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賈島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下句是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下一句:
知音如不賞,歸卧故山秋
這兩句我琢磨三年才寫出,一讀起來禁不住兩行熱淚流出來。
了解我思想情感的好朋友如果不欣賞這兩句詩,我只好回到以前住過的故鄉(山中),在瑟瑟秋風中安穩地睡了。
『貳』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 出自哪裡
賈島·《題詩後》
二句三年得
『叄』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賈島在詩中寫到「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所指的是《送無可上人》這首詩。
原文:
圭峰霽色新,送此草堂人。
麈尾同離寺,蛩鳴暫別親。
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
終有煙霞約,天台作近鄰。
譯文:雨後初晴,圭峰上蔚藍天空格外新鮮,我們為草堂寺無可上人送行。在蛩鳴的秋天,他帶著麈尾,離開了寺院,暫別了親人。潭水中倒映著他獨行的身影,他多次身倚樹邊休息。最終他應煙霞之約,把天台山作為近鄰。
(3)一吟雙淚流擴展閱讀:
詩題中的無可上人是賈島的堂弟,寫出了送別時的所見所感。「圭峰霽色新,送此草堂人。」雨後初晴,圭峰上蔚藍天空格外清新,詩人為草堂寺無可上人踐行。
這首詩的「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是賈島三年所得,寫出了無可上人的獨行後的經歷,應該是詩人的想像,這成為了全詩最著名的兩句,也是千古傳頌的佳句。
字里行間都寫出了詩人對堂弟的不舍之情,開始兩句點出了時間和當時的環境,詩人看著堂弟遠去,心中的不舍難以言表,想像著堂弟孤獨的身影穿梭在山林之中,那種復雜的情緒無法宣洩,只能在詩句中用看似客觀的句子表現出來。
但是這文字後所蘊含的感情卻是深厚的,那種畫面烘托出了無可上人一個人的孤獨與無助。本來詩人是和堂弟一起去赴煙霞之約的,但是因為去不了,心中對堂弟寄予了關懷與期望。
『肆』 一吟雙淚流上句
一吟雙淚流上句兩句三年得。
作品原文:
題詩後
唐代:賈島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知音如不賞,歸卧故山秋。
題解
賈島作詩錘字煉句精益求精,布局謀篇也煞費苦心。這首詩就是他視藝術為生命,全身心投入,執著追求完美境界的精神風貌的真實寫照。
譯文
這兩句詩我琢磨三年才寫出,一讀起來禁不住兩行熱淚流出來。
了解我思想情感的好朋友如果不欣賞這兩句詩,我只好回到以前住過的故鄉(山中),在瑟瑟秋風中安穩地睡了。
賞析
賈島作詩錘字煉句精益求精,布局謀篇也煞費苦心。這首名為《題詩後》,是賈島吟成「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二句後加的注詩。意思是,這兩句詩苦思了三年才得以吟出,吟成不禁雙淚長流。知音者應知我吟詩之苦,佳句之難得。懂得我的詩的人如不賞識,我將隱跡故山,以度殘年,再不作詩了。表現了詩人藝術勞動的艱辛、刻苦,也說明好詩佳句得來不易。賈島這種苦吟精神,對後世頗有影響,如方干:「才吟五字句,又白幾莖髭」、「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盧延讓:「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均從賈島詩化出。
作者介紹:
賈島(779~843年),字浪(閬)仙,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據說在洛陽的時候後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後外出,賈島做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其才華。後受教於韓愈,並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長江主簿。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伍』 唐代詩人賈島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的詩句是什麼
賈島·《題詩後》
二句三年得
一吟雙淚流
知音如不賞
歸卧故山秋
這首五絕,是賈島吟成「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二句後加的注詩.意思是,這兩句詩苦思了三年才得以吟出,吟成不禁雙淚長流.知音者應知我吟詩之苦,佳句之難得.懂得我的詩的人如不賞識,我將隱跡故山,以度殘年,再不作詩了.表現了詩人藝術勞動的艱辛、刻苦,也說明好詩佳句得來不易.賈島這種苦吟精神,對後世頗有影響,如方干:「才吟五字句,又白幾莖髭」、「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盧延讓:「吟安一個字 捻斷數莖須」,均從賈島詩化出.
