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花神的簡介
《花神》這件作品是應法國巴黎盧浮宮花鳥陳列館的訂貨而完成的一件裝飾雕刻。主題是頌揚花神給人間帶來幸福與歡樂。浮雕被鑲嵌在建築物的牆面上,呈橫長形。構圖中心那個煥發著少女青春美的花神,是以裸體來展現的:她蹲踞在地面上,棲身於萬花叢中,她將花朵灑向周圍的孩子們,女神的表情愉快而生動,並含有古典味道。身邊的一群天真爛漫的小天使,活潑可愛,有的與花神嬉戲,有的在花叢中鑽進鑽出,有的在作輕盈的環舞。這些小天使的生動姿態來自雕塑家對生活的認真觀察,形象鮮明而生動。花神那曲線優美豐滿的裸體使人回憶起古希臘雕刻中的《蹲著的維納斯》,但這個花神更具有動感。
2. 中國神話中花神是誰
中國神話中花神有十二月花神,是根據社會風俗與歲時花信的自然規律,按每年十二個月冠以花名而成的。
1、一月梅花花神——江采蘋:
江采蘋,即梅妃,出生於福建莆田江東村,唐玄宗開元中,太監高力士出使到福建、廣東一帶,見到豐神楚楚、秀骨姍姍的江采蘋,就收她選入宮中服侍唐玄宗,大受寵幸,唐玄宗自得江采蘋,視宮中粉黛如塵土。
江采蘋癖愛梅花,所居之處遍植梅樹,唐玄宗戲名曰梅妃。唐玄宗曾當著諸王面稱贊梅妃「吹白玉笛,作《驚鴻舞》,一座光輝」。後來因楊貴妃的出現,梅妃失寵,孤寂而終。
2、二月杏花花神——楊玉環:
楊玉環,中國四大美女之一,天生麗質,性格婉順,精通音律,擅歌舞,並善彈琵琶。天寶四年,唐玄宗把韋昭訓的女兒冊立為壽王妃後,遂冊立楊玉環為貴妃
。她自入宮以來,遵循封建的宮廷體制,不過問朝廷政治,不插手權力之爭,以自己的嫵媚溫順及過人的音樂才華受到玄宗的百般寵愛,雖曾因妒而觸怒玄宗,以致兩次被送出宮,還在宮中與安祿山有染,但最終玄宗還是難以割捨她。
直至安史之亂,唐玄宗僅帶楊貴妃西逃,在馬嵬坡兵諫時,楊貴妃被逼賜死,年方38歲。
3、三月桃花花神——戈小娥:
戈小娥,元順帝之淑姬,酡顏如醉,而膚白似玉,著水彷彿桃花含露,愈增嬌美,帝喻雲:「此夭桃女也」。因呼為「賽桃夫人」。
4、四月牡丹花神——麗娟:
麗娟,西漢武帝所幸宮人。玉肌柔軟,吹氣如蘭,嘗於芝蘭殿旁歌《回風》之曲,庭中樹花為之翻落,是謂「曲庭飛花。」
5、五月石榴花神——公孫氏:
公孫大娘,唐代最傑出的舞蹈家之一,以舞《劍器》而聞名於世。她在繼承傳統劍舞的基礎上,創造了多種《劍器》舞,如《西河劍器》,《劍器渾脫》等。據說草聖張旭的狂草書就是從她的劍舞中獲得的靈感。
6、六月蓮花花神——西施:
西施,中國四大美女之首。原名施夷光,諸暨薴蘿山下薴蘿村之浣紗女,天生麗質,稟賦絕倫,相傳連皺眉撫胸的病態,亦為鄰女所仿,故有「東施效顰」的典故。
後被圖謀報仇復國的越王勾踐從中國民間選出加以培訓後送與吳王夫差,使其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終於走向亡國喪身的道路。相傳吳亡後西施隨范蠡駕扁舟泛五湖而去。
7、七月玉簪花花神——李夫人:
李氏,漢武帝後期最寵愛的夫人。宮廷樂師李延年精通音律,頗得武帝歡心,一日作歌「北方有佳人」於武帝前,武帝聞之不禁嘆息說:「世間哪有你所唱的那種佳人?」
平陽公主在一邊揣摩得知歌中寓意,趁勢說:「延年的小妹,就是一位傾國傾城的絕世佳人。」武帝心中一動,立召李氏入宮納其為妃。由此李氏寵冠後宮,號為李夫人。後李夫人病重,至死都不肯讓武帝見她一面,保持住武帝心中她的美好形象,死後宗室得以繼享安泰富貴。
8、八月桂花花神——綠珠:
