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殲十八
擴展閱讀
以色列歷史 2025-07-21 04:15:39
銳波科技 2025-07-21 04:09:35
上海黃金網 2025-07-21 03:53:15

殲十八

發布時間: 2021-06-19 11:17:39

Ⅰ 中國有殲18戰斗機

中國殲-18戰斗機是指網路流傳的中國新一代的垂直起降戰斗機。於航母戰機使用。
,可以說是中國第一款這類戰斗機,主要用於海軍,空軍,海軍陸戰隊,機動力強,雙矢量發動機,外加一台輔助升力發動機,雙垂尾,無鴨翼,無尾翼,在隱身和空氣動力有很好的結合。作戰半徑2200公里,擁有先進座艙系統,主動為加油系統。四代機。最大馬赫數2.5.翼展:15.2米機長:22.4米

機高:4.94米全重:47噸空重:15.5噸最大過載:15g最大載彈量:8噸最大速度:3100千米/小時最大航程:8500千米至今無官方證實,以上數據為分析猜測得出。其存在可能性很大,網路早有照片。官方也未予以否認。其戰力應該不錯,雖不一定能與美國戰機一較高低,但也不會太差,因為中國戰機設計已經具有世界先進水平,在某些方面已經領先。

Ⅱ 殲18是什麼樣子的

外電消息:中國4代半戰機殲-18「紅鷹」樣機沈陽下線 。 2008年10月10日,美國《防務新聞》刊登一則消息,中國的新型4.5代重型戰機殲-18(中文名「紅鷹」)在沈陽飛機長正式下線。 殲-18的主要參數 J-18中國第四代半空中優勢戰斗機。採用前掠翼設計的中國第四代辦空中優勢戰斗機。預計服役時間2015年左右。 (1)、殲-18「紅鷹」參數: 翼展:15.2米 機長:22.4米 機高:4.94米 全重:47噸 空重:20.5噸 最大載彈量:12.5噸 最大速度:3100千米/小時 最大航程:8500千米 但個人認為這款戰斗機很可能是殲15或已經被殲20擊敗的項目, 所謂的垂直起降更是不可信,因為我軍根本就不需要作戰半徑小, 載彈量少腿短的攻擊機,而且對於矢量技術我們還是一片空白…… 目前世界上還沒有發現有重型垂直起降的戰斗機的誕生,很可能是網友的YY。

Ⅲ 中國真的有殲18出來了嗎

比F22先進?其實沒必要。
首先, 中國擁有的技是術很多,比如F16,F15,英國的鷂式(不是美國的AV8),雅克38,。曾經中國想向英國引進鷂式戰斗機,同時向西班牙引進輕型航母。引進了消化了就是自己的,別聽外媒亂嚷嚷,翻翻歷史,西方技術發展就是建立在剽竊的基礎上。現在脫貧致富了,就開始對別人指手畫腳,瞧不起窮人了。
但是最重要的是中國的戰略需要什麼。其實中國能否做出最先進的東西並不重要,關鍵是中國可以做出最需要的東西。
美國製造的東西是根據自身戰略要求所設計的。F22是空戰體系中的一環,它讓人感到恐懼的地方不是它有多先進,而是它在衛星、預警機、宙斯盾戰艦、核潛艇等眾多後盾之下,可以在任何國家的領空裡面對你全部的國防力量。如果讓F22單獨飛到中國,別說是中國了,就算是越南也肯定被打下來。如果不信,如何還是深信美國技術的話,那就先去了解一下美國人對戰爭中攻擊與支援的看法。
其次,西方的東西是先進,但是也有部分是廣告效應。比如我們感嘆支奴乾重型直升機的時候,其實並不知道這種飛機蘇聯已經淘汰了,並製造了105噸的直升機-信鴿。所以不要迷戀所謂的先進,相反應當著重考慮體系的完整和體系中尖兵的力量。
最後,中國的技術已經很先進了,先進到可以成為技術輸出國。但是最關鍵的問題是能不能把握好製造水平、管理水平。讓批量生產的東西能達到在實驗室里製造的水平。千萬不能學前蘇聯的思想,技術先進,產品垃圾,什麼東西都當消耗品。

殲18肯定會有,但是與亂七八糟的報道肯定沒有關系,而是取決於中國軍方需要什麼樣的戰斗機。
如果真是向F35B類型發展的話,其實超短距起降就可以了,沒必要垂直起降。滿足滑躍起飛的要求就行。美國將鷂式戰斗機定義為支援登陸作戰的戰機,中國可以將殲18定義為類似於超級軍旗這種對海對地攻擊機,兼顧輕型電子戰機(輕型航母非常需要)。與重型艦載機搭配使用,可大幅度增強費效比。這樣還可以出口,輕型航母的艦載機都快斷炊了。

Ⅳ 有殲18嗎

沒有!

