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振興東北是什麼意思
我覺得就是想要振興東三省~
而那主要是重工業基地~
這樣可以加大對日本壓力~
打起來可以快速轉為軍工~~強~~
㈡ 如何振興東北
非常難,東北最大的困難來自於人口流失,每年外流200萬勞動力,要知道多數都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東北總人口也就一個億。加之生育率全國倒數,東北地區面臨的不是經濟危機,而是社會危機。
所以要振興東北,首先就要解決人的問題,但是我認為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東北從清末才開始開發,東北的社會也是近100多年建立起來的。具體影響就是農村人口比關內少,城市化率高,普遍不存在中原地區那種農村大家族。因而東北城市無法像北京、上海那樣通過吸納周邊省份農業人口來發展壯大。現在就算國家投入再多的錢,東北的四大城市也無法發展成上海深圳那樣的一線城市,因而對關內人才的吸引力無法和東南沿海比。
如果能降低東北地區個人所得稅,或許能有些作用,或者通過提供免費住房的方式吸引人才,用放開計劃生育、發放育兒津貼等辦法挽救人口災難,避免養老金過快破產。但是中國很快將迎來歷史上最嚴重的老齡化危機,整個國家發展都面臨問題,全國都會出現勞動力不足和養老難的問題,國家支援東北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弱。
我本人不是東北人,但是東北是中國人走出長城後開發的最成功的地方,發展成今天這樣我覺得真的很可惜。
㈢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有什麼意義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關於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中發[2003]11號,以下簡稱11號文件),標志著實施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戰略正式啟動。2003年12月2日,國務院做出成立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的決定(國發[2003]28號),並確定下設辦公室,具體承擔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2004年4月2日國務院下發國務院振興東北辦的「三定」方案,國務院振興東北辦正式成立。
㈣ 為什麼要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世紀作出的重大決策。
加快實現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重大意義:
1、東北地區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和我國重要的工業與農業基地,擁有一批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產業,資源、產業、科教、人才、基礎設施等支撐能力較強,發展空間和潛力巨大。
2、東北地區區位條件優越,沿邊沿海優勢明顯,是全國經濟的重要增長極,在國家發展全局中舉足輕重,在全國現代化建設中至關重要。
3、加快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是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提高我國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戰略舉措,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打造新經濟支撐帶的重大任務,是優化調整國有資產布局、更好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的客觀要求,
是完善我國對外開放戰略布局的重要部署,是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打造北方生態安全屏障的有力保障。要充分認識推進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定不移地把這項宏偉事業推向新階段。
(4)振興東北擴展閱讀: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發展目標:
1、到2020年,東北地區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結構性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
2、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自主創新和科研成果轉化能力大幅提升,重點行業和企業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3、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大幅提升;資源枯竭、產業衰退地區轉型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4、在此基礎上,爭取再用10年左右時間,東北地區實現全面振興,走進全國現代化建設前列,成為全國重要的經濟支撐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和重大技術裝備戰略基地,國家新型原材料基地、現代農業生產基地和重要技術創新與研發基地。
㈤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共投入多少錢
主要是人才枯竭了!大約2000多億吧!主要是沒找到發展的方向!東北三省就是農業大省,應該著重發展現代農業!形成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國家在東北發展的戰略部署都已經出來了,保證我國的糧食安全!應該將農業建設作為主要發展方向!實行自主定價策略!先保證國家食品安全質量再形成東北的特色!
㈥ 振興東北為啥不提了
