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韓素音翻譯大賽相當於英語翻譯幾級
1、二者不能比較。
2、去看一下二者的題型就會發現區別了。韓素珍大賽的題目全是篇章翻譯(2000+的文章),專業人士都清楚,大篇章的翻譯,整體把握起來要難很多。而且,韓素音翻譯大賽題目每年類型不同,涉獵很廣從文學、文學評論道語言學 應用語言學專業文獻都有出現過。
3、而全國英語翻譯資格考試的題目都是比較短的(500詞上下)。全國翻譯資格的考試文章類型就比較傳統和固定了,因為它是為了全面評價參考著綜合翻譯水平的。
硬要對比的話,韓素音大賽的文章最少相當於全國二級筆譯的水平,要是說大賽拿獎的話就相當於一級了。
2. 誰知道韓素音翻譯大賽的獎金是多少
「韓素音青年翻譯獎」競賽,設一等獎2名(獎金各2000元),二等獎6名(獎金各1000元),三等獎12名(獎金各500元)。
韓素音女士一直非常支持中國的翻譯事業,在了解到正在舉辦的這一青年翻譯獎後,當即表示願意提供一筆贊助基金使這項活動更好地開展下去。
經過商議,《中國翻譯》雜志決定用這筆基金設立「韓素音青年翻譯獎」。1989年原名為「第四屆青年有獎翻譯比賽」的大賽,在揭曉活動中便改稱為「第一屆韓素音青年翻譯獎」競賽。
(2)韓素音擴展閱讀:
「韓素音青年翻譯獎」競賽前身為《中國翻譯》編輯部1986年開始年年舉辦的「青年有獎翻譯比賽」。
《中國翻譯》雜志社將韓素音女士有關翻譯的一段肺腑之言印在了獲獎證書上,以之共勉:「翻譯是一項高度創造性的工作。為了中國的四個現代化,為了更好地與世界人民交流,我們有責任重視、做好這項工作。」
3. 韓素音的主要作品
音樂作品年份歌曲合作2011被愛欺騙Ram2011啦啦啦Mighty Mouse
4. 韓素音的介紹
韓素英(한소영1,soyoung Han)1989年1月1日出生於韓國京畿道。韓國女演員,所屬公司ldl company2。2004年參演了恐怖電影《筆仙》,2011年參演了電視劇《千日的約定》。主演了2013年6月上映的恐怖電影《提線木偶3》,主演了10月上映的電影《幸福計程車》4。出演了電視劇《幻想巨塔》第八集一單元(轉世)女主角「侑莉」,參演了電視劇《美甲店paris》。2014年參演了TVN電視劇《剩餘公主》。
5. 韓素音的人物生平
1917年9月12日,出生於河南信陽,原名周月賓,譜名周光瑚。
1931年,從北京聖心中學畢業,到北京協和醫學院當秘書。
1933年,在司徒雷登任校長期間考入燕京大學醫預系,與龔澎、梁思懿成為同班同學。
1935年秋,獲得獎學金(庚款留學經費),赴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留學,逐漸對文學產生興趣。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決定回國。
1938年,回到中國,在海輪上邂逅第一任丈夫、國民黨軍官唐保黃,同年結為夫婦。
1939年,在四川成都美國教會醫院當助產士。
1940年,收養女嬰榕梅,寫出處女作《目的地重慶》初稿,並請在成都助產學校任職的修女瑪利安修改。
1941年夏,瑪利安幫忙把韓素音寫的文稿帶到美國去發表。
1941年,唐保黃赴英國當外交官,韓素音隨丈夫前往英國。
1942年末,英文版《目的地重慶》出版。
1945年,唐保黃回國參加內戰,韓素音決定留在英國繼續醫科學業。
1948年,獲英國倫敦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同年返回香港從醫,唐保黃已經於1947年戰死東北戰場。
香港從醫期間,邂逅記者伊里奧·馬克(Mark Eliot),將這段情感經歷寫成作品《瑰寶》,奠定了其在歐美文壇的地位,作品被好萊塢改編成電影《生死戀》,1956年獲得3項奧斯卡獎。
1952年,韓素音嫁與出版商康柏(L.F.Comber),改名伊麗莎白·康柏。隨後兩人到馬來西亞柔佛州,韓素音繼續行醫,並曾為新加坡南洋大學的創立而奔走 。後兩人離婚。
1955~1963年,在馬來亞開設光瑚葯房。
1956年1月,接受印度總督、前香港總督馬爾科姆的邀請,去印度新德里度假,結識第三任丈夫、印度人陸文星。 1950年代至70年代間,為重修中印友好關系做了許多工作。
1956年5月,藉助於龔澎的介紹,得以訪問新中國。
1960~1963年,在新加坡南洋大學任現代亞洲文學史講師。
1964年,開始寫5部傳記性著作:《傷殘的樹》、《凋謝的花朵》、《無鳥的夏天》、《吾宅雙門》、《鳳凰的收獲》,成為職業作家。
1972年,為毛澤東立傳——《赤潮:毛澤東與中國革命》。
1989年,資助中國翻譯協會舉辦韓素音青年翻譯大賽。
1994年,獲中華文學基金會頒發的「理解與友誼國際文學獎」。
