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釣魚島在哪個朝代屬於中國
中國關於釣魚島的最早記載可追溯到千年前的隋朝,那時中國的台灣和釣魚島鄰近著另一個獨立的國家叫琉球,隋煬帝曾派使臣朱寬召其歸順。到了14世紀,明太祖威震四方,琉球王乃正式進貢朝廷,成為藩邦屬國。
1372年,中國人楊載首先駐足釣魚島。明永樂年間出版的《順風相送》對釣魚島有詳細記載。其間明人在台灣轄區釣魚島採珠集葯、捕魚開發從未間斷過,這些在明嘉慶11年陳侃所著的《使琉球錄》中也有清楚記載。明朝中葉,戚繼光等民族英雄抗擊倭寇時,就以釣魚島為戰略防線。1602年日本侵犯琉球,琉球從此遭日人監督內政40餘年。1654年清康熙帝冊封琉球王為尚質王,定兩年進貢一次,稱中國為父國,用大清年號。明清期間的多幅疆海圖都清楚標明釣魚島為中國的一部分。
1873年日本出兵侵佔我屬國琉球,並入日本改為「沖繩縣」。由於此時清王朝已腐敗無能,面對琉球王派到京城哭訴求援的使臣,只向日本提出「強烈抗議」後就不了了之,琉球從此被日本掠奪。但其間釣魚島始終歸大清國的台灣管轄。光緒19年(1893)10月,慈禧太後還把釣魚島列嶼賞賜給清廷內務官盛宣懷,供其采葯之用。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後,清王朝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此條約只明文規定割台灣和澎湖列島,沒有提及此一海域的釣魚島群島。1940年,同屬於日本「轄屬」的台灣和琉球爭奪釣魚島的歸屬權,日本東京法庭作出判決:釣魚島仍舊歸屬台灣管轄。1945年日本向中、美、英、法等盟國投降,聲明無條件地廢除兩國之間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隨即被廢除。按照此約,台灣和它所屬各個群島包括釣魚島,全部回歸中國。
更詳細的請進http://ke..com/view/1155070.html?tp=2_01
B. 請問有中國人登上過釣魚島嗎
中國人登上過釣魚島。
2012年8月12日,香港保釣行動委員會成員搭乘保釣船「啟豐二號」前往釣魚島海域,船上共有14人,包括8名保釣成員、4名船員和2名記者;其中,8名保釣成員中,1人來自澳門,1人來自大陸。
2012年8月15日,保釣成員沖過日本攔截,成功登上釣魚島,插上五星紅旗,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釣魚島擁有無可爭議的主權。
(2)中國釣魚島擴展閱讀:
日本新聞網消息稱,保釣人士在登島時,高唱中國國歌,並攜帶中國國旗,准備插上釣魚島,但是遭到日本警察的阻撓。而據船員早前表示,在釣魚島會做4件事,包括插旗、唱國歌、放置中國制電視機和收音機接收中國廣播及拆除日本燈塔。
此前保釣船員曾指出,他們的船隻2012年8月15日在靠近釣魚島的過程中一直遭到日本保安船圍堵,日方人員還不斷發出警告,聲稱他們進入了「日本領土」,並發射水炮。隨後日方派出快艇,企圖登船,還有日本保安船撞擊了「啟豐二號」的船頭。
在保釣人士登島後,香港電台隨後發布的消息指出,保釣船上的船員說,日方船隻曾先後多次撞向保釣船頭,船身毀爛,方向盤也損毀,要靠電腦導航。但所有船員安全。日方派出數十人在島上戒備。
另據日本媒體8月15日報道,在保釣人士成功登陸釣魚島前,有數名日本海上保安工作人員「先行登上」島嶼。
C. 中日釣魚島上事件中國是怎麼處理的
如今我們的政府只是口頭上譴責日本,要求放人。其實應該派遣軍艦去釣魚島把到那裡的日本人也抓起來才是正確的應對方式。既然日本人違反了雙方擱置爭議的約定,中國也不能退縮,聽憑日本人任意出沒釣魚島海域甚至登島而沒有果斷的行動,等於默認日本隊釣魚島的主權要求。
D. 中國釣魚島在什麼位置
釣魚島在哪裡?
