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老套筒為什麼炸膛
機械設計的問題。
德國的88式步槍設計使用的彈葯是88式(Geschoss 88)7.92mm子彈, 其彈徑是8.08mm, 後來在1903年採用的S型尖彈, 其彈徑為8.20mm, 因此設計使用88式子彈的槍械不能使用尖彈,會有炸膛之虞。現今市面上的7.9子彈,多是較大的尖彈,較小的88式子彈已經列入了收藏品。中國以往稱88式子彈為七九圓彈, 因為其彈頭為長圓形,一直到抗戰結束仍有大量生產。S型及SS型分別稱為尖彈及重尖彈。在美國又稱德國88式子彈為7.9x57J, s型及SS型為7.9x57JS。
在軍閥混戰的時代,一直到抗戰結束,漢陽造在中國一直是主力武器之一,雖然落後了中正式兩代,比日式的三八步槍也落後了一代,但是仍不失為一把結實可靠的步槍。
㈡ 老套筒 漢陽造是同一槍嗎
漢陽造的原型槍為德國1888式委員會步槍,也稱88式步槍
,改進後的88式步槍與德88式不同點有:德88式槍管外部有一套筒,俗稱老套筒, 而改良88式則去掉套筒, 並將槍管外徑從13.4mm加大到14.8mm;1910年, 增加上護木, 又將德88式直立式表尺式樣, 其分劃為5-20, 改良為88式表尺為固定弧式, 其分劃為1-20。 這兩種步槍其他構造基本上相同, 如槍機之機頭是分離式的, 使用彈夾供彈, 彈倉外露等等。(就是亮劍所說的漢陽造)增加套筒原因,因為當時所用槍管材質不好,在使用時經常炸膛,為了安全起見,在原槍管的外面又套上一根鋼管,槍管是雙層的,而且年代較遠(1888年),所以叫老套筒。
㈢ 老套筒的原型槍
在1886年,法國陸軍裝備了全新的1886式「勒貝爾」(Lebel)步槍,立即引起德國軍事部門的關注。因為勒貝爾是世界上第一種使用無煙發射葯的小口徑軍用步槍,這種新的8mm口徑步槍彈在殺傷力和彈道性能方面都遠超過當時德國毛瑟71/84式步槍所發射的11mm黑火葯步槍彈,新的槍和彈將使法國步兵在精度和射程方面帶來極大的戰術優勢。
在這樣的壓力下,德國立即成立了一個步槍試驗委員會(Gewehr Prfungs Kommission,簡稱GPK)。GPK的最初計劃只是改進現有的毛瑟71/84步槍,並在原來的11mm黑火葯步槍彈改用新的發射葯和縮小彈頭。在1887年12月時,GPK甚至已經向位於柏林夏洛騰堡的路德維希-洛伊公司(Ludwig Loewe Company)發出生產訂單了。然而到了這個時候,GPK才突然醒悟到這樣的改裝並不能帶來太大的技術優勢。於是他們決定自己來設計新的槍和彈,說是設計,其實就是把多種現有設計揉合在一起變成一支新槍。
槍機設計由一個斯班道兵工廠(Spandau Arsenal)的技術員路易斯·施勒格爾米爾希(Louis Schlegelmilch)設計的,事實上這個槍機就是由曼利夏槍機改進過來帶但有一點毛瑟式槍機的特徵,所以被稱為被稱為施勒格爾米爾希/毛瑟式槍機。該槍的彈倉也是改進自曼利夏5發彈倉,但所用漏夾經過改進,原本的曼利夏彈夾只能從一邊裝進彈倉,而這種彈夾兩邊都可以裝進彈倉。槍管膛線是直接仿製自勒貝爾步槍的,槍管外套有一個由阿曼德·梅格(Armand Mieg)設計的全長式槍管套筒。新的無煙發射葯步槍彈是由瑞士設計的7.92mm無底緣瓶頸彈改進而來,由愛德華·魯賓(Eard Rubin)設計。到了1888年3月23日,在柏林的巴伐利亞軍事觀察員,馮·克胥蘭德(von Xylander)將軍報告說,新的槍和彈的設計已經完成了。
新步槍在1888年11月完成野戰試驗,GPK建議立即採用。於是威廉二世在1888年11月12日簽署了訂單,新步槍被定型為88式步槍(Gewehr 88,或簡稱Gew 88),此外還有一種卡賓槍型K88(Karabiner 88或Kar 88)。由於該槍是一個委員會研製出來的,因此通常也被稱為委員會步槍(Commission Rifle或Reichsgewehr)。
88式步槍主要由三家普魯士兵工廠生產,分別為但澤(Danzig)、埃爾富特(Erfurt)和斯班道,在安貝格(Amberg)建立了一家小的巴伐利亞公司也在生產該槍,此外還有一些私營的承包商也參與生產,包括路德維希-洛伊公司、奧地利斯太爾和黑內爾。到1898年停產時共生產1675000支。
在國內一些舊資料中把委員會步槍歸入毛瑟步槍之列,事實上88式委員會步槍無論設計還是生產都與毛瑟毫無關系。但清末時期的洋務派很好騙,因此德國奸商就把88式委員會步槍指鹿為馬地謊稱是毛瑟步槍賣給當時的中國人,又把設計轉讓給中國。甚至到了民初時期,德國奸商為了推銷庫存的委員會步槍還在起勁地騙,例如1912年3月16日捷成洋行至民國陸軍部函還把委員會步槍稱為「最新式毛瑟步槍」。
㈣ 求鑒定這是什麼槍,三八大蓋還是漢陽造為什麼感興趣的朋友來 謝謝!