據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月刊8月號報道稱,西方媒體聲稱中國可能正在研製類似F-35B的「殲-18」垂直起降戰斗機,但經慎重調查顯示,這一方案對於目前中國的航空工業而言也是十分艱巨的任務,更談不上「已經試飛」。

美國的F-35,俄羅斯的雅克-141使用了大推力發動機,而採用推力矢量技術的大推力發動機正是中國航空工業界發動機產業的弱項之一。從「殲-20」的試飛可以看出其航空工業界的進步,但同時也可以看出其脆弱的一面。很難想像在「殲-20」都還未實現超音速巡航的情況下,中國就能很快拿出具備更加復雜化的推力矢量技術的大推力發動機供「殲-18」使用。

此外,從艦載機研製邏輯上看,「瓦良格」號既然已經使用可以滑躍起降的「殲-15」固定翼飛機,自然就沒有必要裝備垂直起降戰斗機了。中國海軍目前的「近海防禦」戰略方針與美軍「全球到達」的作戰思想還存在較大差距,對於類似F-35B的垂直起降戰斗機短時間內(中國)實在沒有太大的需求。

Ⅳ 殲18真的存在么

確切消息:沈飛確實有殲18,是殲20的縮小版。我一個軍迷朋友的戰友在沈飛,那名工作人員說的。照片是肯定不可能的,大家期待吧!

Ⅵ 殲18殲20殲31對比

1、殲20對應美國飛機應該是F22,殲31對應的美國飛機應該是F35A,殲18對應的飛機應該是縮水型的F35B。

2、中國未來戰機只有一種,就是殲20。因為其性能、載彈量都完全符合中國希望的標准。作為大型戰斗機,天然比中型戰斗機有相當的優勢。

3、未來艦載戰斗機不可能是殲18。原因如下:
A中國海軍陸戰隊是海軍的一個兵種,而不是向美國海軍陸戰隊一樣,是獨立的兵種,自然也就不需要飛機。
B中國沒有美國那麼多兩棲登陸艦,自然也不需要裝備類似F35B一樣的垂直起降戰斗機。中國的大型航母使用殲22作為戰斗機即可。
C蘇聯研製雅克141,花了30年,還未完成,中國研製殲18,不聲不響就研製成功了。

4、作為垂直起降戰斗機,垂直起降的時候的噸位,只能達到滿載起飛的60%,也就是說,垂直起降,戰鬥力、航程大受影響,所以垂直起降飛機是打不過戰斗機的。

Ⅶ 殲11殲12殲13殲14殲15殲16殲17殲18殲19殲20都是怎麼回事。我頭都暈了!

殲11,俄羅斯提供組件中國沈陽飛機製造廠組裝的蘇27SK,殲11B中國自行升級改進國產化的蘇27SK外形的戰機。
殲12。60年代極左理念產物,外號空中李向陽,在空中打游擊,外形與殲6相似,很靈活,載彈少,航程短,留空短,飛不遠,飛一會兒就沒油了,最後下馬,現在航空博物館里有
13.14不存在,14外來傳聞的中國四代機。都是編造的假文章
殲15,以殲11B為主體,加鴨翼,尾鉤,起落架機體加強的蘇33外形的艦載機,以後配給瓦良格航母。
殲16網路傳聞的沈陽產3.8代隱形機,類似沉默鷹,高於三代,三代半,低於四代。
殲17是梟龍,梟龍JF17,出口的,當以後可能裝備中國空軍,就可能叫殲17
18.19傳聞的沈陽山寨的蘇30,蘇34
殲20,中國四代機,看起美國F22.
以後可能還會有隱形艦載機,類似美國F35C。可能叫殲21

Ⅷ 殲18戰斗機圖片 殲18戰斗機真的存在嗎

J18是網路上流傳的沈飛研製的一種垂直起降戰斗機。
個人覺得這種戰斗機不存在的,理由如下:
1、垂直起降戰斗機幾乎不限起降場地的限制,但垂直起降戰機在垂直起降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燃料、掛載也只能以空優模式。這樣大大限制飛機的作戰半徑和作戰能效。AV-8 F-35 都存在這樣的弊端。
2、垂直起降戰斗機起飛模式以AV8 、F35為代表。AV8這種起飛模式就我國目前的製造能力應該問題不大,但F35這種起飛模式我國近10--20年估計很難達到。
3、垂直起降戰機最大的優點就是在敵方摧毀機場跑道後任然升空作戰。但這個優點我國的戰略縱深、民用機場和高速公路網路可以彌補:
3.1我國目前的高速網路可以作為戰斗機緊急起降場所、民航機場也可以作為戰斗機、轟炸機等戰術戰略飛機的起降場地
3.2我國的戰略縱深,可以在戰時將戰機向中西部收緊。遇到沿海機場被摧毀時,可以在中西部起飛通過轉場或空中加油的形式,來滿足戰時作戰需求。
綜上所述,我覺得我國沒有研製垂直起降戰機的必要。目前我國戰斗機我個人覺得在以SU27/SU30進行升級改裝或者說是逆向研製的情況下,成飛、沈飛要著眼未來戰爭需求研製下一代的戰斗機、戰斗轟炸機,中航工業、西飛要做好支援飛機的研發。

