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新中國成立後有哪些叛逃事件
劉連昆叛逃、俞強聲叛逃、徐峻平叛逃、劉廣智叛逃、3213魚雷艇事件等。
1、劉連昆叛逃
劉連昆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機械部主任,少將軍銜,從1992到1999年間出賣大量軍事情報給台灣!直接造成1996年奪取澎湖外島計劃的流產!
台灣軍情局特工張志鵬一九九零以台商身份赴大陸,成功發展中國解放軍參謀部少將級軍械部長劉連昆及大校邵振中為台灣情報局工作。
1996年解放軍大規模軍演,兩岸劍拔弩張。而劉連昆則在軍演開始前的三個月就將相關情報提供給台灣軍情局。在得到准確情報後,台灣方面在軍事上採取針對性的防禦措施;
另一方面又將這些情報轉送給美國,請求美國軍事介入台海局勢。頻頻被對手搶佔先機,已經讓大陸方面感到內部有人泄密,加之泄露的情報密級很高,這就更加縮小了排查范圍。
1999年3月將目標鎖定在劉連昆身上。大陸反間諜機關統一行動,將劉連昆等涉案人員全部抓獲。經審訊,劉連昆對自己的間諜行為供認不諱,後被軍事法院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1999年8月劉連昆被處決。
2、俞強聲叛逃
俞強聲(1940年-?)是一名官員、間諜,浙江紹興人,原北京市公安局官員,改革開放後,任北京市國家安全局處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部任北美情報司司長、外事局主任。
1985年俞強聲叛逃美國,導致潛伏美國中央情報局達三十多年的中國間諜金無怠被捕。
3、徐峻平叛逃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軍情局美洲司司長,大校軍銜,2001年叛逃美國,徐峻平在北京外交圈很著名,專門負責聯絡美國駐北京大使館武官,並在中美高層會議中任翻譯,2001年12月赴美時與CIA聯絡後叛逃。
徐峻平叛逃內幕很復雜,其嚴重性比海外報導的還要大。徐峻平真實身份是總參謀第二部(軍方情報部門)的高級特工,其上司即是最近因牽連遠華走私案而判刑的總參二部部長姬勝德。
徐峻平是軍方海外情報工作的一名核心人員,掌握中國海外情報網路的大量機密,其叛逃有可能導致中國海外情報系統被美方破獲。
在同一時期除徐峻平外,解放軍總參謀部還有兩名高級軍官棄國叛逃。其中一人姓王,是總參二部負責科技情報的官員。另一位名叫鄭鎮江,為軍方的軍事戰略專家。
還有總參廣州軍區多人叛逃而且廣州軍區也有一個正團級和一個副師級軍官失蹤,因為兩人帶走了廣州戰區的大量台海戰爭兵力調派、後勤部署等作戰情報。
他是自1985年國家安全部處長俞強聲叛逃美國,導致潛伏在美國中央情報局30多年的中國特工金無怠被捕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特工外逃事件。
4、劉廣智叛逃
劉廣智 空軍指揮學院院長,劉廣智為在職正軍級軍官,也是少將,且為全國人大代表,地位顯然比劉連昆高。
空軍指揮學院同時拘留的還有該學院處長王某,他負責接收劉廣智出賣情報後所得的金錢。身為空軍裝備部軍官的劉廣智兒子也同時涉案被捕。
主要是向台灣提供蘇27、蘇30等解放軍主力戰機的部署及訓練,以及中國大陸防空系統等絕密情報。
因向台灣出售情報,2004年被逮捕,後被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法院以叛國罪判處死刑,注射葯物處決。
5、3213魚雷艇事件