。。。。。無語了,一群人真是亂說。。。。。。
說是漢陽造的,漢陽造的兩個特點:1、扳機護圈和固定式彈匣連在一起的。2、槍管有一個套筒(漢陽造又叫老套筒的原因)。很明顯上圖一個特徵也不具備,所以不是漢陽造。
說是三八大蓋的,先不說三八大蓋的大栓後面是一個圓盤形,而上圖是圓柱形。就說三八大蓋的大蓋你們看到了嗎?沒大蓋也敢叫三八大蓋?
初步鑒定,這應該是德國毛瑟98K步槍,載彈5發,口徑7.92,彈葯7.92*57mm步槍彈,射程800米。二戰時候的德軍拿來配上瞄準鏡直接就能做狙擊步的好槍
㈤ 老套筒 中正式 38大蓋哪個好
通過看電視了解到38大蓋精確性好,只殺傷力小,子彈頭改一下,殺傷力就大
㈥ 老套筒性能究竟如何為何會成為我軍艱苦樸素的代名詞
初期的漢陽造即老套筒 1888式毛瑟步槍被稱為Mauser M88 Commission Rifle),因為是仿德M1888式,所以定為88式, 其全稱為7.92厘米88式毛瑟步槍。 使用圓彈頭。 同時生產子彈, 每月能生產十三萬粒 1904年,湖北槍炮廠又對88式進行了改進,改進後的88式步槍與德M1888式不同點有:德M1888式槍管外部有一套筒,俗稱老套筒, 而改良88式則去掉套筒, 並將槍管外徑從13.4mm加大到14.8mm;1910年, 增加上護木, 又將德M1888式直立式表尺式樣, 其分劃為5-20, 改良為88式表尺為固定弧式, 其分劃為1-20。 這兩種步槍其他構造基本上相同, 如槍機之機頭是分離式的, 使用彈夾供彈, 彈倉外露等等。(就是亮劍所說的漢陽造) 漢88式馬槍諸元: 口徑7.92mm 全長為955mm 全重為3.166kg (不含刺刀) 槍管長為442mm 表尺射程為1800m 該槍的供彈具, 膛線, 膛線纏度同漢88式毛瑟步槍。 88式步槍槍匣銘記 民國22年6月製造 德國M88 7.9 mm 子彈諸元: 彈殼長度: 5.7 cm 子彈全長: 8.255 cm 彈頭: 圓頭, 金屬覆蓋 彈頭長度: 3.124 cm 彈頭直徑: 0.808 cm 彈頭重: 227 grain 彈頭覆蓋金屬: 銅鎳合金 子彈裝葯: 片狀非壓縮 裝葯重: 40.6 grain 槍口初速: 639.78 m-sec (74 cm 槍管)
㈦ 民國劇里的漢陽造、老套筒到底是怎樣的武器
老套筒漢陽造的正式名稱是漢陽八八式步槍,該槍原型為德國1888式委員會步槍(Gewehr88或簡稱Gew88),由於該槍存在著裝彈退彈困難、抽殼可靠性不佳、容易炸膛等問題,1898年德國軍方採用毛瑟1898式步槍將其取代。
當射程在400m以內,標尺是平放的,標尺框後端的三角形簡易標尺自動豎起,通過標尺中間的小孔(或缺口)瞄準即可,射程超過400m時,將標尺框立起,將游標推到相應距離分劃處,通過游標上的小孔(或缺口)瞄準,精度是比較高的,比如《亮劍》里,政委趙剛一槍幹掉500m開外的日本鬼子,就是用的這種射擊方法。
再比如,《永不磨滅的番號》裡面,李大本事二里半外(也就是1250m外)一槍斃掉日本翻譯,也是用的「三八大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