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八三翡翠
擴展閱讀
怎麼看股票的市場份額 2025-07-29 22:21:03
超華科技的股票價格 2025-07-29 22:20:56
買蘋果股票的基金 2025-07-29 22:15:00

八三翡翠

發布時間: 2021-07-04 23:32:40

『壹』 什麼是"八三玉"

「八三玉」是1983年在緬甸一處無名礦山首次發現的一個新玉種。幾年前,由於人們對它缺乏了解,這一玉種在我國的名稱是相當混亂的,它在不販論文或新聞報道中,被稱為「爬山玉」(或「爬山石」)、「巴山玉」「八三花青」或「八三種」,至20世紀90年代後期,它已在我國寶玉石界被稱為「八三玉」。由於八三玉具有中粒和粗粒結構的特徵,有利於進行化學處理;且其透明度較差,又很需要通過處理增加其透明度,故市場上所見八三玉的玉器成品中,約有95%以上是經過處理的B貨。八三玉B貨由於其晶瑩通透,且常飄藍花,初看很美觀,故易為人們喜愛。它的售價僅為正常翡翠A貨的1/3-1/5,如不考慮收藏及保值因素,也是可以選購的。但一些不法商人常將它以高於本身價值幾倍至10倍的價格當翡翠A貨出售,故要小心上當!

八三玉由於結構上的原因、原石不能直接用作玉製品的原料,其製成品均需經優化處理。經處理的八三玉的結構、顏色、透明度、硬度、光澤等部發生了變化。
結構上以玉石的邊部、表面或裂隙發育的區域改變最明顯,遭受破壞的程度較深。玉石中心或原本緻密、裂隙少的區域受破壞的程度較小,這使經處理的八三玉具有不均勻的特點。
經處理的八三玉的顏色仍為原生色,只是經酸性溶液的浸泡,基底變白了,綠色也有些發黃.象翡翠中淺色的菠菜綠,但看起來不自然。形狀由天然團片狀、條帶狀向斑點狀、柳條狀 和碎塊狀轉化、凌亂且有飄浮感。
改善後透明度有較大提高。八三玉原石多為不透明—半透明,但因為裂隙多且分布廣,處理的程度較深,處理後的玉石改觀很大,可達半透明—透明,整體潤澤度接近優質玉石。但細膩程度仍較差。改善後硬度下降很多。八三玉原料的硬度比翡翠略低,而製成品的硬度由於先天質地疏鬆和後來酸漂洗雙方面的因素,下降為平均6.6左右,其中也不乏接近翡翠硬度的。
光澤在改善後有很大提高、可達玻璃光澤,但光亮程度不如翡翠,有B貨的傾向,帶有樹脂或油脂的感覺。

『貳』 什麼是八三玉

1983年在緬甸北部發現一種新類型的翡翠玉類,由於特殊的地質環境,物理、化學特性的差異,飾品的特殊觀感性,定名為八三玉。
什麼是八三玉?民間也有稱為「巴山玉」、「爬山玉」,也有的稱為「硬鈉玉」、「鈉長硬玉」,在「種」的分類上,也有將其列為八三玉種。
八三玉的岩石學名稱為「蝕變硬玉岩」。具半自形―他形粒狀變晶結構、纖維狀變晶結構,條帶構造、碎裂構造、裂斑構造、糜棱構造、角礫構造。硬玉礦物受擠壓、變形、波狀消光及硬玉的再結晶現象十分明顯。硬玉礦物結晶粒度一般在1mm以上,最大的實測達4mm,壓碎、糜棱化後的硬玉礦物結晶粒度一般在0.01mm以上。
八三玉的結構、構造、礦物特徵,綜合反映了蝕變硬玉岩是受到了強烈地質應力作用的結果,因此八三玉的顯微裂隙、微裂隙及晶粒間的晶間隙都十分發育,硬玉解理在變形過程中呈張性裂開也十分普遍。
八三玉料的原始透明度與晶粒大小,裂隙發育程度,蝕變等因素有關,晶粒大、裂隙少、蝕變弱則透,一般不透明―微透狀,優化處理過的八三玉呈半透明狀。
八三玉的顏色以乳白、灰白、淺綠為底色,底色中常嵌布著綠、暗綠、墨綠色雲朵狀、浸染狀、脈團塊色斑,尤如飄花。
蝕變硬玉岩的礦物成分主要是硬玉,少量綠輝石、鹼性角閃石,次閃石為蝕變產物。
通過大量的八三玉鐲檢測獲得的結論,八三玉應定位於由硬玉為主要(90%)礦物成分組成的翡翠范圍,由鈉長石組成的鈉長石玉不屬八三玉范疇。
八三玉由於內在結構的疏鬆,大部分需要優化處理,用聚合物充填方法使八三玉內部及外表達到完美,但八三玉也不能都認同為「B貨」概念。
八三玉「B貨」是優化處理中聚合物充填的最佳範例,是使玉感達到最佳境地,是對玉石資源最有效的利用。
八三玉「B貨」的一出現就被初識玉的消費者接受,主要原因是八三玉「B貨」有很好的外表美,相適應的便宜價格,在邊貿地區(騰沖、瑞麗)玉鐲的批發價一般200―300元/只。
八三玉「B貨」 玉鐲是主打產品,底色多呈乳濁白色、淺綠色,半透明狀,常有綠、暗綠色飄花,紫外下具藍白熒光,密度3.30g/cm3,具稻田乾裂結構,敲擊玉體音沉悶。
為使八三玉「B貨」玉鐲質地、色澤能保持得長久一些,佩戴時應避免與熱水浸泡,太陽光的曝曬,經常用濕毛巾擦洗,吹乾後在絨布上拋光,切忌用有機溶劑(酒精、香蕉水)擦洗。

