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楊彥明
擴展閱讀
農業6大基金重倉股票 2025-08-28 09:55:08
鉅派股票價格 2025-08-28 09:28:42
聯通股票如何買 2025-08-28 09:08:43

楊彥明

發布時間: 2021-07-14 18:53:46

㈠ 09年中國股市發生了那些大事

09年中國股市的大事是創業板開板並交易

(1)中國舉辦建國60周年盛大閱兵式和規模空前的全運會;

(2)中國汽車產量突破1300萬輛,成為世界汽車最大生產國;

(3)中國經濟規模超出日本,排名世界第二;

(4)三峽大壩正常蓄水175米,標志著三峽工程基本完工:

(5)創業板成功推出,國家年度經濟增長率超過8.5%,居全球翹楚:

(6)ST股改規范化,披露信息公開公正透明,成為世界股市裡最靚麗的風景線。

拓展資料:

中國股市最大的特點是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時承諾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場中按照股價進行交易,然而指數卻是依照總股本加權計算,從而形成操盤上的"以少控多"的特點。

例如比較顯著的是1997年以前的東北電氣、吉林化工,由於其總股本較大而流通股數較少,因此只動用少量的資金影響這兩只股票,就能形成對指數的部分控制。

到了2001年後,中國證監會逐漸提出要解決國有股的不能流通問題,要盤活國有資產,曾先後出台了一些方案。但由於在當初的上市發行環節,流通股東以超高市盈率購買了流通股,而出台的這些方案都或多或少地損害了流通股東的利益,因此市場以走熊而對"國有股減持"的改革作出市場反應。

然而在2005年,中國證監會再次提出"股權分置改革",其實質仍然是國有股減持,不同的是,這一改革以消除股權分置為目標,連法人股的流通都包括了進來,由此引發了市場極大的不認同。

因而在2011年,中國股市走入大熊市,可以列為冠為全球最熊,一路的下跌,跌倒幾年前的原點2228點。

㈡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過什麼傑出校友啊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 李振聲院士(現任)
全國政協副主席 陳宗興(現任)
農業部部長 張寶文
人事部副部長 陳存根
陝西省副省長 副省委書記 人大主任 一大堆
國際著名昆蟲學家 周堯
中國工程院院士 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王光遠
中國科學院院士 朱顯謨
中國科學院院士 魏江春
小麥育種之父——趙洪璋院士
胚胎幹細胞研究專家---竇忠英教授
三元乳業 總裁
亞洲房地產經濟學會副會長,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人文社會科學部副主任 賈老師
上海財經大學資源經濟研究所 所長
中國人民大學 環境學院 馬中玉教授
清華大學 常智傑教授
人民日報 首席記者 蔣建科
北師大資源與經濟管理研究院 副院長
中國海洋大學 農業經濟系主任
寧波大學 工商管理學院 院長
上海交通大學 農業經濟系 教授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部部長 韓俊
國土資源部 某司長
中信證券 副總經理
上海市某區 副區長
國家外國專家局 副局長
……

