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史上最強地震
擴展閱讀
唐納森的股票價格 2025-09-05 13:34:07
上海交電子股票行情 2025-09-05 12:10:39

史上最強地震

發布時間: 2021-06-29 10:10:24

㈠ 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地震

有史以來最強的地震是智利大地震,震級為9.5級。
1960智利中南部海岸地區從1960年5月21日開始發生一系列的大地震。20世紀板塊邊界大地震中最突出的事件。從北面的康塞普西翁市到南面的瓦爾的維亞市,在一個月之內發生7次7級以上地震,其中有3次是7.7級以上的巨大地震,最大的一次為8.5級。由於面波震級MS的飽和效應,8.5並不能說明此震規模之巨大,如按矩震級MW計算,此震應為9.5級(見震級)。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板塊邊界巨大地震的破裂面是非常之大的,超過了面波震級所表示的范圍。
由於此震規模巨大,地球的整體受到首都聖地亞哥市容一次罕見的沖擊,因而發生地球自由振盪。此外,地震激發的海嘯也是罕見的,15小時後海嘯的大潮波傳到夏威夷群島,22小時後傳到日本東海岸,造成巨大損失。

㈡ 歷史上最大地震

地震之最
中國最早有記錄的地震

我國歷史上有關地震的記載,最早見於今本《竹書紀年》。其中一處提到夏「帝發」「七年陟泰山震」,陟(音治)作登臨解, 就是說夏朝一個名叫「發」的帝王,在他即位的第七年(公元前1831年)登臨山東泰山時,正好泰山發生了地震。另一處提到「夏桀」十年,「……夜中星隕如雨,地震,伊洛竭」,就是說又一個名叫「桀」的帝王,在他即位的第十年(公元前1809年),某一夜晚天上的流星象下雨一般降落下來,這年在河南西部發生了地震,震後伊河和洛河的水都幹了。這兩次地震距離現在都有三千八百年左右了,不僅是我國最早的地震記載,也是世界最早的地震記載。也有人認為今本《竹書紀年》是後人偽作,不可置信。我們認為,書雖或為後人偽作,但書中所記的事情也許是世代口頭相傳,不見得完全沒有根據。因此,把它當作我國最早的地震記載,還是可以的。

中國歷史上引起最大水災的地震

我國歷史上最大的地震水災是1933年四川疊溪7.5級地震造成的水災。地震時山體崩塌堵塞岷江,形成四個堰塞湖,大震後45天,湖水堵體潰決,造成下游水災。洪水縱橫泛濫,長達千餘里,淹沒人員2萬多,沖毀良田5萬畝。

中國歷史上引起最大火災的地震

火災是因地震的破壞而引起的一系列次生災害中最嚴重的一種災害。我國歷史上最大的地震火災發生在銀川。1739年銀川8級地震引起了一場嚴重的火災,大火燒了5天5夜,損失慘重。

中國華北地區最大的地震帶

華北地震帶是我國華北地區最大的地震帶,東起渤海之濱的唐山地區,往西經華北北部燕山地區至五台山,然後轉向西南往山西汾河流域、過黃河向西經渭河流域至寶雞市附近,全長1500多公里,該地震帶歷史上發生過多次8級大地震。

中國自建最早的地震台和地震遙測台網

1930年我國第一個地震台——北京西山鷲峰地震台,在李善邦和秦馨菱先生主持下建成,1937年日寇發動侵華戰爭後停止觀測。1966年北京遙測台網建成,有8個子台。1975年海城地震後進行第一次擴充,子台21個,分布在京、津、唐、張地區。1980年進行第二次擴充,實施加密工程。1990年大同地震後,進行第三次擴充,實施「華北台網聯網」工程。

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地震

1960年5月22日19時11分發生在南美智利的地震,震級達到8.9級,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地震。

1960年5月22日智利接連發 生了7.7級、7.8級、8.9級三次大震。震中區幾十萬幢房屋大多破壞,有的地方在幾分鍾內下沉兩米。在瑞尼赫湖區引 起了300萬方、 600萬方和3000萬方的三次大滑坡;滑坡填人瑞尼赫湖後,致使湖水上漲24米,造成外溢,結果淹沒了湖東65公里處的瓦爾的維亞 城,全城水深2米,使一百萬人無家可歸。