『叄』 八三玉跟翡翠有什麼區別

八三玉也是翡翠,是八三年發現的礦坑出產的翡翠的統稱。因為坑種較新,質地沒有那麼密實,所以一般加工成B C 貨,或者進行一些粗糙的工藝設計。但也不乏精品。

但後來很多人用一些假翡翠或用塑料製品,冒稱八三玉,讓其名聲基本一落千丈,所以有時候八三玉成了假翡翠的代名詞(有點類似『馬來玉』的現況)。一般來說,八三玉質地都很粗糙,棉絮較多,有眼能夠感覺,結構很疏鬆的感覺,同樣的A貨,八三玉的敲擊聲,不會有其他翡翠的敲擊聲那麼清脆,因起結構鬆散,分子間空隙較大,能存更多的氣體和雜志,所以,聲音地質不好。

其實很多翡翠加工商喜歡八三玉,因為它適宜染色~ 呵呵……

『肆』 八三玉和翡翠有什麼區別

八三玉也是翡翠,是八三年發現的礦坑出產的翡翠的統稱。因為坑種較新,質地沒有那麼密實,所以一般加工成b
c
貨,或者進行一些粗糙的工藝設計。但也不乏精品。
但後來很多人用一些假翡翠或用塑料製品,冒稱八三玉,讓其名聲基本一落千丈,所以有時候八三玉成了假翡翠的代名詞(有點類似『馬來玉』的現況)。一般來說,八三玉質地都很粗糙,棉絮較多,有眼能夠感覺,結構很疏鬆的感覺,同樣的a貨,八三玉的敲擊聲,不會有其他翡翠的敲擊聲那麼清脆,因起結構鬆散,分子間空隙較大,能存更多的氣體和雜志,所以,聲音地質不好。
其實很多翡翠加工商喜歡八三玉,因為它適宜染色~
呵呵……

『伍』 八三玉和翡翠的區別及鑒別特徵

首先,八三玉和翡翠屬於同一產地的玉種,區別在於它達不到寶石級翡翠的品質標准,密度低於:3.33克/立方厘米,結構疏鬆,晶體結構雜亂。

「八三玉」是1983年在緬甸一處無名礦山首次發現的一個新玉種。幾年前,由於人們對它缺乏了解,這一玉種在我國的名稱是相當混亂的,它在不販論文或新聞報道中,被稱為「爬山玉」(或「爬山石」)、「巴山玉」「八三花青」或「八三種」,至20世紀90年代後期,它已在我國寶玉石界被稱為「八三玉」。

由於八三玉具有中粒和粗粒結構的特徵,有利於進行化學處理;且其透明度較差,又很需要通過處理增加其透明度,故市場上所見八三玉的玉器成品中,約有95%以上是經過處理的B貨。

