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衡陽保衛戰的簡介!!
衡陽保衛戰
1944年,國民黨軍和日軍在中南重鎮湖南省衡陽市發生的一場會戰,因是中國抗戰史上敵我雙方傷亡最多、中國軍隊正面交戰時間最長的城市攻防戰,被譽為「東方的莫斯科保衛戰」。日軍慘勝,國軍以少戰多重創日本軍。衡陽市也因此被譽為抗戰紀念城,也是全國唯一的抗戰紀念城。[1]
名稱
衡陽會戰,衡陽保衛戰
發生時間
1944.6.23~1944.8.8,共戰斗47天
地點
中國湖南省衡陽市
參戰方
中國,日本
結果
日軍慘勝,國軍以少戰多重創日本軍
⑵ 衡陽保衛戰怎麼過
抗日戰爭後期,日本侵華軍於1944年向豫湘桂黔地區發動了大規模的戰略性進攻,中國軍隊官兵英勇抗擊。由於敵強我弱的狀況尚未根本轉變,中國連續七年抗戰,師勞兵疲。當時中國一些精銳之師正在緬北滇西發起進攻,收復失地,國內戰場的戰力因此而減弱。過去許多著作指責國民政府的軍隊大潰敗,喪師失地,不無片面之處。事實上,抗日戰爭後期,正面戰場上的中國軍隊仍然繼續艱苦抗擊日軍,方先覺第十軍堅持四十七晝夜之衡陽保衛戰就是比較突出、典型的一次戰役,是抗戰史上極為慘烈的一場孤城保衛戰。 日本動用了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以來對一個地區進攻所使用之最多的兵力 1944年春夏起,日本侵華軍發起了對中國平漢鐵路南段、粵漢鐵路中段和湘桂鐵路沿線的猛烈進攻,代號為「一號作戰」。其意圖為,打通大陸交通線,摧毀中國西南地區的中美空軍基地,以阻止對其本土的空襲,同時摧毀中國國民政府繼續抗戰之意志,並「切望藉此鼓舞士氣」。5月下旬日軍調集了8個師團、4個獨立旅團共20餘萬兵力,開始發起向湖南的進攻,日本動用了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以來對一個地區進攻所使用之最多的兵力。守衛長沙的第四軍張德能部,不敵日軍優勢兵力的進攻,長沙於6月18日下午失陷。日軍沿湘江東岸突進,6月23日進抵衡陽近郊,並繼續南進,牽制衡陽外圍的中國軍隊,以孤立衡陽。 方先覺率第十軍浴血守衛衡陽擔任衡陽保衛戰的是第九戰區第二十七集團軍的第十軍。第十軍在抗日戰爭中是一支能征善戰的部隊。軍長方先覺,為黃埔軍校第三期高材生,曾編入軍校教導團。抗日戰爭中,他參加過台兒庄戰役。武漢會戰時,他參加南潯路作戰,英勇負傷,升任第八旅旅長、副師長。1939年南昌戰役中戰功卓著,是年冬出擊皖南青陽,血戰七晝夜,予敵重創,升任師長。1940年第二次長沙會戰中,率部阻擊敵軍於金井、福臨鋪,因功獲嘉獎。1942年初,第三次長沙會戰,方師固守長沙妙高峰,當敵軍第三、第六師團之攻擊重點,頑強堅守,被稱為「泰山軍」。後升任第十軍軍長。 1944年6月23日,日軍向衡陽發起第一輪進攻。方先覺指揮第十軍英勇搏戰,多次擊退日軍攻勢。日軍第一次總攻中,瓦子坪陣地被敵突破,守衛該陣地的第三師第七團第三營李桂祿營長就地正法。官兵聞之肅然,此後無一敢退縮者。