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詳解過程
f(x)=a√x-lnx(a>0,x>0),
∴f'(x)=a/(2√x)-1/x=(a√x-2)/(2x),
函數在[1,+oo)上遞增,則有在x>=1上有f'(x)>=0
即有a根號x-2>=0
a>=2/根號x在x>=1上成立
即有a>=2/1=2
即范疇是a>=2.
(2)f'(x)=0時有x=4/a^2.
0<x<4/a^2時f'(x)<0,f(x)↓;x>4/a^2時f'(x)>0,f(x)↑,
∴當4/a^2∈[1,4],1<=a<=2時f(x)最小值=f(4/a^2)=2-2(ln2-lna);
當0<a<1時4/a^2>4,f(x)最小值=f(4)=2a-2ln2;
當a>2時0<4/a^2<1,f(x)最小值=f(1)=a.
2. 知識詳解:如何正確
謂符合事實﹑規律﹑道理或某種公認的標准。與"錯誤"相對。
正確的內涵非常寬泛,該詞與「真理」的區別在於,真理一般只用於與事實和規律相符的標志,至於道理和某種公認的標准,則不適合使用「真理」一詞,
正確結果的來源:正確的結果源於正確的行動;正確的行動源於正確的思考,正確的思考源於正確的理念,正確的理念源於正確的引導。
嚴格意義上講,真理只表示事物狀態或者屬性與事實相符合的情況,從邏輯關繫上講,正確的外延覆蓋真理而且有餘,錯誤的外延覆蓋謬誤而且有餘,與某種規律相符可以不在太嚴格的意義上使用「真」,但是,符合道理和某種即使是公認的標准,也不可使用「真理」,從嚴格意義上講,正確一詞不可表示與道理與標准相符的狀況,如果與道理相符,可用「合理」一詞,與某種公認的標准一致可用「合規」,在人類的社會生活中,真理,正確等詞語經常被濫用,有時候是無意的偷換概念,有時候是為了特定的需要,人類的語言是變化發展的,並且其過程離不開人類自身的需要和目的。
符合事實和客觀規律的判斷是描述性的事實判斷,符合道理和某種標準的判斷是規范判斷,前面的兩個有嚴格的正確含義,後面的兩個沒有嚴格的正確含義,因為道理和標准涉及人的主觀因素,會出現「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和雙重或者多重標準的情況,而事實和客觀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因此,事實和客觀規律更加可信,然而,人類更多的是生活在「道理和標准」中,更多的是做價值和規范判斷。因此,一個獨立思考的人應該辨別面對的判斷是事實判斷還是價值規范判斷,否則,會陷入思維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例如,「正確」一詞可以用於事實判斷中(嚴格意義上的正確),也可以用於價值和規范判斷中(寬泛的意義),前者的結論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後者因人因時代因需要不同而結論不同,甚至相反。比如按照某種標准判定為罪人的人,在後世被判定為英雄,再後世又變為罪人。
3. 詳解!!!
答案是:A。
①正確,人在寒冷時,腎上腺素和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新陳代謝加快,細胞產生ATP的量增加;
②正確,若細胞內Na+濃度偏高,為維持Na+濃度的穩定,細胞需要通過主動運輸的方式將細胞內的鈉運輸出去,所以細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③正確,ATP中的「A」是是腺苷,也就是一個腺嘌呤加一個核糖,而構成DNA、RNA中的鹼基「A」只是腺嘌呤;
④正確;
⑤正確,能進行有氧呼吸的細胞不一定含有線粒體,如硝化細菌進行的就是有氧呼吸,但硝化細菌是原核生物,細胞內沒有線粒體,但它的細胞內含有相關的酶,可產生ATP。
所以全是正確的。
4. 詳解,過程
提示:照片上的問題太多了!學霸們無法解答。每次提問時請只問一道題哦。
5. 詳解圖的意思
空調線路圖
6. 向鳳武的詳解