綠珠,傳說原姓梁,生在白州境內的雙角山下,善吹笛。巨富石崇為交趾采訪使時,慕名向當地太守求綠珠以歸,太守開價珍珠一斗,石崇一甩手以明珠十斛換得了綠珠,遂有「石家金谷重新聲,明珠十斛買娉婷」之句。
石崇為人驕奢張揚,卻極寵綠珠。後石崇依附的朝廷勢力賈謐被誅,石崇被免職,一直覬覦綠珠的孫秀向石崇索要綠珠被拒,於是進言當權的趙王倫誅殺石崇。殺兵至,石崇對綠珠嘆息說:「我今為卿獲罪矣。」綠珠流淚道:「願效死於君前。」於是墜樓而死。
9、九月菊花花神——梁紅玉:
梁紅玉,宋抗金名將韓世忠之妻,其人見識不凡,膽略過人。曾星夜抱子馳馬奔赴秀州知會韓世忠回京城勤王,平定苗傅等人的叛亂,得封安國夫人。韓世忠與金國大將金兀術大戰於黃天盪,梁紅玉一身戎裝親於戰艦之上擊鼓助威,進而大獲全勝。
後宋高宗聽信秦檜讒言,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名將岳飛,為之抱不平的韓世忠也被罷去兵權,被封為成安郡王。韓世忠憤然辭官,與梁紅玉歸隱杭州西湖,死後夫妻合葬於蘇堤靈岩山下。
10、十月芙蓉花神——貂蟬:
貂蟬,東漢末年司徒王允府的歌女。時董卓禍亂京城,王允於是設下連環計:先把貂蟬暗地裡許給呂布,再明獻於董卓。呂布對董卓收貂蟬入府為姬心懷不滿。
一日,呂布乘董卓上朝時,入董卓府探貂蟬,並邀鳳儀亭相會,貂蟬見呂布,假意哭訴被董卓霸佔之苦,呂布憤怒。這時董卓回府撞見,怒而搶過呂布的方天畫戟,直刺呂布,呂布閃身逃走,從此兩人互相猜忌,王允趁機說服呂布,鏟除了董卓。
11、十一月山茶花花神——王昭君:
王昭君,姓王名嬙,南郡秭歸人。漢元帝時以「良家子」入選掖庭。傳因不肯賄賂畫師毛延壽,毛延壽便在她的畫像上點上喪夫落淚痣,自此一直無緣君面。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五女賜之。王昭君入宮數年,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
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後呼韓邪單於亡故,昭君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後母」的風俗,繼嫁予呼韓邪的長子復株累單於雕陶莫皋。
12、十二月水仙花神——甄宓:
甄宓,生於漢光和五年,三歲失父,九歲喜書,視字輒識。十餘歲時,天下動亂,又逢飢饉,甄家廣有儲谷,甄宓勸母親將穀物賑濟親族鄰里,廣施恩惠,得舉家稱善。漢獻帝建安年間,袁紹之子袁熙聘娶甄宓為妻。及曹操平定冀州,攻破鄴城,曹丕納其為夫人,生曹睿及東鄉公主。
黃初元年曹丕在洛陽登基,史稱魏文帝,漢獻帝進獻郭氏、李氏為嬪妃,二妃受寵,甄後失意,有怨言,曹丕大怒,於黃初二年六月派人賜死甄後,葬於鄴城。魏明帝曹睿即位後, 謚她為文昭皇後。
3. 花神是什麼東西
1、花神的故事
花神芙洛拉是古羅馬神話中青春的象徵。相傳花神以綴滿玫瑰之姿現身,玫瑰因而成為花中之王。西風之神追趕著大地之仙女克羅麗絲。仙女克羅麗絲使勁的企圖擺脫西風之神的追趕,最終沒有逃過西風之神的擁抱。
克羅麗絲的口中溢出了鮮艷的花朵,紛紛而落。飄在花神芙洛拉的身上,形成一件美麗的外衣,曾經是一片白色的大地,轉眼間已經是鮮花盛開,生機盎然。克羅麗絲是大地的仙女,西風神就是春風。春風吹過,大地花開,美麗的花神隨之誕生了。
奧凡提奧斯的《行事歷》有這樣的描寫:「我,昔日的克羅麗絲,如今,人們叫我芙洛拉。」 就這樣花神芙洛拉帶著雍容典雅,飄灑著令人陶醉的香氛嫁給了西風之神,結婚以後,西風之神送給她一座滿是奇花異草的園子。春天到來的時候,芙洛拉和她的丈夫親密地手挽著手在園子里漫步,他們一路上走過的地方百花齊放,絢麗動人。
