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李希簡歷
擴展閱讀
焦點科技股份股票行情 2025-07-12 10:19:11
qq空間怎麼加股票行情 2025-07-12 10:07:58
垂死之家 2025-07-12 10:06:23

李希簡歷

發布時間: 2021-06-23 13:24:07

① 李希的人物簡介

李希
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0個義項
展開
李希,男,漢族,1956年10月生,甘肅兩當人,1975年7月參加工作,1982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西北師范學院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大學學歷,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現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
中文名
李希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甘肅兩當
出生日期
1956年10月
人物履歷
1975-1976年,甘肅省兩當縣雲屏公社知青
1976-1978年,甘肅省兩當縣文教局、縣委辦公室幹事
1978-1982年,西北師范學院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習
1982-1985年,甘肅省委宣傳部秘書處幹事
1985-1986年,甘肅省委辦公廳副處級秘書
1986-1987年,甘肅省委組織部組織處副處級組織員
1987-1990年,甘肅省委組織部幹部調配處副處長
1990-1995年,甘肅省委組織部正處級組織員、省委知識分子工作辦公室副主任、省委組織部黨政幹部處處長
1995-1996年,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委書記
1996-1999年,甘肅省蘭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1999-2001年,甘肅省蘭州市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
2001-2002年,甘肅省張掖地委書記
2002-2004年,甘肅省張掖市委書記(其間:2004.03-2004.07,中央黨校地廳級幹部進修班學習)
2004-2004年,甘肅省委秘書長
2004-2006年,陝西省委常委、秘書長
2006-2011年,陝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書記(其間:2007-2009年,兼任延安市人大常委會主任;2008-2011年,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專業學習,獲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2011-2013年,上海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2013-2014年,上海市委副書記,中國浦東幹部學院理事會副理事長、第一副院長
2014-2015年,遼寧省委副書記、代省長、省長
2015-2017年,遼寧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1] [2]
2017-2017年,中央政治局委員,遼寧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2017- 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3] [4]
擔任職務
第十七屆、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十九屆中央委員,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委員。[5]
參考資料
[1]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名單.新華社 [引用日期2017-09-30]
[2] 李希同志簡歷.新華網 [引用日期2017-10-25]
[3]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公報.新華社 [引用日期2017-10-25]

② 無錫市國防教育訓練基地教官蔣高峰簡歷

結果8
姓名:蔣高峰
生日:1984-11-7
性別:男
星座:天蠍座
血型:O型
現居地:江蘇無錫

學位:本科: 學校:無錫職業技術學院
學位:高中: 學校:豐縣民族中學

我是李希我是李希,請務必把懸賞分都給我~~~~不要以為我不知道你是誰~~~~

③ 哀隆平簡歷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男,漢族,生於北京,無黨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人。

享譽海內外的著名農業科學家,中國雜交水稻事業的開創者和領導者,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無黨派人士的傑出代表,「共和國勛章」獲得者,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追悼儀式:

2021年5月24日上午,袁隆平同志遺體送別儀式在長沙明陽山殯儀館舉行。

袁隆平同志逝世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他的逝世表示深切悼念,向其家屬表示親切問候並送花圈。

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王岐山,王晨、劉鶴、孫春蘭、李希、楊曉渡、陳希、陳全國、陳敏爾、胡春華,江澤民、胡錦濤、朱鎔基、李瑞環、吳邦國、溫家寶等分別發來唁電或送花圈表示悼念。

④ 蒲松齡簡介。

1、簡介
蒲松齡(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又字劍臣,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淄川(今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城外蒲家莊人。清代著名的小說家、文學家。著有文言文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他出身沒落地主家庭,連續四次參加舉人考試而全部落榜。直到72歲赴青州補為貢生。
2、作品
曾以數十年時間,寫成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並不斷修改增補。其書運用唐傳奇小說文體,通過談狐說鬼方式,對當時的社會、政治多所批判。所著又有《聊齋文集》、《聊齋詩集》、《聊齋俚曲》及關於農業、醫葯等通俗讀物多種。他曾寫了14種俚曲。
3、作品影響
《聊齋志異》書成後,蒲松齡因家貧無力印行,同鄉好友王士禎十分推重蒲松齡,以為奇才,並為《聊齋志異》題詩:「姑妄言之姑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料應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詩。」至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方刊刻行世。
後多家競相翻印,國內外各種版本達30餘種,著名版本有青柯亭本、鑄雪齋本等,近20個國家有譯本出版。全國《聊齋》出版物有100多種,以《聊齋》故事為內容編寫的戲劇、電影、電視劇達160多出(部)。