㈢ 列舉20內中國發生的大事件對股市的影響

給你我幾年來整理的中國證券市場大事記:看看那幾件符合你的需要!
1984年8月14日,上海市政府批准了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呈批的《關於發行股票的暫行管理辦法》。
1984年11月18日,中國第一個公開發行的股票——飛樂音響向社會發行1萬股(每股票面50元),在海外引起比國內更大的反響,被譽為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信號。
1985年1月, 上海延中實業有限公司成立,並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會籌資,成為第一家公開向社會發行全流通股票的集體所有制企業。
1986年9月26日,第一個證券櫃台交易點——中國工商銀行上海信託投資公司靜安分公司。
1987年5月, 深圳市發展銀行首次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成為深圳第一股。
1987年9月27日,第一家證券公司——深圳經濟特區證券公司成立。
1988年7月9日,中國 人民銀行開了證券市場座談會,由人行牽頭組成證券交易所研究設計小組。
1990年11月2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試開業」,第一天成交安達 股票8000股,採用的是最原始的口頭唱報和白板競價的手工方式。
1990年12月19日,時任上海市市長的朱鎔基在浦江飯店敲響上證所開業的第一聲鑼。滬市的首個交易日以96.05點開盤,並以當日最高價99.98點報收,當日成交金額49萬4千元人民幣。
1991年5月21日,上交所統一實行自由競價交易,滬市股價全部放開。
1991年7月,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
1991年8月28日,中國證券業協會成立。
1991年10月31日, 中國南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與深圳市物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社會公眾招股,這是中國股份制企業首次發行B股。
1992年1月10日, 一種叫「股票認購證」的票證出現在上海街頭,產生大批認購證,廣義上講也是一種權證。該權證價格30元,後被炒至幾百元。
1992年5月21日,當天取消部分個股漲跌價格限制。
1992年7月7日,深圳證券交易所宣布:原野股票停牌交易。這是中國證券市場首家停牌企業。
1992年8月10日,深圳上百萬人冒雨來買認購抽簽表,最後發生著名的「8•10」事件。
1992年10月12日,成立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1992年11月,我國國內第一家比較規范的投資基金------淄博鄉鎮企業投資基金(簡稱淄博基金)正式設立。該基金為公司型封閉式基金,募集資金1億元人民幣,並於1993年8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最早掛牌上市。
1993年3月1日,飛樂音響等內部職工股掛牌,這是股份制企業內部職工股首次上市交易。
1993年6月29日,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正式招股上市,成為中國內地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國有企業。
1993年8月17日,部分地區滬市行情傳輸中斷一個多小時,而未中斷地區照常營業,引起軒然大波。
1993年9月30日,中國大陸發生首起通過二級股票市場進行控股的「寶延風波」,延中實業股票突然停牌,深圳寶安上海公司聲明持有延中實業發行的普通股5%以上的股份,由此揭開中國收購上市公司第一頁。
1994年1月14日,財政部代表中國政府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注冊登記發行10億美元全球債券。這是中國政府發行的第一筆全球債券,也是中國政府第一次進入美國資本市場。
1994年1月26日南方某公司上海證券營業部因「紅馬甲」電腦操作失誤,以20元一股的天價買入廣船股票80多萬股(當日廣船正常價格在6.50元左右)。一筆交易虧損達1000萬元左右。
1994年7月30日,在數月無抵抗的熊途中,上證指數最低到達325.89點時,中國證監會宣布三項「救市」措施。一個半月,上證綜指上漲了223%,成為我國證券史上股指上漲速度最快的一次。
1995年1月1日,即日起滬深股市交易實行T+1交易制度。
1995年2月23日,上海國債市場出現異常的劇烈震盪,327品種成交金額佔去期市成交額近80%。對此,上交所發布緊急通知稱,當日16:20以後的國債期貨327品種的交易存在嚴重蓄意違規行為,故該部分成交不納入計算當日結算價、成交量和持倉量的范圍。稱之為「3•27國債期貨事件」。
1995年5月17日,國債期貨市場關閉,因期貨資金湧入,5月18日股市井噴,滬市單日股指漲幅達30.99%。
1995年8月9日,日本五十鈴自動車株式會社和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通過協議購買法人股的形式,成為「北京北旅」的第一大股東。這是我國證券市場的首例外商A股大股東。
1996年5月29日,道• 瓊斯推出中國股票指數。
1996年6月7日,上交所擬選擇市場最具代表性的30家上市公司作為樣本,編制「上證30指數」,並在7月1日正式推出。隨後在30指數的帶領下走出了一波大級別的行情。
