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互利共贏
擴展閱讀
如何看股票的股東數量 2025-07-18 02:14:55
搜狐股票行情中心查詢 2025-07-18 02:12:44
看股票行情下載那個好 2025-07-18 02:08:36

互利共贏

發布時間: 2021-07-08 10:06:22

① 「互利共贏」的近義詞是什麼

「互利共贏」的近義詞是:互利互惠、一舉兩得、平等互利、互利共生、合作共贏。

1、互利互惠

互利互惠(mutualbenefit)原則是指在推銷過程中,推銷員要以交易能為雙方都帶來較大的利益或者能夠為雙方都減少損失為出發點,不能從事傷害一方或給一方帶來損失的推銷活動。

2、一舉兩得

意為做一件事情得到兩方面的好處。

示例:魯迅《書信集·致鄭振鐸》:「特製者用宣紙,此外以廉紙印若干,定價極便宜,使學生亦有力購讀,頗為一舉兩得。」

3、平等互利

解釋為指彼此享有同等待遇,互相有利。

示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本內容是: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4、互利共生

是指兩種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兩者分開以後雙方的生活都要受到很大影響,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

5、合作共贏

合作共贏是指交易雙方或共事雙方或多方在完成一項交易活動或共擔一項任務的過程中互惠互利、相得益彰,能夠實現雙方或多方的共同收益。

示例:這次「廣交會」為世界各國的貿易商們真正搭建了一個合作共贏的良好平台

(1)互利共贏擴展閱讀:

互利共贏的反義詞:

1、得不償失

意思是所得的利益抵償不了所受的損失。

示例:不要隨便相信陌生人的話,以免得不償失。

2、因小失大

是指揀了芝麻丟了西瓜,形容為了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得不償失。

示例:他卻只是不理,只道他身在洋界,可以沒事。不知查抄起來,反恐因小失大,他卻如何懂得?

3、顧此失彼

意思是顧了這個,丟了那個。

示例:對於工作,要從全局著眼,不可顧此失彼。

② 互利共贏的名言有哪些

互利共贏的名言有以下幾點:

  1. 合作共贏,眾所周知,合作不僅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更是一種智慧。

  2. 五人團結一隻虎,十人團結一條龍,百人團結像泰山。

  3. 人心齊,泰山移。

  4.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5. 萬人操弓,共射一招,招無不中。

  6.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

  7. 同一個目標攜手共進,同一個夢想合作共贏。促進兄弟合作,共享發展新機遇!

  8. 成功在於合作,合作共贏天下。

  9. 合作發展,共創未來。攜手共進,合作共贏。

  10. 單個的人是軟弱無力的,就像漂流的魯濱遜一樣,只有同別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許多事業。

(2)互利共贏擴展閱讀

互利共贏,就是不同種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和地區通過互惠合作,共同應對威脅和挑戰,共同謀劃利益和福祉,進而實現互惠互利的共贏發展。「既要讓自己過得好,也要讓別人過得好」。當前,沿線各國之間貿易額和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利益融合度日益加深。絲綢之路經濟帶把歐亞大陸的不同區域連接起來,把不同國家的利益融合起來,努力實現優勢互補、機遇共享、共同繁榮,形成共謀發展、共享利益的利益共同體。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深化友好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是推動沿線國家和地區發展的持久動力,更是凝聚發展合力的利益紐帶。應不斷擴大合作領域、創新合作方式,加快構建以能源合作為主軸,以基礎設施建設、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為兩翼,以核能、航天衛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領域為突破口的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系。

③ 互利共贏的含義是什麼

互利共贏,就是不同種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和地區通過互惠合作,共同應對威脅和挑戰,共同謀劃利益和福祉,進而實現互惠互利的共贏發展。

