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錢學森為什麼回國
1949年,當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誕生的消息傳到美國後,錢學森和夫人蔣英便商量著早日趕回祖國,為自己的國家效力。
此時的美國,以麥卡錫為首對共產黨人實行全面追查,並在全美國掀起了一股驅使雇員效忠美國政府的狂熱。錢學森因被懷疑為共產黨人和拒絕揭發朋友,被美國軍事部門突然吊銷了參加機密研究的證書。
錢學森非常氣憤,以此作為要求回國的理由,1950年,錢學森上港口准備回國時,被美國官員攔住,並將其關進監獄.
(1)錢學森回國擴展閱讀:
歸國之後,周恩來在各方面都給予了錢學森親切細致的關懷,晚年的錢學森還激動地回憶起一件往事:
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發射前夕,周恩來總理召集相關的科研人員在人民大會堂開會,臨別之際,周恩來總理特意叫住了錢學森:
錢學森,你不要太累著了。錢學森生前常對人說,對他一生影響最深和幫助最大的有兩個人,一個是開國總理周恩來,一個是自己的岳父蔣百里。
Ⅱ 錢學森回國 故事
1950年,錢學森辭去工作,辦好了回國的飛機票,把行李交給了打包工司打包。然而,就在這時,他接到了美國移民局的通知,:不準離開美國!他被迫退掉飛機票。美國海關把她的行李打開檢查,硬說裡面藏著重要機密,說錢學森是間諜。其實,他的行李裡面裝的只是准備帶回國的教科書和筆記本,幾天後,錢學森突然被捕,被關在一個海島的拘留所里,受到無休止的折磨。每天晚上看守人員,每隔十分鍾就來開一次燈,使她無法休息。半個月時間,他就消瘦了許多。
美國當局對錢學森的迫害引起了美國科學界的公憤。不少美國朋友出面營救錢學森。他們寡捐15000美元,把錢學森從拘留所里保釋出來。但是美國正邦調查局並沒有停止對他的迫害。他的行動受到限制,信件受到檢查,電話受到監聽。然而,錢學森並沒有屈服,他不斷提出要求:我要離開美國,回到祖國去。
他堅持斗爭了五年。他的斗爭得到了事件,更國主持正義的人們的支持,更得到了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親切關懷。周恩來總理對錢學森十分關心,親自過問他的情況,並指示參加中國兩大國大使及會務的中國代表在會晤中提出關於錢學森博士回國的問題。1955年,美國政府不得不同意錢學森回國。同年9月17日,錢學森登上了回國的輪船。10月8日,她含著幸福的淚花,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Ⅲ 錢學森是怎麼回到中國的
錢學森回國:
1955年6月,錢學森在一封家書中夾帶了一封簡訊,這封信是寫給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陳叔通的,他在致陳叔通的信中提出,請求黨和人民政府幫助他早曰回國。信傳到周總理那裡,周總理非常重視,立即將信轉給了正在與美國進行關於中美平民歸國問題談判的前中國駐波蘭大使王炳南。
王炳南與美方代表進行了嚴正交涉,並表示中國政府決定提前釋放諾德等11名美國飛行人員,要求美國政府盡快取消對包括錢學森在內的中國僑民的扣留。美方則聲稱他們己經取消了扣留的法令,所有被留在美國的中國技術人員都可以自由離境。
王炳南當即用錢學森的信予以駁斥。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政府不得不於1955年8月4日對錢學森簽發了離境通知。
1955年9月17日,在被監禁了五年之後,錢學森終於登上了回國的路程。他在登船前對前來采訪的記者說:「我相信我的前途是在中國,我對美國人民並無怨憤。全世界的人民都一樣在謀求和平,謀求幸福。」
(3)錢學森回國擴展閱讀:
錢學森,浙江杭州人,1911年12月出生。
1934年暑假,他考取了清華大學的公費留學生。1935年8月,錢學森從上海乘船前往美國學習。黃浦江浪濤滾滾,望著漸漸遠去的祖國,他在心中暗暗發誓:「親愛的祖國,今天我去美國學習,他日歸來後我要為您的復興而效勞。」
錢學森到達美國後,進入了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勤奮好學,天資聰穎的他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1936年10月,錢學森轉學到了加州理工學院繼續學習。在加州理工學院,錢學森決定追隨力學大師馮·卡門教授。後來,錢學森稱在這里的學習使他「一下子腦子就開了竅」。
到加州理工學院的第二年,即1937年秋,錢學森就和其他同學組成了研究火箭的技術小組,他擔當起了理論設計師的角色。
而火箭在當時還屬於幻想中的東西,大家把這個小組稱為「自殺俱樂部」,因為火箭和火箭燃料的研究,實在充滿了危險性和不確定性。然而,正是錢學森完成了美國首個軍用遠程火箭的設計。1945年,錢學森已經成為當時一位有名望的優秀科學家。
從1935年到1955年,錢學森在美國整整居住了20年。這期間,他在學術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生活上享有豐厚的待遇,工作上擁有便利的條件。然而,他始終眷戀著生他養他的祖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的成立使客居美國的錢學森心潮澎湃,他向夫人蔣英說:「祖國已經解放,我們該回去。
人民中國才是我永遠的家。」的確,錢學森在美國那麼長時間,從來沒想過這一輩子要在那裡呆下去。因為他連一美元也不存,他說:「我是中國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國住一輩子。」
Ⅳ 錢學森回國的故事
一九四九年,身在美國的錢學森,聽到了激動人心的喜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
這位在美國處於領導地位的第一位的火箭專家,決定放棄一切,早日回到祖國去,為建設新中國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當時,美國國內出現了一股瘋狂反共、迫害進步人士的逆流。錢學森上了美國特務機關的黑名單,受到不斷的迫害。然而,錢學森沒有屈服,他不斷提出要求:堅決離開美國,回中國去!