釣魚島位於距溫州市約356千米、福州市約385千米、基隆市約190千米處處。 大陸福建福州長樂國際機場東偏南約385公里(208海里)處。日本沖繩那霸空港西偏南約417公里(225海里)處。
釣魚台呈番薯形,東西長約3.5公里,南北寬約1.5公里,面積約4.3平方公里。地勢北部較平坦,南部陡峭,中央山脈橫貫東西;最高山峰海拔362米,位於中部;其它尚有高程320米、258米、242米的山峰若干,及4條主要溪流。位於東海大陸架上。而日本沖繩琉球群島則是大陸架之外的火山島,並且琉球群島處於東海大陸架上。釣魚台實為台灣大屯山之延伸,故依據1960年生效的大陸架公約觀點,釣魚台理應為台灣島的一部分。
釣魚列島有哪些?
釣魚列島,又稱釣魚群島,由8個無人島礁組成,包括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北小島、南小島、大南小島、大北小島和飛瀨島等。釣魚列島分散於北緯25°40′~26°、東經123°~124°34′之間;列島總面積約為6.3平方千米,釣魚島面積最大,約4.3平方千米,海拔高度約362米。距我國台灣省基隆市約190千米,距福建省福州市和日本沖繩的那霸都是420千米。釣魚列島周圍海域面積約為17萬平方千米,相當於5個台灣本島面積。
E. 中國釣魚島的由來
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以下簡稱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日之間釣魚島主權爭議發軔於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和其後日本對台灣的殖民統治。二戰後,釣魚島理應作為台灣的一部分歸還中國,但因美國單獨佔領日本,並把釣魚島作為沖繩的一部分進行所謂「託管」。1971年美日達成歸還沖繩協議時,釣魚島被包括其中,從那時起釣魚島爭議就開始在中日之間展開並持續至今。
40年前中日邦交正常化時,中國總理周恩來與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就擱置這一爭議,首先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達成政治默契。當時代表日方與中方談判的大平正芳外相事後表示:對島嶼爭議,「中方不說,我方也不提,這是正確的。」1978年中日雙方再度擱置釣魚島爭議,締結了《中日和平友好條約》。
然而,日本於1996年批准加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後,自民黨政府開始強調這些島嶼是「日本固有領土」,否認中日之間存在領土爭議,日本右翼勢力不斷登島。這就必然導致中日關系受到釣魚島爭議的嚴重干擾。日本民主黨執政後,既不承認存在釣魚島爭議,又不承認中日之間曾經就擱置爭議達成政治默契。這就成為釣魚島問題與中日關系出現惡性循環的一個起點。
今年4月,日本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美國高調宣布「購買」釣魚島,掀起反華浪潮,其主要目的是壓日本政府「購島」並取消不批准日本人登島的禁令。同年9月10日,野田佳彥內閣不顧中方忠告而宣布「購島」。日方強調對釣魚島進行所謂「實效統治」,並企圖通過「國有化」實現「平穩而穩定」的政府管理。對此,中國政府和人民堅決反對,採取了一系列有效反制措施。
無論從維護釣魚島主權還是從中日關系全局看,全面客觀、深入細致、不懈地向日本公眾和國際社會說明釣魚島屬於中國的歷史、法理依據,是十分重要的。這是因為,長期以來,在日本廣泛流傳一些似是而非而又根深蒂固的誤解和謬說,日本民眾未必了解釣魚島問題的真相,結果是但凡遇到釣魚島之爭激化後,對華好感就會下降,右翼勢力煽動的反華情緒隨之抬頭。日本的政客也會為撈取選票而在釣魚島問題上對華示強。因此,耐心聽取對方的看法,有理、有據、有的放矢地解疑釋惑,才有助於在中日民間交流的過程中扶正壓邪、「活血化淤」。
《孟子•盡心下》曰:「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作為中國人,首先要通過認真學習,深入了解釣魚島為什麼是中國的固有領土,才能對日本公眾和國際社會講得清楚,從而有利於維護釣魚島領土主權和中日關系大局。