26日,日軍佔領衡陽城東湘江東岸的機場,並迂迴至衡陽之南,截斷衡陽守軍的退路,從衡陽之西、西南形成了對衡陽的包圍。27日,渡過湘江之敵猛攻,進抵歐家町、黃茶嶺,向停兵山、高嶺、江西會館主陣地猛攻。守軍決心與敵人拼至最後一顆手榴彈。28日,停兵山、高嶺據點守軍全部犧牲,無一生還。日軍被殲亦不下千人。28日-30日,日軍進攻時施放毒氣。守衛五桂嶺陣地之第七連,除不在陣地的特務長、炊事員4人外,全連80餘人中毒身亡。日機對衡陽城狂轟濫炸,城內囤積的糧彈,多被焚毀。第十軍官兵英勇抗擊,擊斃日軍無數。日軍第68師團師團長佐久間為人及其參謀長負重傷,其他聯隊長、大隊長被擊斃數人。28日-7月2日,戰斗激烈異常,昏天黑地,5天中日軍一再遭受損失,不得不於7月2日暫停進攻。 7月11日,日軍繼續進攻,12日,攻佔虎形巢。日軍第二次總攻,改行重點攻擊。但守軍不畏犧牲,堅守陣地,抵抗極為頑強,往返沖殺,對敵逆襲,與日軍反復爭奪一些要點。張家山小高地,失而復得三次。至15日,守軍退西禪寺、張飛山,改守第二線。日軍攻擊重點從衡陽西南轉向城之外廓。16日,市民醫院南端高地失陷。日軍攻擊轉向西北郊。17日,日軍對衡陽城猛烈轟炸,逐次奪取城郊據點,壓縮包圍圈。16日至月底,雙方對戰,寸土必爭。第十軍官兵傷亡達70-90%。醫葯品缺乏,輕傷者自願重返第一線,傷勢不輕但能行動者,自願留在陣地,寧願以激烈的戰斗麻木自己。日軍進攻衡陽付出了重大傷亡,又有聯隊長一名、大隊長六名被擊斃,但仍難以進展,不得不於19日再次停止進攻。21日,敵佯裝退兵,引誘守軍出擊,又空投「歸來證」,向第十軍誘降。第十軍識破敵之詭計,將「歸來證」予以焚毀,決心苦戰,與衡陽共存亡。 第八團在爭奪戰中,半日之內連升的5個營長,均先後壯烈殉職衡陽保衛戰中,各級軍官身先士卒。第八團五桂嶺爭奪戰,半日之內連升了5個營長,均先後壯烈殉職。葛先才師長親冒毒氣,率部恢復張家山陣地。周慶祥師長在草橋北來雁峰附近苦戰5晝夜,始撤守草橋以南核心陣地,被稱為「核心勁旅」。 在保衛衡陽作戰中,7月27日、8月2日,中國空軍兩次向衡陽城內投下蔣介石的手令,令方先覺軍堅守衡陽城待援。但日軍拼力堵截支援衡陽的中國軍隊。經過一個多月的苦戰,第十軍傷亡極大,連雜兵夫役亦抽調投入第一線戰斗,狀極慘烈 衡陽守軍頑強死守。相持至8月1日,日軍又猛攻西禪寺。迄3日拂曉,西禪寺守軍陣地失而復得3次,傷亡慘重。經過一個多月的苦戰,第十軍傷亡極大,連雜兵夫役亦抽調投入第一線戰斗,狀極慘烈。 日軍自第二次總攻後,僅奪得小部分陣地,無大的進展,損傷卻更慘重。衡陽久攻不下,日本中國派遣軍甚感不安,日本大本營也極為不滿。日本第十一軍司令官橫山勇增調兵力,親自指揮進攻衡陽之戰,以5個師團之兵力,於8月1日集結於衡陽外圍。此時衡陽城內傷亡慘重,糧彈匱乏。城內士兵只能吃燒焦的米煮成的糊飯,佐以鹽水。陣地附近池塘的魚蝦浮萍均被採食一空。受傷士兵無葯品療治,只能用鹽水洗傷口,用廢紙破布包紮,傷口多化膿,潰爛生蛆,重傷者無法救治待死。 8月3日,日軍對衡陽大肆轟炸,4日晨開始第三次總攻擊。在日軍猛攻下,堅守衡陽城一個半月的第十軍已疲弊異常,難以再戰。8月5日,周慶祥師長主張突圍,但城內傷患六千多人,無法隨軍行動,方軍長決心繼續死守。