一九五五年,中國政府通過外交斗爭,迫使美國政府同意錢學森返回中國。錢學森終於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故土。錢學森激動地說:「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國。現在,我終於回來了!」
回國之後
歸國之後的錢學森,潛心於自己的研究領域,多年來默默付出,為中國的導彈事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歸國之後的錢學森,由於研究領域的敏感性,許多工作迄今仍不為公眾所知。
但眾所公認,盡管在錢學森歸國前後,鄧稼先、錢三強、王淦昌、錢偉長、趙忠堯、郭永懷、吳仲華等科學家在推動研製兩彈一星上做出了相當多的工作,完成了理論和結構設計,但促成中國研製的火箭可以在技術上與美蘇相抗衡,關鍵性的領軍人物是錢學森。
僅僅歸國3個月,錢學森就和錢偉長一道創立了科學院力學研究所,著手為中國培養第一代航空航天專家。他參與編制了全國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選擇原子能、噴氣技術、電子計算機、半導體、無線電電子學、自動化技術為國家最重大最緊急的發展方向。
他推動創建了有「中國火箭和導彈的搖籃」之稱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並擔任院長。作為組織領導者,他參與了中國第一枚近程導彈、第一枚中程導彈、導彈核武器、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顆返回式人造衛星和第一枚遠程運載火箭的研製和發射。
Ⅳ 錢學森是在怎樣的條件下回國的
50年代初期錢學森在美國受迫害的消息很快傳到中國,中國科技界的朋友通過各種途徑聲援錢學森。黨中央對錢學森在美國的處境極為關心,中國政府公開發表聲明,譴責美國政府在違背本人意願的情況下監禁了錢學森。
1954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在報紙上看到陳叔通站在天安門城樓上,身份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他決定給這位父親的好朋友寫信求救。正當周恩來總理為此非常著急的時候,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陳叔通收到了一封從大洋彼岸輾轉寄來的信。他拆開一看,署名「錢學森」,原來是請求祖國政府幫助他回國。
1954年4月,美英中蘇法五國在日內瓦召開討論和解決朝鮮問題和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的國際會議。出席會議的中國代表團團長周恩來聯想到中國有一批留學生和科學家被扣留在美國,於是就指示說,美國人既然請英國外交官與我們疏通關系,我們就應該抓住這個機會,開辟新的接觸渠道。
中國代表團秘書長王炳南1954年6月5日開始與美國代表、副國務卿約翰遜就兩國僑民問題進行初步商談。美方向中方提交了一份美國在華僑民和被中國拘禁的一些美國軍事人員名單,要求中國給他們以回國的機會。為了表示中國的誠意,周恩來指示王炳南在1954年6月15日舉行的中美第三次會談中,大度地作出讓步,同時也要求美國停止扣留錢學森等中國留美人員。
然而,中方的正當要求被美方無理拒絕。1954年7月21日,日內瓦會議閉幕。為不使溝通渠道中斷,周恩來指示王炳南與美方商定自1954年7月22日起,在日內瓦進行領事級會談。為了進一步表示中國對中美會談的誠意,中國釋放了4個扣押的美國飛行員。
中國作出的讓步,最終是為了爭取錢學森等留美科學家盡快回國,可是在這個關鍵問題上,美國代表約翰遜還是以中國拿不出錢學森要回國的真實理由,一點不鬆口。
1955年,經過周恩來總理在與美國外交談判上的不斷努力——甚至包括了不惜釋放11名在朝鮮戰爭中俘獲的美軍飛行員作為交換,1955年8月4日,錢學森收到了美國移民局允許他回國的通知。
1955年9月17日,錢學森回國願望終於得以實現了,這一天錢學森攜帶妻子蔣英和一雙幼小的兒女,登上了「克利夫蘭總統號」輪船,踏上返回祖國的旅途。1955年10月8日,錢學森一家終於回到了自己魂牽夢繞的祖國,回到自己的故鄉。
(5)錢學森回國擴展閱讀
1956年初,錢學森向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同時,錢學森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所——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並擔任首任院長。
他主持完成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規劃,參與了近程導彈、中近程導彈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直接領導了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
參與制定了中國第一個星際航空的發展規劃,發展建立了工程式控制制論和系統學等。在錢學森的努力帶領下,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Ⅵ 錢學森如何回國的
1955年,經過周恩來總理在與美國外交談判上的不斷努力——甚至包括了不惜釋放11名在朝鮮戰爭中俘獲的美軍飛行員作為交換,1955年8月4日,錢學森收到了美國移民局允許他回國的通知。
