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朝鮮現狀怎樣
北朝鮮的現狀:
多少年來,北朝鮮政府一直宣稱北朝鮮是地上的人間天堂。可是蘇聯瓦解後,失去援助的北朝鮮陷入了飢餓的困境,目前人民的口糧供應每天只有二兩左右的玉米,還不能按時供應。現在北朝鮮餓死的人數按國家的人口比例計算恐怕比中國自然災害時還要多。下面讓我們從幾個側面看看今日的北朝鮮現狀。
一、徹底的造神運動
中國在文革時,毛澤東也搞過造神運動,但毛澤東的造神運動比起金日成來還是小巫見大巫。毛澤東的革命經歷基本上是確有其事,井崗山、延安等革命聖地也並非偽造。而金日成卻是肆無忌憚地篡改歷史,金日成的革命經歷、革命聖地基本全是無中生有捏造出來的。
金日成原名金成柱,1912年4月24日在朝鮮平壤附近的萬景台出生,在1920年代,金成柱一家從朝鮮移居中國東北,因此金日成的中文十分流利。1930年代,金成柱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游擊隊,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後來,抗日游擊隊被日軍追擊被迫逃入蘇聯境內。此後金成柱便長期住在蘇聯的遠東地區,1942年2月16日,金成柱的長男金正日在蘇聯出生的。1945年日本戰敗後,蘇軍佔領了朝鮮北半部,美軍佔領了朝鮮南半部。當時斯大林看上了在蘇聯的金成柱,讓金成柱出任北朝鮮的領導人。但考慮到金成柱在朝鮮人中間毫無威信,所以讓金成柱改名為金日成,冒名頂替朝鮮人民傳說中的抗日英雄金日成。
可是北朝鮮的歷史書中,金日成被說成是中國抗日游擊隊的領導人,並一直在中朝邊境的長白山(朝鮮稱白頭山)一帶堅持抗戰,從未去過蘇聯。金正日也是1942年在白頭山密林中的游擊隊營地誕生的。本來朝鮮解放完全是依靠蘇聯的力量,但北朝鮮的歷史書中卻改為金日成帥朝鮮人抗日聯軍獨力趕走日本人解放了北朝鮮,與蘇聯完全沒有關系,甚至中國東北的解放也是靠金日成。朝鮮戰爭是中國軍隊的參戰和巨大犧牲,才保住了金日成政權。但現在的北朝鮮歷史書中,朝鮮戰爭是金日成獨力帥領朝鮮軍隊趕走了美國人,與中國已毫無關系。
⑵ 朝鮮如今的基本國情是什麼樣的
提到朝鮮,這里就不能不說到前蘇聯和東歐的社會主義聯盟以及中國.朝鮮歷史上曾長期是中國的附屬國,清朝末年隨著中華帝國的徹底沒落,遂被日本奪取作了其殖民地.大家都知道1951-1953年的抗美援朝,可在以後的許多歲月里朝鮮在中國人的視野里逐漸消失了,這就和當時的國際形式有了極大的關系.1959年之後,中蘇關系交惡,作為小國的朝鮮便面臨了跟隨誰的現實問題.金日成也可謂煞費苦心,最終選擇了蘇聯.但高麗人還是比較理智的,並沒有完全斷絕同中國的來往.但這已經更多的停留在經濟和國際影響層次上了.六十年代末和整個七十年代是朝鮮發展的黃金時期,在這十多年裡,朝鮮利用前蘇聯的巨額經濟援助以及同東歐國家的友好關系,使國民生產總值快速增加.70年代末期,朝鮮基本實現了工業化.人均生活水平高於韓國,更是遠高於文革中的中國.進入了80年代,隨著計劃經濟體制弊端的逐漸顯露,以及前社會主義聯盟國家經濟的集體大衰退,原來保證朝鮮經濟健康發展的互助互補經濟模式逐漸瓦解,朝鮮經濟進入了衰退時期.並且短時期內有了巨大的倒退,這也是前蘇聯和東歐國家共有的通病.80年代末期,隨著社會主義國家的土崩瓦解,朝鮮經濟更是雪上加霜,短期內恢復經濟的可能徹底破滅.加上連續幾年的旱災以及朝鮮至盡仍在農村使用的人民公社制度致使經濟作物銳減,農業頻臨倒閉.朝鮮從80開始恢復配給制度,並沿用至今.由於西方國家對朝鮮採取了自始自終的經濟制裁,使其通過國際資產翻身的可能性幾乎為零,而中國的援助也僅局限在很小的水平上.可以說,錯誤的對外政策,拘泥的制度,薄弱的經濟基礎以及惡劣的國際環境共同泯滅了朝鮮經濟振興的理想.
