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擴展閱讀
股票交易時間外委託 2025-07-12 14:04:39
下載看股票 2025-07-12 13:56:41
買入股票填的價格 2025-07-12 13:12:32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發布時間: 2021-06-23 08:48:01

㈠ (世界歷史)什麼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中國奉行不幹涉別國內政,大小國一律平等,本國事務由本國人民自己作主,不結盟,不對抗,天下平等的和平外交政,大國不欺小國,強國不凌弱國,不搞軍備競賽的和諧共處的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

㈡ 十九大明確提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推動構建()多選題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並將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14條基本方略之一。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各國要同心協力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這一思想為人類社會實現共同發展、持續繁榮、長治久安繪制了藍圖,反映了中外優秀文化和全人類共同價值追求,指明了國際社會的前進方向,對中國和平發展、世界繁榮進步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這一思想繼承和發展了新中國不同時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張,是當代中國外交重大創新成果,是中國對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論貢獻,已多次被聯合國文件引用,產生日益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是通往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本路徑。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就是要倡導各國秉持相互尊重原則,共同追求國際關系和國際秩序的公平正義,攜手合作、同舟共濟、互利共贏。相互尊重是前提,公平正義是准則,合作共贏是目標。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實質,就是要走出一條國與國交往的新路,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開辟道路、積累條件。

㈢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特色表現在哪些方面

6月27日,外交部長王毅在清華大學舉辦的第二屆世界和平論壇午餐會上發表題為《探索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之路》的演講。由於這是王毅外長今年3月上任以來第一次在公開場合闡述中國的外交政策,因此演講具有很強的政策宣示意義和政策指向意義,是外界觀察未來幾年中國外交的指南。這篇演講的最大亮點在於提出今後中國外交的基本路徑是要走有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之路。
探索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之路是為了解決中國身份定位與政策定位的不匹配問題。中國歷來把自己定位為一個發展中大國,但從來沒有提出要走大國外交之路。這一身份定位與政策定位的錯位迫使我們必須探索有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之路。今天的中國是一個持續快速發展,並且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這樣一個大國,不解釋清楚它在全球事務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對外奉行什麼樣的政策,的確會引起外界的高度疑慮。但是,如果我們的外交政策定位與中國作為發展中大國的國際身份不相符合,那麼外界對中國的疑慮將會更加嚴重。提出有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可以解決外交政策與國際身份不匹配的矛盾。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基本原則可以歸結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一個中心是指中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的基本國情決定了中國外交應以服務於國家發展為中心,更加積極有效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兩個基本點是指中國外交要維護中國在世界上的正當利益和促進與世界其他國家的互利共贏。
外交服務於國家發展是外交服務於經濟建設的升級版。國家發展比經濟建設的含義更加豐富,除經濟建設外,還包含社會建設、國民素質、環境質量等內容,這也與小康社會需要用綜合指標評價相一致。兩個基本點也是互不矛盾的。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與世界在更深程度上相互依存,在更廣范圍內相互影響。這就要求中國外交在維護本國國家利益的時候不能幹損人利己、以鄰為壑的事情,而是要綜合考慮本國利益與其他國家的利益,設法實現互利共贏和共同發展。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特色」之源反映出「三個自信」,即理論自信、文化自信和實踐自信。這三個自信將中國的大國外交與世界上其他大國的大國外交(特別是美國的大國外交)區別開來。
首先,在世界所有大國當中,只有中國是由共產黨執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理念對中國外交提出了一些獨具特色的要求。比如,它明確要求中國反對霸權主義,反對干涉別國內政和搞政權更迭。其次,中國五千年不間斷文明可以為外交提供不竭的文化資源。再次,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短短六十餘年的外交實踐中提出許多堪稱國際關系典範的政策主張和戰略思想,它們將繼續是中國外交前進的動力和指南。
我們探索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之路,並不是要蓄意忽視世界大勢而「另起爐灶」。國際力量對比正在朝著更加均衡的方向發展,以及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之路就應讓中國投身於國際體系的變革,以開拓創新的精神,推進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演變,推動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作者是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

㈣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特在何處

外交部長王毅在清華大學舉辦的第二屆世界和平論壇午餐會上發表題為《探索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之路》的演講。由於這是王毅外長今年3月上任以來第一次在公開場合闡述中國的外交政策,因此演講具有很強的政策宣示意義和政策指向意義,是外界觀察未來幾年中國外交的指南。這篇演講的最大亮點在於提出今後中國外交的基本路徑是要走有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之路。

探索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之路是為了解決中國身份定位與政策定位的不匹配問題。中國歷來把自己定位為一個發展中大國,但從來沒有提出要走大國外交之路。這一身份定位與政策定位的錯位迫使我們必須探索有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之路。今天的中國是一個持續快速發展,並且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這樣一個大國,不解釋清楚它在全球事務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對外奉行什麼樣的政策,的確會引起外界的高度疑慮。但是,如果我們的外交政策定位與中國作為發展中大國的國際身份不相符合,那麼外界對中國的疑慮將會更加嚴重。提出有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可以解決外交政策與國際身份不匹配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