F. 釣魚島是不是屬於中國
中國人是最先發現並管理釣魚島的,從1372年起中國明清兩代冊封使就把釣魚島作為出使琉球海上必經之路的標志。早在1403年有關中國海上航路的《順風相送》一書便記載有釣魚嶼。1719年赴琉球的清朝冊封使徐葆光在《中山傳信錄》中指出其海上航路是:由閩安鎮出五虎門,取雞籠頭,經花瓶嶼、彭家山、釣魚台、黃尾嶼、赤尾嶼,取姑米山、馬齒島,入琉球那霸港,日本已故歷史學家井上清生前曾指出,「釣魚島等島嶼最遲從明代起便是中國領土。這一事實不僅是中國人,就連琉球人、日本人也都確實承認」。
但是自日本明治維新以後,侵略擴張的野心不斷加重,1885年,日本通過實地踏查,了解到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富藏鐵礦資源,為"貴重之島",便想竊取。1894年中日甲午海戰爆發,戰爭尾聲時,日本於1895年1月14日通過內閣會議決定,聲稱釣魚島為「無主地」,在釣魚島建立標國標,正式劃入日本版圖。
二戰結束後,日本作為戰敗國交出了所有過去侵佔的土地,然而由於種種原因,琉球群島以及周圍島嶼均有美國管理,1971年美日簽訂《美日舊金山和約》,其中一條就是美國將琉球群島及釣魚島的行政管轄權交於日本政府,自此日本一直對外宣傳釣魚島是他們的領土。
你這個問題沒有任何意義。
G. 中國人為什麼不敢登上釣魚島
日本野心很大
位於中國東海大陸架的東部邊緣的釣魚島列島,在地圖上都難以標出,為什麼日本非要對這塊遠離其本島、本屬於中國的小島垂涎三尺呢?輿論認為,這有兩個原因,一是釣魚島戰略位置重要。
冷戰結束後,日本加快了其向政治大國邁進的步伐,試圖在國際政治中發揮更大作用和擁有更多的發言權。日本出於成為軍事大國的政治需要,非常重視釣魚島極其重要的戰略位置。如果日本佔領了釣魚島,日本就可在島上設立海空監控偵察設備及岸基反艦和對空導彈,從而很容易封鎖台灣北部重要港口及空中航道。
如果在釣魚島設置雷達,可以監視方圓400公里至600公里的海域和空域,其范圍可達到台灣北部、大陸沿岸的福州、溫州和寧波等大片地區。這樣,中國軍事上的一舉一動都有可能被日本及時掌握。
如果日本在釣魚島上建立軍事基地或部署重型武器,將對中國國防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二是為了獲得釣魚島的資源。 按照聯合國1992年公布的《國際海洋法公約》關於「主權國家以200海里內的海域為其經濟專屬區」的條款,釣魚島的實際價值是以該島嶼為依託,半徑為200海里的龐大海域以及周圍海域內的海底石油、礦產、海洋漁業等海洋資源以及領海、領空的交通、運輸權和未來潛在的資源,這些資源均應屬主權國。
如果日本侵佔了釣魚島就意味著中國東海海域將有74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被日本竊據。同時,釣魚島海域蘊藏的豐富石油和油氣也會被日本占為己有。
美國的背景
釣魚島是中國無可爭議的領土,但二戰後,日本卻把釣魚島交給了美國託管,而1971年美國又將釣魚島交託日本,從此,釣魚島風波中的美國因素便一直忽隱忽現。
上個世紀70年代,由於保釣運動風起雲涌,美國被迫收回了其立場,承認日本對釣魚島並不擁有主權。但有消息顯示,後來美國曾私下承認日本對釣魚島的主權,這直接導致了日本制定周密計劃以大規模開發釣魚島。
華盛頓不僅對日本發展這一計劃表示首肯,而且還親自為東京擬定了若干方案,以加強日本對釣魚島的主權宣示,其中還包括向釣魚島派駐美軍。 近年來,在中國與海上鄰國的爭議背後,美國的身影出現得越來越多。
在釣魚島問題上,美國不滿足於已在沖繩駐軍,還准備把軍事力量延伸到釣魚島,既干擾中國維護釣魚島的主權,又構建其西太平洋軍事「島嶼鎖鏈」更為緊密的一環,對台灣海峽施壓。
在釣魚島美國介入問題上,存在著「日本願望」和「美國承諾」兩個因素。
日本為了與中國在釣魚島主權爭端中獲得更多籌碼,一直希望美國介入;而美國雖期待通過與日本合作找到實現其亞洲戰略的契機,但還是希望在一些敏感的具體問題上適當留有餘地。
「擱置爭議,共同開發」
中日兩國在釣魚島問題上存在不同主張。
中國政府從發展中日關系出發,在中日邦交正常化談判時同日方達成了將此問題留待以後解決的諒解。 鄧小平同志1978年10月25日曾指出,在釣魚島問題上要以大局為重,談不攏,避開比較明智,這樣的問題放一下不要緊。
