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選擇電機
電動機的功率.應根據生產機械所需要的功率來選擇,盡量使電動機在額定負載下運行。選擇時應注意以下兩點:
(1>如果電動機功率選得過小.就會出現「小馬拉大車」現象,造成電動機長期過載.使其絕緣因發熱而損壞.甚至電動機被燒毀。
(2)如果電動機功率選得過大.就會出現「大馬拉小車」現象.其輸出機械功率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功率因數和效率都不高(見表),不但對用戶和電網不利。而且還會造成電能浪費。
要正確選擇電動機的功率,必須經過以下計算或比較:
(1)對於恆定負載連續工作方式,如果知道負載的功率(即生產機械軸上的功率)Pl(kw).可按下式計算所需電動機的功率P(kw):
P=P1/n1n2式中
n1為生產機械的效率;n2為電動機的效率。即傳動效率。
按上式求出的功率,不一定與產品功率相同。因此.所選電動機的額定功率應等於或稍大於計算所得的功率。
例:某生產機械的功率為3.95kw.機械效率為70%、如果選用效率為0.8的電動機,試求該電動機的功率應為多少kw?解:P=P1/
n1n2=3.95/0.7*0.8=7.1kw由於沒有7.1kw這—規格.所以選用7.5kw的電動機。(2)短時工作定額的電動機.與功率相同的連續工作定額的電動機相比.最大轉矩大,重量小,價格低。因此,在條件許可時,應盡量選用短時工作定額的電動機。
(3)對於斷續工作定額的電動機,其功率的選擇、要根據負載持續率的大小,選用專門用於斷續運行方式的電動機。負載持續串Fs%的計算公式為
FS%=tg/(tg+to)×100%式中
tg為工作時間,t。為停止時間min;tg十to為工作周期時間min。
此外.也可用類比法來選擇電動機的功率。所謂類比法。就是與類似生產機械所用電動機的功率進行對比。具體做法是:了解本單位或附近其他單位的類似生產機械使用多大功率的電動機,然後選用相近功率的電動機進行試車。試車的目的是驗證所選電動機與生產機械是否匹配。驗證的方法是:使電動機帶動生產機械運轉,用鉗形電流表測量電動機的工作電流,將測得的電流與該電動機銘牌上標出的額定電流進行對比。如果電功機的實際工作電流與銘脾上標出的額定電流上下相差不大.則表明所選電動機的功率合適。如果電動機的實際工作電流比銘牌上標出的額定電流低70%左右.則表明電動機的功率選得過大(即「大馬拉小車」應調換功率較小的電動機。如果測得的電動機工作電流比銘牌上標出的額定電流大40%以上.則表明電動機的功率選得過小(即"小馬拉大車"),應調換功率較大的電動機.表:負載情況
空載
1/4負載
1/2負載
3/4負載
滿載功率因數
0.2
0.5
0.77
0.85
0.89效率
0
0.78
0.85
0.88
0.895
2. 電動機 FC 什麼意思
FC為電機斷續工作周期的負載持續率,電機的工作制是非常重要的選配依據,也是日常監測電機安全運行的依據。
電機工作制是對電機承受負載情況的說明,包括啟動、電制動、負載、空載、斷能停轉以及這些階段的持續時間和先後順序。工作制分為如下10類:
a) 連續工作制---S1。在恆定負載下的運動時間足以使電機達到熱穩定。
b) 短時工作制---S2。在恆定負載下按給定的時間運行。該時間不足以使電機達到熱穩定,隨之即斷能停轉足夠時間,使電機再度冷卻到與冷卻介質溫度之差在2K以內。