④ 關於互利共贏的名言

關於互利共贏的名言匯總如下

1、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

2、民齊者強。

3、二人同心,其力斷金。

4、萬夫一力,天下無敵。

5、人心齊,泰山移。

6、三個臭皮匠,抵過一個諸葛亮。

7、若不團結,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

8、唯寬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載物。

9、蚊子如果一齊沖鋒,大象也會被征服。

10、合群永遠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

11、刀鞘保護刀的鋒利,它自己則滿足於它的遲鈍。

12、誰若與集體脫離,誰的命運就要悲哀。

13、一個籬笆打三個樁,一個好漢要有三個幫。

14、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5、萬人操弓,共射一招,招無不中。

16、我覺得我這個團隊是我最大的財富,我就最珍惜這個。

17、如果說我看得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的肩上。

18、一隻山羊被狼吃掉,十隻山羊把狼嚇跑。

19、一致是強有力的,而紛爭易於被征服。

20、弟兄不和鄰里欺,將相不和鄰國欺。

21、誰若與集體脫離,誰的命運就要悲慟。

22、聰明人與朋友同行,步調總是齊一的。

23、我們知道個人是微弱的,但是我們也知道整體就是力量。

24、要求於人的甚少,給予人的甚多,這就是松樹的風格。

25、我們知道個人是微弱的,但是我們也知道整體就是氣力。

26、共同的事業,共同的奮斗,可以使人們產生忍耐一切的氣力。

27、一切使人團結的是善與美,一切使人分裂的是惡與丑。

28、能用眾力,則無敵於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於聖人矣。

⑤ 合作共贏與互利共贏有什麼區別或者說分別適用於什麼情況

合作共贏是雙方共同出資經營,互利共贏指各自經營但又在條款和讓利上互相關照,大家都賺錢!

⑥ 關於互利共贏的詩句有哪些

1、琵琶一曲腸堪斷,風蕭蕭兮夜漫漫。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別來三五春。

花門樓前見秋草,豈能貧賤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

出處:唐代岑參的《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

翻譯:動人的琵琶曲令人肝腸欲斷,只覺得風聲蕭蕭兮長夜漫漫。河西幕府里我有很多老朋友,老朋友分別以來已有三五春。

如今在花門樓前又見到秋草,哪能互相看著在貧賤中變老?人生一世能有幾回開懷大笑,今日相逢人人必須痛飲醉倒。

2、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出處: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翻譯:四海之內有知心朋友,即使遠在天邊也如近在比鄰。絕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像小兒女那樣悲傷淚濕佩巾。

3、嵩雲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休問梁園舊賓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出處:唐代張謂的《題長安壁主人》

翻譯:世俗的人互相結交需要以黃金為紐帶,黃金用得不多,交情自然不深。縱然口頭上暫時承諾了什麼,實際上他的心就如路人一樣冷漠。

4、味濃香永。醉鄉路、成佳境。恰如燈下,故人萬里,歸來對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出處:唐代李商隱的《寄令狐郎中》

翻譯:你是嵩山雲我是秦川樹,長久離居;千里迢迢,你寄來一封慰問的書信。請別問我這個梁園舊客生活的甘苦;我就像茂陵秋雨中多病的司馬相如。

5、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縱令然諾暫相許,終是悠悠行路心。

出處:唐代張謂的《題長安壁主人》

翻譯:世俗的人互相結交需要以黃金為紐帶,黃金用得不多,交情自然不深。縱然口頭上暫時承諾了什麼,實際上他的心就如路人一樣冷漠。

⑦ 為什麼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

因為可以在開放中謀求共同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前不久,2018年版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發布,推出一系列重大開放措施,彰顯了中國言出必踐的態度,向國內外傳遞了中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

在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當下,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世界展現出來的堅定開放姿態贏得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贊賞和肯定。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開啟了加強中國同世界交融發展的新畫卷。中國將繼續擴大開放,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在努力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同時,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大力量。

(7)互利共贏擴展閱讀

經過40年改革開放,中國不斷走向世界、融入世界,中國經濟對外開放的廣度、力度和深度前所未有。今天中國的對外開放既不是大棒恫嚇下的被動開放,也不是追求我贏你輸的片面開放,而是為推動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產業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

從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動開放,是參與世界經濟發展進程、分享中國廣闊發展機遇、實現互利共贏的全方位開放。毫無疑問,對外開放在使中國受益的同時,也使世界各國極大受益。

中國堅定的對外開放姿態廣受世界贊譽,已經成為世界多邊主義進程的中流砥柱。我國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贏得了世界的認可,深得人心。

⑧ 什麼叫互利共贏

互利共贏的意思是兩方面雙方都有有利益

⑨ 「互利共贏」的含義是什麼

互相對對方都有利,雙方都可以取得成功。

⑩ 什麼是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

互利共贏是指必須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要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

作為處理與各國經貿關系的基本准則,互利共贏既符合我國利益、又能促進共同發展。

一是加快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積極發展對外貿易,優化進出口商品結構,努力實現進出口的基本平衡;

二是繼續積極有效利用外資,著力提高利用外資質量,加強對外資的產業和區域投向引導;

三是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按照國際通行規則到境外投資。

(10)互利共贏擴展閱讀

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的意義:

  1. 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是我國對外開放基本方針政策的繼承和發展,是順應時代潮流的必然選擇,充分表明了我國對促進世界共同發展的強烈責任感。

  2. 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是在科學總結我國20多年對外開放的經驗和深刻認識世界發展大勢的基礎上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3. 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涉及許多領域,內涵十分豐富,是我國必須長期堅持的對外開放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