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學生救人溺亡事件,起因 經過 結果
荊州市委市政府7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對長江大學學生救人事發現場的調查結果,還原了大學生群體捨己救人的英雄壯舉,情景真實可信震撼人心。 由荊州市委宣傳部、政法委,市政府法制辦、信訪局、公安局、工商局、物價局,長江航運公安局荊州分局和長江大學組建的工作專班,10月31日至11月4日就事發現場的相關情況開展了聯合調查,隨著調查的深入,當天大學生捨己救人的壯舉清晰地得以再現。 10月24日下午,長江大學文理學院40多名學生,在長江觀音磯附近的沙市寶塔河段沙灘上秋遊野炊。14時15分左右,附近2名兒童不慎落入江中,在場的10餘名大學生立即開展施救,李佳隆、龔想濤率先沖入水中,徐彬程、方招、陳及時、張榮波緊隨其後。 李佳隆救離岸較遠的兒童,龔想濤救離岸較近的兒童。李佳隆救小孩時體力不支,徐彬程過去接應,把被救的小孩拖向江邊的漁船,用肩將小孩托出水面,並由船上人員將獲救小孩拉上船並轉送上岸。 此時,何東旭、姜夢琳、黃檢、孟亮雨、孔璇、李立科、昌子琪、萬莉沙、賈雲芸等大學生,手拉手組成人鏈伸至江中接應。人鏈最前端的何東旭抓住龔想濤所救兒童的手,開始往岸上拉時,腳下的流沙塌陷,人鏈瞬間斷開,處在人鏈前端的何東旭、姜夢琳、孔璇等倒進深水中…… 聽到呼救,附近韓德元、魯德忠、楊天林3名冬泳隊員聞訊趕來下水救人。韓德元抓住兩人往岸上游,魯德忠將救生圈扔給韓德元後,游過來一同將兩人拖至停靠岸邊的漁船邊。之後,他將救生圈扔向仍在江中的學生,徐彬程抓住救生圈扔給李佳隆,自己游過去同他一起拉著救生圈游到漁船邊,李佳隆手搭在漁船邊休息一會兒後,有人抓住他的手,將他從江中拖到了岸上。 休息片刻後,徐彬程再次救起1名同學返回岸上,落水的孔璇在冬泳隊員的幫助下爬上岸。 此時,韓德元又聽到岸上有人喊叫:「水裡還有一人」。他再次入水抓住一名落水者往岸邊游動,這時停靠岸邊的一艘漁船向韓德元救人的位置移動過來並伸出竹竿,韓德元一手抓住竹竿,一手抓住被救落水者,由漁船帶到岸邊。 長江大學學生高陽拍攝的視頻顯示:有人大聲說:「沒人了」。而在此期間,昌子琪與萬莉莎已看到何東旭沉入水中,萬莉莎給方招打電話無法接通。高陽和林泉在14時22分至14時25分時間段均發現何東旭失蹤。通過清點人數發現方招、陳及時失蹤。 此時,江面已恢復平靜。兩位落水少年獲救了,而三位英雄已經沉入蒼茫而冰冷的江水中…… 據當地冬泳隊員介紹,「萬里長江,險在荊江」,事發地觀音磯又是荊江最險要的江段,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磯」,是歷史上著名的險工險段。大學生救人現場被當地人稱為「鬼門關」,水面看似平靜,但水底卻暗流涌動,旋渦成串,幾乎每年都有人在那裡溺水身亡,最多一年溺亡人數曾達到18人之多,因此,發現有人在此溺水,當地人一般不敢下水施救。
『貳』 關於大學生救人丟命該不該救的辯論賽
救還是應該要救了,誰也不知道結果是人救上來自己卻死了。
這說明這個清華研究生RP不好,救人不講究方法,遇到突發情況臨場應變差,以後對社會也不會有多大貢獻……(這段話純粹搞笑)
還是從社會道德出發吧,每個生命都是一樣的,不應該分貴賤,反方其實只有一個「兩個人社會價值」立腳點,你們應把他們立腳點歸入社會人群的等級劃分,正常人都會覺得他們的觀點是帶貶義的。另外很重要的一點這次救人行為不是簡單的一命換一命,研究生死亡只是一個意外,是小概率事件,不可以把見義勇為的行為歸為生命的等量代換。
如果反方咬住獨子,家有年邁雙親這個條件,你們應該把責任往國家上推——「建立健全的見義勇為保障體制」,再移花接木到你們著重的社會道德——「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這位清華研究生的人格高尚」等等,哈哈,感覺這個條件是出題人覺得反方太沒道理了硬編出來的。
怎麼看都覺得正方會贏,這種辯論題目出得不好。
『叄』 關於長江大學救人事件!
