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大陸為什麼不待見李敖
擴展閱讀
股票120分鍾k線怎麼看 2025-09-09 20:53:29
瑞典愛立信股票價格 2025-09-09 20:48:19

大陸為什麼不待見李敖

發布時間: 2021-06-17 23:18:35

Ⅰ 李敖是做什麼的啊總說大陸好,那他怎麼不來大陸生活啊

他是無黨派人氏 可以隨便說話 還是個作家。
他兒子在清華(還是北大)上大學。

Ⅱ 為什麼沒人敢動李敖在台灣的地位,李敖是個怎樣的人

大陸對他敬而遠之,台灣則對他不敬而遠之

Ⅲ 為什麼在中國大陸有一些人很討厭李敖

鬼話連篇顛倒黑白

Ⅳ 李敖的書為什麼被禁

一是在他出書的那個年代,他的文字太黃,二是涉及到了大陸和台灣的敏感話題。所以。。。

據說李敖在台灣的被禁書有九十六本之多,因此達到了「世界禁書」的「之最」
李敖的《上山·上山·愛》卻是沒有寫完就被查,雖不敢說後無來者,但前無古是一定的了。
李敖在台灣寫了100部書,其中有96部是「禁書」。說著,他取出一個列著「禁書」名錄的表格,大約3米多長,一直拖到地上。李敖托著表格,神情滑稽地說:看,這個表已經超過我的身高了,可以說著作等身。觀眾當場大笑。李敖似乎仍嫌不夠,之後更取出一本封面印著「三點女郎」的李敖作品說:「那時我的書只能在地攤上和黃色書刊一起賣,所以我出的書看起來很『涼快』。我的讀者根本不是我的讀者,他是買黃色書刊,買錯了就變成我的讀者。」
李敖作品集:
《且從青史看青樓》
《由不自由的自由到自由的不自由 》
《蝙蝠和清流 》
《李敖快意恩仇錄 》
《中國性研究 》
《看誰的文章寫得好》
《北京法源寺》
《傳統下的獨白》
《中國性研究》
《要把金針度與人》
《看誰的文章寫得好》
《奇情與俗情》
《孫中山研究》
《李敖回憶錄》

Ⅳ 李敖為什麼不願再回大陸,不願再去北京

李敖道德和素質都不符合大陸當局的要求,熱臉貼冷屁股氣急敗壞了就回去了

Ⅵ 中國什麼沒李敖這樣的的人

李敖生平以深厚學問做護身,博聞強記。而嬉笑怒罵為己任,自譽為百年來中國人寫白話文翹楚。著作甚多,主要以散文和評論文章為主,有《傳統下的獨白》、《胡適評傳》、《閩變研究與文星訟案》、《上下古今談》、《李敖文存》等;近年出版的有《李敖的情話》、《蔣介石研究文集》和《李敖回憶錄》、《李敖大全集》等100多本著作,被西方傳媒追捧為「中國近代最傑出的批評家」。經他抨擊罵過的形形色色的人超過3000餘人,在古今中外「罵史」上無人能望其項背。李敖前後共有九十六本書被禁,創下歷史記錄因為他撕下了很多人的面具

Ⅶ 為什麼李敖說大陸人不可測

1, 如果沒記錯的話,李敖應該是在節目里、演講中多次提到過類似的話。

2,李敖講「大陸人不可測」,意在說明大陸人所處的環境之復雜,故而有「不可測」的表現。李敖也同樣講過大陸是「形勢大好,人心大壞」。

3,大陸人的不可測推及個體的大陸人即有可能形成完全不同的表現出來,所以在大方向上能形成怎樣的力量,都是未知的,可能是好,也可能會壞。

Ⅷ 李敖罵了那麼多人,罵的那麼狠,為什麼沒人來害他呢

因為李敖本人是為人正直,而且做事情都是光明磊落的,有人說李敖因為罵人罵的特別的狠,所以出門散步的時候都會帶上類似於電棍的東西,許多人想知道他是否將其用於自衛,因為他冒犯了太多人,並擔心他們會進攻並進行報復,其實不是,根據李敖兒子的說法,父親帶電棍出去的原因只是一種習慣,因為他們在台灣居住的地區非常嚴格,不會有安全問題。

如果你批評了一個人,並且也是堵住了一個人的財路,那麼你肯定會被報復,但是李敖的批評只是學術上的研究,只是大家在文學上的見解不同,並不存在人身攻擊的情況,而且也不會讓對方產生極大的仇恨度,自然而然就不會有人來報復李敖了。