1955年9月17日,錢學森回國願望終於得以實現了,這一天錢學森攜帶妻子蔣英和一雙幼小的兒女,踏上返回祖國的旅途。1955年10月8日,錢學森一家終於回到了自己魂牽夢繞的祖國。
2009年10月31日北京時間上午8時6分,錢學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6)錢學森回國擴展閱讀:
錢學森的的主要成就:
1、兩彈一星
1956年初,錢學森向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同時,錢學森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所——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並擔任首任院長。他主持完成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規劃,參與了近程導彈、中近程導彈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直接領導了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
2、應用力學
錢學森在力學的許多領域都做過開創性工作。他在空氣動力學方面取得很多研究成果,最突出的是提出了跨聲速流動相似律,並與卡門一起,最早提出高超聲速流的概念,為飛機在早期克服熱障、聲障,提供了理論依據, 為空氣動力學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3、物理力學
錢學森在1946年將稀薄氣體的物理、化學和力學特性結合起來的研究,是先驅性的工作。1953年,他正式提出物理力學概念,大大節約了人力物力,並開拓了高溫高壓的新領域。
4、航天與噴氣
從40年代到60年代初期,錢學森在火箭與航天領域提出了若乾重要的概念:在40年代提出並實現了火箭助推起飛裝置(JATO),使飛機跑道距離縮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錢學森
Ⅶ 錢學森當年是怎麼回國的美國為什麼會放他回國
作為「兩彈一星」的功勛之一,錢學森為中國的建設事業貢獻了畢生的心血,為國家在科學這塊空白領域,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但很多人也許並不知道,當初為了讓錢學森返回國內,前輩們可以說是使出了洪荒之力,到底有多困難呢?
2009年,98歲高齡的錢老離開了這個世界,但其無私奉獻的精神卻永遠留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所以,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希望未來更多有識之士,能為中國的強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Ⅷ 為什麼錢學森要回國
他從小在國內長大,親眼見證了祖國人民的疾苦。也從小立志報效祖國,曾經因為國家需要而改變自己的學習專業就是一個很好的佐證。後來學成回國也是情理之中了。
Ⅸ 錢學森回國的經歷
錢學森歸國之後,周恩來在各方面都給予了錢學森親切細致的關懷,晚年的錢學森還激動地回憶起一件往事: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發射前夕,周恩來總理召集相關的科研人員在人民大會堂開會,臨別之際。周恩來總理特意叫住了錢學森:錢學森,你不要太累著了。
錢學森生前常對人說,對他一生影響最深和幫助最大的有兩個人,一個是開國總理周恩來,一個是自己的岳父蔣百里。 1956年初,他向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
同年,國務院、中央軍委根據他的建議,成立了導彈、航空科學研究的領導機構——航空工業委員會,並任命他為委員。
(9)錢學森回國擴展閱讀
個人成就
1956年初,錢學森向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同時,錢學森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所——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並擔任首任院長。他主持完成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規劃,參與了近程導彈、中近程導彈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
直接領導了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第一個星際航空的發展規劃,發展建立了工程式控制制論和系統學等。
Ⅹ 錢學森冒著生命危險回國的故事
,★錢學森回國故事(短篇):
一九四九年,身在美國的錢學森,聽到了激動人心的喜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
這位在美國處於領導地位的第一位的火箭專家,決定放棄一切,早日回到祖國去,為建設新中國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當時,美國國內出現了一股瘋狂反共、迫害進步人士的逆流。錢學森上了美國特務機關的黑名單,受到不斷的迫害。然而,錢學森沒有屈服,他不斷提出要求:堅決離開美國,回中國去!