1996年10月23日滬市上漲20.5點,收於1010.83點,在闊別千點大關兩年後重新站上1000 點。
1996年12月15日,在市場不理會管理層十二道金牌後,《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指出股市出現過度投機,要求進一步規范。上證綜指自12月11日算起歷時13天,跌幅達31%,單日跌停個股比比皆是。
1997年2月19日,鄧小平去世,第二天兩市眾多股票跌停低開幾分鍾內被拉起到漲停報收,後歷時3個月,指數上漲了74%。
1997年4月18日法人股首次擺上了拍賣台。海南某公司持有的 600萬股海南航空股份有 限公司法人股被依法公開拍賣,開我國股票拍賣之先河。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7月2日泰國發生金融危機,隨後長達兩年的東南亞金融風暴全面爆發。
1998年4月,滬深交易所決定對「財務狀況異常」的上市公司實施股票交易特別處理。4月28日沈陽物質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因連續兩年虧損,被列為首家特別處理的股票。
1998年4月7日,第一批上市的封閉式證券投資基金——基金金泰,基金開元發行。1998 年11 月25日起,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股票一律不再發行公司職工股。
1998年12月2日,中國證監會下發《關於停止發行公司職工股的通知》。
1999年5月8日,發生美軍「誤炸」我駐南大使館事件,上證股指跳空下行逼近千點,十天後引發一場大級別的「5• 19」行情。
1999年6月15日人民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堅定信心, 規范發展》「5•19」行情進入高潮。
1999年7月1日,《證券法》開始正式實施。
2000年2月14日證監會宣布改革股票發行方式:向二級市場投資者配售新股。受利好刺激,大盤漲幅超過9%。
2000年2月23日 上市公司發行轉債開先例,虹橋機場發行13.5億元5年期可轉換公司債。
2000年7月19日,上證綜指以2000.33點開盤,首次站上2000點關口,當日成交量達149.6億元。
2000年10月30日,新華社播發《假典型巨額虧空的背後——鄭百文跌落發出的警示》,引起各界強烈反響,有關部門和專家學者紛紛就「鄭百文現象」發表看法。並引起國務院領導及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
2000年11月2日,吳敬璉針對針對《財經》雜志2000年10月「基金黑幕」事件發表文章《證券市場不能黑》,引發「股市大辯論」。
2000年12月16日上證所推出包括調整B股交易結算費用,降低交易成本在內的系列舉措,以提高B股市場運行效率。此後B股指數不斷上漲,12月25日滬市B股指數創出三年來新高,以 88.95點報收。
2001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中國證監會決定境內居民可投資B股市場。
2001年4月23日,第一隻退市公司——PT水仙
2001年6月,國務院發布《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6月14日,滬市大盤見頂2245.42點,此後一路走低,開始綿綿數載的熊市。
2001年7月23日,社保基金正式入市。
2001年9月21日,中國內地首個開放式基金——華安創新證券投資基金成功實現了首次募集目標50億份,正式宣告成立。
2001年10月23,證監會宣布停止執行國有股減持暫行辦法,利好引發大幅反彈,滬深股市接近漲停報收。
2001年11月16日,證券印花稅下調,上證指數開於1725.45點,跳空高開104.1點,但當天收出長陰,收於1646.76點,僅上漲1.57%。
2002年6月24日,國務院決定停止減持國有股,上證指數跳空高開,全天漲幅高達9.25%,上漲144.59點,收於1707.31點。
2002年9月23日起,上市新股於上市首日即計入指數計算。此前上交所新股上市後股指的計算方式是上市第二天計入指數。
2002年12月1日,中國證監會與中國人民銀行聯合頒布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開始正式施行。
2003年2月19日 ,滬深交易所計對封閉式基金存在交易上的缺陷,規定封閉式基金最小報價單位「分」改「厘」, 3月3日起正式實施。
2003年3月,第一家瑞銀華寶申請QFII資格。
2003年4月,「非典」」流行,交易清淡,行情回落。
2003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發布《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受此消息影響,上證指數當日大漲33.71點,收於1398.01點,單日漲幅達2.47%。
2004年2月2日,國九條出台,同年4月為落實國九條,證監會成立六個工作組。
2004年6月25日,中小企業板塊正式登場、首批八隻股票上市,這是落實「國九條」的首項具體措施之一。
2004年6月30日, 濟南鋼鐵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一級市場新股不敗神話在中國股市正式宣告終結。濟南鋼鐵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一級市場新股不敗神話在中國股市正式宣告終結。
