壟斷:指一個行業中有許多企業生產和銷售同一種產品,每一個企業的產量或銷售量只佔總需求量的一小部分
5.根據商品流通環節劃分
(1)批發市場:將商品賣給最終消費者以外的任何購買者的交易活動。
(2)零售市場:將商品直接賣給最終消費者的交易活動。
6.根據市場交換方式劃分
(1)易貨交易市場:以貨易貨的市場。
(2)現貨交易市場:立即進行交割的市場。
(3)期貨交易市場:在未來指定時間進行交割的市場
7.根據市場出現的先後劃分
(1)現實市場:指對企業經營的商品有需要,有支付能力,又有購買動機的現實顧客。
(2)潛在市場:指有可能轉化為現實市場的市場。
(3)未來市場:指暫時尚未形成或只處於萌芽狀態,但在一定條件下必將形成並發展成為現實市場的市場。
⑹ 市場的含義是什麼
含義:所謂市場,從一般意義上講,就是指商品交易關系的總和,主要包括買方和賣方之間的關系,同時也包括由買賣關系引發出來的賣方與賣方之間的關系以及買方與買方之間的關系
⑺ 市場的概念是什麼,談談你對市場的理解,你認為最終的市場在那裡
二方以上(需求與供給)即可稱為市場
1.一級市場 (一級森林供應者提供給衛生紙製造廠 賺取利潤)
2.二級市場 (衛生紙製造廠出貨給消費者 賺取利潤)
3.三級市場 (消費者供給勞利在服務市場 賺取利潤)
越往上面越賺錢 但是確是資源極稀少者
⑻ 市場的定義,什麼是市場
市場是各方參與交換的多種系統,機構,程序,法律強化和基礎設施之一。盡管各方可以通過易貨交換貨物和服務,但大多數市場依賴賣方提供貨物或服務(包括勞力)來換取買方的錢。可以說,市場是商品和服務價格建立的過程。
市場促進貿易並促成社會中的分配和資源分配。市場允許任何可交易項目進行評估和定價。市場或多或少自發地出現,或者可以通過人際互動刻意地構建,以便交換服務和商品的權利(比如所有權)。
市場的地理邊界可能差異很大,例如單一建築中的食品市場,當地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整個國家的消費市場,或同一規則適用的國際貿易集團的經濟始終。市場也可以是全球性的,例如全球鑽石貿易。國家經濟也可以分為發達市場或發展中市場。
(8)市場的概念是什麼擴展閱讀:
1、市場的特點:
市場是社會分工和商品生產的產物,哪裡有社會分工和商品交換,哪裡就有市場。決定市場規模和容量的三要素:購買者,購買力,購買慾望。同時,市場在其發育和壯大過程中,也推動著社會分工和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市場通過信息反饋,直接影響著人們生產什麼、生產多少以及上市時間、產品銷售狀況等。聯結商品經濟發展過程中產、供、銷各方,為產、供、銷各方提供交換場所、交換時間和其他交換條件,以此實現商品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各自的經濟利益。
2、市場的功能:
平衡供求矛盾;商品交換和價值的實現;服務功能;傳遞信息功能;收益分配——市場通過價格、利率、匯率、稅率等經濟杠桿,對市場上從事交易活動的主體--生產者、消費者、中間商進行收益分配或再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