c) 斷續周期工作制---S3。按一系列相同的工作周期運行,每一周期包括一段恆定負載運行時間和一段斷能停轉時間。這種工作制中每一周期的啟動電流不致對溫升產生顯著影響。
d) 包括啟動的斷續同期工作制---S4。按一系列相同的工作周期運行,每一周期包括一段對溫升有顯著影響的啟動時間、一段恆定負載運行時間和一段斷能停轉時間。
e) 包括電制動的斷續周期工作制---S5。按一系列相同的工作周期運行,每一周期包括一段啟動時間、一段恆定負載運行時間、一段快速電制動時間和一段斷能停轉時間。
f) 連續周期工作制---S6。按一系列相同的工作周期運行,每一周期包括一段恆定負載運行時間和一段空載運行時間,無斷能停轉時間。
g) 包括電制動的連續周期工作制---S7。按一系列相同的工作周期運行,每一周期包括一段啟動時間、一段恆定負載運行時間和一段電制動時間,無斷能停轉時間。
h) 包括負載一轉速相應變化的連續周期工作制---S8。按一系列相同的工作周期運行,每一周期包括一段在預定轉速下恆定負載運行時間,和一段或幾段在不同轉速下恆定負載運行時間(例如變極多速感應電動機),無斷能停轉時間。
i) 負載和轉速作非周期變化工作制---S9。負載和轉速在允許的范圍內作非周期變化。這種工作制包括經常性過載,其值可遠遠超過基準負載。
10 離散恆定負載工作制---S10。包括不少於4種離散負載值(或等效負載)的工作制,每一種負載的運行時間應足以使電機達到熱穩定,在一個工作周期中的最小負載值可為零。
工作制類型除用S1~S10相應的代號作標志外,還應符合下列規定:
對S2工作制,應在代號S2後加工作時限;S3和S6工作制,應在代號後加負載持續率。例如:S2-60min、S3-25%、S6-40%。
對S4和S5工作制應在代號後加負載持續率、電動機的轉動慣量Jm和負載的轉動慣量Jext,轉動慣量均為歸算至電動機軸上的數值。對S7工作制,應在代號後加電動機的轉動慣量Jm和負載的轉動慣量均為歸算到電動機軸上的數值。對S10工作制,應在代號後標以相應負載及其持續時間的標稱值。
3. 電機的種類有哪些
1.按工作電源種類劃分:可分為直流電機和交流電機。
直流電機:
按結構及工作原理可劃分:無刷直流電機和有刷直流電機。
又可分為永磁直流電機和電磁直流電機。
永磁直流電機按材料又分為稀土、鐵氧體、鋁鎳鈷永磁直流電機。
電磁直流電機按勵磁方式又分為串勵、並勵、他勵和復勵直流電機。
交流電機可分:單相電機和三相電機
2.按結構和工作原理劃分:可分為直流電機、非同步電機、同步電機。
非同步電動機的轉子轉速總是略低於旋轉磁場的同步轉速。
同步電動機的轉子轉速與負載大小無關而始終保持為同步轉速。
3.按用途分,有驅動電機和控制用電機。
4.按運轉速度分,有高速電機、低速電機、恆速電機和調速電機。
低速電動機又分為齒輪減速電動機、電磁減速電動機、力矩電動機和爪極同步電動機等。
4. 電機有哪些種類
1.按工作電源種類劃分:可分為直流電機和交流電機。
1.1直流電動機按結構及工作原理可劃分:無刷直流電動機和有刷直流電動機。
1.1.1有刷直流電動機可劃分:永磁直流電動機和電磁直流電動機。
1.1.1.1電磁直流電動機劃分:串勵直流電動機、並勵直流電動機、他勵直流電動機和復勵直流電動機。
1.1.1.2永磁直流電動機劃分:稀土永磁直流電動機、鐵氧體永磁直流電動機和鋁鎳鈷永磁直流電動機。
1.2其中交流電機還可分:單相電機和三相電機。
2.按結構和工作原理劃分:可分為直流電動機、非同步電動機、同步電動機。
2.1同步電機可劃分:永磁同步電動機、磁阻同步電動機和磁滯同步電動機。