2、花神簡介
芙羅拉,羅馬神話里的花神,英文為Flora,代表春天與鮮花。義大利人把每年的 4月28日至5月3日定為花神節,在節日期間人們歡聚在一起盡情地嬉戲樂,人們用各種鮮花來裝飾自己和動物,環境也布滿花草,集會時有花神出現,往往是手持鮮花的年輕貌美的女子裝扮。
歷來畫家都喜愛借用神話中的女神來表現自己的審美理想,傳達人性、人情和人愛的思想感情。
3、出處
出自於《羅馬神話》
4. 什麼花稱花神
十二花神分別指的是:蘭花、桃花、梅花、牡丹花、芍葯花、石榴花、紫薇花、桂花、菊花、水仙花、芙蓉花、荷花。這些花會隨著季節的更替,在不同的時間綻放開來,盡情釋放出自己的美麗。
5. 希臘神話中的花神是誰
芙羅拉,希臘神話花神,英文為Flora,原為希臘神話中的女神芙羅拉。義大利人把每年的 4月28日至5月3日定為花神節,在節日期間人們歡聚在一起盡情地嬉戲樂,人們用各種鮮花來裝飾自己和動物,環境也布滿花草,集會時有花神出現,往往是手持鮮花的年輕貌美的女子裝扮。歷來畫家都喜愛借用神話中的女神來表現自己的審美理想,傳達人性、人情和人愛的思想感情。
6. 希臘神話中的花神
Cloris——克勞瑞斯,希臘神話中的花神,意為盛開的鮮花。
希臘神話中的花神——潘朵拉,是集智慧、理性與美貌融於一身,可謂是天賦十足的女神。用鮮花做成的頭飾和臉上用綠色勾勒出的樹葉交相呼應,讓花神「不食人間煙火」的獨特韻味盡顯無遺。
洛拉:來自於希臘神話中的花神芙洛拉主祀葡萄和青春,世上對她女性之美的贊頌一直可以追溯到荷馬史詩里,她是女性祥和、青春、健康、性感、美好的一切的代名詞,她的迷人連荷馬史詩都無以言說,僅是簡單的舉手投足都幾欲令10個世紀以後的男人不知身在何處。人們只需在嘴中輕輕念「花神芙洛拉」這五個字就足以滿足一生對美的奢望了。
7. 神話中的十二花神是誰
1、正月·梅花 - 花神梅妃
(7)花神擴展閱讀
在百花的傳說中,以農歷中的十二個月令的代表花,與司十二月令花神的傳說最令人神往。十二花神是中國民間傳說,農歷二月十二是百花的生日,人們稱之為花朝節,因此中國民間便有一個花朝之慶。
花朝節是紀念百花的生日,簡稱花朝,俗稱「花神節」、「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節」,漢族傳統節日,流行於東北、華北、華東、中南等地,一般於農歷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舉行。節日期間,人們結伴到郊外游覽賞花,稱為「踏青」,姑娘們剪五色彩紙粘在花枝上,稱為「賞紅」。
隨著季節時令的替換,百花也以各種不同的容顏繽紛了大地。百花的玉容笑貌,為人們的生活平添了無數浪漫情趣。愛花惜花之人,自然也為百花留下許多動人的傳說。
因此,在中國,百花各有其司花之神,也各擁有一段美麗的故事,而歷代文人墨客玩味和吟詠百花,弄出許多趣聞軼事來,從而造就出十二個月的花神來。
花朝節由來已久,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書》中已有記載。花朝節與中秋節相對應。據《廣群芳譜·天時譜二》引《誠齋詩話》:「東京(今開封)二月十二曰花朝,為撲蝶會。」又引《翰墨記》:「洛陽風俗,以二月二日為花朝節。士庶遊玩,又為挑菜節」。可見花朝節日期還因地而異。
