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米鎘超標的危害有哪些
鎘是有毒的重金屬,鎘不是食品和食品添加劑,食物中會含有鎘是受自然環境影響。人在食用鎘含量超標的大米後,鎘在人體內會導致患骨痛病,對身體危害最嚴重的是結締物質損傷、生殖系統功能小孩、腎損上、導致畸形和癌症。大量長期食用會引起慢性中毒和休克。
② 導致大米鎘超標的原因是什麼
一些地區土壤遭到鎘、鉛等重金屬污染,再加上農業投入品濫用、外源性污染、養殖業污染等,是造成農產品重金屬污染的「罪魁禍首」。
③ 大米鎘超標的危害有哪些
鎘超標的危害
鎘屬有毒的重金屬,長期攝入將會影響人的造血、神經、腎臟和其他器官的功能,給人體的健康帶來極大危害,對兒童的危害尤甚。小兒鎘超標主要來源於工廠污染,食品污染和被動吸煙。
鎘被人體吸收後,容易造成骨質疏鬆、變形等一系列症狀。「痛痛病」,就是慢性鎘中毒最典型的例子。該病以疼痛為特點,始於腰背痛,繼而肩、膝、髖關節痛,逐漸擴至全身。
食物中含鎘量受自然環境影響。據報道,其實,早在2002年,農業部稻米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就曾對全國市場稻米進行安全性抽檢,稻米中超標最嚴重的重金屬是鉛,超標率達28.4%,其次就是鎘,超標率達10.3%。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陳同斌的研究也發現,我國耕地受鎘污染和砷污染的比例最大,僅鎘污染的土地也許就達到8000萬畝左右,這些污染區多數仍在種植稻米。基於此,大米鎘超標是不爭的事實。
鎘含量超標的食物之一:軟體動物、甲殼動物、穀物等含量比較高。香煙含鎘量高,故吸煙者體內鎘明顯增高。鎘的主要吸收途徑為呼吸道及消化道。皮膚吸收甚微。日本癇痛病由於長期攝食被硫酸鎘污染的水而引起一種慢性鎘中毒。表現為肺水腫、腎損傷、貧血,以及時睾丸的毒性作用。
吃什麼防治鎘超標?
多吃含鋅、鐵、鈣豐富的食物以對抗鎘(2)0.5%CaNa2EDTA(依地酸鈣鈉驅鎘)
更多知識介紹:日本「癇痛病」(鎘污染引發的疾病)
癇痛病又叫骨痛病,是20世紀60年代發生在日本的由公害引起的又一種疾病。
在日本中部富山平原上,有一條美麗的河流叫神通川。神通川河水清澈,風景秀麗,兩岸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這里,引神通川河水灌溉農田。這里是日本產稻區之一,誰能料想到災難偏偏降臨到這里人們的頭上。
1952年,人們發現神通川里的魚大量死亡,兩岸稻田出現一片片死秧。人們並沒有意識到這就是災難的前兆。
1955年,在神通川沿岸的一些地區出現了一種怪病,開始時人們只是在勞動之後感到腰、背、膝等關節處疼痛。休息或洗澡後可以好轉。可是如此幾年之後疼痛遍及全身,人的正常活動受到限制,就是大喘氣時都感到疼痛難忍。人的骨骼軟化,身體萎縮,骨骼出現嚴重畸形,嚴重時,一些輕微的活動或咳嗽都可以造成骨折。最後,病人飯不能吃、水不能喝,卧床不起,呼吸困難,病態十分凄慘,終於在極度疼痛中死去。
這種怪病的發生和蔓延,引起人們的極度恐慌,但是誰也不知道這是什麼病,只能根據病人不斷地呼喊「痛啊,痛啊!」而稱其為痛痛病。
傳說有一位年輕姑娘在工廠里做工,不知是什麼原因自殺了。廠里以為是一般原因的自殺而將其草草地埋葬了。後來警方對此有懷疑,於是一年後開棺驗屍,發現這位姑娘原來是一例痛痛病患難者,在姑娘身上有多處骨折,甚至連胸骨也折斷了。原來,姑娘是因不堪痛痛病的折磨而自殺。
在神通川兩岸,多年來已發現280多例病人,其中34例已經死亡,活著的病人依然在痛苦之中掙扎。
那麼,引起這種病的原因是什麼呢?後來經過調查才真相大白!