1985年3月21日下午,北海艦隊快艇第1支隊第61大隊(實為71大隊4中隊)3213號魚雷艇(37016部隊53分隊)作為指揮艇,連同其他5艘快艇出青島軍港前往黃海海面進行訓練,演習於7時20分結束。
在另外五艘魚雷快艇相繼返航後,殿後的3213號魚雷艇上,電訊兵杜新立從艇上的槍櫃中,取出一支沖鋒槍與一把手槍,然後將槍櫃上鎖,再將手槍交給電航兵王中榮,自攜沖鋒槍奔上甲板。
隨即朝著操作室射擊,代理艇長張曉生首先犧牲,接著杜新立又陸續射殺在操作室中的五名其他幹部,副艇長張維功及輪機長曲振波則受傷倖存。其他船員聽到槍聲紛紛躲避,後來集體被杜新立押至船艙。
事件造成6名艇員犧牲,2人受傷,叛逃者駕駛3213號魚雷艇奔赴韓國,最終在中方的交涉下,叛徒被韓國遣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3213魚雷艇事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劉廣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徐俊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俞強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劉連昆
② 劉連昆是
劉連昆案發前為解放軍總後勤部軍械部部長,少將軍銜,1992年成為台灣間諜時已退休,但成為台諜後即被封為國民黨軍隊少將。至1999年東窗事發被判處死刑。劉連昆同時在兩岸擁有少將身份達7年之久。劉連昆7年間向台灣提供大量重要情報
劉連昆是兩岸第一位同時擁有少將身份的間諜,曾在解放軍總後勤部軍械部任軍械部部長。九九年,劉連昆少將和邵正宗大校被解放軍軍事法庭秘密審判處決那一案件引起中南海的震動,也嚴重破壞了台灣滲透中國軍方的力量。
據透露,對劉連昆的策反是台灣「國防部軍事情報局」最重要的項目,代號「少康項目」,被稱為「軍情局」的「鎮山之寶」。
台灣「軍情局」發展劉連昆,系解放軍大校邵正宗從中搭線。邵正宗原為總後勤部軍械部局長。據稱他於1991年由一位張姓「台商」發展,加入台灣「軍情局」,被封以「少康一號」。在他的積極工作下,劉連昆動了加入台灣「軍情局」的念頭。
台灣「軍情局」獲知,由局長殷宗文主控,於1992年11月派該局六處王姓上校副處長,加官一級以少將身份前往大陸,爭取「少康二號」劉連昆。王姓少將住進廣州白天鵝賓館後,安排會面的邵正宗即通知了劉連昆。廣州之會,台灣方面告知了劉的待遇、聯絡方式、重點工作。劉的待遇比照「國軍」少將編階。
劉連昆被台灣策反後,提供了大陸大量的重要軍事情報,尤其是1996年3月台灣「總統」大選期間,大陸軍事演習的情況。劉連昆後來落網,當時台灣島內輿論認為肇因一方面是由於「軍情局」內部人事傾軋、爭功,過度利用劉連昆,另一方面李登輝當年的狂妄言論也加快了劉連昆的暴露。
1999年,以邵正宗、劉連昆為首的間諜組織從事著軍情局改制以來最重要的情報行動被我偵破,該行動被台「國安局」前任局長丁渝洲形容為軍情局的「鎮山之寶」。這項行動正是「春風」計劃的核心。
案件詳情編輯本段
如何成為間諜
劉連昆同時在兩岸擁有少將身分達七年之久,是台灣國防部軍事情報局改制以來最重要的策反工作,代號「少康專案」。國安局長丁渝洲曾形容少康專案是軍情局的「鎮山之寶」。劉連昆從一九九二年正式加入台灣軍情局工作,至一九九九年被逮捕、處死,七年期間提供無數重要情報給台灣,被認為是我國建國五十年來最嚴重的間諜案。
據美國《世界日報》(6.26)報導,解放軍總裝備部部長曹剛川的周邊人士,數年前也曾被劉連昆滲透策反。香港媒體報導稱,劉連昆軍中人脈很廣,在八○年代大陸武器發展和售賣的黃金時期,劉連昆和一批負責軍工武器系統的主管們居功不少。劉連昆與這批少壯軍人,包括賀平(鄧小平女婿)、粟戎生、賀鵬飛及曹剛川均有交情。