八三玉B貨由於其晶瑩通透,且常飄藍花,初看很美觀,故易為人們喜愛。它的售價僅為正常翡翠A貨的五分之一或十分之一。

一些不法商人常將它以高於本身價值幾倍至10倍的價格當翡翠A貨出售,故要小心上當!一般以權威鑒定機構,儀器鑒定,為最客觀,最准確的區分手段。

『陸』 八三玉是玉嗎怎樣區別八三玉和翡翠

這樣的問題:「請問八三玉是玉嗎?」筆者不假思索地回答說「不是,八三玉不是玉!」哪只這位朋友立即反問道「請問白馬是馬嗎?」暈了!筆者自知掉到朋友設計好的這個陷阱里邊了。筆者當然不是贊成白馬非馬論,但是長期以來對玉石所約定俗成的名字似乎不能拿白馬非馬這樣的例子做比較,這是因為玉石收藏行業的特殊性質所形成的命名法則。筆者在此所說的玉,僅僅是指狹義概念中所說的玉,即翡翠或者和田玉這兩種嚴格定義的玉石。
在命名之中有意思的除了「八三玉不是玉」以外,相似的還有所謂的「馬來玉」,馬來玉也不是玉。馬來玉也稱呂宋玉或者馬來西亞玉,而馬來西亞並不產此玉,馬來玉是由石英岩染色而得,是翡翠的廉價的仿製品,國家標准上規定的命名為石英岩(染色處理)或染色石英岩,此物被用來冒充高檔的翡翠,誤導消費者。
八三玉是翡翠的一種伴生礦物質,是根本不同於名珠翡翠的一種礦物質,據說發現於1983年而如此命名。一般八三玉都基本沒有什麼水頭,結構粗糙顏色發黑,基本沒有什麼藝術性。所以八三玉要拿到市場上來銷售就必須經過處理,也就是需要經過酸洗,就像翡翠B貨的製作過程那樣,洗去黑色的鐵元素,通過浸泡使得八三玉結構均勻而透明。這樣做出來的八三玉就顯得漂亮的多了,而且一般的八三玉常常略微帶一些紫羅蘭的底子而且又飄有藍花。這樣的八三玉最容易迷惑人,被拿來冒充高檔的冰種紫羅蘭飄花翡翠而誤導消費者。
綜上所述,八三玉和翡翠是有著根本的區別兩種礦物質,而且八三玉一般都是B貨,其收藏價值根本無法和天然翡翠相比。所以請廣大翡翠愛好者擦亮眼睛,在購買翡翠玉石的時候一定要分清楚,當然最簡單的區別方法就是做一張鑒定證書出來一目瞭然。

『柒』 八三玉屬於翡翠嗎

不屬於。。。。

『捌』 什麼是八三玉:翡翠新手知識

八三玉是指1983年在緬甸翡翠產地出產的一種新廠翡翠,是一種水干、底差、結構疏鬆、結晶粗大的最低檔的磚頭料。全部用來做翡翠的B貨和染色翡翠,如果不進行處理就毫無商業價值,它是翡翠的一個品種,其礦物成分和物理光學三要素均同於正常翡翠。因其結構疏鬆,接近粗大,用酸處理後容易改變它的透明度,並容易充膠加色。

『玖』 什麼是八三玉,八三玉是翡翠嗎

目前有兩個說法,一是巴山地區產的翡翠,二是83年發現的玉礦。因為此地區發現的玉品質很差,很多都是拿去酸洗注膠,也就是b貨。現在八三料泛指種水很差的翡翠,也有指代b貨的。

『拾』 八三玉的八三玉和翡翠的區別及鑒別特徵

和翡翠B貨相同,八三玉因為經過了酸洗處理,其內部結構較為均勻,同時八三玉的折射率就比翡翠低了很多,密度也低了很多。所以八三玉最直接給人的感覺就是拿在手上感覺輕輕的,透光觀察內部結構均勻而給人的感覺缺乏靈性,又因為折射率低的緣故失去了翡翠A貨的天然光澤而顯得發悶。
綜上所述,八三玉和翡翠是有著根本的區別兩種礦物質,而且八三玉一般都是B貨,其收藏價值根本無法和天然翡翠相比。所以請廣大翡翠愛好者擦亮眼睛,在購買翡翠玉石的時候一定要分清楚,當然最簡單的區別方法就是做一張鑒定證書出來一目瞭然。
1、放大鏡下可見玉石的反光表面分布有微細的網狀裂紋。
2、玉器水頭一般較好(半透明至亞透明),但光澤比正宗的天然翡翠(A貨)要暗淡,甚至稍有模糊感。
3、局部可見淡綠色或淡紫色的斑塊。常有藍灰色的飄花(鹼性角閃石等引起)。
4、放大鏡下難見條柱狀硬玉礦物晶體結構(又稱「翠性」或「蒼蠅翅膀」)。
5、將玉鐲敲擊時,發出的聲音不清脆而較沉悶,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鑒別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