方先覺軍傷亡極大,陣地多處被毀。7日,日軍從衡陽城北門突入。是日,方先覺與各師長聯名,向統帥部發出「最後一電」:「敵人今晨由北門突入以後,再已無兵可資堵擊。職等誓以一死報黨國,勉盡軍人天職,決不負鈞座平生作育之至意。此電恐為最後一電。來生再見!」 方先覺第十軍官兵守衛衡陽城達47晝夜,在日軍猛烈攻擊下,頑強拼搏,堅守待援,直至陣地全毀,傷亡慘重。8月7日夜,方先覺派參謀長孫鳴全與日軍談判,停止抵抗。衡陽於8月8日陷落。 日本戰史稱,此役「犧牲之大,令人驚駭」,是「苦難的戰役」 衡陽之戰,中國軍隊傷亡約15000人,陣亡6000餘。據日方統計,是役日軍傷亡近兩萬人。日本戰史承認,此役「犧牲之大,令人驚駭」,「不獨嚴重地妨礙了『打通大陸』的日程」,並且遭受了重大傷亡,是「苦難的戰役」。 第十軍英勇頑強堅守衡陽城47晝夜,遲滯了日軍打通大陸交通線的進程,殲滅了大量日軍,表現了中華民族不怕犧牲,抗擊外敵的崇高精神。日軍戰史稱:方先覺為「驍勇善戰之虎將」,第十軍「寸土必爭,其孤城奮戰之精神,實令人敬仰」。日本軍官謂:「中國軍隊勇敢作戰的情形,不僅此地日軍敬佩,就連日本天皇和大本營都已有所聞。」故而,衡陽城雖然失陷,第十軍依然光榮。 方先覺軍長蒙難後,日軍將他押至天主教堂軟禁。他向日方提出的三項要求是:1,保證生存官兵安全,並讓他們休息。2,收容傷患予以治療,並鄭重埋葬陣亡官兵。3,守城官兵絕不離開衡陽城。這使受難官兵2000餘及傷患官兵7000餘,免除了被屠殺的恐怖。 「對國家貢獻最大,於全局勝敗有決定作用者,當推衡陽之守」 經救援,方先覺脫險逃離衡陽,於12月11日到達重慶。重慶出現熱烈歡迎方先覺的熱潮,張貼標語:「歡迎抗戰的靈魂歸來」。 《大公報》1944年12月13日發表社評《向方先覺軍長歡呼》:「苦戰衡陽四十七天的英雄方先覺軍長回來了!……我們情不自禁地要向方軍長歡呼:『我們的英雄回來了!我們的抗戰精神回來了!』」「拿衡陽做榜樣,每一個大城市都打四十七天,一個個地硬打,一處處地死拼,請問:日寇的命運還有幾個四十七天?」《救國日報》1944年12月20日發表社論《方先覺不愧張睢陽》:「抗戰八年,戰死疆場的英雄烈士,至少數十萬人;而保衛國土,至死不屈者,亦不在少數;而其對國家貢獻最大,於全局勝敗有決定作用者,當推衡陽之守。」「方軍長因彈盡援絕,防無可防,始被敵人俘虜。這在方軍長及其部下,真百分之百盡了職分,不論對於國家,對於長官,對於國民,均無愧色。」文章將方氏與唐代安祿山之亂時死守睢陽的守將張巡相媲美。 對於方先覺第十軍領導的衡陽保衛戰,毛澤東在1944年8月12日《解放日報》發表的社論中指出:「堅守衡陽的守軍是英勇的,衡陽人民付出了重大犧牲」。(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研究員)
⑶ 衡陽保衛戰被禁原因
還沒被禁。
長衡會戰,又稱湖南會戰,中國軍隊為打破日軍進行的一場會戰,是豫湘桂會戰的第二部分,1944年5月底到9月初,是中國抗戰史上敵我雙方傷亡最多,交戰時間最長的城市攻防戰。