這次地震還引起了巨大的海嘯,在智利附近的海面上浪高達30米。海浪以每小時600-700公里的速度掃過太平洋,抵達日本時仍高達3-4米,結果使得1000多所住宅被沖走,20000多畝良田被淹沒,15萬人無家可歸。

世界上有儀器記錄的最大地震

1960年5月22日19時11分發生在南美智利的地震,震級達到8.9級,是目前世界上有儀器記錄的最大的地震。

1960年的智利,從5月21日開始,一個月內發生的地震,3次超過8級,10次超過7級。震中區幾十萬幢房屋大多破壞,有的地方在幾分鍾內下沉兩米。由地震掀起的巨大海嘯,浪頭高達6米,海浪還橫掃太平洋,把夏威夷的建築物摧毀,甚至沖擊到遠離震源17000公里的日本。其規模之大,釋放能量之多,實為罕見。

世界上震源最深的地震

震源深度超過300公里的,稱為深源地震。目前世界上記錄到的震源最深的地震是1934年6月29日發生於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東的地震,震源深度720公里,震級為6.9級。深源地震常常發生在太平洋中的深海溝附近。在馬里亞納海溝、日本海溝附近,都多次發生了震源深度達五六百公里的大地震。我國吉林和黑龍江省東部也發生過深源地震,如1969年 4月10日發生在吉林省暉春南的J次5.5級地震,震源深度達到555公里。

世界上死亡人數最多的地震

大約1201年7月,近東和地中海東部地區的所有城市都遭地震破壞,死人最多, 現有估算約達110萬。1556年1月23日發生在中國陝西華縣的8.0級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比前者確鑿一些,廣大災民病死、餓死,數百里山鄉斷了人煙,估計死亡83萬餘人。近代地震死亡人數的最高記錄是發生在1976年7月28日凌晨3點42分的中國唐山大地震(震級為7.8)。1979年11月22日,新華通訊社報道的死亡數為242000人。

世界上引起最大泥石流的地震

1970年5月31日秘魯安卡休州近海發生一次7.6級地震,附近的法斯卡山峰因地震發生岩崩,形成了巨大的泥石流,其體積約1億立方米。雪水夾帶泥石,以100英里每小時的速度沖向秘魯的容加依城,被泥石流沖埋的死亡人數至少有1.8萬人,連同因地震造成建築物倒塌而死亡的人數達7萬人,災難景象慘不忍睹。

世界上引起最大火災、財產損失最大的地震

世界上引起最大火災、財產損失最大的地震是1923年日本關東發生的8.3 級大地震。

1923年9月1日晨,江戶市(今東京市)的工人和機關雇員,急匆匆趕往工廠、政府部門上班,一切井井有條。神奈川縣等關東縣、市、府,平靜如常。人們對即將來臨的滅頂之災還毫無察覺。11時58分,人們正在堅持午餐前最後兩分鍾的工作。突然,地動山搖,8.3級的關東大地震發生了,幾分鍾內,幾乎整個日本都感受到了這次劇烈的震動。震後引起大火,火光沖天,蔓延整個東京。木屋居多的東京有36.6萬戶房屋被燒毀,死亡和下落不明者達14萬人,其中多數人是被地震引發的大火燒死的;橫須賀市有3.5萬戶房屋被燒毀;橫濱市有5.8萬戶房屋被燒毀。估計財產損失28億美元。當時,在附近的海灣中,有的海底下沉了400米。一時間,無家可歸、無衣無食者到處都是。震災之後,政府垮台,天皇只得另組新的政府。

世界上最大的地震海嘯

最大的一次由地震引起的海嘯,或者稱之為「海震」(經常被錯誤地稱作「海潮波」的記錄),是1971年4月24日發生在日本琉球群島中的石垣島的那一次,估計當時巨大海浪的波峰高達84.7米,排出倒海的巨浪將重量達850噸的整珊瑚礁拋出2.092公里以上。這次海震所擊起的海浪,據測它的行進速度為每小時788.557公里。

世界最典型的城市「直下型地震」

在大城市及其周圍地下發生的地震稱為城市「直下型地震」,這類地震往往會造成城市較大的損失.最典型的城市「直下型地震」 是1976年的我國唐山地震和1995年的日本阪神地震.