2005年4月29日,經過國務院批准,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關於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宣布啟動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
2005年6月6日,滬市大盤見底998.23點,從而結束了長達四年的熊市。
2005年6月10日, 三一重工股權分置改革方案獲得通過,成為中國證券市場第一個通過股權分置改革實行全流通的上市公司。
2006年5月20日,滬深證券交易所和中國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分別發布關於資金申購上網定價公開發行股票的實施辦法。滬市新辦法將申購上限放寬到當次上網發行總量或9999.9萬股,深市規定申購上限為不得超過本次上網定價發行數量,且不 超過9999.995萬股。
2006年6月19日,新老劃斷後的第一隻新股中工國際在深圳中小板上市,這標志著終止一年多的IPO恢復,由於是一年多以來的首次IPO,該股首日受到市場資金的瘋狂追捧,首日漲幅達到332.03%,最大漲幅更是達到驚人的576%。
2006年12月26日,滬指報收2505.70點,當日成交額457.9億元,首次站上了2500點的高位。
2007年1月9日, 國內保險第一股「中國人壽」成功回歸A股,成為首家A股上市保險公司。這標志著保險公司登陸A股的序幕拉開。
2007年2月26日,滬市大盤首次突破3000點。120隻股票達到10%漲停位,投資者企盼的春節後「開門紅」成為現實。
2007年5月9日,大盤藍籌股推動滬深兩市大幅上漲,滬市大盤突破4000點,滬綜指收報4013.08點。
2007年5月31日,調高股票印花稅,單日震盪320點創15年紀錄。
2007年8月23日,滬市大盤突破5000點.,盤中上摸5050.38點,報收5032.49點。
2007年9月28日,滬市大盤突破5500點,迎接58周年國慶節。
2007年10月16日,黨的「十七」大召開,滬市突破6000點,最高到達6124.04點,成為了歷史以來的最高點位。
2008年1月14日,證券論壇討論資本市場改革發展要以全球視野, 5500不攻而破,滬市又進入了進一步的下跌周期。
2008年3月14日,受國內平安再融資,雪災,大小非解禁和物價上漲等壓力,以及美國次債進一步影響滬市直破4000點。
2008年4月16日,中國第一隻以角為計價單位的股票紫金礦業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網上申購,申購價為7.13元。
2008年4月22日,管理層明確大小非減持的有關規定,上證指數高開低走,次日跌破3000點至2990點。
2008年4月24日,受證券交易印花稅從0.3%降為0.1%影響,上證指數大幅收高。
2008年5月13日,受隔日下午14時28分汶川八級大地震影響,股市低開後返身走好,一度廣大投資者以不拋股票來支撐指數。
2008年8月8日,29屆北京奧運會召開,大盤以「利好」出盡而大跌,次個交易日跌破2500點,收於2470.07點。
2008年9月16日,受美國雷曼兄弟銀行倒閉,美國股市暴跌影響,以及央行下調銀行准備金和貸款利息拖累,金融股大幅下跌,上證指數跌破2000點,9月18日跌至1802.33點。
2008年9月19日,受管理層允許匯金公司對工建中三大銀行護盤等三大利好消息影響,大盤出現了幾乎集體漲停的壯觀。
2008年10月28日,隨著全球證券市場全面殺跌,上證指數又走入下降通道,當日盤中最低到達1664 .93點,也是這次暴跌的最低點。
2009年3月31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辦法自5月1日起實施。這意味著籌備十餘年之久的創業板有望正式開啟。
2009年4月3日,中國證監會決定撤銷寧波立立電子2008年7月公開發行股票的核准決定,同時要求立立電子按照發行價並加算銀行同期存款利息返還證券持有人,這在中國證券市場尚屬首例。
2009年6月10日, 證監會正式公布《關於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發行體制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實施之後將隨時向企業發審核批文。這意味著暫停8個多月的IPO重啟。
2009年7月29日,金融危機全面全面爆發以來全球最大一單IPO中國建築在滬市登陸,上海證券市場發生了有史以來3031.75億的最大單日成交量,並出現09年最大的跌幅,盤中連破3400,3300,3200點整數關,報收3266.43點。
2009年10月30日,等待了十年,首批創業板股票共計28家公司在深圳登陸,當日盤中受到爆炒而幾度被停牌。
2009年12月8日 被稱為中國「證券業死刑第一人」的原中國長城信託投資公司北京證券交易營業部總經理楊彥明被執行死刑,但6500多萬元贓款的去向仍是一個謎團。此案從一審、上訴、發回重審、再上訴,歷時五年之久。
2010年1月8日,證監會宣布,國務院原則同意推出股指期貨交易。2月22日,期貨公司獲准受理股指期貨開戶。
2010年3月26日,證監會正式做出批復,同意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上市滬深300股票指數期貨合約。
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貨上市,由於市場有了做空機制,股指開始了一輪大幅殺跌走勢