⑤ 蒲松齡的簡介

蒲松齡(1640~1715)清代小說家,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居士,淄川(今山東淄博)人。出身於一個逐漸敗落的地主家庭,書香世家,但功名不顯。父蒲棄學經商,然廣讀經史,學識淵博。蒲松齡19歲時,以縣、府、道三個第一考取秀才,頗有文名,但以後屢試不中。20歲時,與同鄉學友王鹿瞻、李希梅、張篤慶等人結「郢中詩社」。後家貧,應邀到李希梅家讀書。31~32歲時,應同邑進士新任寶應知縣、好友孫蕙邀請,到江蘇揚州府寶應縣做幕賓。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離鄉南遊,對其創作具有重要意義。南方的自然山水、風俗民情、官場的腐敗、人民的痛苦,他都深有體驗。還結交了一些南方下層歌女。北歸後,以到縉紳家設館為生,主人家藏書豐富,使他得以廣泛涉獵。71歲撤帳歸家,過了一段飲酒作詩、閑暇自娛的生活。一生熱衷科舉,卻不得志,72歲時才補了一個歲貢生,因此對科舉制度的不合理深有體驗。加之自幼喜歡民間文學,廣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聞異事,吸取創作營養,熔鑄進自己的生活體驗,創作出傑出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現實生活,寄託了作者的理想。除《聊齋志異》外,還有文集4卷,詩集6卷;雜著《省身語錄》、《懷刑錄》等多種;戲曲3種,通俗俚曲14種。今人搜集編定為《蒲松齡集》。
蒲松齡出身在一個沒落的地主家庭。蒲家號稱「累代書香」,祖上雖然沒有出過顯赫人物,在當地卻是大族,但在明末清初的動亂中衰微下來。蒲松齡的父親蒲盤原是讀書人,由於家境困難,不得不棄儒經商。
蒲松齡童年時跟著父親讀書,由於勤奮和穎慧而深得父親鍾愛。他19歲初應童子試,以縣、府、道三個第一名補博士弟子員,頗受當時主持山東學政的著名詩人旋閏章的賞識,贊他「觀書如月,運筆成風」,一時文名頗高。此後,他與同鄉學友砥礪學問更勤,曾與李希梅等人結成「郢中詩社」,常「以風雅道義相劘切」(張元《柳泉蒲先生墓表》)。他在李希梅家中讀書時,「請訂一籍,日誦一文焉書之,閱一經焉書之,作一藝、仿一貼焉書之。每晨興而為之標日焉。庶使一日無功,則愧、則警、則汗涔涔下也」(蒲松齡《醒軒日課序》)。康熙九年(1670)至康熙十年間,他應做縣令的友人邀請,先後到寶應和高郵做過幕賓。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遠游。幕賓生活使他對於官場和世情有了更多的認識。回家鄉後,長期在鄉間作塾師。他設館的主人家藏書豐富,使他得以廣泛涉獵。他不但研究經史、哲理和文學,而且對於天文、農桑、醫葯等也有很大的興趣。

⑥ 朱元璋,朱允文,朱棣時期的名臣(要簡介)

朱元璋

1、太傅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兼太子少傅魏國公徐達(洪武十七年,太陰犯上將,帝心惡之。達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達長子輝祖齎敕往勞,尋召還。明年二月,病篤,遂卒,年五十四。帝為輟朝,臨喪悲慟不已。追封中山王,謚武寧,贈三世皆王爵。賜葬鍾山之陰,御制神道碑文。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位皆第一。長子輝祖嗣爵。成祖削爵幽之私第。永樂五年卒。)