2003年,"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口號橫空出世。可是,十幾年過去了,東北的經濟狀況似乎並沒有什麼改善,GDP放緩甚至驚動了中央。對此,山大教授黃少安不禁提出了疑問:
所謂"振興東北"的口號下,究竟有多少事情真正落到了實處?東北經濟為什麼一直沒有起色?這個問題的答案絕非三言兩語能夠說清的,縱觀歷史,立足現在,也許我們能從其中找到想要的答案。
產業結構單一
新中國成立之後,東北靠著被日本統治時期打下工業基礎和一系列大油田的開發,成為了人們爭相定居的富庶之地。
當時,全國有156個重點建設項目,其中58個規劃在東北發生,佔全部項目的三分之一長春一汽、沈陽飛機製造廠、沈陽機床廠都是在這個時期建設起來的,奠定了東北重工業的基礎。
最終,這個領域的輝煌讓東北"不思進取",形成了極其單一的產業結構,工業在東北的經濟佔比一度達到了64.3%,可以說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程度了。以重工業為主導的經濟結構讓東北在改革開放前能夠如魚得水。
然而,改革開放後這個優勢就喪失了,沿海地區通過經濟市場化和開展貿易活動迅速發展,東北卻沒有及時跟上時代潮流發展市場經濟,經濟增速開始大幅度放緩。
到2014年,東北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的經濟增速分別是5.8%、6.5%、5.6%,位列全國後五位,經濟增速滑出合理區間,讓當年的領導人都大為震驚。而主要工業品產量方面,東北也沒能再延續自己的優勢。
1978-2016年,東北三省的粗鋼產量平均增速為5.86%,低於全國9.11%的水平,導致佔全國產量比重大幅度下降。
在新興產業方面,2015年東部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值佔全國的65%,但東北只佔了其中的6%,戰略性新興產業並沒有成為東北三省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2017年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在東北僅僅佔了6.8%,比江蘇少了四分之三的水平,說明東北缺乏新興產業成長平台。
在原有的優勢產業不再占優勢,而新的產業還沒能撐起一片天的情況下,東北經濟的衰弱可以預見。雖然東北還靠著扎實的工業苟延殘喘,但石油、煤炭和森林資源都是有限資源。
在2015年大量項目開工建設後,各種優勢資源已經接近枯竭了,全國劃定的69個資源枯竭型城市中,東北佔了21個。至此,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經濟戰略的調整不當和過度單一的產業結構,共同給了東北老工業基地致命一擊,讓東北徹底陷入困境。
老去的觀念
客觀上來說,東北的條件並不差,自然資源豐富,工業基礎扎實,而且教育資源豐富,省內有多所高校,光985211就有15所,而和東北處在同一人口線上的河南卻只有1所,但經濟為什麼還是遲遲沒有起色呢?很大的原因出在人身上。
東北是出了名的官僚主義盛行的地區,嚴重落後的觀念阻礙了經濟的發展,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劉彥平就曾經這么評價道:東北最缺的不是資金項目,而是先進的思想觀念。
在東北,"重官輕商"的思想已經根深蒂固了,無論是本地商人還是外來投資者,想在東北做生意就要做小做低,"關系文化"仍然盛行。再加上許多老官員思想陳舊,不敢也不會創新,寧願守著過去的輝煌,也不願意主動改變,推行新的經濟思想可謂是舉步維艱。
東北是最早實行計劃經濟,也是最晚退出計劃經濟的地區,計劃經濟時期給東北的帶來的影響積重難返,雖然現在改革開放的春風已經吹遍了神州大地,可是始終吹不進東北。
計劃經濟以政府為主導,而市場經濟要求政府為市場和企業服務,東北政府顯然沒有轉變思想。地方政府的不作為、亂作為,是對經濟的嚴重戕害,導致了數十年來東北的經濟不進反退。
陳舊的體制
在國有企業的改革浪潮中,東北雖然沒有掉隊,但是和早已擺脫"鐵交椅、鐵飯碗、大鍋飯"這些阻礙經濟健康發展問題的沿海地區相比,東北的改革顯得有些不倫不類,不少國有企業仍然保留著這些陳規舊矩;供水、供電、供氣社會化這些沿海地區早已完成的任務,在東北才剛剛提上議程。
縱觀全國,經濟發達的地區必然是民營企業佔主導的,國有企業不直接參與市場競爭,東北的經濟體制則正好相反。國有企業的一方獨大占據了大量市場,民營企業只能在夾縫中求生。
㈦ 振興東北,為什麼是個騙局
首先人口流失,中央必須幫助東北人群迴流,而且現在有個問題,80年代-90年代改革開放 後,很多東北人喜歡定居,上海啊,蘇州啊 杭州啊,甚至是廣州 東莞佛山,深圳,甚至是最近的北京天津海南四川,他們不想回來了,那東北不就真空了嗎 ?這怎麼能行呢 ?東北占國土面積的1/5基本沒有人了 ? 那怎麼能行呢?而且此地區是未富先老,大街上很少有年輕人,都是過馬路的老年人 這怎麼能行呢 ?
東北人迴流北上首先就被北京天津卡的死死的,這樣可不行啊,必須強制回去,然後讓沈陽直轄市創建新的體制機制,然後zy直接投資大項目 幫這里人創收創業帶動發展,否則沒有人口沒有人才 振興無從談起!京津冀要搞要都市圈,你們想一想一個長三一個珠三角 已經讓中國不堪重負了,因為喜歡跟外國人裝,所以你就得集中資源打造某個地域 ,那肯定有人挨餓啊結果是好了一家毀了一家
㈧ 國家為什麼東北需要振興,關於振興東北的最新戰略部署
受周期性和結構性因素影響,東北地區發展遇到了一些困難和挑戰,經濟增速回落,部分行業和企業生產經營困難,財政收支矛盾突出,所以要振興。
戰略部署:優化經濟結構,建立現代產業體系,加快企業技術進步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鞏固農業基礎地位,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全面振興創造條件,積極推進資源型城市轉型促進可持續發展,切實保護好生態環境,大力發展綠色經濟,著力解決民生問題加快推進社會事業發展和深化省區協作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㈨ 為加快東北的發展,中央作出了振興東北
為加快東北的發展,中央作出了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大決策,並將東北發展和西部開發並列為東西互動的現代化建設的兩個輪子.(此病句偷換主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