間諜這最古老的行業,隨冷戰結束似乎沒落了,但在兩岸,因意識形態對立增強,反更形活絡。前軍情局長殷宗文在八九年後強化「進入大陸、建立據點」的活動,更催化了劉連昆事件。
劉連昆1947年解放戰爭時期參軍入黨,是東北齊齊哈爾人,長期負責軍械采購和產制,能接觸到各種機密資料,而且軍中人脈甚廣。但在20世紀90年代初,因經濟問題而受到處分,劉連昆喪失了晉升中將的良機,因此對北京高層極為不滿。而早已成為台灣間諜的邵正宗,則成為其間碟之路的引路人。
事件的高潮是九六年叄月台灣總統大選時的軍事演習。根據劉連昆提供的情報,演習的底線原先是:實彈射擊、越過海峽中線、動員潛艦、攻佔外島。整個演習的預算,解放軍編列了四十億人民幣以上,約合台幣近二百億元,規模驚人
但在演習前,台灣開始展開反制的軍事部署,同時美國也表達強烈關切,及派出兩個航空母艦戰斗群。中央高層因此擔心爆發大戰,立即下達「叄不原則」:導彈不飛越台灣本島、戰機和軍艦不過海峽中線、不佔外島。這些訊息,透過劉連昆即時提供,讓台灣領導人順利完成選舉。
至於台灣如何和劉連昆搭上線,主要和解放軍大校邵正宗有關。少康專案殷宗文親自主控邵正宗和劉連昆同在總後勤部軍械部任職,劉是軍械部部長,邵則是職級較低的大校處長。根據邵正宗被捕後向國家安全局人員透露,他是一九九一年正式加入軍情局的工作,被台灣方面封以「少康一號」,在他的積極運作下,總後勤部軍械部部長劉連昆少將才願意加入台灣軍情局的工作。
台灣方面成立的少康專案,則以爭取少康二號劉連昆為首要目標,並決定由前軍情局局長殷宗文親自主控這條大線。九二年十一月,台灣方面派出軍情局第六處王姓上校副處長,加升一級,以少將身分前往大陸,親自爭取劉連昆為台灣工作。
台灣代表在當時擔任「少康專案」駐港「越界交通」(跨區聯絡人)安排下,住進廣州「白天鵝賓館」。此時,安排會面的邵正宗正式告知劉,台灣代表抵達的消息。劉人在北京,如果搭機南下,要向上級請假,行事機警的他,改搭火車南下 。
兩萬美金的見面禮
緊張的時刻來臨,如何確定這場高層諜報會不是陷阱。台灣方面先由越界交通與劉共進早餐,探個口風。王姓少將則單獨前往雙方預定會面的廣州越秀公園,沿路則在新華書店等地點暫停,觀察
有無被大陸安全人員跟監。
進入這座位於廣州郊區的公園後,雙方人馬保持可見的距離,然後利用無人的羊腸小徑,爬上隱密的山崗,於大石上席地而坐,展開兩岸情報圈首次層級最高的「目視接觸」。劉開始有點緊張,會後雙方分別前往廣州「東方軒」酒店聚餐時,氣氛才轉為輕松。劉連昆當場還點了一瓶茅台酒,雙方閑話家常,完全看不出是一場驚心動魄的間諜會。
在這場間諜會中,台灣告知了劉的待遇、聯絡方式、重點工作。待遇比照國軍少將編階,月薪是每月叄千五百美金(以九二年幣值計約新台幣九萬元),工作獎金另發,每批情報少則台幣四十萬元,多則百萬元以上,並代為轉存於海外銀行專戶。退休後由軍情局照顧生活及福利,並依個人意願安排至國外或台灣居住。為表示對這次會面的重視,台灣方面拿出兩萬美金紅包,做為見面禮
雙方閑聊過程中,劉連昆透露是東北齊齊哈爾人,一九叄叄年生,後勤學院畢業,長期負責軍械采購和產制,當時擔任軍械部長已六年,常出席各軍總部重要工作會議,接觸各種極機密資料。軍中人脈甚廣,與中共將領洪學智、趙南起、劉華清均熟識。
當天,劉連昆並透露,64時,他曾發表同情學生的言論,因而遭到上級警告。而38軍軍長被拘禁時,他還曾託人請代為營救。不過真正令其不滿的是,他希望升中將後退休,但軍方未予理會。劉連昆在酒後透露,其任內因采購軍品,得罪了彭真的子女,同時,軍委會副主席張震也刻意打壓他。
劉連昆於是成為兩岸第一位同時擁有少將身分的間諜。
身份暴露