註:看似善終,但有賜蒸鵝,病疽毒發死之說。

2、太保中書平章軍國重事兼太子少保鄂國公常遇春(拔開平,師還,次柳河川,暴疾卒,年僅四十。太祖聞之,大震悼。喪至龍江,親出奠,命禮官議天子為大臣發哀禮。議上,用宋太宗喪韓王趙普故事。制曰"可"。賜葬鍾山原,給明器九十事納墓中。贈翊運推誠宣德靖遠功臣、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太保、中書右丞相,追封開平王,謚忠武。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位皆第二。長子茂以遇春功,封鄭國公,後因過而安置茂於龍州,洪武二十四年卒。)

註:暴病薨,兒子跑不了。

3、大都督府左都督同知軍國事兼領國子監事曹國公李文忠(洪武十六年冬遂得疾。帝親臨視,使淮安侯華中護醫葯。明年三月卒,年四十六。帝疑中毒之,貶中爵,放其家屬於建昌衛,諸醫並妻子皆斬。親為文致祭,追封岐陽王,謚武靖。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位皆第三。父貞前卒,贈隴西王,謚恭獻。長子景隆襲爵,至永樂末乃卒
註:毒死

4、同參軍國事右御史大夫領台事兼太子諭德衛國公鄧愈(洪武十年,討吐番還。道病,至壽春卒,年四十一。追封寧河王,謚武順。長子鎮嗣,改封申國公,其妻,李善長外孫也,善長敗,坐奸party誅。)
註:病薨,兒子跑不了。

5、議軍國事左御史大夫兼太子諭德信國公湯和(洪武二十七年,病浸篤不能興。帝思見之,詔以安車入覲,手拊摩之,與敘里閈故舊及兵興艱難事甚悉。和不能對,稽首而已。帝為流涕,厚賜金帛為葬費。明年八月卒,年七十,追封東甌王,謚襄武。諸子皆早世,不得嗣。)
注;善終

6、大都督府同知西平侯沫英(洪武二十五年六月,聞皇太子薨,哭極哀。初,高皇後崩,英哭至嘔血。至是感疾,卒於鎮,年四十八。軍民巷哭,遠夷皆為流涕。歸葬京師,追封黔寧王,謚昭靖,侑享太廟。長子春嗣爵,世鎮雲南。)
註:病薨

7、太師中書左丞相錄軍國重事兼太子少師韓國公李善長(洪武二十三年,謂善長元勛國戚,知胡逆謀不發舉,狐疑觀望懷兩端,大逆不道。會有言星變,其占當移大臣。遂並其妻女弟侄家口七十餘人誅之。)
註:滿門抄斬

8、右丞相忠勤伯汪廣洋(洪武十二年十二月,中丞塗節言劉基為惟庸毒死,廣洋宜知狀。帝問之,對曰:"無有。"帝怒,責廣洋朋欺,貶廣南。舟次太平,帝追怒其在江西曲庇文正,在中書不發楊憲奸,賜敕誅之。)
註:誅死

9、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弘文館學士誠意伯劉基(洪武八年三月,帝親制文賜之,遣使護歸。抵家,疾篤,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基在京病時,惟庸以醫來,飲其葯,有物積腹中如拳石。其後中丞塗節首惟庸逆謀,並謂其毒基致死雲。孫畾,洪武二十四年三月嗣伯。正德八年加贈基太師,謚文成。嘉靖十年,刑部郎中李瑜言,基宜侑享高廟,封世爵,如中山王達。下廷臣議,制曰:"可。")
註:失寵後被政敵下蠱死

10、翰林學士承旨宋濂(洪武十三年,長孫慎坐胡惟庸party,帝欲置濂死。皇後太子力救,乃安置茂州。其明年,卒於夔,年七十二。知事葉以從葬之蓮花山下。蜀獻王慕濂名,復移塋華陽城東。家屬悉徙茂州。正德中,追謚文憲。)
註:流配