三名英勇獻身大學生陳及時19歲,湖北通山縣人,長江大學城建學院土木工程專業大一學生。何東旭19歲,湖北枝江市人,長江大學文理學院廣播電視學專業大一學生。方招19歲,湖北羅田縣人,長江大學文理學院廣播電視學專業大一學生。為搶救兩名落水少年,長江大學10多名大學生跳進湍急的長江中,孩子得救了,其中3名大學生卻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10餘大學生搭人梯救人24日下午2時許,在湖北荊州寶塔河江段江灘上的兩名小男孩,不慎滑入江中。正在附近遊玩的長江大學10餘名男女大學生發現險情後,迅速沖了過去。因大多數同學不會游泳,大家決定手拉著手組成人梯,伸向江水中救人。其中一位同學顧不上脫掉身上的衣服,便跳入水中營救落水的男孩,另外幾名懂水性的同學緊跟在後面跳入江中。「當時湖水寒冷,直刺骨髓,湍急的水流,讓人游起來非常吃力。」據下水營救的學生徐彬程介紹,他的水性還算不錯,可是在漩渦里,卻怎麼也使不上勁兒。徐彬程咬著牙向落水小孩游去。一名落水男孩被成功救上岸,另一名男孩則順著人梯往岸邊靠近。就在這時,意想不到的一幕發生了:人梯中的一名大學生因體力不支而鬆手,水中頓時亂成一團,呼喊聲一片。這時,正在寶塔河100米以外的冬泳隊隊員聞聲趕來施救,冬泳隊員們一邊給水中的大學生丟游泳圈,一邊跳入水中營救落水大學生。他們陸續從水中救起多名大學生,而陳及時、何東旭、方招3名大學生卻因水流湍急,體力不支,沉沒在江水中。獲救兩男孩悄然離開現場事發後,長江大學領導迅速趕到現場,當地消防、海事部門也相繼趕到組織搜救。由於該處地處江水迴流區域,水流湍急,坡陡水深,淺處有四五米,最深處達十幾米,經過1個多小時搜尋,陳及時被打撈上岸,醫護人員現場進行全力搶救,終因沉江時間過長,未能生還。至下午5時50分許,另外兩名大學生的遺體也被打撈上岸。據目擊者介紹,當時大家都忙著救落水的大學生,後來才發現獲救的2名小男孩已離開現場。據了解,3名大學生都是長江大學大一學生,當地已安排有關部門做好善後工作。24日晚,校方已成立專班處理善後事宜。據楚天都市報荊楚網爭議不會游泳該不該救人?長江大學3名大學生捨己救人的英勇事跡不僅感染著荊州人,更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新華網、新浪等網站的主頁上,對捨己救人的3名熱血青年進行了詳細介紹。同時,各大網站還開通了論壇,各地網友紛紛展開討論。網友為這3名大學生豎起了大拇指,為他們捨身救人的義舉欽佩不已,也為3個年輕生命的逝去扼腕痛惜。荊州新聞網網友寫到:「現實中有這樣的見義勇為者啊!這件事帶給我們更多是無盡的思考與自醒!他們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新浪網友表示,有社會責任感,好樣的「90後」,向英雄致敬!但是在對3名大學生的行為表示欽佩的同時,也有網友發出了不同的聲音。「當時大家都忙著救落水的大學生,後來才發現獲救的2名小男孩已離開現場」這一細節,被不少網友注意到。3名大學生的犧牲值不值、不會游泳該不該救人的話題再次引爆論壇。對此,有媒體發出評論指出,面對危險,為了救人,從來就沒有值不值的問題,只有一個生死時速的問題,或者,一個方法方式的問題。