Ⅸ 為什麼你們都說張懷舊是大陸李敖

張懷舊,一位真正獨立的自由作家

我首先找到的是張懷舊的博客。細讀那些文章,品味那些語言,不禁擊節稱贊、拍案叫絕。比如《北京二奶》里的一句話:「偶爾,十七歲的赤雪兒也會跟著母親出入於各類夫人、拙荊、執帚、賤內們的家庭聚會。」那四個同義詞用得別出心裁卻又渾然天成,讓人不禁聯想到這些所謂的貴夫人之中,好多人事實上根本就是出身貧農、素質不高,借著丈夫殺人如麻的赫赫戰功僥幸做了高官的夫人,於是就擺出一幅人上人的面孔裝點門面,其實在家裡的真正地位也不過只配掃掃地而已;離真正意義上的貴族(比如像宋美齡那樣的女人)還差得遠著呢!
再如《仁慈的殘忍》里張懷舊形象的寫出了中國人的秉性難移:「乞丐就是餓死也不會去搶劫,搶劫犯寧可被槍斃也不會去乞討。」這句調侃的話無形中還給了我們這樣一個信息:要想改變國人的那種頑固性、劣根性、不覺悟性該是多麼的困難!這也正是魯迅最感到悲哀的地方。

再如《變態你好》里的一段話:「最主要是,我那麼急趕回去純屬多餘,在北京,既沒有等待我處理的國家大事,也沒有要我解決的百姓民生,更沒有需要我挽救的失足女人。我就是回去,也是一如既往地無聊著,何必呢?」從這句話里,我們讀出了一個平凡百姓長期以來喪失真正意義上的公民權利的傷感和無奈,同時也不禁產生了更深入的思考——看那些擠公交車的人,看那些不顧生命安全搶道而行的人,彷彿有什麼軍國大事在等待著自己處理。事實上,忙忙碌碌一生,都不知道也從來沒有思考過自己究竟在忙些什麼。想想真是何苦!
除了精妙的語言之外,文章其他可圈可點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那種跳動的靈感、思想的火花隨處可見。我乾脆把他的文章全部復制了下來,存到手機里的電子書上,以便在夜闌人靜的時候好好研讀,好好體味。
我的很多學生議論,都說我張雁華清高孤傲,從來沒有佩服過別人。但是現在,我不得不誠摯的告訴大家:原來,我自己也確實感覺到只有我張雁華才是天下第一文章高手;不過看了張懷舊的文章之後,我不得不痛苦的承認這樣一個現實——張懷舊的文章,確實漂亮,不僅遠遠高於像木子美、徐靜蕾、韓寒、郭敬明這些人,連我這所謂的尋山隱修士也不是他的對手。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不要以為是因為他也姓張我才這么誇他,我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目前他是哪裡人我都還不知道。沒有任何人可以強迫我贊揚或者貶低某一個人,我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符合我自己的意志的。
就張懷舊那些文章的思想性來說,我不知道別人是如何評價的,我個人認為:如果說魯迅的文章是投槍和匕首、對社會只能刺一下的話,那張懷舊的文章就是一把西瓜刀,割裂這個看上去很美的世界,砍得芸芸眾生體無完膚。
現在回憶一下我種感受的形成過程。剛讀他的文章的時候,看到貼吧中其他人的評論,我很奇怪:這么好的文章,為什麼還會招來罵聲一片?及至看了《說說二奶的故鄉——四川》還有《蔥山東與蒜河南,沒頭腦與不高興》這樣的文章之後,我明白了:張懷舊之所以挨罵,是因為他像《皇帝的新裝》里的那個小孩一樣,說出了一些我們不敢面對或者不願面對的東西。
當然了,除了這些批評地方百姓劣根性的文章之外,張懷舊還有一些批評國人的共性的文章,甚至還有諷刺某個特權階級的文章,這就需要大家自己去品味了,我在這里不願做過多的分析。不是不想,而是不敢。說老實話,我沒有他那樣的膽子,否則也不至於把自己辛辛苦苦寫成的香艷小說痛苦的刪掉了。
就拿這些批評地方人民劣根性的文章來說吧,比如那篇批評河南人的,我自己也是河南人,我想說的是:即使人家不批評,難道我們自己的劣根性,我們自己就不應該去克服嗎?比如不守信用(都是因為窮的),比如緊跟政策(希望改變命運), 甚至一些小的細節方面,比如我們要是幾個老鄉在大街上走路,都是橫著一排走,把整個道路擋的嚴嚴實實。這些,我們就不應該去盡力克服嗎?就拿緊跟政策這一條來說吧,當年我們如果不是那樣盲目聽從,如果動一點腦子思考思考,那三年也不至於餓死那麼多人!上大學時聽講現代史的老師說,整個信陽地區,餓得婦女都喪失了生育能力,到派出所查查,那三年就沒有出生的人口。