11、洪都知府葉琛(祝宗、康泰叛,愈脫走,琛被執,不屈,大罵,死之。追封南陽郡侯,塑像耿再成祠,後祀功臣廟。)
註解:烈士

12、御史中丞章溢(溢遭母喪,悲戚過度,營葬親負土石,感疾卒,年五十六。帝痛悼,親撰文,即其家祭之。長子存道,戰死。)
註:病逝

13、同參軍國事加太子太師宋國公馮勝(數以細故失帝意。藍玉誅之月,召還京。洪武二十七,賜死,諸子皆不得嗣。)
註:賜死

14、同知大都督府事加太子太師穎國公傅友德(洪武二十五年,友德請懷遠田千畝。帝不悅。尋副宋國公勝分行山西,屯田於大同、東勝,立十六衛。是冬再練軍山西、河南。明年,偕召還。又明年賜死。子忠不得嗣。嘉靖元年,雲南巡撫都御史何孟春請立祠祀友德。詔可,名曰"報功"。)
註: 賜死

15、中書平章政事德慶侯廖永忠(洪武八年三月坐僭用龍鳳諸不法事,賜死,年五十三。子權,十三年嗣侯,十七年卒。爵除。)
註:賜死

16、參知政事兼太子副詹事南雄侯趙庸(洪武二十三年,以左副將軍從燕王出古北口,降乃兒不花。還,坐胡惟庸party死。爵除。)
註:族誅

17、湖廣行省平章營陽侯楊璟(鎮北平,練兵遼東。洪武十五年八月卒,追封芮國公,謚武信。子通嗣,二十年帥降軍戍雲南,多道亡,降普定指揮使。二十三年,詔書坐璟胡惟庸party。)
註:死後追罪

18、中書平章同知詹事院事臨川侯胡美(洪武十七年坐法死。二十三年,李善長敗,帝手詔條列奸party,言美因長女為貴妃,偕其子婿入亂宮禁,事覺,子婿刑死,美賜自盡雲。)
註:賜死

19、蘇州衛指揮使都督同知江陰侯吳良(洪武十四年卒於青,年五十八。贈江國公,謚襄烈。子高嗣侯。)
註:病薨

20、同知大都督府事兼太子右率府使康茂才(洪武三年復從大將軍征定西,取興元。還軍道卒。追封蘄國公,謚武康。子鐸以父功封蘄春侯。)
註:病薨

21、鳳翔衛指揮使丁德興(卒於軍。贈都指揮使。洪武元年追封濟國公,列祀功臣廟。子忠世襲。)
註:戰死

22、秦王左相都督僉事長興侯耿炳文(燕王稱帝之明年,刑部尚書鄭賜、都御史陳瑛劾炳文衣服器皿有龍鳳飾,玉帶用紅鞓,僭妄不道。炳文懼,自殺。子璇,永東初,杜門稱疾,坐罪死)
註:自殺

23、前軍都督府僉事武定侯郭英(永樂元年卒,年六十七。贈營國公,謚威襄。孫玹得嗣侯。)
註:善終

24、都督同知兼燕王左相淮安侯華雲龍(洪武七年,有言雲龍據元相脫脫第宅,僭用故元宮中物。召還,命何文輝往代。未至京,道卒。子中襲。子中李文忠之卒也,中侍疾進葯,坐貶死。二十三年追論中胡party,爵除)
註:病薨?兒子跑不了。