花朝節在全國范圍內廣泛盛行,始於武則天執政時期(公元690~705年)。上行下效,從官府到民間就流行花朝節習俗。田汝成所撰的《熙朝樂事》一書中有明確的記載:「花朝月夕,世俗恆言,二、八兩月為春秋之半,故以二月半為花朝,八月半為月夕。」
但到了宋代,花朝節的日期被提前到二月十二或二月初二。據《廣群芳譜》載:「東京(即今開封)二月十二曰花朝,為撲蝶會。」《翰墨記》載:「洛陽風俗,以二月二日為花朝節。士庶遊玩,又為挑菜節。」可見花朝節日期還因地而異。
到清代,一般北方以二月十五為花朝,而南方則以二月十二為百花生日。這種現象,與各地花信的早遲有關。我國南北氣候條件不同,南方比北方提早幾天為節日是合情合理的。
中國民間傳說農歷二月十二日是百花生日。清代蔡雲有詩雲:「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紅紫萬千披錦綉,尚勞點綴賀花神。」
講的正是百花盛開為花神祝壽的景象,而歷代文人墨客賞玩百花仙子,文筆下竟弄出許多趣聞軼事來,渲染出了十二個月的花神來,使得一年中「日日有花開,月月有花神」了。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仙霓社在滬演出《牡丹亭·游園驚夢》時,添加花王及十二花神,邊歌邊舞,以活躍場面,增強藝術效果,受到稱頌。但花王和十二花神及與其配戲之神仙與劇情大多無關,同時將劇中主角杜麗娘與柳夢梅亦當作花神,也僅是從演員舞蹈表演著意。
8. 希臘神話中花神名字
希臘神話中花神名字是克洛里斯(Chloris)。
在古希臘神話中,有四人使用克洛里斯(Chloris)的名字。克洛里斯(亦稱「greenish」)是春天、花卉和自然女神。她嫁給西風神仄費羅斯(Zephyrus)並生了三個孩子,分別是:Ampyx、Mopsus和Carpus。
克洛里斯她在羅馬神話中的名字是佛洛拉(Flora)。
在羅馬神話中,佛洛拉是西風之神仄費羅斯的情人,後者給了她掌管花朵和青春永駐的權利。紀念她的節日是每年的4月28日至5月3日。在古羅馬時代,該節日的儀式非常盛大,包括舉行競技活動。在古典時代的藝術作品中,佛洛拉的形象通常是一個與鮮花相伴的少女。
小行星花神星的名字來自佛洛拉。
(8)花神擴展閱讀:
對神的崇拜和祭祀,是古希臘人生活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每年的1月末祭祀雅典娜,秋季則祭祀酒神狄俄倪索斯,另外還祭祀阿波羅等。每4年對宙斯有一次祭祀。自前776年開始,在對宙斯的祭典上所舉行的體育競賽,成為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起源。
希臘神話中的神與人同形同性,既有人的體態美,也有人的七情六慾,懂得喜怒哀樂,參與人的活動。
神與人的區別僅僅在於前者永生,無死亡期;後者生命有限,有生老病死。希臘神話中的神個性鮮明,沒有禁慾主義因素,也很少有神秘主義色彩。
希臘神話的美麗就在於神依然有命運,依然會為情所困,為自己的利益做出壞事。因此,希臘神話不僅是希臘文學的土壤,而且對後來的歐洲文學有著深遠的影響。
9. 道教中花神指什麼
女夷,最開始是萬物生長之神,後來也指花神。魏華存的弟子花姑後來也被認為是花神
10. 傳說中的十二花神是哪些呢
一月【梅花】,花神:梅妃
梅妃,本名叫江采萍,自小聰明伶俐,美麗過人,高力士收她選入宮中服侍唐玄宗,大受寵幸,後因楊貴妃失寵,鬱郁而終。詩贊曰:月底梅花性所耽,逢迎懶似欲眠蠶。上陽宮禁春深後,辭卻珍珠誦二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