⑶ 現在朝鮮生活現狀是怎麼樣的
悲慘的朝鮮現狀 我生活在邊陲城市丹東,從小在鴨綠江邊長大。這里和朝鮮隔江相望,對岸就是朝鮮平安北道的首府新義州市。鴨綠江最寬的地方不過1000米,站在江畔,對岸的建築、路上的車輛、行人都看的一清二楚。可畢竟是兩個國家,誰也不可以跨到對方的岸上,對岸的朝鮮對我們來說既熟悉又陌生。鴨綠江的國界是以水為界,不上岸不算越界。船隻可以駛近對岸,彼此很友好的打個招呼,僅此而已。小的時候在江邊上玩,望著對岸的景色往往會想,對岸山的後面是個什麼樣子呢?。許多年以來,對岸的朝鮮仍然是個神秘的世界。
⑷ 朝鮮為什麼那麼窮 朝鮮人民的生活現狀如何
根本上的原因是沒用能力利用好先進的科技發展好生產力,導致國內各方面的產品不豐富,且缺乏競爭力,越要保護,越落後,越封閉,越缺乏自信。
⑸ 實拍朝鮮:圖說朝鮮普通百姓是怎麼生活的
朝鮮平壤是座非常干凈的城市,到朝鮮平壤旅行,會給人一種不一樣的感覺。對於朝鮮人的生活現狀,很多人都非常感興趣。平壤火車站附近,行人、自行車、汽車數量都很多。
在平壤街頭,不經意間就能見到貌美若花的女交警。
平壤市民出門主要乘坐公交車,在公交車站牌前,總能見到很多人在等車。
平壤街頭很少見到廣告牌,但是隨處都能見到宣傳海報。
牛車不只是在朝鮮農村地區能見到,偶爾在平壤也能見到牛車。
⑹ 朝鮮人民的生活狀況是什麼樣的
朝鮮人民生活的很幸福,上學看病住房不要錢,每隔幾年發一身布料,吃的雖然差一些,但精神食糧很充足,正在金將軍的帶領下朝著建設社會主義強盛國家的目標(吃大米飯喝肉湯)奮力前進。
⑺ 朝鮮現狀如何
2009年12月1日開始使用的朝鮮紙幣朝鮮在2009年11月30日至2009年12月6日更換了貨幣。舊貨幣與新貨幣的兌換率為100比1,即100元舊貨幣兌換為1元新貨幣。新發行的貨幣紙幣面值分別為5000元、2000元、1000元、500元、200元、100元、50元、10元、5元9種,硬幣有1元、5角、1角、5分、1分5種 [21] 。 朝鮮於1991年底設立了第一個經濟特區——羅津先鋒自由經濟貿易區(後改稱羅先經濟貿易區)。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朝鮮稱之為「苦難行軍時期」),連年自然災害和國際環境惡化,使朝鮮經濟遇到暫時性困難。 近年來,朝鮮大力推行種子、馬鈴薯、雙季作物、油類作物等農業種植,實施了平整土地、治理江河、興修水利等工程。 2003~2004年,朝鮮先後完成了江原道、黃海南道、平安北道、平安南道和平壤、南浦兩市的土地平整及156公里長的價川至台城湖水渠工程。積極興建各種類型的電廠(站)、對鐵路和工礦企業特別是輕工企業進行技術改造,並實施了平壤市上水道改造、光纜鋪設和城市整修以及公路維修和新建等工程,同時建成3000噸水上浮動船塢,維修和新建公路2000多公里。2005年,總長270公里、流經6個市、郡的白馬——鐵山灌渠竣工,130餘個項目實現現代化改造,1600多家工礦企業提前完成全年生產計劃,糧食獲得豐收。 2005年,朝鮮完成國家預算收入計劃的100.8%,比上年增加16.1%,國家預算支出完成計劃的104.4%。2005年,國防開支占國家預算支出總額的15.9%,用於發展國民經濟的開支佔41.3%;對農業部門的支出比2004年增加32.5%。2006年,朝鮮國家預算支出總額比2005年增加3.5% [10] 。 目前,朝鮮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在「先軍政治」的指導下,奉行優先發展國防工業,同時發展輕工業和農業的經濟路線,著力改造電力、煤炭、金屬工業和鐵路運輸等國民經濟四大先行部門。 2002年7月以來,朝鮮陸續實施了一系列經濟管理改善措施,先後對工資、物價、匯率等進行了大幅調整,賦予企業更多自主經營權,並設立了開城工業區、金剛山旅遊區等。這些措施,對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並使朝鮮經濟在近幾年始終保持恢復性增長。 朝鮮的工業以采礦、電力、機械、冶金、化工、紡織等為主。農業以種植水稻和玉米為主,產量各占糧食總產量的一半左右。 主要港口有清津、南浦、元山、興南等。主要出口鋼鐵、有色金屬、人參、紡織品和水產品等,進口產品主要有石油、機械設備、電子產品、紡織產品等。主要貿易對象為中國、韓國、日本、俄羅斯、東南亞國家等。
⑻ 朝鮮的平壤真實現狀是怎樣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建議你親自去考察一下,回來寫個報道分享給大家。
⑼ 朝鮮現在現狀是什麼樣子啊
總的來說,朝鮮和八十年代還是沒多少變化。畢竟朝鮮的政體和經濟環境決定了這個國家的狀態。想朝鮮的糧食都要別國援助還有別的資金和力量來搞經濟建設嗎?朝鮮的街頭沒有上海的霓虹燈,沒有穿著暴露的少女悠閑逛街,沒有滿大街的寶馬賓士。有的只是在工廠里辛勤勞作每月五工分的老實工人,有的是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卻也受人尊敬的老農,有的是穿著八十年代的老式軍裝依然在雪地里堅持在崗的士兵。朝鮮的各個公共場合都還能看到金日成和金正日的頭像。在飯店裡吃飯的時候,看到裡面的服務員衣服上都別著金正日的頭像呢!中國也就只有天安門還有毛主席的頭像了吧?朝鮮到處都是!!!朝鮮很多地方地工作都只要男性,認為女性不合適,但火車站卻全是女的工作人員。據說是因為朝鮮人認為女性可以給人一種安靜的感覺。感覺朝鮮除了邊境以外似乎都沒怎麼發展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