一九五五年,中國政府通過外交斗爭,迫使美國政府同意錢學森返回中國。錢學森終於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故土。錢學森激動地說:「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國。現在,我終於回來了!」
★錢學森回國故事(中篇):
錢學森是在1935年8月作為一名公費留學生赴美國學習和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氣動力學的,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奮斗,他成了當時世界一流的火箭專家。在「二戰」期間,他與其導師馮·卡門參與了當時美國絕密的「曼哈頓工程」——導彈核武器的研製開發工程,是美國屈指可數的傑出人才。他曾擔任過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超音速實驗室主任和古根罕噴氣推進研究中心主任。
1949年10月1日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上空升起,新中國成立了。過了5天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這一天,錢學森夫婦和十幾位中國留學生在一起歡度佳節,他們邊賞月邊傾訴情懷,深為祖國的新生而歡欣,並對祖國的美好前景充滿著憧憬。就在此時,錢學森心中萌發了一個強烈的願望:早日回歸祖國,用自己的專長為國家建設服務。
不久,美國在朝鮮發動戰爭,在國內也利用反動的麥卡錫法,掀起一股驅使雇員效忠美國政府的反共逆流,這股逆流也波及到了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由於學院馬列主義小組書記威因鮑姆被捕,美國聯邦調查局的懷疑落到錢學森的身上。1950年7月,美國政府決定取消錢學森參加機密研究的資格,理由是他與威因鮑姆有朋友關系,並指控錢學森是美國共產黨黨員,非法入境。這些無端的指控均被錢學森一一駁回。但是,錢學森無法忍受這一切,決定以探親為理由立即返回自己的祖國。他會見主管他研究工作的美國海軍次長金布爾時,向金布爾嚴正聲明他要立即動身回國。他說:「我寧願回中國老家去,也不願在受人懷疑的情況下繼續留居美國!」金布爾聽後大為震驚,他認為錢學森無論放在哪裡都抵得上五個師。還說:「我寧可把他槍斃了,也不讓這個傢伙離開美國!」所以當錢學森一走出他的辦公室,金布爾馬上通知了移民局。
毫不知情的錢學森做好了回國的一切准備,辦理好回國手續,買好從加拿大飛往香港的飛機票,把行李也交給搬運公司裝運。然而,就在他們舉家打算離開洛杉磯的前兩天,也就是 1950年8月23日午夜 ,他突然收到移民局的通知――不準全家離開美國。與此同時,美國海關扣留了錢學森的全部行李。這樣,錢學森被迫回到了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此後,聯邦調查局派人監視他的全家和他的所有行動。
1950年9月6日 ,錢學森突然遭到聯邦調查局的非法拘留,他被送到移民局看守所關押起來。在看守所,錢學森像罪犯似的受到種種折磨。錢學森曾回憶說:「在被拘禁的15天內,體重就減輕 30磅 。晚上特務每隔1小時就來喊醒我一次,完全得不到休息,精神上陷入極度緊張的狀態。」。錢學森無端被拘留後,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的師生和錢學森的老師馮·卡門以及一些美國友好人士,向移民局提出強烈抗議,為他找辯護律師,還募集1.5萬美元保釋金把錢學森保釋了出來。此後,錢學森繼續受到移民局的迫害,行動處處受到移民局的限制和聯邦調查局特務的監視,不許他離開他所居住的洛杉磯,還定期查問他。錢學森就這樣失去了5年的自由。
然而,錢學森摯愛祖國的赤子之心不僅沒有消失,反而更加熾熱。他日夜思念著新中國,他堅持斗爭,不斷地向移民局提出回國的要求。
此時,有國不能歸的錢學森,在這5年間並沒有停止他獻身的科學事業。由於美國政府阻止他離開美國的理由之一,是因為他研究的火箭技術與國防有關。當錢學森知道這一點後,就另行選擇「工程式控制制論」作為研究方向,以利於消除回國的障礙。實際上,工程式控制制論與生產自動化、電子計算機的研製和運用等國防建設課題都密切相關,只不過當時美國當局沒有認識到這點罷了。