2.2非同步電機可劃分:感應電動機和交流換向器電動機。
2.2.1感應電動機可劃分:三相非同步電動機、單相非同步電動機和罩極非同步電動機等。
2.2.2交流換向器電動機可劃分:單相串勵電動機、交直流兩用電動機和推斥電動機。
3.按起動與運行方式劃分:電容起動式單相非同步電動機、電容運轉式單相非同步電動機、電容起動運轉式單相非同步電動機和分相式單相非同步電動機。
4.按用途劃分:驅動用電動機和控制用電動機。
4.1驅動用電動機劃分:電動工具(包括鑽孔、拋光、磨光、開槽、切割、擴孔等工具)用電動機、家電(包括洗衣機、電風扇、電冰箱、空調器、錄音機、錄像機、影碟機、吸塵器、照相機、電吹風、電動剃須刀等)用電動機及其它通用小型機械設備(包括各種小型機床、小型機械、醫療器械、電子儀器等)用電動機。
4.2控制用電動機又劃分:步進電動機和伺服電動機等。
5.按轉子的結構劃分:籠型感應電動機(舊標准稱為鼠籠型非同步電動機)和繞線轉子感應電動機(舊標准稱為繞線型非同步電動機)。
6.按運轉速度劃分:高速電動機、低速電動機、恆速電動機、調速電動機。
低速電動機又分為齒輪減速電動機、電磁減速電動機、力矩電動機和爪極同步電動機等。
調速電動機除可分為有級恆速電動機、無級恆速電動機、有級變速電動機和無級變速電動機外,還可分為電磁調速電動機、直流調速電動機、PWM變頻調速電動機和開關磁阻調速電動機。
5. 電動機分類
一、三相非同步電動機的結構,由定子、轉子和其它附件組成。
(一)定子(靜止部分)
1、定子鐵心
作用:電機磁路的一部分,並在其上放置定子繞組。
構造:定子鐵心一般由0.35~0.5毫米厚表面具有絕緣層的硅鋼片沖制、疊壓而成,在鐵心的內圓沖有均勻分布的槽,用以嵌放定子繞組。
定子鐵心槽型有以下幾種:
半閉口型槽:電動機的效率和功率因數較高,但繞組嵌線和絕緣都較困難。一般用於小型低壓電機中。
半開口型槽:可嵌放成型繞組,一般用於大型、中型低壓電機。所謂成型繞組即繞組可事先經過絕緣處理後再放入槽內。
開口型槽:用以嵌放成型繞組,絕緣方法方便,主要用在高壓電機中。
2、定子繞組
作用:是電動機的電路部分,通入三相交流電,產生旋轉磁場。
構造:由三個在空間互隔120°電角度、對稱排列的結構完全相同繞組連接而成,這些繞組的各個線圈按一定規律分別嵌放在定子各槽內。
定子繞組的主要絕緣項目有以下三種:(保證繞組的各導電部分與鐵心間的可靠絕緣以及繞組本身間的可靠絕緣)。
⑴對地絕緣:定子繞組整體與定子鐵心間的絕緣。
⑵相間絕緣:各相定子繞組間的絕緣。
⑶匝間絕緣:每相定子繞組各線匝間的絕緣。
電動機接線盒內的接線:
電動機接線盒內都有一塊接線板,三相繞組的六個線頭排成上下兩排,並規定上排三個接線樁自左至右排列的編號為1(U1)、2(V1)、3(W1),下排三個接線樁自左至右排列的編號為6(W2)、4(U2)、5(V2),將三相繞組接成星形接法或三角形接法。凡製造和維修時均應按這個序號排列。
3、機座
作用:固定定子鐵心與前後端蓋以支撐轉子,並起防護、散熱等作用。
構造:機座通常為鑄鐵件,大型非同步電動機機座一般用鋼板焊成,微型電動機的機座採用鑄鋁件。封閉式電機的機座外面有散熱筋以增加散熱面積,防護式電機的機座兩端端蓋開有通風孔,使電動機內外的空氣可直接對流,以利於散熱。
(二)轉子(旋轉部分)
1、三相非同步電動機的轉子鐵心:
作用:作為電機磁路的一部分以及在鐵心槽內放置轉子繞組。