向鳳武自幼天資聰穎,讀書勤奮,善於獨立思考,頗有見識和膽量。在永順十縣聯和中學(後遷至保靖改為保靖聯中)求學時,除學好功課外,還博覽群書。他讀了《史記》後,對項羽未登王位,而《史記》將其列入本紀篇,發表議論:「列項羽之紀,不泥成見,不循故例,誠良史之特識也。」當時,湘西軍閥陳渠珍下令移中學,改團防,造紙幣,加強對湘西人民的統治。向鳳武上書勸阻:「乃今匪勢稍戢,而後已之命令,已雜然而出。曰移中學,曰改團防,曰造紙幣。其法善或不足以救弊,利或不及以遠害者歟!……伏願竹為心,電為目,以獨破謅諛之緘,收回已成之命,則地方可免薪沸之苦,人民將有時雨之蘇。」以一個學生身份,上書湘西土皇帝,其膽量確實驚人。
某天一股土匪到坡腳坪搶掠,適逢暑假回鄉的向鳳武得知後,立即召集一批青年,手執土槍,前去御敵。向鳳武沖殺在前,擊斃土匪數名,匪眾大駭,狼狽逃循,鄉民嘆服。此後數年,山賊再不敢來犯。
向鳳武於保靖聯中畢業後,先去武漢求學,1925年10月考入廣州黃埔軍校,1926年3月經入伍生升學考試合格編入軍校第四期步科第一團第七連,同年10月畢業後,在何應欽部任排長。參加北伐戰爭,後在武漢、南京憲兵團任連、營長。宋希濂任八十七師二六一旅旅長時,向鳳武任該旅五二一團第三營營長、團副、團長。由於他作戰勇敢,帶兵有方,加之其夫人黃佩德與宋希濂的夫人餘珍蓮是同學,感情密切,得到宋希濂的信任,得以屢屢升遷。
1937年8月,向鳳武參加了淞滬會戰,上海失陷後,隨部南撤南京,任第七十一軍(軍長王敬久)第八十七師(師長沈發藻)第二六一旅(旅長劉啟雄)副旅長兼五二二團團長。擔任南京城外原工兵學校一線的防守。12月8日,日軍進攻南京,9日,天剛亮,日軍密集炮火向工兵學校一帶陣地射來,一小時後,日軍第十六師團步兵開始沖鋒,為向鳳武等打敗。11日,日軍再次對向鳳武堅守的陣地發起進攻,工事雖被摧毀,但日軍始終未能突破向鳳武的陣地。12日,261旅失去了與師部的聯系,根本沒接到當天下午5點下達的撤退命令。旅長陳頤鼎覺得有點兒不對勁,派參謀去與師部聯絡,直到13日零時才轉了回來。發現國軍正在撤離南京城,南京失守。部隊才開始轉移,來到下關,沒有渡船,只好進入南京城內,為日軍所包圍俘虜。幸好日軍不明其身份(自供軍需),令其煮飯。一起被俘的同鄉表弟彭昌明暗中給搬來一塊門板,他抱著塊門板泅過長江,得以生還。
1938年5 月,豫東蘭封會戰後期的轉移階段,向鳳武親率一團人沖殺在前,損失慘重。陳頤鼎旅長為了向鳳武的安全,要他即刻回旅部,但向鳳武堅持誓與部隊共存亡,極大地鼓舞了士氣,得以最後一起撤離。
1938年6月,向隨部參加了武漢保衛戰;9月,向鳳武升任261旅旅長;10月駐河南靈寶。
1939年5月,向鳳武晉升為國軍第87師(轄三團)少將師長。8月,晉南戰役期間,向部進入陽城被日軍包圍,鏖戰17天,日軍未能前進一步。但部隊損失過半,最主要的是糧食沒有了,部隊只好決定突圍。把僅有的一些玉米粒炒熟分發給每個士兵,連夜突圍。與日軍展開肉搏戰,向鳳武腹部受傷,露出腸子。被升任其警衛的31 歲的彭昌明拼力救出,並把外露的腸子塞回腹腔,撕掉襯衣用力勒住。向鳳武艱難地用土家語對彭昌明說:「老表啊,你又一次救了我。你是我的福星,我不能沒有你。如果我這次還能活著,一定不會虧待你。」(後晉升彭昌明為戰防炮連連長。但由於彭昌明目不識丁,缺乏自信而在沒有再被升職過。)
1942年6月16日,向鳳武升任第七十一軍副軍長,參加遠征軍赴緬甸作戰。1943年,向鳳武回鄉探親,正值龍山縣長魏逸群派兵下鄉鏟鴉片煙苗。到坡腳坪鏟煙的十多名軍警乘機敲詐勒索,搜刮民財。這些軍警撈得大批銀元,裝足了腰包,正要回縣時,向鳳武派衛兵將其全部截獲,令其將所掠銀元全部退回給群眾,並將軍警教訓一頓後放其回縣,受到當地群眾稱贊。
抗日戰爭勝利後,第七十一軍被調到東北戰場,向鳳武任該軍副軍長。1947年6月,攻打四平街時,第七十一軍八十七師臨時撥歸廖耀湘指揮,在四平街外圍金山堡一仗,第八十七師損失慘重,廖上報第八十七師師長黃炎作戰不力,黃炎被撤職查辦,向鳳武受到申斥。1947年冬,解放軍發動冬季攻勢,解放了沈陽外圍的重要據點。國防部命令第七十一軍留下一個師防守四平,軍部和另外兩個師馳援沈陽,軍長劉安祺,副軍長向鳳武決定第八十八師留守四平,軍部和八十七師移駐新民,第九十一師駐興隆店。1948年3月,解放軍攻打四平,第八十八師全部被殲。軍長陳明仁辭職,向鳳武接任軍長,下轄第八十七師(師長黃炎)、第八十八師(師長黃文徽)、 第九十一師(師長戴海容)三個師。