原來在日本明治初期,三井金屬礦業公司在神通川上游發現了一個鉛鋅礦,於是在那裡建了一個鉛鋅礦廠。在鉛鋅礦石中還含有一種叫做鎘的金屬,化學符號是Cd。鎘進入人體後,主要蓄積於腎臟,對腎臟造成損害,抑制維生素D的活性。維生素D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素,缺乏維生素D會妨礙鈣、磷在人體骨質中的正常沉著和儲存,最後導致骨軟化。這個工廠在洗礦石時,將含有鎘的大量廢水直接排入神通川,使河水遭到嚴重的污染。河兩岸的稻田用這種被污染的河水灌溉,有毒的鎘經過生物的富集作用,使產出的稻米含水量鎘量很高。人們長年吃這種被鎘污染的大米,喝被鎘污染的神通川水,久而久之,就造成了慢性鎘中毒,痛痛病實際就是典型的慢性鎘中毒。
癇痛病不僅在日本發生過,在其他國家也有發現,我國廣西某些地區,曾有人患有痛痛病。癇痛病至今尚無特效的治療方法,而且體內積蓄的鎘也沒有安全有效的排除方法。因此,消除鎘對環境的污染就顯得特別重要,這是防止癇痛病發生的根本措施!
癇痛病是因鎘對人類生活環境的污染而引起的,影響面很廣,受害者眾多,所以被公認為是「公害病」。
④ 大米中"鎘"含量超標,人吃了會怎麼樣
近年來在我國由鎘等重金屬引起的土壤污染問題已有較多報道。上世紀80年代中期對南方某省鎘污染水灌溉導致的污染地區所做的研究表明,大米鎘含量超標率為71.69%,肉禽蛋類未超限量。2005~2009年對南方某省食品鎘污染情況進行的調查,鎘的檢出率為64.4%,超標率為7.3%;鎘超標食品涉及糧食、水果、食用菌、水產品、動物內臟等,說明在一些地區鎘污染情況比較普遍。
研究結果顯示,植物毒性臨界值一般高於人體毒害臨界值,也就是說在未顯示出植物生長異常的土壤鎘含量的情況下,也許已經對人體造成了傷害。
曾發生在日本富山縣的「痛痛病」,是鎘環境污染進而導致人體慢性鎘中毒的典型案例。鎘及其化合物可經呼吸道和消化道進入人體。長期接觸一定劑量的鎘主要導致腎臟損害,造成鈣、磷和維生素D代謝障礙,進而造成骨質軟化和疏鬆,嚴重者極易發生病理性骨折。流行病學研究提示,慢性鎘中毒者可能出現神經、免疫、生殖系統損害,以及腫瘤高發。
現在,臨床中能夠確認的環境污染所導致的慢性鎘中毒病例仍屬個案。由於衛生標準的制定需要安全系數方面的考慮,以及人體內在的代謝能力,所以短期攝入鎘超標食品並不意味著傷害會立即顯現。
目前環境鎘污染帶有顯著的地域性,城市居民由於消費大米來源多樣化,且城市的食品安全監測體系相對完善,所以面臨顯著鎘污染威脅的人群當屬在污染地區自己生產、自己消費的群體。
鎘污染的現實威脅在於土壤一旦被污染,恢復到無污染狀態則需要很長時間。另外,目前醫學的發展還沒有特效的解毒葯物可供使用,而進入人體的鎘生物學半衰期長達10~30年。鎘污染的現實威脅還在於,污染的食品不僅局限於大米。所以,應對環境鎘污染的有效手段,依然是預防為主。
資料來源於:《鎘大米引發的「鎘」思考》
http://care.39.net/a/2011314/1634292_1.html
⑤ 哪些大米產地鎘超標,鎘大米的危害有哪些
鎘超標的危害
鎘屬有毒的重金屬,長期攝入將會影響人的造血、神經、腎臟和其他器官的功能,給人體的健康帶來極大危害,對兒童的危害尤甚。小兒鎘超標主要來源於工廠污染,食品污染和被動吸煙。
鎘被人體吸收後,容易造成骨質疏鬆、變形等一系列症狀。「痛痛病」,就是慢性鎘中毒最典型的例子。該病以疼痛為特點,始於腰背痛,繼而肩、膝、髖關節痛,逐漸擴至全身。
食物中含鎘量受自然環境影響。據報道,其實,早在2002年,農業部稻米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就曾對全國市場稻米進行安全性抽檢,稻米中超標最嚴重的重金屬是鉛,超標率達28.4%,其次就是鎘,超標率達10.3%。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陳同斌的研究也發現,我國耕地受鎘污染和砷污染的比例最大,僅鎘污染的土地也許就達到8000萬畝左右,這些污染區多數仍在種植稻米。基於此,大米鎘超標是不爭的事實。
鎘含量超標的食物之一:軟體動物、甲殼動物、穀物等含量比較高。香煙含鎘量高,故吸煙者體內鎘明顯增高。鎘的主要吸收途徑為呼吸道及消化道。皮膚吸收甚微。日本癇痛病由於長期攝食被硫酸鎘污染的水而引起一種慢性鎘中毒。表現為肺水腫、腎損傷、貧血,以及時睾丸的毒性作用。
⑥ 怎樣鑒別鎘超標的大米
因鎘含量超標的大米仍然是雪白的,毫無異味,除了用專門檢驗技術外,百姓並不能識別什麼大米存在鎘超標。由於國家制定的食品中鎘限量的衛生標准有安全系數,所以偶爾攝入鎘超標食品並不意味著傷害會顯現。還因為鎘中毒是一個慢性過程,只有長期、少量攝入,積累到一定程度才會出現症狀,我們可採取綜合辦法來減少鎘的攝入,避免鎘危害的發生。