25、山東行省平章政事東平侯韓政(洪武十一年二月卒,帝親臨其喪。追封鄆國公。子勛襲。二十六年坐藍party誅,爵除)
註:病薨。兒子跑不了

26、僉大都督府事安襄侯仇成(洪武二十一年七月,有疾。賜內昷,手詔存問。卒,贈皖國公,謚庄襄。子正襲爵。)
註:病薨

27、僉大都督府事鳳翔侯張龍(以老疾請告,洪武三十年卒。孫傑,永樂初,失侯。)
註:善終

28、大都督府僉事安陸侯吳復(洪武十六年十月,金瘡發,卒於普定。追封黔國公,謚威毅。子傑嗣。)
註:病薨

29、都督僉事東川侯胡海(洪武二十四年七月,病疽卒,年六十三。子觀未嗣,卒。)
註:病薨

30、大都督府僉事督海運事航海侯張赫(病卒,追封恩國公,謚庄簡。子榮為水軍右衛指揮使。
註:病薨

31、行省平章政事廣德侯華高(初,有言高殖利者,故歲祿獨薄。至是貧不能葬。帝憐之,命補支祿三百石。以無子,納誥券墓中。贈巢國公,謚武庄。)

⑦ 蒲松齡簡介

蒲松齡(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現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漢族。蒲松齡出生於一個逐漸敗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歲應童子試,接連考取縣、府、道三個第一,名震一時。補博士弟子員。以後屢試不第,直至71歲時才成歲貢生。

為生活所迫,他除了應同邑人寶應縣知縣孫蕙之請,為其做幕賓數年之外,主要是在本縣西鋪村畢際友家做塾師,舌耕筆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帳歸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歲。創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

文學成就

蒲松齡一生的文學生涯,搖擺於傳統的雅文學和民間的俗文學之間。他生長於農村,幼年受過鄉村農民文化的熏陶,會唱俗曲,也曾自撰新詞,只是近世傳抄的「聊齋小曲」已不辨真偽。他身為文士,以能文為鄉里稱道。

所寫文章多是駢散結合,文采斐然,惜乎多是代人歌哭的應酬文字,只有幾篇賦事狀物的四六文,才是屬於他自己的文學作品。被辭賦史家推為清初辭賦之能手。他也曾染指於詞,作品較少,顯然是一時之興致或交往之所需,方才偶爾操筆。詩作甚豐。

⑧ 李希的人物簡介

李希,1976年2月出生,山東威海人。2010年畢業於天津大學管理學院,獲管理學博士學位。現為肇慶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系教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人力資源管理、商業倫理、社會保障。先後在《山西大學學報》、《山西財經大學學報》、《統計與決策》等CSSCI核心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並主持和參與多項國家級和省級以上科研課題 。

⑨ 李希的個人簡介

李希,男,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1985年中國科學院研究生畢業獲流體力學專業碩士學位,1987年調入浙江大學化工系,1992年獲化學工程專業博士學位, 2000年晉升教授和博士生導師。近10年來承擔並完成國家與省、部級縱向項目10餘項,橫向開發項目20餘項。在國內外發表論文120餘篇,教材兩部,獲省部級獎兩項,專利20項。主要研究方向:多相體系化學反應工程、化工過程集成技術、化工流體力學。開設課程有:「化工數學方法」,「化工建模與優化」,「化學工程進展」。

⑩ 李希的個人履歷

1994年09月至1997年07月,在中共廣東省委黨校經濟管理系大專班學習
1998年10月至2001年07月,在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管理系研究生班學習
2008年04月至2010年07月,在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高級工商管理碩士研究生班學習(EMBA) 1989年7月參加工作,任廣東省茂名市科技公司文書;
1990年8月起任廣東省茂名市文化藝術培訓中心副主任、茂名文化藝術報社副總編輯;
1994年8月起任廣東省扶貧經濟開發總公司部門副主任。
1996年1月至今創辦潤都集團有限公司並任董事長兼總裁。
1997年至2004年任《南方聲屏報》社副總編輯、總經理;
2000年7月至2010年5月,任第九屆、第十屆全國青聯委員;
2000年11月至今,任第八屆、第九屆、第十屆廣東省青聯副主席;
2001年4月至2013年1月,任民革廣東省委會二支主委;
2002年5月起至今,兼任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院長、董事長。
2002年12月至2008年1月,任第八屆、第九屆廣東省政協委員;
2002年8月至2012年6月,任民革廣東省委員會常委;
2012年6月至今任民革廣東省委第十二屆委員會副主委。
2012年12月至今任第十二屆民革中央委員。
2013年1月至今任第十一屆廣東省政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