Ⅸ 殲18是真是假

~真的假的不能妄下結論
西方說有,不一定真有,炒作的成分很大
但是今天或許沒有,明天呢?後天呢?········?
這個東西中國必然要研製的,這是我們的短板,我們的科技攻關不就是功課、、攻克未知領域嗎
或許不叫18,叫其他的名字
我們的海軍確實需要垂直起降戰斗機
這個東西工作起來非常有效率,西方炒作是它炒作,但能因為害怕炒作就不研製了嗎?能因為是炒作而斷然否定我國會裝備垂降嗎?
不要鄙視我國科技實力,我國航空航天技術一旦突破發動機這一短板~
波音和雷神,蘇霍伊,米格,空客都會為此付出代價
不確定因素很多,猜測無罪,但不要斷然下結論,哪怕你來自2050年

Ⅹ 中國真的有殲18和殲25嗎

可靠消息:中國4代半戰機殲-18「紅鷹」樣機沈陽下線
美國亞洲緊急部署f-22、f-35對抗
讓西方感到不安的不僅是中國戰機的市場潛力,中國的殲-10等戰機的先進技術水平更是它們緊盯的目標。2008年10月10日,美國《防務新聞》刊登一則消息,稱根據軍方可靠情報透露,中國的新型4.5代重型戰機殲-18(中文名「紅鷹」)在沈陽飛機長正式下線。
殲-18的主要參數
j-18中國第四代半空中優勢戰斗機。採用前掠翼設計的中國第四代辦空中優勢戰斗機。首飛成功可以超過美國的f-22、f-35。預計服役時間2015年左右。
(1)、殲-18「紅鷹」參數:
翼展:15.2米
機長:22.4米
機高:4.94米
全重:47噸
空重:20.5噸
最大載彈量:12.5噸
最大速度:3100千米/小時
最大航程:8500千米

(2)、f-22「猛禽」參數:
翼展:13.56米
機長:18.92米
機高:5米
全重:36噸
空重:13.6噸
最大載彈量:6-7噸
最大速度:2335千米/小時
最大航程:4830千米
殲-18下線意義
戰機採用了大量世界先進技術,可完全制勝西方當代主力戰機(3到4代),將是中國空軍21世紀中期的主戰裝備之一。美國《防務新聞》還報道了該機具有超隱身特徵,並安裝有激光主動相控陣雷達、內置的武器艙以及兩個大推力矢量發動機。《防務新聞》強調說,這些也正是美國先進的f-22戰機所沒有具備的特徵。
殲-18樣機下線標志著中國的戰斗機水平已經完全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洲際型戰略飛機處於領先水平。在美國試圖干涉台灣的問題上,更有發言權和主動權。
由於中國對這款先進戰機一直對外嚴格保密,因此西方媒體只能從其他方面對中國戰機性能進行猜測。據俄通社報道,俄國防部長伊萬諾夫華時透露,俄將考慮對中國出售蘇-34戰機,且不排除讓中國參與第五代戰機的研發。俄羅斯做出上述表示,除了兩國的政治關系外,可能也是因為中國戰機的製造水平有了重大突破,甚至在某些領域領先世界水平。

美國的反應

美國傳統基金會研究員費舍爾在10月11日向美中經濟和安全評估委員會提供的報告中道稱,中國沈陽飛機製造廠生產的殲-18戰斗機對美國軍事和國土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美國必須加大經費和科研投入,使5代戰機能在2009年列裝部隊,繼續保持對中國的戰略優勢。美國《防務新聞》報道10月10日晚,美國國防部將召開緊急會議,研究調整美國在沖繩島、韓國、日本本土等亞洲軍事基地的軍事部署,並極有可能增加亞台地區f-22、f-35的數量,以應對「紅鷹」的威脅。

俄羅斯《全球事務》雜志10月11日評論也認為:「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國軍機製造業不會像20世紀50年代那樣成為蘇聯工廠的翻版,而是走更有自己特色之路的新型企業,衷心希望殲-18試飛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