台灣的劉少將參加情報工作後,態度積極,表現優異。例如,我國新購SU-27戰機後,劉立即提供了駐地湛江、蕪湖,導彈放置的杭州空軍軍械庫、及洛陽維修廠等地詳情,另外,他也提供過我軍應急機動作戰部隊番號、駐地及軍演狀況。
九四年,軍情局再度派出代表密晤劉連昆,主要任
務是希望再上一層樓,建立更高階的網路,收集我國對台作戰綱要及預警情報,並向劉探尋是否有合適接班人選。
但是,這次台灣代表從澳門拱北關入境時被廣東省國安廳的人盯上,雖然利用了廣州警備區的BMW豪華大轎車代步掩護,但從下榻的華廈大酒店一路被跟蹤,安全部門兩人一組利用機動性高的摩托車對付BMW。台灣代表從原先會面的地點白天鵝賓館佯裝先開往東方賓館,但仍無法擺脫,只好冒險硬闖白天鵝,幸好安全廳人員因人手不足,未立即跟進旅館,台灣代表終於在房間中見到劉連昆,雙方短暫交換意見立即分手。
當晚台灣代表不經意放出次日將下鄉游覽的訊息,但隔天一大早卻直奔廣州車站,擺脫盯哨,快速離開大陸。
曝光與過分利用劉有關
整個過程宛如00七電影,為何沒有馬上逮捕台灣代表,主要是想抓大魚,知道大陸主角是何許人,所幸劉連昆並未被發現。事後台灣秘密調查,發現出賣這次行動,竟然是香港站的專員,隨後誘捕回台判處無期徒刑。
這次行動,劉連昆提供了二十件重要情報,並包括一份可試圖策反的中共將領名單,劉連昆表示,如果沒有中共的盯哨,甚至可安排台灣代表到北京會見一位更高層的將領。
1999年4月台灣間諜葉炳南在大陸被捕後,供出了兩條『大魚』,一位是劉連昆,另一位是解放軍總後勤部軍械部大校局長邵正忠。而劉連昆則是兩岸第一位擁有少將身份的間諜。台付月薪3500美元
給劉連昆帶來殺身之禍的情報,是他在1996年李登輝拋出「兩國論」,引發台海危機時,李登輝透露大陸准備試射導彈的消息,並指出導彈是空包彈,彈頭部分僅為精準測試系統。
後來李登輝在競選過程中,更不小心說出,「中共所有行動都在我們掌握中,大陸的飛彈是空包彈」,這才讓北京得知內部有了間諜。在捉獲葉炳南後,最終偵破這起中國建國以來最大的軍方間諜案。後來葉炳南供稱,僅他一人,送給劉連昆的金錢就達50餘萬美元。
③ 劉廣智個人照片簡介,劉廣智的父親是誰
劉廣智(1947年3月——2004年),男,漢族,山東招遠人,研究生,畢業於西北大學。1964年8月入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歷任蘭州軍區空軍副參謀長、空軍指揮學院院長。
因向台灣出售情報,2004年被逮捕,後被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法院以叛國罪判處死刑,注射葯物處決。
中文名
劉廣智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山東招遠
出生日期
1947年3月
逝世日期
2004年
職 業
軍人
畢業院校
西北大學
信 仰
共產主義
主要成就
曾任蘭州軍區空軍副參謀長、空軍指揮學院院長
④ 97年因台海問題被處理的將軍是誰
前解放軍總後勤部軍械部部長,少將劉連昆。
⑤ 劉連昆是間諜嗎
知道合夥人互聯網行家推薦於 2017-04-13
劉連昆是兩岸第一位同時擁有少將身份的間諜,曾在解放軍總後勤部軍械部任軍械部部長。1999年,劉連昆少將和邵正宗大校被解放軍軍事法庭秘密審判處決那一案件引起中南海的震動,也嚴重破壞了台灣滲透中國大陸軍方的力量。
⑥ 劉連昆其人
少將,台灣的間諜,叛徒
⑦ 建國後最大的叛徒
中國人民解放軍建國以來叛徒名單
1960年1月12日,解放軍海軍航空兵第4師飛行員楊德才駕駛1架編號6501的米格-15戰斗機從浙江路橋起飛,飛往台灣,結果在台灣宜蘭地區迫降時機毀人亡。這是解放軍方面第1架叛逃的軍用飛機。