長衡會戰中在長沙的戰斗是1944年5月27日至6月18日在長沙及湘北地區進行的,又稱第四次長沙會戰;在衡陽的戰斗是1944年6月19日至9月14日在衡陽及湘中地區進行的,又稱衡陽保衛戰。
(3)衡陽保衛戰擴展閱讀:
衡陽人民抗敵後援會發動民眾破壞道路,毀掉橋梁,切斷日軍進攻路線。日軍曾派飛機偵察,得到的情報稱「株洲至衡陽之鐵路和寶慶至衡陽之公路,悉被衡陽居民破壞,運輸設備,一無所有。」這些任務全是群眾自願參加,義務完成的。
同時,抗敵後援會和市政府、工會還組織了3000名工人,徵用了市區120家木材廠商的木料120餘萬根,配合奉命「死守衡陽」的國民黨第十軍。
利用衡陽周圍河川、丘陵、城牆和房屋,構築了堅固的防禦工事,城內各街道挖掘了戰壕、散兵坑,修築了暗堡、機槍掩體。鐵絲網等,構成堅固的防衛體系。這些防禦工事,對打擊日軍起了很大的作用。
⑷ 衡陽保衛戰是怎樣的
長衡會戰,又稱湖南會戰,中國軍隊為打破日軍進行的一場會戰,是豫湘桂會戰的第二部分,1944年5月底到9月初,是中國抗戰史上敵我雙方傷亡最多,交戰時間最長的城市攻防戰。
長衡會戰中在長沙的戰斗是1944年5月27日至6月18日在長沙及湘北地區進行的,又稱第四次長沙會戰;在衡陽的戰斗是1944年6月19日至9月14日在衡陽及湘中地區進行的,又稱衡陽保衛戰。
1944年5月底到9月初,日本和國民黨軍隊在長沙衡陽進行長衡會戰,歷經3個多月。是日本「一號作戰」中交戰時間最長、中國軍隊抵抗最為頑強的一次戰役,也是中國抗戰史上敵我雙方傷亡最多,交戰時間最長的城市攻防戰,最終日軍戰略目標達成。長衡會戰及其結果主要表明,當時正面戰場抗戰遭到嚴重挫折。
⑸ 衡陽保衛戰為什麼被禁
截止2021年3月23日,電視劇《衡陽保衛戰》沒有被禁,其在線播放平台是優酷視頻。
《衡陽保衛戰》是由董亞春執導的歷史、戰爭題材電視劇。該劇講述了衡陽保衛戰、中日雙方兵力懸殊、日本損失慘重、表現了英勇的中華兒女的故事。
(5)衡陽保衛戰擴展閱讀:
1943年,同盟國反法西斯戰爭轉入戰略反攻,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屢遭失敗。日本大本營為保持本土與南洋的聯系,決定打通從中國東北直到越南的大陸交通線,最終目標指向陪都重慶;與此同時,摧毀沿線地區的中美空軍基地,以保護本土安全和東海海上交通安全。
於是,1944年春季,日本發動了「一號作戰」。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先後以約計一百萬兵力進行抗擊。衡陽成為粉碎日軍打通大陸交通線圖謀的一個重要關隘。
1944年6月23日至8月8日。軍長方先覺中將率領國民革命軍,在炎夏酷暑中,與進入衡陽的日軍展開浴血奮戰,取得了戰略性勝利。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一次戰斗。
⑹ 為什麼衡陽保衛戰打了一個多月,外圍的援軍一個也沒趕到
1、日本人不是笨蛋,他們早就准備好了圍城打援。十幾萬日軍在攻打外圍的援軍、外圍的援軍大多已經是被擊敗了的部隊,而且沒有工事,所以傷亡也非常大。
2、最接近衡陽的62軍一個師只剩一千多人了,79軍軍長陣亡。