『肆』 大學生救人整個事件描述
3名大學生救人獻身續 撈屍人稱走錯一步棋事發當天在場的市民倪平告訴《中國新聞周刊》。10月24日下午,她帶著女兒在江堤上玩耍,突然聽見堤下江面傳來呼救聲,兩個孩子落水了。倪平拉著女兒就往堤下跑去,「我親眼看到他(陳及時)從船上跳下去。當時船上吃飯的人很多,但除了他沒有第二個人跳下去救人。」
幾乎與此同時,長江大學09級廣電專業學生李佳隆也躍入水中救人。在此之前,李佳隆正和十幾名同學在江灘上野炊。小孩的落水地點離李佳隆只有50米,他第一個反應過來,向水邊奔去。「當時感覺小孩離岸邊很近,覺得肯定能救起來。」李佳隆說。
但江水給了這位只下過游泳池的學生一個措手不及。李佳隆剛剛抓住一名落水小孩,才往岸邊劃了幾下,就劃不動了。沒來得及脫掉的牛仔褲吸足了水,迅速消耗著他的體力。更嚴重的是,江面下的暗流與漩渦,像巨大的黑洞,咬住李佳隆的雙腿,死命地將他往下拽。
「我知道自己不行了,就大聲喊。」李佳隆說。這時岸上的同學們也發現了異常,因為李佳隆只往岸邊前進了一點,就在原地不動了。
這個時候,緊隨李佳隆之後下水的學生徐彬程早已游向另一名落水小孩,奮力拉住了孩子。
在另一邊,方釗和另一名同學也拖著第二個小孩向沙灘靠近,岸上的同學們已經亂作一團。有更多的學生跳下水,向仍在水中的人游去。其餘不會水的十幾名同學,手拉手連成一條鏈,向江里探去,竭力去拉江里的同學。
第二個小孩也終於上岸了。但此時的方釗和另一名學生卻耗盡了體力,在暗流中掙扎。岸上結成人梯的同學更加慌亂起來。
倪平也趕到岸邊准備協助救援。這時,她最不願看到的一幕發生了:人梯突然斷掉,站在最前面的數名學生一下子跌入水中!
學生們的落水處離沙灘很近,但因為寶塔灣的沙灘邊緣都是陡坎,近水處的水深也有五六米。站在人梯最前端的何東旭等同學,還沒來得及拉起方釗等落水同學,自己便也墜入深水。
數十學生的落水呼救終於驚動了更遠處的人群。在江堤百米外的角落裡,寶塔灣冬泳隊隊員魯德忠、韓德元、楊天林聽到呼喊聲,一路從冬泳隊小屋裡狂奔過去。年輕一點兒的韓德元跑得最快,一入水就抓住了兩位落水大學生的手。
「以前我們也救過溺水人,都是兩個人救一個。」冬泳隊隊長王珏向《中國新聞周刊》介紹。但當時,冬泳隊的大部分隊員都在別處聚會,在江邊的隊員只有三個。一個人就拖住兩名大學生的韓德元拚命踩水,仍無法正常施救。跑在後面的魯德忠看見這種情況,趕緊將手中的救生圈丟給了同伴,自己則奮力去救其他的落水學生。
後來的事情被媒體廣為報道。魯德忠、韓德元、楊天林三名冬泳隊隊員救起了6名大學生——這並不是全部落水者,奮力救完6名學生後,江面上已經看不到任何動靜。驚慌失措的同學們一邊安撫被救上來的同學,一邊清點人數,他們發現:有人不見了!