我們這一代人智慧不夠,我們下一代人總比我們聰明,總會找到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好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1979年5月31日,鄧小平同志會見來華訪問的自民黨眾議員鈴木善幸時又強調說,可考慮在不涉及領土主權情況下,共同開發釣魚島附近資源。
同年6月,中國政府通過外交渠道正式向日本提出共同開發釣魚島附近資源的設想,首次公開表明了中國願以「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模式解決同周邊鄰國間領土和海洋權益爭端的立場。
「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基本含義首先是主權屬我;第二是對領土爭議,在不具備徹底解決的條件下,可以先不談主權歸屬,而把爭議擱置起來;擱置爭議,並不是要放棄主權,而是將爭議先放一放;第三是對有些有爭議的領土,進行共同開發;第四,共同開發的目的是通過合作增進相互了解,為最終合理解決主權的歸屬創造條件。
中日之間關於釣魚島領土主權爭議問題,本來是可以通過政府間坦誠、冷靜、務實的協商加以處理的,而日本方面一再製造事端,試圖將中國領土並入日本,這是中國人民堅決不能接受的。
H. 釣魚島離中國大陸有多遠
距浙江溫州市約358千米、福建福州市約385千米、台灣基隆市約190千米。 1972年美國撤離琉球時,將釣魚島「行政管轄權」混合琉球「交給」日本,而據中國古代史書記載中國一直對釣魚島擁有領土權。
因此,釣魚島爭議也由此而生,目前釣魚島及其領海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但日本實際非法管轄該島。2012年9月10日起,中國政府部門對釣魚島及附屬島嶼開展常態化監視、監測。
中國海監執法船在釣魚島海域堅持巡航執法,漁政執法船在釣魚島海域進行常態化執法巡航和護漁,維護該海域正常的漁業生產秩序。中國還通過發布天氣和海洋觀測預報等,對釣魚島及其附近海域實施管理。
(8)中國釣魚島擴展閱讀
2012年9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頒布了《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白皮書。
2014年4月24日,在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新聞發言人楊宇軍回應奧巴馬表示釣魚島適用於《美日安保條約》稱,釣魚島是中國領土,中國軍隊完全有能力保衛釣魚島。
2014年12月30日,釣魚島專題網站正式上線開通。該網站由國家海洋信息中心主辦,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承辦,使用域名。
I. 釣魚島是中國的!
中國最早發現、開發釣魚島,通過先佔取得主權。釣魚島及其附近海域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人民進行捕魚、采葯、避風、休息等活動的場所。至晚到明代就已經被中國人民發現、利用和命名。《更路簿》、《順風相送》等中國古籍完整記載了中國漁民在此海域的航線。在1895年前長達5個世紀的時間里,中國一直在平穩地行使這些權利。琉球原是明、清兩朝的藩屬國,向明、清朝貢,明、清兩朝均派遣使臣對琉球諸王進行冊封。所記《使琉球錄》等官方文書,詳細記載了前往琉球途經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的航海經歷,反復確認了中琉邊界,史實說明釣魚島不屬於琉球的范圍。中國政府有效統治和管理釣魚島,鞏固了主權。1171年(南宋乾道七年),鎮守福建的將領汪大猷在澎湖建立軍營,遣將分屯各島,台灣及其包括釣魚島在內的附屬島嶼在軍事上隸屬澎湖統轄,行政上由福建泉州晉江管理。1562年(明朝)《籌海圖編》、1863年(清朝)《皇清中外一統輿圖》均有清晰規定和標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