1996年,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授予她「中國人民友好使者」稱號。
1997年後,因健康原因不能遠行,沒能再回國。
2012年11月2日中午,韓素音在當地時間於瑞士洛桑的家中去世,享年96歲。
6. 請問韓素音翻譯比賽在每年的什麼時間舉行
每年第一期上刊登原文,截止到5月31日吧
六、截稿日期:請參賽者於2010年5月31日以前(以寄出日郵戳為准)將參賽譯文掛號寄至:
北京市阜外百萬庄大街24號《中國翻譯》編輯部,郵編:100037,請在信封上註明「參賽譯文」字樣。上海對外貿易學院國際商務外語學院不接收參賽譯文。
ps今年寄了,估計40塊錢打水漂了~~
7. 韓素音有那些作品
素音(1917-2012),為英籍華裔女作家、醫生伊麗莎白·柯默(Elisabeth Comber)的筆名,原名周光瑚(Rosalie Elisabeth Kuanghu Chow),
周恩來與他的世紀
部分作品(6張)
Destination Chungking (1942): 《目的地:重慶》
A Many-Splendoured Thing (1952)
L'abbé Pierre (1965, 法語)
L'abbé Prévost (1975, 法語)
And The Rain My Drink (1956)
The Mountain Is Young (1958)
Asia Today: Two Outlooks (1969): 《今日的亞洲: 兩種觀點》
China In The Year 2001 (1967): 《2001年的中國》
五卷自傳
The Crippled Tree (1965):《傷殘的樹》
A Mortal Flower (1966):《凋謝的花朵》
Birdless Summer (1968): 《無鳥的夏天》
My House Has Two Doors (1980): 《吾宅雙門》
Phoenix Harvest (1982): 《鳳凰的收獲》
Fleur de soleil, histoire de ma vie (1988, 法語): 《太陽之花,我一生的故事》
Lhasa, the Open City (1976)
The Morning Deluge; Mao Tsetong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893-1954 (1972)
Wind In The Tower: Mao Tsetong and Chinese Revolution, 1949-1965 (1976)
Till Morning Comes (1982)
The Enchantress (1985)
A Share Of Loving (1988)
Wind In My Sleeve (1992)
Eldest Son: Zhou Enlai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a (1994)《周恩來傳》
8. 韓素音翻譯中的一個詞,想與人探討一下如何理解
1、二者不能比較。 2、去看一下二者的題型就會發現區別了。韓素珍大賽的題目全是篇章翻譯(2000+的文章),專業人士都清楚,大篇章的翻譯,整體把握起來要難很多。而且,韓素音翻譯大賽題目每年類型不同,涉獵很廣從文學、文學評論道語言學 應用語言學專業文獻都有出現過。 3、而全國英語翻譯資格考試的題目都是比較短的(500詞上下)。全國翻譯資格的考試文章類型就比較傳統和固定了,因為它是為了全面評價參考著綜合翻譯水平的。硬要對比的話,韓素音大賽的文章最少相當於全國二級筆譯的水平,要是說大賽拿獎的話就相當於一級了。
9. 韓素音的作品特點
韓素音的作品主要取材於20世紀中國生活和歷史,寫作內容基本上都是關於中國的過去、今天和未來。在特定的年代中,韓素音以英文寫就的作品就像一個個出口,為全世界了解中國提供了可能。韓素音的中國情結,令她的作品中蘊藏著對中國深刻的了解。
韓素音的作品盡管描寫的是她的個人家庭、家族生活史,但背景卻是極其廣闊的社會歷史風雲。她從個人和家庭的經歷,衍生出歷史事件和社會環境對她父親、她家庭和個人的影響。書中所涉及的人物,都確有其人,並非作者杜撰,只不過是將有些人物改名換姓而已,以免引起誤會或麻煩。而當談到寫作的動機時,韓素音說,是讓那些對中國茫然不知或知之不多的外國讀者有機會了解中國歷史和中國人民。她的作品具有對待歷史的獨特角度,她把個人經歷和現代歷史發展過程巧妙結合在一起,而其文字也具有優美、剛健和清新的獨特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