這時候,魯德忠已經連續救起兩位學生,61歲的他癱坐在岸上,已無力站起。發現缺了人的學生抱住魯德忠的腿:「求求您,再下水看看吧,我還有同學在水裡沒起來。」
此時江面已經平靜,魯德忠憑經驗判斷,如果還有人在水裡,希望很渺茫——江水不同於靜水,暗流多且水流渾濁,如果人在江面上掙扎,尚可施救;一旦沉入水底,便讓搜救者看不見也摸不著,沉水者幾無生還可能。
「暗流非常洶涌,水流翻上翻下,跟滾筒洗衣機似的。」魯德忠說,如果不是水性好,又熟悉寶塔灣水域,根本就無法順利救人。而渾濁的江水也讓水下搜尋幾無可能。回想起營救的第一個女生,魯德忠仍心有餘悸:「游到她身邊時,她正好沉下,我往水裡一撈,一把撈住她的頭發,提了起來。」魯德忠說,如果再遲一步,他便抓不到,沉在水中也便找不到了。
魯德忠說,面對同學的哀求,明知希望渺茫的他再次勉力下水,用最後的力氣又下潛了3米,依然沒有觸到底,只能返回岸上休息。
有更多的冬泳隊隊員趕了過來,兩位新到的隊員三次潛入江底搜尋,無功而返。
清點完人數,同學們發現,方釗和何東旭這兩名廣電專業大一學生消失了。
比起方釗與何東旭,陳及時的犧牲則更晚被人得知。逆流而上的陳及時沒能游過湍急的流水,他根本還沒來得及游到小孩身邊,便迅速被江水裹挾著沉入水中……
『伍』 誰有救人溺水的大學生的全部過程資料
稱借機斂財涉嫌敲詐,漁船有很深的社會背景 ■ 「荊州3大學生救落水童身亡」追蹤 新京報訊 本報昨日獨家披露,荊州市長江大學15名見義勇為大學生搭人梯救落水兒童時,一漁船停在附近,大學生多次跪求船主施救遭拒,船主稱「活人不救,只撈屍體」,昨日,荊州警方已介入調查,警方稱如確定船主借救人之機索要高酬金則涉嫌敲詐。 警方調查漁船是否牟暴利 參與救人的李佳隆與多名文理學院學生證實,昨日,荊州市公安局民警對當日在場同學做調查筆錄,重點詢問「見死不救」漁船與船主的特徵、距落水者距離及學生向其求救過程,荊州市公安局對學生稱已成立專門調查組調查漁船是否見死不救並借機牟暴利。 記者昨晚致電荊州市公安局,一民警稱,如果漁船見死不救並借機斂財,其行為已涉嫌敲詐,但對成立調查組一事稱並不知情。 差兩千元都不撈屍體 李佳隆回憶,當天學生多次跪求附近的漁船施救遭拒。 一位落水同學稱,10多名長江大學老師聞訊趕來,有老師與船主交涉,船主稱出12000元撈1人,「當時老師都沒帶這么多錢,多次央求船主先救人,承諾救人上岸後肯定付錢,船主還是不答應,最後我們的師生掏出身上所有的錢、又四處借錢,湊足36000元,船老闆才開始打撈」。 李佳隆稱,因為湊錢耽誤長達一個小時,在漁船主打撈出陳及時和何東旭二人的屍體後,天已經黑了,船主提出,天黑打撈價格要漲,撈一人要出18000元,無奈師生們已身無分文,在校領導派人送來2000元後船主才將方招屍體打撈上岸。 「當時數百人見證了漁船老闆收錢才撈人的行為,如果能在兒童剛落水時施救,在我們被沖入水中扔下幾個救生圈,陳及時等落水者都不會死,他的船就離落水點不足5米處」李佳隆稱。 網友人肉搜索無良漁船 昨日,有在大學生救人現場圍觀的群眾在天涯論壇發帖,號召網友對見死不救借機訛錢的船主進行人肉搜索,短短24小時跟帖數萬條留言,有網友還貼出該船主與長江大學師生談價的照片。 