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五牛圖的作者是
擴展閱讀
如何在證券公司交易股票 2025-08-01 01:38:30
股票的現金怎麼看 2025-08-01 01:16:57

五牛圖的作者是

發布時間: 2021-07-10 13:01:04

① <<五牛圖>>的介紹

看網路啊
可能是沒有懸賞吧,怎麼沒有人回答。呵呵

五牛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麻紙本,縱20.8厘米,橫139.8厘米,本圖無作者款印,本幅及尾紙上有趙孟頫、孫弘、項元汴、弘歷、金農等十四家題記。。畫中五隻不同形態的牛,從瑣的角度表現了牛的生活形態和習性,結構標准,造型生動,形貌真切。這幅《五牛圖》是一幅紙本設色畫,是我國現存的最早用紙作畫的作品。
畫中的五頭牛從左至右一字排開,各具狀貌,姿態互異。一俯首吃草,一翹首前仰,一回首舐舌,一緩步前行,一在荊棵蹭癢。整幅畫面出最後右側有一小樹除外,別無其它襯景,因此每頭牛可獨立成章。畫家通過他們各自不同的面貌、姿態,表現了它們不同的性情:活潑的、沉靜的、愛喧鬧的、膽怯乖僻的。 在技巧語匯表現上,作者更是獨具匠心,作者選擇了粗壯有力,具有塊面感的線條去表現牛的強健、有力、沉穩而行動遲緩。其線條排比裝飾卻又不落俗套,而是筆力千鈞。比起曹霸、韓干畫馬、周昉、張萱畫仕女,似乎在線條獨立性展現方面有更多的追求。由於其線條茁壯如此故爾五牛姿態雖有平、奇之不同,但在深美趣味上是同樣的厚重與生拙。

② 中國最早的紙本繪畫是《地主庄園》還是韓滉的巜五牛圖》

傳世品中最早的紙本作品為五牛圖 作者韓滉
出土品中最早的紙本作品為地主庄園圖

③ 唐代鞍馬畫《五牛圖》的作者和特色及歷史意義

《五牛圖》是唐朝宰相韓滉的傳世名作,距今1200多年,五牛圖是現存最早的國畫巨作,是現存最早用紙作畫的孤品,也是中國10大名畫中唯一的生肖國畫。畫面上的五頭牛形態各異,一派和諧安寧的盛世景象,展現了華夏兒女國泰民安的最高祈願。歷朝歷代均視之為國寶,宋徽宗、清乾隆都特別珍藏並題詞。八國聯軍侵華後一度流失,50年代初,在國家經濟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周總理特批用巨資將其從海外回購,從此深藏故宮博物院,作為鎮館之寶,再未露面,只有極少國家領導才有機會看上一眼,普通老百姓根本無緣一見。

④ 《五牛圖》的作者是誰

作者簡介
韓滉(723~787年),字太沖,長安(今陝西西安)人。經歷玄宗至德宗四代。他是唐代宰相韓休的兒子,在唐德宗時期歷任宰相、兩浙節度使等職,封晉國公。是一位擁護統一、反對分裂割據的地主階級政治家。擅畫人物和畜獸,以繪田家風俗和牛羊著稱。《五牛圖》中所繪的五頭神態各異的牛,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頭,動態十足。可貴的是,畫面上沒有背景襯托,完全以牛為表現對象,如果不是對牛進行了細致的觀察,對牛的造型描繪有十足把握的話,是萬不敢涉此繪畫風險的。畫家勾勒牛的線條雖然簡潔,但是畫出的筋骨轉折十分到位,牛口鼻處的絨毛更是細致入微,目光炯炯的眼神體現了牛兒們溫順而又倔強的性格。在鼓勵農耕的時代,以牛入畫有著非常的含義。

⑤ 五牛圖的出處

韓滉《五牛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是少數幾件唐代傳世紙絹畫作品真跡之一,也是現存最古的紙本中國畫,堪稱「鎮國之寶」,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五牛圖》麻紙本,縱20.8厘米,橫139.8厘米,無作者款印,有趙構、趙孟頫、孫弘、項元汴、弘歷、金農等十四家題記。畫中五頭不同形態的牛,韓滉以淳樸的畫風和精湛的藝術技巧,表現了唐代畫牛所達到的最高水平。

⑥ 五牛圖的作者是

五牛圖的作者是韓滉。韓滉《五牛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是少數幾件唐代傳世紙絹畫作品真跡之一,也是現存最古的紙本中國畫,堪稱「鎮國之寶」,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⑦ 八駿圖和五牛圖,作者分別為

徐悲鴻和韓滉

⑧ 五牛圖作家是誰

韓滉(723~787年),字太沖,長安(今陝西西安)人。經歷玄宗至德宗四代。他是唐代宰相韓休的兒子,在唐德宗時期歷任宰相、兩浙節度使等職,封晉國公。是一位擁護統一、反對分裂割據的地主階級政治家。擅畫人物和畜獸,以繪田家風俗和牛羊著稱。

⑨ 《五馬圖》與《五牛圖》的作者分別是誰

五馬圖是李公麟
五牛圖是韓滉
五牛圖是中國現存的最早的紙本畫

⑩ 名畫五牛圖

《五牛圖》,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麻紙本,縱
28.8厘米,橫139.8厘米,無款印。作者是唐代著名的宰相韓滉。韓滉

(723-787)〔唐〕字太沖,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少師休之子。那時,韓干以畫馬著稱,韓滉以畫牛著稱,後人稱為「牛馬二韓」。這幅《五牛圖》,是
韓滉最為傳神的一幅。5頭健碩的老黃牛,在這位當朝宰相筆下被「人格化」了,傳達出注重實際、任勞任怨的精神信息。它問世後,收藏者包括趙構、趙伯昂、趙
孟兆頁、乾隆等著名人物。在明代,它幾易其主。清兵入關後一度下落不明,直到乾隆年間,才從民間收集到宮中珍藏。1900年,八國聯軍洗劫紫禁城,《五牛
圖》被劫出國外,從此杳無音訊。上個世紀50年代,它被一位寓居香港的愛國人士發現。


1950年初,周恩來總理收到這位愛國人士的來信,信中說,唐代韓

的《五牛圖》近日在香港露面,畫的主人要價10萬港幣,自己無力購買,希望中央政府出資盡快收回國寶。周總理立即給文化部下達指示,鑒定真偽,不惜一切代
價購回,並指示派可靠人員專門護送,確保文物安全。文化部接到指示後,立即組織專家赴港,鑒定《五牛圖》確系真跡,經過多次交涉,最終以6萬港元成交。
《五牛圖》回到故宮時,畫面洞孔累累,殘破不堪。故官博物院組織專家,用了幾年時間,才將它修復完好。


今天我們終於有幸看到這幅《五牛圖》,其用筆之細,描寫之傳神,牛態之可掬,幾可呼之欲出。它的珍貴還在於,中國古代留存今世的多為花鳥人物,以牛入畫,且如此生動者,《五牛圖》堪稱孤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