3、外圍援軍犧牲了幾萬人,比衡陽城內的傷亡還大。
⑺ 衡陽保衛戰援軍哪裡去了
剛一開始,蔣介石想還是採用薛岳的天爐戰法,命令方先覺率領第十軍據守衡陽城十到兩個星期時間然後從外圍集結重兵進行反包圍,可是戰役開始了以後蔣介石才發現在衡陽周邊地區除了第十軍沒有多餘的可以打進衡陽城的部隊,好不容易派出第58,62,79三個軍前去支援衡陽,但是蔣介石在此之前跟他們說過,按照現在戰況來看日本人不會佔領中國太久,會敗的,我們現在只要保存實力戰後跟共軍打交道,他們就一直想著要保存實力,而打援部隊只有第四十師團一個師團,日軍經過了,兩次進攻傷亡殆盡,彈葯也耗盡,在進行休整和補充,外圍援軍在這個時候是最適合進攻的,但他們為了保存實力,因此執行任務執行不力,明明能沖進衡陽城裡卻往後撤,只有第五十八軍執行任務非常有力,但是遭到了日軍的重創以後全軍兩萬多人只剩下四千多人,第三十六集團軍總司令李玉堂是第十軍的老軍長,他心疼自己的老部下在衡陽受苦多次下命令讓外圍第六十二軍盡快掃清外圍所有障礙沖進城裡去為第十軍解圍,但他們就是執行起來緩慢。後來在多方面的命令和勸導之下,七月二十二日重慶軍事委員會電令第九戰區直屬第三十七軍和第二十七集團軍所屬第四軍和第二十軍,第三十六集團軍所屬第四十四軍,第四十六軍和第六十二軍還有中央軍委會所屬地二十六軍,虎賁第七十四軍,第七十九軍,第九十九軍和第一零零軍總兵力打到四十萬人向衡陽不惜一切的全力進攻,但在此時,由於密電碼失竊,被敵人破譯,日軍已經獲得了情報並調整好了部署,打援部隊增加到五個師團,攻城的只有不到四個師團,就這樣從七月二十三日到八月以日,外圍四十萬中國援軍與日軍五個師團十一萬人拼殺了八晝夜,八月二日日軍已經被沖垮,基本失去抵抗能力,中國援軍也傷亡慘重再也無法再組織進攻,八月六日下午方先覺給蔣介石發出來撼動人心的最後一份電報以後,心被打動了,在當天日記中發表話題。懇求羅斯福總統幫忙,羅斯福說,我早都讓你派援軍去了,你就是不幹,現在派去了日軍已經對你做好防範了有什麼用,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對第十軍進行空投物品,但是現在他們進行的是巷戰如果在空投很容易被日軍搶去,我也沒辦法了,你自己想辦法。想來想去蔣介石把第五軍的裝甲車隊增援上去了,衡陽外圍援軍在第五軍的配合下與日軍進行了兩晝夜的拼殺,終於突破了防線,但是衡陽守備的第十軍已經放棄了抵抗,營救計劃徹底失敗
⑻ 衡陽保衛戰 為什麼守這么久
在整個抗日戰爭中,鮮有以少抗多並殲敵數倍於己的戰役。而1944年6-8月的衡陽保衛戰正是其中之一。在這次戰役中,日本動用了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以來對一個地區進攻所使用之最多的兵力.衡陽保衛戰是中國整個抗戰史上作戰時間最長、雙方傷亡士兵最多、程度最為慘烈的城市爭奪戰。
國軍:方先覺第10軍,下轄周慶祥第3師,葛先才預10師,容有略第190師(實際一個團),協防的饒少偉暫54師(實際一個團)。合計17600人,其中作戰人員不到15000人。 日軍:橫山勇第11軍,主攻:第68師團,第116師團,助攻:第13師團,第58師團,第40師團,第37旅團。合計約10萬人。