「年齡大約30歲至40歲之間,留中分發型,蓄鬍須,身高1米7多,當天穿黑色夾克」李佳隆稱,希望警方能為三名救人遇難同學討一個公道。 據管轄寶塔灣治安的荊州市公安局沙市分局水上派出所所長王玉秀介紹,警方之前也接到有漁船長期停在寶塔灣,借幫落水遇難者家屬撈屍體索要高額酬金,這些人不救活人,只撈屍體,且有很深的社會背景,「他們不救,別人也不敢救」。 2009年10月27日央視《新聞1+1》播出《救命,無需爭議!》,以下是節目實錄: 主持人(董倩): 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上個周末,三名大學生為了救兩名落水的男孩子付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他們本身並不會游泳,這么做到底應不應該,他們這么做又到底值不值,岩松怎麼看? 白岩松(評論員): 我覺得生命不是做算術題,也不是寫論文,無法用幾個換幾個來做值不值的討論,也不能像寫論文一樣,我們要提前打草稿,然後列出一,二,三,四,然後再開始,我覺得那一瞬間的那種直覺和採取的行為就是對生命最大的尊重,這三個年輕人是英雄。 主持人: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從上周末到現在這兩天多的時間事情的進展。 (播放短片) 弔唁市民: 兩個小孩救起來了,他們現在好好的,你們放心地走。 弔唁市民: 對我們大家來說,都是一個蠻好的(榜樣),人的心裡蠻寒酸。 解說: 今天上午,在湖北荊州的寶塔河邊,聚集了很多自發前來的人們,他們帶著鮮花和輓聯,前來悼念三個素不相識的少年。 陳及時、何東旭和方招,三天來,這三個名字無數次地被人們提及,他們見義勇為,搭救落水兒童不幸遇難的事跡也被人們所關注。昨天下午,與他們一起參與救人的十多名長江大學的學生,以及冬泳隊的隊員,就已經被當地有關部門授予「英雄集體」榮譽稱號,而被他們救起的兩名落水兒童,昨天也在父母的帶領下,出現在公眾的視線中,前往賓館探望並跪謝遇難學生的家屬。被救兒童的母親,當場給何東旭的父母跪下磕頭,並連聲說對不起。 一面是被救學生的感恩,另一面是大學生的感恩,昨天下午,長江大學的大學生們在河邊舉行了一個簡短的儀式,向參與救人的冬泳隊敬獻了錦旗,但手捧著錦旗的冬泳隊員臉上卻沒有露出笑容。 儀式過後,參與救人的冬泳隊老人把手中的鮮花放進了江中。 魯德忠(湖北沙市冬泳隊隊員): 你們是真正的英雄,我們感到很慚愧,我決定把市政府和區政府送給我的慰問金,我全部捐給他們受難的家屬,我們不應該得這個慰問金,因為這是我們的義務,這是我們的責任。 解說: 在方招的寢室里,同學們把他生前用的東西,依舊保持著他離開的原樣。在何東旭的QQ博客里,短短幾天就有許多朋友前來留言緬懷,在上面有朋友這樣寫到,我寧願你不是英雄,只願你好好地活著。 讓我們記住這三張尚未退去青澀的面孔,謝謝你們,一路走好。 主持人: 被救孩子的家長說了「對不起」三個字,然後救人大學生的家長還說,你不要打孩子,讓我們嘗試著從當事人以外的第三方來看,當事者的父母是一種什麼樣復雜的情感?