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帶

地震發生較多又比較強烈的地帶,叫地震帶。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帶是環太平洋地震帶,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從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日本列島南下至我國台灣省,再經菲律賓群島轉向東南,直到紐西蘭。釋放能量佔76%。

世界上最容易發生地震的地方

世界上最容易發生地震的地方是美國加州帕克菲樂德。帕克菲樂德是一座古怪的小鎮。它只有一棟僅一間的校舍,一所縣圖書館和一條孤零零的大街。但在一家咖啡館旁的水塔上卻赫然呈現大幅「廣告」:世界上最容易發生地震的地方。

過去的150年裡,里氏震級約為6級的地震曾平均每隔22年就出現一次。因為該地恰巧座落在岩質地殼的1290公里長裂縫帶,即「聖安德烈亞斯斷層」的上面,而該斷層正是加州屢次發生地震的震源。由於這里是研究地震活動的理想場所,因而地震學家都來此進行研究,安置各種儀器、現場觀測地面運動、水位、磁場及岩石形變等,以便獲取地震的前兆現象。

1966年,一次中等強度的地震襲擊了帕鎮,但至今還未再爆發,看來,上一世紀的22年周期並不等於固定模式。然而,戒備之心不敢放鬆。就當地的探測設備而論,各種手段依然堅測不撤,嚴密監視著該地區的地震情況。

帕克菲樂德鎮上的居民,對經常活動的地震也習以為常,見怪不怪,包括地震演習在內的日常活動一律照常進行。

世界上最不容易發生地震的地方

在地震史上,地球的南、北極地區還從未發生過任何級別的地震,這一奇異的地質現象一直是地質學界的一個未解之迷。美國的科學家經過30多年的觀測研究認為,巨大的冰層是造成南極大陸和北極的格陵蘭島內陸地區沒有發生過任何地震的主要原因。據多年觀測統計,南極大陸和格陵蘭島的冰雪覆蓋面分別達到90%和80%,且冰層厚度大。由於冰層的壓力,其底部幾乎處於「熔融」狀態,同時由於冰層面積大且份量重,在垂直方向產生強烈的壓縮,而這種冰層形成的巨大壓力,與地層構造的擠壓力達到了平衡,因而不會發生傾斜和彎曲,所以分散和減弱了地殼的形變,因而無地震發生。(摘《中原減災》陳德玉)

世界上第一台地動儀的發明人

世界上第一台地動儀(候風地動儀)是我國東漢科學家張衡發明的,於公元138年記錄到隴西大地震。

張衡,字平子(公元78--139年),今河南南陽石橋鎮人,東漢時期具有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傑出的自然科學家。他於公元132年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觀測和記錄地震的儀器——地動儀。

根據歷史資料,張衡的一生正處在地震活動比較頻繁的年代,從公元96年到125年的三十年中,就有23年發生過比較大的地震,特別是公元l19年,一年之內就發生了兩次地震。張衡在總結勞動人民智慧的基礎上,通過反復實踐,才創制了這一台地動儀。

地動儀系「以精銅鑄成,圓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覆蓋周密無際。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吐丸,而蟾蜍銜之。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雖一龍發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面,乃知方向。

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地預報並取得明顯減災實效的地震

1975年2月4日, 遼寧省海城, 營口地區發生了7.3級強烈地震。這次地震發生在人口稠密、工業發達的地區,工礦企業、交通、電力和水利設施以及民房等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中國的地震工作者成功地預報了該次地震,被世界科技界稱為「地震科學史上的奇跡」。

二十世紀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地震

二十一世紀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地震有三次。1920 年,中國甘肅省發生 8.5 級地震,20萬人死亡。1923年9月1日,日本關東發生 8.3 級大地震,致使4萬人喪生。東京36萬多戶房屋遭到毀滅,死亡和失蹤者達14萬多。

1976年7月28日,中國唐山7.8級大地震,造成造成本世紀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慘的一幕:死亡242769人,重傷 164851人

㈢ 史上最強的地震是哪次

智利大地震
1960年5月21日~6月22日在智利發生了二十世紀震級最大的震群型地震,該大地震群由7次7級以上地震組成,其中8級以上地震二次,最大震級8.5級,共造成6000人死亡,損失6.8億美元。接連發生的大地震在瑞尼湖區引發了大型滑坡,滑坡體填入湖盆使湖水上漲外溢,淹沒了瓦爾的維亞城,造成全城100萬人無家可歸。
與此同時,這次地震還引起了巨大的海嘯,智利沿海建築物大部分被海浪捲走,破壞房屋16萬棟。此外,海浪還以每小時600公里
~700公里的速度掃過太平洋,使日本沿海1千多所住宅被沖走,2萬多畝良田被淹沒,15萬人無家可歸。