1、選擇不同產地、不同品牌的稻米品種
首先徹查家中大米的產地是否來自湖南,如果是就最好不要食用。普通的老百姓,雖然無法從肉眼上來識別哪種大米鎘污染超標,但是只要在購買大米的時候,多選擇不同產地、不同品牌的稻米品種。
2、多吃含鋅的食物
通過多吃含鋅的食物,也能減少對鎘的吸收。研究發現,如果所吃的含鎘食物中同時存在鋅,則可減少對鎘的吸收,所以常吃海產品、豆類、瓜子、肉、蛋等含鋅量較高的食品,可以減少對鎘的吸收,而南方人則應該多搭配吃北方食品,如小麥、麵粉等。
3、對米製品需要謹慎食用
食用米飯、米粉、米通等米製品也要謹慎,看清米製品的產地,少在外面吃飯,在家中自己烹調安全有保障。
⑦ 大米鎘超標怎麼解決
只能扔掉,目前還沒辦法處理。
鎘的種種特性使土壤容易遭受廣域性的污染,且一旦污染,鎘容易進入大米中。因此必須加強源頭控制,包括大氣污染和工業廢水排放的控制、採用含鎘低的磷肥、合理適量使用畜禽糞便等,降低甚至消除外源鎘對稻田土壤的污染,這是消除外源污染造成鎘大米的關鍵。
土壤酸化是造成稻米鎘超標的一大原因。我國人多地少,土壤復種指數高,施肥量大,造成土壤酸化,再加上來自大氣的酸雨,含硫礦區的酸性礦水,導致土壤特別是酸雨區和含硫礦區周邊的土壤酸性現象嚴重。因此通過石灰等鹼性物質改良土壤是消除鎘大米的一個重要措施,當然石灰需要量需要科學計算,土壤pH的調節要達到6.5以上才行。
稻田的水分管理是控制稻米鎘的另一個重要措施。理想的條件是全過程淹水,有助於將稻米中的鎘降到最低。但全過程淹水在大田生產中不現實,一是耗水量大,慣常的水稻生長管理需要中干排水來控制水稻分櫱和改變土壤環境,通過中干排水過程釋放養分。日本對中低度鎘污染的土壤通過水稻在抽穗前後三周保持田面2~3厘米的水層,防止土壤表層處於氧化狀態,從而能大幅度地降低稻米的鎘含量。對於土性很軟的稻田,這樣的水分管理會帶來機械耕作困難,對水稻在抽穗後10天保持2~3厘米的水層也能收到較好的降鎘效果。
⑧ 鎘超標大米中的鎘來自哪裡
鎘通常通過廢水排入環境中,再通過灌溉進入食物,水稻是典型的「受害作物」。
鎘污染大部分來自開礦,工業排放的鎘不是很多,主要來自冶煉廠。采礦和冶煉會導致土壤鎘污染,此外,一些肥料中也含有重金屬鎘。即使冶煉廠距離遠,其排放
的廢氣擴散後也可能隨降雨落到農田中。雖然2013年工廠的重金屬排放標准較嚴格,也不排除是當地因多年來工業生產歷史,加上管理不善等原因累計造成的鎘
污染。要尋找稻米鎘超標的原因,還需對當地大氣、水和土壤都進行檢測。
⑨ 大米鎘抽查超標要怎麼處罰
應該按照《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的規定進行處罰: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並可以沒收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
(一)生產經營致病性微生物,農葯殘留、獸葯殘留、生物毒素、重金屬等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含量超過食品安全標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劑。
⑩ 大米鎘超標事件的分布地區
中國大米污染覆蓋了大部分四川德陽地區 中國地質大學2008年研究顯示,綿竹、什邡等地居民大米、小麥鎘攝入量超標2倍至10倍。
貴州銅仁萬山特區 中科院地球化學所2010年研究顯示,成人通過稻米平均每天攝入汞49微克之多。
廣西陽朔興坪鎮 多位村民疑似「骨痛病」初期症狀。
廣東大寶山礦區 中山大學2010年研究顯示,21個水稻品種鎘和鉛超標率分別達100%和71%。
湘西鳳凰鉛鋅礦區 中科院地理所2008年研究表明,稻米鉛、砷污染嚴重。
湖南株洲馬家河鎮新馬村 稻米鎘污染主要來自一公里外的湘江。
遼寧李石開發區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2008年研究顯示,水稻中鉛含量超標。
浙江遂昌 浙江麗水衛生防疫站1987年研究顯示,遂昌金礦附近污染區稻米鎘含量嚴重超標。
江西大余鎢礦區 江西有色地質4隊1997年研究顯示,水稻鎘超標。
福建日前在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的官網上通報了今年第二季度糧食類加工產品抽查結果。結果顯示,幾家企業生產的大米存在鎘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