1961年9月15日,解放軍飛行員邵希彥、高知學駕駛1架安-2運輸機從山東膠縣起飛,在韓國濟州島降落,2人於10月7日抵達台灣,獲黃金500兩。後2人在台灣空軍服役,均以上校軍銜退役。
1962年3月3日,解放軍海軍航空兵第6師第16團3大隊8中隊飛行員劉承司駕駛1架米格-15戰斗機從浙江路橋起飛,飛抵台灣桃園機場。獲黃金1000兩,後加入台灣空軍,官至空軍電台上校副台長。
叛逃的殲六參加台灣空軍組織的戰術合練[就是那個台灣空軍的TOP GUN假想敵中隊],叛逃過去的飛機基本上都保持了原來的塗裝。
1965年11月11日,解放軍空軍第8師22大隊李顯斌駕駛1架伊爾-28轟炸機從杭州筧橋機場起飛,飛行途中李顯斌開槍打傷領航員李才旺,駕駛飛機在台灣桃園機場降落時由於操縱失誤,機尾撞擊地面,導致尾艙通信員廉寶
生死於非命。台灣方面將3人全部封為「反共義士」,李顯斌獲得280萬新台幣的獎金,並加入台灣空軍,以上校軍銜退役。1991年12月事母至孝的李顯斌從加拿大以台胞身份回鄉探母,被青島公安局逮捕,後被以投敵罪判處有期徒刑15年。而李才旺傷愈後定居台灣,1976年加入美國籍,並於1998年12月從美國回鄉探親時被捕。
1977年7月7日,解放軍空軍第2偵察機團1大隊2中隊中隊長范園焱駕駛1架編號3171的殲-6(米格-19)戰斗機從福建晉江起飛後,以超低空飛行直飛台南機場。獲黃金4000兩,後加入台灣空軍,被授予上校軍銜。
1982年10月16日,解放軍空軍第1偵察機團1大隊2中隊飛行員吳榮根駕駛1架殲偵-6從山東文登機場起飛後,他謊報發動機空中停車,乘指揮塔台忙於實施特情處置程序,以超低空全速飛往韓國漢城k16機場,後於10月31日抵達台灣,吳榮根獲黃金5000兩,加入台灣空軍,授予少校軍銜。
1983年8月7日,解放軍空軍被借調到海軍進行新型空對空導彈試驗的副團職飛行員孫天勤借試驗飛行之機,駕駛1架殲-7(米格-21)戰斗機從遼寧大連機場起飛,飛抵韓國漢城k16機場。此次叛逃創造解放軍職務最高機型最新的雙記錄。中國要求韓國交還飛機和飛行員,韓國將飛機交還中國,而孫天勤則於8月24日抵達台灣,獲黃金7000兩,並加入台灣空軍,授予上校軍銜。孫天勤借試驗飛行之機,駕駛試飛團045號殲-7Ⅱ(改裝英國馬可尼公司雷達,為殲-7M的研製做試飛)戰斗機從遼寧大連機場起飛,飛抵韓國漢城K16基地。此次叛逃創造駕機叛逃者中職務最高、機型最新的雙記錄。
孫天勤,陝西鳳翔人,1937年出生,1950年小學畢業,1953年鳳翔縣中學畢業,1956年畢業於陝西省西安師范;同年8月作為空軍第一批從地方學校選拔的飛行學員入伍(高佑宗也在這一批里)。經過第2航空預備學校、第6航空學校、高級航校(11航校)學習,後被先後在航空兵第6師、航空兵第46師服役,文革期間因父親出身受牽連,遭停飛處理,送五七幹校勞動,後至空軍22廠工作,1975年恢復飛行,後被選入空軍試飛團,自稱總飛行時數1200小時。當時家中有母親劉氏、愛人、18歲的兒子和13歲的女兒。1983年5月初,孫天勤作為試飛小組成員,被派到大連周水子機場執行殲-7M試飛任務,孫期間一直在秘密地做具體的准備,精確地計算東飛航路,將大連到執行試飛任務的空中轉彎點,以及轉彎點到韓國的距離、方位詳細背記。策劃過程的各個細節,在心中反覆的演練。8月5日的試飛任務期間曾計劃叛逃,但因油料不足無法實施,只得不動聲色的按原定任務降落,等待下一次機會。8月7日下午13點50分,孫天勤再次駕機執行任務,孫同僚機一起起飛,塔台通知可以直接進入轉彎點時,孫觀察油量表,認定油料足夠飛到韓國,於是立即開始實施叛逃飛行。首先迅速關閉應答機,按住無線電通話系統發話按鈕,讓僚機無法與塔台通話(兩機共用一信道與地面聯絡),然後掉轉機頭,緊急下滑轉彎,飛機高度從原來的8000米急劇降到1500米,同時故意急迫喊到:「座艙冒煙!