構造:所用材料與定子一樣,由0.5毫米厚的硅鋼片沖制、疊壓而成,硅鋼片外圓沖有均勻分布的孔,用來安置轉子繞組。通常用定子鐵心沖落後的硅鋼片內圓來沖制轉子鐵心。一般小型非同步電動機的轉子鐵心直接壓裝在轉軸上,大、中型非同步電動機(轉子直徑在300~400毫米以上)的轉子鐵心則藉助與轉子支架壓在轉軸上。
2、三相非同步電動機的轉子繞組
作用:切割定子旋轉磁場產生感應電動勢及電流,並形成電磁轉矩而使電動機旋轉。
構造:分為鼠籠式轉子和繞線式轉子。
⑴鼠籠式轉子:轉子繞組由插入轉子槽中的多根導條和兩個環行的端環組成。若去掉轉子鐵心,整個繞組的外形像一個鼠籠,故稱籠型繞組。小型籠型電動機採用鑄鋁轉子繞組,對於100KW以上的電動機採用銅條和銅端環焊接而成。
⑵繞線式轉子:繞線轉子繞組與定子繞組相似,也是一個對稱的三相繞組,一般接成星形,三個出線頭接到轉軸的三個集流環上,再通過電刷與外電路聯接。
特點:結構較復雜,故繞線式電動機的應用不如鼠籠式電動機廣泛。但通過集流環和電刷在轉子繞組迴路中串入附加電阻等元件,用以改善非同步電動機的起、制動性能及調速性能,故在要求一定范圍內進行平滑調速的設備,如吊車、電梯、空氣壓縮機等上面採用。
(三)三相非同步電動機的其它附件
1、端蓋:支撐作用。
2、軸承:連接轉動部分與不動部分。
3、軸承端蓋:保護軸承。
4、風扇:冷卻電動機。 [1]
6. 馬達和電機有什麼區別
. 伺服電動機
伺服電動機廣泛應用於各種控制系統中,能將輸入的電壓信號轉換為電機軸上的機械輸出量,拖動被控制元件,從而達到控制目的。
伺服電動機有直流和交流之分,最早的伺服電動機是一般的直流電動機,在控制精度不高的情況下,才採用一般的直流電機做伺服電動機。直流伺服電動機從結構上講,就是小功率的直流電動機,其勵磁多採用電樞控制和磁場控制,但通常採用電樞控制。
2. 步進電動機
步進電動機主要應用在數控機床製造領域,由於步進電動機不需要A/D轉換,能夠直接將數字脈沖信號轉化成為角位移,所以一直被認為是最理想的數控機床執行元件。
除了在數控機床上的應用,步進電機也可以用在其他的機械上,比如作為自動送料機中的馬達,作為通用的軟盤驅動器的馬達,也可以應用在列印機和繪圖儀中。
3. 力矩電動機
力矩電動機具有低轉速和大力矩的特點。一般在紡織工業中經常使用交流力矩電動機,其工作原理和結構和單相非同步電動機的相同。
4. 開關磁阻電動機
開關磁阻電動機是一種新型調速電動機,結構極其簡單且堅固,成本低,調速性能優異,是傳統控制電動機強有力競爭者,具有強大的市場潛力。
5. 無刷直流電動機
無刷直流電動機的機械特性和調節特性的線性度好,調速范圍廣,壽命長,維護方便雜訊小,不存在因電刷而引起的一系列問題,所以這種電動機在控制系統中有很大的應用。
6. 直流電動機
直流電動機具有調速性能好、起動容易、能夠載重起動等優點,所以直流電動機的應用仍然很廣泛,尤其在可控硅直流電源出現以後。
7. 非同步電動機
非同步電動機具有結構簡單,製造、使用和維護方便,運行可靠以及質量較小,成本較低等優點。非同步電動機主要廣泛應用於驅動機床、水泵、鼓風機、壓縮機、起重卷揚設備、礦山機械、輕工機械、農副產品加工機械等大多數工農生產機械以及家用電器和醫療器械等。
在家用電器中應用比較多,例如電扇、電冰箱、空調、吸塵器等。
8. 同步電動機
同步電動機主要用於大型機械,如鼓風機、水泵、球磨機、壓縮機、軋鋼機以及小型、微型儀器設備或者充當控制元件。其中三相同步電動機是其主體。此外,還可以當調相機使用,向電網輸送電感性或者電容性無功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