所以,面對那麼多人對張懷舊的謾罵,——有些話甚至已經超出了謾罵的范圍,讓人不得不懷疑罵人者的素質——我只能說:我很悲哀,我為我們國人,深感一種失望的、痛徹心扉的冰涼!
他們認為,張懷舊在說他們省的壞話,在往他們臉上抹黑。現在,如果我自己,作為河南人批評我們河南人,其它河南人也肯定會說:張雁華不熱愛自己的家鄉,自己給自己人摸黑。自己本省人都這樣,更何況你張懷舊一個外鄉人!
那麼魯迅呢?魯迅的《阿Q正傳》還有那些雜文,寫出了整個國民的劣根性,魯迅是不是不愛國?魯迅是不是在給整個中國人摸黑?
當我看到文學史上說,當年別人對魯迅罵聲一片時,我不相信,因為我所看到的文章都是對其推崇備至的,即使像郭詩人的《文藝戰線上的封建餘孽》這樣有名的文章我也只是僅僅聽說,但是現在,看看貼吧中很多人對待張懷舊的態度,我信了。

今天,我們說,我們應該感謝魯迅,魯迅雖然只能為中國人找出來毛病,雖然他並沒有救治的辦法,但他畢竟找出來了,正是他,使某些不好的東西引起了我們的重視,我們得以糾正或者至少知道了不好,將來有慢慢糾正的可能性。我們,難道不應該感謝魯迅嗎?今天誰還會有異議嗎?
那麼,我們能不能超越今天的迷霧,我們超前一點,我們難道不應該感謝張懷舊嗎?難道就因為魯迅被某個老人家肯定了而張懷舊還沒有被肯定嗎?我們可不可以這樣說:周傑倫存在的意義就是歌詞讓人聽不懂,而張懷舊存在的意義就是促使我們每一個人每天都要不斷的反思!
但是,我看到的,只有失去理性的謾罵、謾罵、謾罵。
我們表達感謝的方式真是與眾不同!

我是在查看「妓女追悼會事件」時才知道張懷舊這樣一位作家的。他的一篇小說被媒體炒成了新聞,最後卻將所有的罪責都推到了他的身上,我對此感到非常痛心。在中國,潛心寫字的人竟遭受如此不公平的待遇與責難,真是無語了。

對於張懷舊,我想說的是:你好,張懷舊同志,首先,盡管我比你大兩歲,我還是要向你表達由衷的敬意。我還想說,對於那些罵你的人,你毫不計較,還在一如既往的批評他們,我為你感到不值。因為,這些人,根本不值得你批評、根本夠不上你批評的層次!
張懷舊同志,繼續寫你的愛情故事,不要再批評他們了,有一天,讓他們自己吃了苦果自己覺悟。 沒辦法,我們已經習慣了受了損失之後才吃一塹長一智,否則怎麼會創造出「亡羊補牢」這個詞呢?還有,焦頭爛額座上客,曲突徙薪門外人!
很多人可能會說:你張雁華真是吃飽了撐的,不去好好寫你的香艷小說,為什麼要替張懷舊說好話?
我要說的是,對於這些謾罵,我很痛心,不能不說,因為將來我也有可能偶爾會寫議論批評的文章,從張懷舊的身上,我看到了很多小說、雜文家的委屈、無奈和命運。這就好比在大街上,當你看到一個人被打的時候,大家都不願援之以手,那麼,等你被打的時候,也不會有人幫你。小偷偷別人的時候,你不說話,小偷偷你的時候,你也不要指望別人會說話幫你。法西斯抓別人的時候,你以為抓的只是別人,你無動於衷,最後,法西斯抓你的時候,別人已經進了監獄,沒有人再會救你了。

更主要的是,這些謾罵,還會對大眾產生一種誤導,使更多的人不能辨明是非。這,才是最可怕的!
推薦幾篇張懷舊的經典之作,《中國公交,老子決不讓座》《是誰愚弄了咱中國人》《劉翔沒文化》《2B》《選B》《無處安葬的青春》《上海,今夜請將我埋葬》《中國三大流氓職業》《妓女追悼會》《愛情零食》(小說、短片)《悲傷的無厘頭患者》《寶貴的第一次》《還好》《最好》《做個誠實的人最不容易》《中國式奴才的十大丑態》《十七歲的大盤雞》《北京人的智商全球倒數》《褲襠下的情人節》《勞動人民與權利之爭》《花花公子與羅曼蒂克》……不勝枚舉。
有人說張懷舊是大陸李敖,有人說張懷舊是當代魯迅。我想說,張懷舊誰也不是,他是他自己,他是一位真正獨立的自由作家。他是一個能夠推動中國進步的作家,正是因為在他這樣的一小部分人的抨擊下,才促使某些人,不得不調整政策,不得不對芸芸眾生好一點。套用魯迅的話說,張懷舊這樣的漢子,才是中國的脊樑! 今天,這樣的才子已經不多了。請大家倍加珍惜!他是獨立與自由的。

張雁華
二00九年八月四日 倉頡造字 夜聞鬼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