座艙冒煙!」,以使航管人員以為飛機發生故障。當飛機繼續下降到500米高度,又喊:「不行了!我要跳傘了!」,然後不再回答,隨即貼海以高亞音速飛往韓國。飛過15分鍾後,為節省油料,重新爬升到6000米高度。韓國方面於下午14時13分發現高速駛來的45號殲-7Ⅱ,隨即發放空襲警報,下午14點33分(漢城時間為15點33分),孫天勤駕駛045號殲-7Ⅱ降落在漢城K16空軍基地,隨即解除警報。由於孫天勤在空軍試飛團擔任副大隊長、對中國大陸航空工業發展情況極為了解,為防止1967年吳文獻事件重演,台灣空軍部分作戰部隊,在孫天勤抵台前,即奉命一律停止休假,飛行員進入機場待命;同時,氣象單位嚴密監視遼東半島及大陸東部沿海氣象,情報單位也密切搜集大陸沿海軍機活動狀況,假設多種可能發生的狀況,並擬定各種防範戰術。8月24日上午11時25分,接運孫天勤的華航專機自漢城一起飛,台北桃園空軍基地即奉命派出八架F-5E型戰斗機升空待命,另8架F-5E型戰斗機也在跑道進入戰備,當專機飛過琉球時,戰斗機群己分梯次以不同高度及角度接近專機,伴護航行,並嚴密監視附近空域。專機通過台灣北部上空時,台中清泉岡空軍基地的四架F-104G型戰斗機立刻接替護航任務,專機在12時42分降落在台中清泉岡空軍基地,「參謀總長」郝柏村上將與「總政治作戰部主任」許歷農上將,到基地迎接。下午乘車抵達台北,在「行政院新聞局長」宋楚瑜和「國防部軍事發言人」王淼少將的陪同下,孫天勤出席記者會。9月1日上午,在「國軍文藝活動中心」舉行,由「參謀總長」郝柏村上將主持,舉行「反共義士」孫天勤宣布脫離中國共產黨及頒授上校官階、獎章與獎金典禮。孫天勤獲黃金7000兩,以當時的國際金價,折算新台幣1.2億(折算現在的人民幣金價大約是3750萬人民幣)。並加入台灣空軍,授予上校軍銜。
孫天勤1984年8月21日在台灣與同是從大陸叛逃的音樂家李天慧結婚,退役後移民加拿大。此外,在叛逃的過程中,孫天勤肆無忌憚,居然還用無線電打了聲"招呼".更氣人的是,孫天勤叛逃後留下了一份二萬多字的留言 ,這個東西赫然擺在宿舍的桌面上!孫天勤不僅飛走了一架當時我軍最先進的飛機,還"順便"帶走了一項重要的科研項目,這就不光是個政治影響問題,還涉及到軍事的泄密!豈敢等閑視之,部隊領導不得不火速上報,一名飛行員的叛逃,在上層引起如此大的反響,實為罕見!
孫天勤事件對新聞界秘而不宣,但在軍內卻引起一場軒然大波。孫天勤是空軍的人,可是幾個月前,他從空軍抽調海軍,協助延飛一種新式導彈。麻煩來了,事故算誰的?責任由誰負責?孫天勤是為海軍試飛,人由海軍代管,在海軍出的事,然而,孫天勤穿的是"籃褲子",歸根到底是空軍的人,他在空軍呆了幾十年,到海軍才幾天。
1983年11月14日,解放軍海軍航空兵第6師第18團2大隊中隊長王學成駕駛1架編號83065的殲-5(米格-17)戰斗機從浙江岱山機場起飛,在2架台灣空軍F-5戰斗機的引導下在台灣桃園機場迫降。獲黃金3000兩,後加入台灣空軍,授予少校軍銜。叛逃的王學成受到台灣空軍上將郝伯村的接見。
1985年8月25日,解放軍空軍飛行員蕭天潤駕駛1架轟-5轟炸機從山東膠縣起飛,飛往韓國,在韓國里里市迫降時發生事故,領航員孫武春死亡,蕭天潤受傷,並撞死地面的一韓國農民。9月20日,蕭天潤抵達台灣,獲黃金3000兩,而飛機上的報務員劉書義則根據其要求返回大陸。
1986年2月21日空軍第4偵察機團第3大隊中隊長陳寶忠駕駛1架編號3283的殲偵-6從遼寧沈陽機場起飛後,以超低空脫離編隊飛往韓國水原機場,陳於4月30日抵達台灣,獲黃金5000兩。
1986年10月24日,解放軍空軍飛行員鄭萊田駕駛一架殲—6戰斗機飛抵韓國,鄭後去台灣獲黃金5000兩。