㈣ 人類歷史上最強地震有多可怕

1、智利大地震(1960年5月22日):里氏9.5級.發生在智利中部海域,並引發海嘯及火山爆發.此次地震共導致5000人死亡,200萬人無家可歸.
2、美國阿拉斯加大地震(1964年3月28日):里氏9.2級.此次引發海嘯,導致125人死亡,財產損失達3.11億美元.阿拉斯加州大部分地區、加拿大育空地區及哥倫比亞等地都有強烈震感.
3、美國阿拉斯加大地震(1957年3月9日):里氏9.1級,發生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德里亞島及烏那克島附近海域.地震導致休眠長達200年的維塞維朵夫火山噴發,並引發15米高的大海嘯,影響遠至夏威夷島.
4、(並列)印度尼西亞大地震(2004年12月26日):里氏9.0級,發生在位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上的亞齊省.地震引發的海嘯席捲斯里蘭卡、泰國、印度尼西亞及印度等國,導致約30萬人失蹤或死亡.
4、(並列)俄羅斯大地震(1952年11月4日):里氏9.0級.此次地震引發的海嘯波及夏威夷群島,但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5、厄瓜多大地震(1906年1月31日):里氏8.8級,發生在厄瓜多及哥倫比亞沿岸.地震引發強烈海嘯,導致1000多人死亡.中美洲沿岸、聖-費朗西斯科及日本等地都有震感.

㈤ 史上最強地震震級多少

歷史上震級最高的地震:1960年5月22日19時11分智利地震9.5級

1960年5月22日19時11分, 在南美在智利西海岸發生了世界地震史上罕見的8.9級地震(後修訂為9.5級)。從5月21日開始,一個月內發生的地震,3次超過8級,10次超過7級,其規模之大,釋放能量之多,實為罕見。 地震過後,從智利首都聖地亞哥到蒙特港沿岸的城鎮、碼頭、公用及民用建築或沉入海底,或被海浪捲入大海,僅智利境內就有5700人遇難。地震後48小時引起普惠火山爆發。地震形成的海浪以每小時700公里的速度橫掃太平洋,15小時後高達10米的海浪呼嘯而至襲擊了夏威夷群島。海浪繼續西進,8小時後4米高的海浪沖向日本的海港和碼頭。在岩手縣,海浪把大漁船推上了碼頭,跌落在一個房頂上。這次海嘯造成日本800人死亡,15萬人無家可歸。

參考:網頁鏈接

㈥ 史上最強地震

1960年的智利,9.5級,是有記錄以來最高震級的地震!

㈦ 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地震是哪一次

汶川

㈧ 史上最強地震是多少級,在哪裡

8.9級,在智利

世界上有儀器記錄的最大地震:1960年5月22日19時11分,智利地震(8.9級,因計算方法不同,也有9.5級的說法)。

震級是地震大小的一種度量,根據地震釋放能量的多少來劃分,用「級」來表示。震級的標度最初是美國地震學家裡克特(C.F.Richter)於1935年研究加里福尼亞地方性地震時提出的,規定以震中距100km處「標准地震儀」(或稱「安德生地震儀」、周期0.8s,放大倍數2800,阻尼系數0.8)所記錄的水平向最大振幅(單振幅,以μm計)的常用對數為該地震的震級。

(8)史上最強地震擴展閱讀

1960年5月21日下午3時,智利發生9.5級大地震。從這一天到5月30日,該國連續遭受數次地震襲擊,地震期間,6座死火山重新噴發,3座新火山出現。5月21日的9.5級大地震造成了20世紀最大的一次海嘯。這是有儀器記錄以來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造成智利2萬人死亡。幾天之後,地震的能量穿過太平洋,在太平洋西岸掀起了海嘯,又給日本和菲律賓的東部沿海地區造成了嚴重的損害。

與此同時,這次地震還引起了巨大的海嘯,智利沿海建築物大部分被海浪捲走,破壞房屋16萬棟。此外,海浪還以每小時600公里 ~700公里的速度掃過太平洋,使日本沿海1千多所住宅被沖走,2萬多畝良田被淹沒。地震激發的海嘯也是罕見的,15小時後海嘯的大潮波傳到夏威夷群島,22小時後傳到日本東海岸,造成巨大損失。這次海嘯在日本造成800人死亡,15萬人無家可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