『陸』 救人的3名大學生是怎麼死的
十幾人手拉手去救人,大學生心情是好的,沒有考慮到江水急流的程度,水性不好的後果!為他們可惜了。
『柒』 湖南大學生救人事件 的辯論會
你沒有說你們的觀點啊。
不過我覺得應該是反對大學生做法的那一方吧。
當然如果觀點是「大學生不該救人」之類的話就是這個命題出的不公平了,你們要向命題組投訴,加上「以命換命」這個概念。
我覺得你們應該搶先向觀眾評委樹立這樣一個觀點:見義勇為不等於死。然後努力把正方逼到這個觀點的對立面即見義勇為等於死(要是他們舉得例子都是捨命救人就好了,使勁給他們扣帽子)。這樣他們的立場就歪曲了,混入了錯誤的概念。一旦他們有人說出了見義勇為不一定死,就是你們乘勝追擊的好機會,就算打斷他們的話也要插一句「感謝對方辯友同意我方觀點」之類。
你可以說那件事救人的不只是大學生,還有漁民和冬泳隊員。這冬泳隊員是怎麼來的,不就是學生拉人牆落水後高聲呼救引來的嗎!最後冬泳隊員確實救上了人(重點:冬泳隊員救的人)。如果大學生早早的喊來了冬泳隊員,那不就不會死人了嗎。
如果他們想把你們往道德上面引,你可以說救人的話,即便是沒有救上來難道就沒道德了嗎,一定要自己死了才是有道德嗎?當然最好不要在道德上說太多,也不要說什麼救人自己死了值不值之類的話。
還有就是那個最早成功救上人的那名同學,根本沒有比得上死者的知名度啊,
這說明人們還是關注救人死掉的事,為什麼人們這么熱衷於討論救人身死,因為他們不希望這三個大學生死掉,一旦正方被逼入「捨己救人是對的」,你們就說難道你們喜歡這三個人的死嗎?正方一否認,你們就可以說原來你們也認為見義勇為而死是不好的。
當然把對方引入歧途是最重要的啦,你們好好准備一下,自己也找一找正方的材料,想想怎麼誤導他們,以及怎麼樣使自己不被誤導。
PS:我依稀記得好像我們的教育界不鼓勵學生捨己救人,貌似有小朋友學習賴寧捨生救火結果離開了我們。不知道現在小學課本上還有沒有賴寧救火的故事了。
PS2:其實我沒有參加辯論的經驗,你們場上好好發揮啦。
『捌』 長江大學三位大學生如何救人的方式
先說游泳隊員的事兒~~
看到2個小孩兒落水,能救的(也就是這幾個大學生)就立刻去救了,所以沒有人喊。然後大學生們不行了,再也沒有人能救人了,這才喊,游泳隊的才聽到。
關於人梯的事兒,確實有點讓人費解,也許一開始的時候離岸不遠,水還不是特別深,拉著點還沒不下去。
其實這里最讓人費解是,不會游泳的去救人了,旁邊就沒有會救人的嗎?
游泳隊的喊喊就聽到了,可見距離不遠,大學生救人的時候,圍觀的人看到這樣的救人方式,為啥就沒有去喊人的?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玖』 長江大學有哪些大學生救人事件
2009年有1024救人英雄集體事件 人稱「人鏈」精神的一次
2007年有趙傳宇救人事件,後獲「全國道德模範」稱號
『拾』 大學生救人犧牲自己的生命值不值得呢
我承認救人的這個態度是正確的。但是遇事也要講究方法。大學生是要救人。而不是再賠上自己的一條性命。態度正確。但是做事難免太過魯莽。沒有仔細考慮。想救人這沒有錯。但是如果不是自己所能達到的事情。就要請外人一起幫忙。而不是硬撐著去救一條生命。更何況現在情況反而相反。卻是多了一條死亡的生命社會上的人肯定會有這種事情大加贊揚。但是說這個學生傻的也會數不勝數。她救下的是一條生命。但是給自己家庭留下的卻是深深的遺憾和打擊。如果說他對待生命是公平的。那麼他對待自己的父母卻不公平。白發人送黑發人。自己的父母親又會是何種心情。也許會生病住院。也許她救了一條命。卻要喪失掉自己一家人的性命。這個事情是值得的。是一種對生命的尊重。只不過。付出的代價太大了。留給人們的深思也太多。英勇就人是好事。賠上性命是壞事。尊重生命是好事。父母深痛是壞事。世間的事情真的沒有絕對。有利必有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