6月20日,日軍下達進攻衡陽的作戰部署。同日,中國國民政府也向守備衡陽的陸軍第10軍下達了保衛衡陽的戰斗部署。 6月22日,日軍飛機首度轟炸衡陽城,湘江兩岸市區均引起大火。 6月22日,晚8時,由株洲、淥口沿湘江東岸南下的日軍第68師團,進抵衡陽市東郊泉溪,第10軍190師568團第1營派在耒水東岸的少數警戒部隊即與日軍交火,衡陽抗日保衛戰從此打響。 6月23日,日軍第68師團欲強渡耒水,被守軍擊退。 6月25日,夜,日軍攻佔五馬歸槽和飛機場,守軍596團反攻,奪回機場。次日,機場失守。 6月26日,日軍佔領衡陽城東湘江東岸的機場,並迂迴至衡陽之南,截斷衡陽守軍的退路,從衡陽之西、西南形成了對衡陽的包圍。 6月27日,渡過湘江的日軍猛攻,進抵歐家町、黃茶嶺,向停兵山、高嶺、江西會館主陣地猛攻。 6月28日,日軍力圖合圍衡陽,發起了第一次總攻擊。城南作為正面戰場,戰斗最為猛烈,雙方爭奪張家山高地數日反復達20多次,陣地依然在國民軍控制中。停兵山、高嶺據點守軍全部犧牲,無一生還,日軍被殲亦不下千人。 7月2日,日軍暫停進攻。 7月11日,晨,日軍發起第二次總攻擊,向衡陽城垣傾瀉大量炸彈、燃燒彈和毒氣彈。日軍付出極大的代價,也無法接近守軍的核心陣地。 7月12日,日軍攻佔虎形巢。 7月15日,守軍退西禪寺、張飛山,改守第二線。日軍攻擊重點從衡陽西南轉向城之外廓。 7月16日,市民醫院南端高地失陷。日軍攻擊轉向西北郊。 7月17日,日軍對衡陽城猛烈轟炸,逐次奪取城郊據點,壓縮包圍圈。 7月19日,日軍再次停止進攻。 7月21日,日軍佯裝退兵,引誘守軍出擊,又空投「歸來證」,向第10軍誘降。 7月27日、8月2日,中國空軍兩次向衡陽城內投下蔣介石的手令,令方先覺軍堅守衡陽城待援。 8月3日,日軍對衡陽大肆轟炸 8月4日,日軍發動第三次總攻。以飛機大炮向核心陣地和市區狂轟濫炸,4個半師團的日軍從南北西三面猛攻核心陣地。 8月7日,敵機和炮兵繼續進行轟炸、掃射和施放毒氣,步兵則趁機楔入。 8月7日,夜,方先覺派參謀長孫鳴全與日軍談判,第10軍停止抵抗向日軍投降。 8月8日,衡陽陷落。
⑼ 衡陽保衛戰
中方:參戰部隊為國民黨第十軍,軍長方先覺。下轄周慶祥第3師,葛先才預10師,容有略第190師(實際一個團),協防的饒少偉暫54師(實際一個團)。合計17600人,其中作戰人員不到15000人。 日軍:橫山勇第11軍,主攻:第68師團,第116師團,助攻:第13師團,第58師團,第40師團,第37旅團。合計約10萬人。傷亡情況:日軍在衡陽之戰中使用了毒氣。據美軍十四航空隊化學戰情報官湯姆生上尉的研判,日軍所使用的是芥子氣與路易氏氣混合物。 中國軍隊:17,000餘人(其中5,000餘人陣亡)(中國官方數字:6,000餘人) 日本軍隊:19,380餘人(含瘟疫傷亡總計30,000餘人)(日軍陸軍部官方數字:12,186) 中國平民:317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