㈣ 09年中國股市總結

一、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大規模增加政府投資,實施總額四萬億元的兩年投資計劃,其中中央政府擬新增1.18萬億元」。並有效實施「擴內需、調結構、保增長」的一攬子計劃,保八目標順利實現。此政策利好催生了股市今年前七個月的單邊上揚走勢,滬市股指於7月23日實現自去年最低點1664點的翻倍目標,深市股指則於6月18日實現自去年5577點的翻倍目標.

二、十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密集出台。從2009年1月中旬開始,國務院常務會議相繼審議並原則通過了汽車、鋼鐵、紡織、裝備製造、船舶、電子信息、輕工、石化、有色金屬、物流等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並密集出台。此利好政策將長期助推中國股市未來發展。

三、作為國家擴內需、保增長政策的重要內容,家電、汽車下鄉拉動農村購買力,促進農村消費市場大規模啟動,使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穩定增長。此利好政策將長期助推中國股市未來發展。

四、11月底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與12月上旬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做好明年經濟工作,重點要在促進發展方式轉變上下工夫,真正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有機統一起來,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會議明確了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雙寬松」依舊,「調結構、促消費」將是明年經濟工作的重點。此利好奠定了2010年股市將長足進步的基礎。

五、滬市於 7月23日、深市於6月18日成功實現自去年最低點1664點和5577點的翻倍目標。滬市創出年內高點3478點,深市創出年內高點14096點。滬市全年漲幅為72.53%,深市全年漲幅為104.92%,兩市漲幅差32.39%。(先以12月25日收盤點位計)

六、創業板經十年醞釀和充分准備,於10月23日正式開市,首批28家創業板上市公司集體上市,首日平均漲幅為106%。第二批八家上市公司於12月24日集體上市,平均漲幅為45%。截至12月25日,創業板36家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為103倍,總市值為1574.49億元,總流通市值為292.07億元,分別為主板市場的1/137和1/471。

七、1、2009年以來,上市公司的並購重組活動十分活躍,數據顯示,157家上市公司在年內推出或實施了重大資產重組方案,置入上市公司的資產價值達到3330億元。2、暫停了9個月之久的新股IPO緊鑼密鼓的展開,加上增發和配股再融資,2009年中國證券市場融資規模有望突破450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招商證券、中國中冶,中國重工相繼破發,趕著末班車上市的中國北車因其發行市盈率已高達49倍,破發風險較大。

八、12月中央一系列樓市新政密集出台,其中12月14日,國務院發布「國四條」,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12月17日,財政部、國土部等5部委發出通知,要求實施「首次繳納比例不得低於全部土地出讓價款的50%」的規定,政策「重拳」目標明確,與之對應的股市中房地產板塊連遭重挫,股市因此低調收官。

九、1、歷經5年司法程序,「中國證券界死刑第一人」楊彥明,於12月8日上午被執行死刑;2、證監會首次就證券市場違法違規行為對個人開出過億元的罰單,獲此罰單者為北京首放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汪建中,事由:汪建中利用北京首放及其個人在證券投資咨詢業的影響,借向社會公眾推薦股票之機,通過「先行買入證券、後向公眾推薦、再賣出證券」的手法操縱市場,非法獲利1.25億元,被處等額罰款,並對其採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同時北京首放被撤銷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

十、某類股評現象泛化,拷問著管理層與財經媒體監管和導向是否合規。作為中國股市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培育和發展一個健康的股評界,需要管理層、財經媒體、股評家和廣大投資者共同努力,以促進股評對廣大投資者的正確指導,進而提高廣大投資者的理性投資,並推動中國股市加快向成熟市場發展的步伐

㈤ 楊彥明個人介紹、楊彥明博客地址

楊彥明個人介紹、楊彥明博客地址
http://www.gopkk.cn

㈥ 求問西晉末著名的大儒,和尚,道士,游俠等。。。

王衍(公元256年~公元311年),字夷甫,西晉大臣,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北)人。著名的清談家,魏晉名士。官至太尉。喜老莊學說,當他解讀老莊玄理的時候,手裡總是拿著一把「與手同色」的玉拂塵,神態從容瀟灑,談論精闢透徹,傾動當時。當他講錯時,卻又會「隨即改更」,所以被當時之人號為「口中雌黃」。