附:《送無可上人》原詩
作者:賈島
圭峰霽色新,
送此草堂人.
麈尾同離寺,
蛩鳴暫別親.
獨行潭底影,
數息樹邊身.
終有煙霞約,
天台作近鄰.
『陸』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是形容的哪首詩或是哪一句詩
賈島·《題詩後》
二句三年得
一吟雙淚流
知音如不賞
歸卧故山秋
這首五絕,是賈島吟
成「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二句後加的注詩.意思是,這兩句詩苦思了三年才得以吟出,吟成不禁雙淚長流.知音者應知我吟詩之苦,佳句之難得.懂得我的詩
的人如不賞識,我將隱跡故山,以度殘年,再不作詩了.表現了詩人藝術勞動的艱辛、刻苦,也說明好詩佳句得來不易.賈島這種苦吟精神,對後世頗有影響,如方
干:「才吟五字句,又白幾莖髭」、「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盧延讓:「吟安一個字 捻斷數莖須」,均從賈島詩化出.
附:《送無可上人》原詩
作者:賈島
圭峰霽色新,
送此草堂人.
麈尾同離寺,
蛩鳴暫別親.
獨行潭底影,
數息樹邊身.
終有煙霞約,
天台作近鄰
『柒』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是什麼意思出處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的意思是這兩句詩我琢磨三年才寫出,一讀起來禁不住兩行熱淚流出來。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賈島的《題詩後》。
原文: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知音如不賞,歸卧故山秋。
譯文:這兩句詩我琢磨三年才寫出,一讀起來禁不住兩行熱淚流出來。了解我思想情感的好朋友如果不欣賞這兩句詩,我只好回到以前住過的故鄉(山中),在瑟瑟秋風中安穩地睡了。
(7)一吟雙淚流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題詩後》是唐代賈島的一首五言絕句,寫在《送無可上人》 之後。 賈島,唐代傑出詩人。他是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貧寒,落發為僧,法名無本。曾居房山石峪口石村,遺有賈島賈島題跋版刻像庵。
賈島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元和五年(810年)冬,至長安,見張籍。次年春,至長安,始謁韓愈,以詩深得賞識。後還俗,屢舉進士不第。
文宗時,因誹謗,貶長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蟬》詩「以刺公卿」(《唐詩紀事》)。開成五年(840年)遷普州司倉參軍。武宗會昌三年(843年)七月二十八日(8月27日),在普州去世。賈島詩在晚唐形成流派,影響頗大
『捌』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卧故山秋。」是什麼意思
這兩句詩我琢磨三年才寫出,一讀起來禁不住兩行熱淚流出來。
了解我思想情感的好朋友如果不欣賞這首詩,我只好回到以前住過的故鄉山中,在瑟瑟秋風中安穩地睡了。
『玖』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出自哪裡,講的是哪兩句,真有如此感人么
《題詩後》(賈島)
二句三年得,
一吟雙淚流。
知音如不賞,
歸卧故山秋。
這首五絕,是賈島吟成「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二句後加的注詩。意思是,這兩句詩苦思了三年才得以吟出,吟成不禁雙淚長流。知音者應知我吟詩之苦,佳句之難得。懂得我的詩的人如不賞識,我將隱跡故山,以度殘年,再不作詩了。表現了詩人藝術勞動的艱辛、刻苦,也說明好詩佳句得來不易。賈島這種苦吟精神,對後世頗有影響,如方干:「才吟五字句,又白幾莖髭」、「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盧延讓:「吟安一個字 捻斷數莖須」,均從賈島詩化出。
總之,這句話反映的是苦吟派的創作態度,並不是特指一句詩很感人。
『拾』 賈島的《題詩後》 是「一吟雙淚流,」還是「一吟淚雙流」
兩句三年得
仄仄平平仄
一吟雙淚流
仄平平仄平
這首詩是近體詩里的五言絕句,是截取五言律詩的後四句形成的;而不是 五言古詩。
所以前面兩句要求字面對偶,兩對一、三對雙,因而只能是 雙淚流、而不可能是 淚雙流。
至於從聲律平仄而言,雙淚(平仄)與淚雙(仄平),都是符合規則「一三五勿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