1987年11月19日,解放軍空軍第49師中隊長劉志遠駕駛1架殲-6戰斗機從福建龍溪起飛,以超低空穿雲而出,飛抵台灣清泉崗機場,獲黃金5000兩。
1989年9月6日,空軍航空兵第49師145團2大隊飛行員蔣文浩中尉(時年尚不滿24歲)駕駛40307號殲-6型戰斗機從福建漳州龍溪機場起飛叛逃,降落在金門尚義機場
蔣文浩,四川樂山人,1965年12月3日出生,1986年畢業於空軍第十三航空學校,叛逃前總飛行時數600小時,三級飛行員。家有父母、小妹與外婆。蔣文浩叛逃的原因是「長期受資產階級自由化影響」,對台灣的經濟成就感到羨慕,對大陸的暫時落後感到失望,感到差距太大。叛逃到台灣的念頭一兩年前就已產生,而最後促成他做出決定的轉折點則廣為人知了。蔣文浩於9月6日下午14點04分在福建漳州機場駕駛40307號殲-6型戰斗機,執行高級特技訓練科目起飛後,當爬升至300米高度,即突然右轉45度,急速俯沖至超低空,航向130飛行。當蔣文浩飛近海岸時,航向右轉,貼海飛至金門邊緣,再將機首拉升到300米。
據蔣文浩說,當他脫離僚機單獨往金門方向飛行時,並未被僚機或雷達發現,因為當他降落時,座機上與塔台的電信聯絡一切仍是正常,並沒有被察覺、制止或警告。當天晴空萬里,雲淡風輕,能見度相當良好,蔣文浩駕機到金門上空時,金門海空監視觀測所觀測兵甘霖首先目視發現,並立即呈報情報,而尚義、料羅外圍的台軍部隊,也迅速實施對空射擊,計發射40毫米高射炮彈5發,12.7毫米機槍彈56發。蔣文浩立即大幅搖擺機翼並放下起落架,駐軍才暫時停止射擊,但仍繼續監視追瞄。蔣文浩隨即發現尚義機場,下滑進場落地,一共費時14分鍾。
蔣文浩選擇降落金門尚義機場,是擔心防逃系統發生作用,難以飛越海峽。據台灣媒體報道,自劉志遠叛逃以後,大陸空軍除了全面進行內部整頓外,並開始將東南沿海各基地的軍用飛機加裝「電子防逃系統」,台灣空軍聲稱,在檢查這架殲-6型戰斗機時,確實發現了電子防逃系統。台灣軍方技術人員表示,這套防逃系統與汽車防盜/防搶器的原理類似,一旦軍機飛至設定的方位與距離外,座艙內的紅色警示燈即亮起,飛行員耳機會發出警告聲音,同時將信息傳達至地面管制站及空中其它飛機。如果該機不立即轉向返航,防逃電子系統會自動放下機側減速板降低速度;若飛行員三十秒內仍不回頭,該裝置即自動鎖定油閥,減少供油量,使飛機無法加速直飛,必要時甚至將切斷油路。因此蔣文浩只能選擇距大陸最近的金門降落,飛不過海峽。叛徒蔣文浩退伍後改行搞海底攝影。
1988年9月15日,作為9月11日解放軍宣布停止執行1962年頒布的對駕機起義的獎勵方法的回應,台灣也宣布大幅度降低對駕機、駕艇來歸人員的獎金。
劉連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機械部主任,少將軍銜。從1992到1999年間出賣大量軍事情報給台灣!直接造成1996年奪取彭湖外島計劃的流產!
邵正宗,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機械部處長,大校軍銜,從1991年起策反包括劉連昆在內的多名高級軍官!
徐峻平,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軍情局美洲司司長,大校軍銜,2001年叛逃美國,導致幾名潛伏在美國的中國特工被逮捕,其中一人被殺害(犧牲在監獄,據稱是用塑料袋蒙住頭部自殺)。
2004年,空軍指揮學院院長劉廣智少將被捕。劉廣智的兒子早已投靠台灣間諜機構,在偷情報時被劉發現,後父子攤牌。父親在兒子的游說下加入同謀。向台灣提供蘇-27、蘇-30等解放軍主力戰機的部署及訓練以及大陸防空系統等絕密情報。後都被軍事法庭被判處死刑。
⑧ 建國以來的叛徒!