㈦ 楊彥明用英語怎麼說

楊彥明英語:
Yan Yangming

㈧ 明知麥道夫活不了150年,為什麼還要判處150年監禁

並科原則導致刑期漫長

據報道,麥道夫這位前納斯達克主席,共造成六百多億美元的投資「黑洞」,其所造成的傷害被稱為「永遠醒不過來的噩夢」。不過,人們在譴責他的同時也在質疑,150年監禁的刑期是否必要?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副教授李春雷告訴記者,事實上,這是中西方刑事司法制度的差異。很多西方國家認為,人的生命權高於財產權,所以許多年前就廢除了死刑。對於所有刑事犯罪,均採取並科原則,即將一人所犯數罪所判處的刑罰絕對相加,合並執行。

「比如麥道夫觸犯11項罪名,他所判150年的刑期就是由每個罪名的刑期簡單相加而得出的。」李春雷說,這一點與我國的刑法規定截然不同。我國刑法有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對於特別嚴重的犯罪,包括經濟犯罪,可以直接判處死刑。

據介紹,限制加重是我國刑法中數罪並罰的基本原則,按此原則,如果判決宣告的數個主刑均為有期徒刑的,應當在總和刑期以下,數罪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決定執行的刑期,但是最高不能超過20年。

中國人民大學刑法學教授謝望原告訴記者,經濟犯罪無論造成的後果有多嚴重,在美國都不能被判處死刑。在懲治經濟類犯罪上,美國的刑罰不如我國的嚴厲。

今年4月21日,銀河證券北京望京西園證券營業部原總經理楊彥明被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二審判處死刑,楊案也被稱為證券死刑第一案。

㈨ 解密中國大案的目錄

序言 以法為鏡 警策人生
第一卷 權力與陷阱
第一章 痴情空姐為國開行貪官頂雷
第二章 王武龍憐子如何不丈夫
第三章 楊彥明億元貪挪謎局
第四章 財政官員百萬難掩艷照門
第五章 知恩圖報豈知身陷阱囚牢
第二卷 繾綣與決絕
第六章 富豪殺手連環掐斷深喉
第七章 按摩師裸照敲詐女富豪
第八章 砸鏡頭驚壞「中國第一武指」
第九章 美女模特烈火焚身
第十章 姊妹易嫁後攜弟殺夫
第三章 激情與迷茫
第十一章 港商情郎機場驚魂圖謀單身富姐
第十二章 「京城名提」的七十二變
第十三章 女警花的愛情之殤
第十四章 癮君子設局謀房產
第十五章 誰動了李可染的遺產
後記 莊稼不收年年種

㈩ 陸雲《與兄平原書》全文

論陸機陸雲兄弟之死
伏見武康令賀循德量邃茂,才鑒清遠,服膺道素,風操凝峻,歷試二城,刑政肅穆。前蒸陽令郭訥風度簡曠,器識朗拔,通濟敏悟,才足幹事。循守下縣,編名凡悴;訥歸家巷,棲遲有年。皆出自新邦,朝無知己,居在遐外,志不自營,年時倏忽,而邈無階緒,實州黨愚智所為恨恨。臣等伏思台郎所以使州州有人,非徒以均分顯路,惠及外州而已。誠以庶士殊風,四方異俗,壅隔之害,遠國益甚。至於荊、揚二州,戶各數十萬,今揚州無郎,而荊州江南乃無一人為京城職者,誠非聖朝待四方之本心。至於才望資品,循可尚書郎,訥可太子洗馬、舍人。此乃眾望所積,非但企及清途,苟充方選也。

此疏所述,除「揚州無郎」一語不確外[3],十分深刻的反映出當時南人仕進的艱難及其求取「清途」的願望。陸機明確要求晉廷「均分顯路,惠及外州」,改變歧視南人的政策,從而為南人求仕提供便利。陸氏兄弟真不愧為當時南士之領袖!