此時的向鳳武已經沒有了前些年那種逢敵必克的銳氣,多年的征戰似乎已讓他的身心疲憊而麻木,也對同胞相殘的內戰深感無奈;特別是自四平街幾個回合的爭奪,讓他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這種思想上的失勢,毫無懸念的導致了軍事上接二連三的的敗績。於是,軍失鬥志,意志消沉。
向鳳武見國民黨大勢已去,但又深蒙黨國厚恩,不願放棄效忠國民黨蔣介石之立場,便白天看看文件、畫畫國畫,夜間打打麻將,燈紅酒綠地打發日子。
1948年8月,向鳳武升任陸軍中將。9月12日,解放軍發起遼沈戰役,第七十一軍歸廖耀湘指揮,馳援錦州。向部剛出新民,便受到解放軍的阻擊,到了10月16日才到芳山鎮,可錦州此時已解放。10月21日,向鳳武率軍向黑山解放軍陣地攻擊,毫無進展。22日,廖耀湘命令新一軍將所屬重炮交給向鳳武指揮,繼續進攻黑山,仍然沒有進展。23日,向率部向尖山子、胡家窩棚前進。當晚,第八十七師與解放軍在尖山子接觸,向即命令該師進攻,遭到解放軍的還擊,兩小時激戰,沒取得任何進展,第八十七師被迫停止攻擊。當晚,廖耀湘命令向鳳武以一個師於次日配合新六軍向黑山進攻。24日6時,第八十七師以兩個團的兵力由爛泥泡、拉拉屯向黑山西部的解放軍進攻,9時,以第九十一師一個步兵營配屬一個迫擊炮連、工兵排向黑山西部解放軍的大白檯子發起進攻,經過兩小時的激戰,第九十一師進攻受阻,向鳳武又投入四個營,仍然遭到失敗。
廖耀湘終於不得不下達了全兵團向沈陽撤退的命令。撤退命令在26日深夜下達,決定27拂曉執行。
27日凌晨,在黑山作戰期間損失慘重的第七十一軍,接到「爭取時間,奪路撤回沈陽」的命令後,丟棄了傷員和所有的重武器脫離戰場的。當他們撤到胡家窩棚附近時,發現那裡人山人海,各軍各師的部隊都有,場面一片混亂,特別是大量的傷員躺在被遺棄的大炮和汽車下面無人顧及,令官兵們感到極度恐懼。更讓官兵們茫然的是,不但一些東北籍的軍官跑了,而且軍長向鳳武也不見了。之前,當廖耀湘將第七十一軍歸新一軍軍長潘裕昆指揮後,第七十一軍的軍官們很是不服,因為論資格他們的向軍長要比潘裕昆老得多。於是,向鳳武軍長在發了幾句牢騷之後,突然從軍部消失了。接著,參謀長王多年也找不到了。有人說參謀長是遼寧人,人地兩熟,化裝之後投奔他的朋友青島綏靖區司令官劉安祺去了。第七十一軍自從無人指揮後,各師和各團開始各自為政,但在這個時候,已經沒人知道向哪個方向逃跑最安全,結果在厲家窩棚附近大隊人馬被包圍。
軍長向鳳武和副參謀長陳桂謨一行離開部隊後,跑到一個位於三岔路口的小村邊,在一堆玉米秸垛里藏起來,想等到天黑再跑。不知過了多久,他們突然聽見有人喊:「這里有人嗎?」他們中間的一個人即刻從玉米秸垛里鑽出來,接著又鑽出來兩個人——或許,他們認為自己已被發現,不出來就可能被打死。這個誤會鑄成了他們在這場戰爭中的結局。喊話的是九縱二十六師七十六團的戰士。二十六師奉命向營口方向追擊,官兵們跑到這個三岔路口迷路了,想找個老鄉問一問。一看見有人,官兵們客氣地問去營口怎麼走,結果鑽出來的三個人支支吾吾都說不清楚。官兵們立即警惕起來,因為這三個人都是南方口音。七十六團偵察股長和組織股長把這三個人分開盤問,他們都說是在沈陽做生意的買賣人,沈陽馬上就要打仗了,他們准備返回老家。但問他們的老家在哪裡,一個人說是天津,另一個人說是漢口,第三個人直往兩個股長手裡塞金條。再三追問後,他們才承認是第七十一軍被打散的人。於是,玉米秸垛里的其他人也出來了,七十六團政治委員與其中一個年紀較大、滿口金牙、中等身材的胖子單獨談話,這個人很快就承認他是第七十一軍軍長向鳳武。
1959年,向鳳武在遼寧省撫順病逝,享年59歲。
史臣曰:湘西英豪,文有覺明,武有子章。二向之烈,可謂文武雙壁。余觀子章,勇力為表,仁義為里。愛民之誠,合乎夫子之道。赳赳之軀,行比干城之忠。晚歲之難,蓋盡於氣數雲。
7. 詳解!急!
這裡面考察的就是函數自變數的代換。不管是f(t-x)還是f(t-1)直接將它看成f(x)的一個特殊值,構建一個包含自變數t-1的式子,那麼t-1和x就可以直接替換,得到函數方程。
8. 詳解,啥意思
請理解
9. 詳解一下
10. 詳解下,,,
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