錢學森返回祖國的斗爭,得到祖國的關懷和支持。錢學森在美國受到迫害和誣陷的消息使新中國震驚了,國內科學界的人士紛紛通過各種途徑聲援錢學森。黨中央對錢學森在美國的處境也極為關注,中國政府公開發表聲明,譴責美國政府在違背本人意願的情況下監禁錢學森。
正當錢學森要求回國的意願遭到美國的無理阻攔時,中國也扣留著一批美國人。其中有違反中國法律而被中國政府拘禁的美國僑民,也有侵犯中國領空而被中國政府拘禁的美國軍事人員。 1954年4月26日 印度支那國際會議期間,中國代表團秘書長王炳南與美國代表團負責人亞·約翰遜分別代表兩國政府開始關於平民回國問題的接觸。在接觸中,王炳南特別指出,美國正在阻撓許多旅居美國的中國人返回中國,其中包括科學家錢學森。1954年4月,美、英、法、中、蘇五國在日內瓦召開討論和解決朝鮮問題與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的國際會議。出席會議的中國代表團團長周恩來指示說,美國人既然請英國外交官與我們疏通關系,我們就應該抓住這個機會開辟新的接觸渠道。談判中首先要聯系中國留美科學家錢學森等被扣留的問題。為了掌握主動權,周恩來指示中國代表團發言人黃華發表談話,要求美國政府歸還扣留的中國僑民和留學生,並且暗示中國願意就扣押美方人員問題與美國直接談判。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政府只得同意與中國代表進行直接談判。
經過周恩來的批准,中國代表團秘書長王炳南於 6月5日 開始與美國代表、副國務卿約翰遜就兩國僑民問題進行初步商談。美方向中方提交了一份美國在華僑民和被中國拘禁的一些美國軍事人員名單,要求中國給他們回國的機會。為了表示誠意,周恩來指示王炳南,在 6月15日 舉行的中美第三次會談中大度地作出讓步,同時也要求美國停止扣留錢學森等中國留美人員。然而,中方的這一正當要求被美方無理拒絕。 7月21日 ,日內瓦會議閉幕,為了不使溝通渠道中斷,周恩來指示王炳南與美方商定:自 7月22日起 ,在日內瓦進行領事級會談。中國政府為進一步表達與美方會談的誠意,決定先釋放四名被扣押的美國飛行員。中國作出高姿態,最終是為了爭取錢學森等留美科學家盡快回國。可是在這個關鍵問題上,美國人卻耍賴了。美國代表約翰遜以中國拿不出錢學森要求回國的真實理由為由,不肯答應釋放錢學森回國。
正當周恩來總理為此焦急萬分時,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陳叔通收到了一封從大洋彼岸輾轉寄來的信,信中的署名就是「錢學森」。原來錢學森為了擺脫特務的監視,把信寫在了一張小香煙紙上,夾在寄給比利時親戚的家書中,後輾轉帶給了陳叔通。信中錢學森請求祖國幫助他回國。陳叔通將信親手交給了周恩來。周恩來閱後大喜:「這真是太好了,據此完全可以駁倒美國政府的謊言!」他當即做出周密部署,令外交部火速把信轉交給正在日內瓦談判的王炳南,並指示:「這封信很有價值。這是一個鐵證,美國當局至今仍在阻撓中國平民歸國。你要在談判中用這封信揭穿他們的謊言。」
王炳南遵照周恩來的指示,在 8月1日 中美大使級會談一開始就率先發言。他對約翰遜說:「大使先生,在我們開始討論之前,我奉命通知你下述消息:中國政府在 7月31日 按照中國的法律程序,決定提前釋放阿諾德等11名美國飛行員。他們已於 7月31日 離開北京,估計 8月4日 即可到達香港。我希望中國政府所採取的這個措施能對我們的會談起到積極的影響。」可約翰遜還是老調重彈——「沒有證據表明錢學森要回國,美國政府不能強迫命令」。王炳南於是亮出了錢學森給陳叔通的信件,理直氣壯地給約翰遜正面駁斥:「既然美國政府早在1955年4月間就公開發表公告,允許留美學者來去自由,為什麼中國科學 家錢學森 博士在6月間寫信給中國政府請求幫助呢?顯然,中國學者要求回國依然受到阻撓。」在事實面前,約翰遜啞口無言。美國政府不得不批准錢學森回國的要求。 1955年8月4日 ,錢學森接到了美國移民局允許他回國的通知。
1955年9月17日 ,錢學森攜妻子蔣英和一雙幼小的兒女登上了「克利夫蘭總統號」,踏上了回國的旅途。 1995年10月8日 從美國回到廣州時,錢學森對接待他的中國旅行社同志所說的一句萬分感慨的話:「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夠回到祖國的,今天,我終於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