1.劉連昆叛逃
1992年11月台灣軍情局第六處副處長龐大為前往廣州與劉連昆會面,吸收劉連昆加入台灣軍情局,代號「少康二號」,並授予劉連昆國軍少將軍銜,成為第一位在兩岸同時擁有少將軍銜的間諜。
1996年解放軍大規模軍演,兩岸劍拔弩張。而劉連昆則在軍演開始前的三個月就將相關情報提供給台灣軍情局。
2.劉廣智叛逃
劉廣智 空軍指揮學院院長,劉廣智為在職正軍級軍官,也是少將,且為全國人大代表,地位顯然比劉連昆高。
空軍指揮學院同時拘留的還有該學院處長王某,他負責接收劉廣智出賣情報後所得的金錢。身為空軍裝備部軍官的劉廣智兒子也同時涉案被捕。主要是向台灣提供蘇27、蘇30等解放軍主力戰機的部署及訓練。
3.徐峻平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軍情局美洲司司長,大校軍銜,2001年叛逃美國,徐峻平在北京外交圈很著名,專門負責聯絡美國駐北京大使館武官,並在中美高層會議中任翻譯,2001年12月赴美時與CIA聯絡後叛逃。
徐峻平叛逃內幕很復雜,其嚴重性比海外報導的還要大。徐峻平真實身份是總參謀第二部(軍方情報部門)的高級特工,其上司即是最近因牽連遠華走私案而判刑的總參二部部長姬勝德,徐峻平是軍方海外情報工作的一名核心人員。
(8)劉連昆少將擴展閱讀:
劉連昆叛逃經過
劉連昆(1933—1999),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人,解放軍總後勤部軍械部部長,正軍級,少將軍銜。1989年台灣軍情局局長殷宗文利用大陸地區擴大對外開放的契機,將大批以「台商身份」為掩護的情報人員派往大陸。。
在1992年11月派軍情局第六處副處長龐大為加官一級以少將身份前往大陸,爭取劉連昆。龐大為進入大陸廣州,住進廣州白天鵝賓館後,安排會面的邵正宗即通知了劉連昆。廣州之會,台灣方面告知了劉連昆的待遇、聯絡方式、重點工作,並授予劉連昆國軍少將軍銜。
劉連昆被台灣策反後,提供了大陸大量的重要軍事情報,尤其是1996年3月台灣「總統」大選期間,大陸軍事演習的情況。劉連昆後來身份暴露,當時台灣島內輿論認為肇因一方面是由於軍情局內部人事傾軋、爭功,過度運用劉連昆,另一方面李登輝當年的言論也加快了劉連昆的暴露。
1999年以劉連昆、邵正宗為首的間諜組織從事著台灣軍情局改制以來最重要的情報行動被大陸方面偵破。該行動被台灣「國安局」局長丁渝洲形容為軍情局的「鎮山之寶」,這項行動正是「春風計劃」的核心。
⑨ 九六台海危機誰是判徒
九六台海危機的叛徒是:劉連昆1996年解放軍大規模軍演,兩岸劍拔弩張。而劉連昆則在軍演開始前的三個月就將相關情報提供給台灣軍情局。在得到准確情報後,台灣方面在軍事上採取針對性的防禦措施。
另一方面又將這些情報轉送給美國,請求美國軍事介入台海局勢。頻頻被對手搶佔先機,已經讓大陸方面感到內部有人泄密,加之泄露的情報密級很高,這就更加縮小了排查范圍。
1999年3月將目標鎖定在劉連昆身上。大陸反間諜機關統一行動,將劉連昆等涉案人員全部抓獲。經審訊,劉連昆對自己的間諜行為供認不諱,後被軍事法院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1999年8月劉連昆被處決。
(9)劉連昆少將擴展閱讀:
抗戰結束沒幾年,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軍殘軍敗將潰逃到了台灣島,企圖憑借著台灣海峽和大陸抗衡。在新中國剛建立的時候,曾經准備解放台灣,但是被抗美援朝戰爭打斷了這一進程。
上世紀90年代,蔣經國先生離世之後,李登輝等人上台,致使台海風雲四起,解放軍多次在台海進行了大規模的軍事演習。1996年,解放軍幾十萬大軍雲集東南沿海地區,准備藉助軍演的名義解放台灣,但是卻被叛徒泄密了。
劉連昆少將是當時總參軍械部部長,他和軍械部一個重要部門的大校處長早就被台軍情局策反,在台海危機期間將大量情報賣給對方。在空軍方面,當時的現役空軍少將劉廣智也早就被策反,在台海危機期間將東南前線的大量軍事基地,軍機種類,規模泄露給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