二、「二陸」所受北人之輕辱

作為南士之領袖,陸氏兄弟為其鄉里開拓仕途,理所應當。不過,他們自身入北後求仕之途也不順暢。當時,京洛顯貴憑依傳統的意識,以華夏中心自居,又挾有戰勝者的驕傲,以南人為「遠人」,斥之為「亡國之餘」。除了個別有頭腦的政治家外,在大多數北人看來,江南乃蠻荒化外之地,其習俗、風物皆稀奇怪誕,其人士皆愚陋可笑。在這一背景下,當時入洛南士多遭北人之羞辱,而陸氏兄弟與北人交往最多,所受輕辱自然也最多。當然,江東陸氏作為孫吳時期的一流高門,其代表人物一直出將入相,絕非一般人物可比。所以,盡管時過境遷,作為陸氏家族的傳人,在他們的內心深處,他們始終存有一份孤傲。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其一,在語音上北人嘲笑陸氏兄弟「音楚」。中國地域廣大,且古代交通落後、文化信息交流不暢,各地皆有方言,此乃常識,不足為怪。但自三代以降,隨著中原地區優勢地位的確立,中土文化不斷向周邊地區傳播,而這一文化的語言載體便成為所謂的「雅言」。因此,無論天南海北,士人學習典籍與交流思想必須用雅言。顧炎武《日知錄》卷二九「方音」條便說:「五方之語雖各有不同,然使天下之士而操一鄉之音,亦君子之所不取也。」不過,這一所謂的「雅言」、正音,往往是以某一王朝的京都地區的貴族語音為準的。正如余嘉錫先生在《世說新語箋疏·排調篇》「劉真長始見王丞相條」案語中所指出的那樣:「蓋四方之音不同,各操土風,互相非笑,惟以帝王都邑所在,聚四方之人,而通其語言,去泰去甚,便為正音,……東漢、魏、晉並都洛陽,風俗語言為天下之准則。」
但自漢末以來,南北懸隔,吳人習誦京洛之語不便,交往中不自覺的會帶有吳地方音,入洛後便遭北人譏笑。陸雲《與兄平原書》中便談到這一情況:「張公語雲雲:兄文故自楚,須作文。為思昔所識文,乃視兄作誄,又令結使說音耳。」這是說張華指出陸機之文用韻有楚音,希望他改正。劉勰《文心雕龍·聲律》說:「張華論韻,謂士衡多楚,文賦亦稱取足不易,可謂銜靈均之聲余,失黃鍾之正響。」張華是愛護陸氏兄弟的,所以善意的勸導他們改正。至於其他北人則只會嘲笑了。為免遭輕辱,陸氏兄弟開始學習北語。唐長孺先生根據上引陸雲的信指出,「結使說音」,當為「給使說音」,「給使」即伺候官員的使役,作文要使役說音因使役為洛陽人,表明「二陸」入洛後「已有學洛陽音之事」[4]。「二陸」如此,其他南士亦莫不如此,葛洪在《抱朴子外篇·譏惑》中便記述了南士「轉易其聲音以效北語,既不能便良似,可恥可笑」的情形。這表明南人多習北語,然習之未精,仍夾雜著吳音。其實,不僅在語言上「二陸」效仿北人,而且在思想風格上也在努力效仿北人,《異苑》、《水經注·谷水》皆載陸機入洛途中次偃師,夜遇王弼鬼魂,「與機言玄,機服其能」。《晉書·陸雲傳》則稱雲遇此事,「雲本無玄學,自此談《老》殊進。」玄學是魏晉之際興自洛京的一種新學風,而江東尚未受到其影響。「二陸」夜遇王弼鬼魂的事固然虛誕,但透露出他們為入洛求仕,不得不事先揣摩玄學,以免與北人交往時無法應對[5]。
其二,一些北人在公開場合有意侮辱陸氏兄弟。「二陸」入洛後,一再「咨張公所宜詣」,即請教拜訪那些當朝權貴,以進入京洛上層交際圈,為入仕進取求得便利。張華「薦之諸公」。但實際上不少權貴並不以為然,照樣不給陸氏兄弟臉面,此例甚多,《世說新語·言語》載:

陸機詣王武子(濟),武子前置數斛羊酪,指以示陸曰:「卿江東何以敵此?」陸雲:「有千里蒓羹,但未下鹽豉耳!」

王濟乃皇親國戚,聲名甚著,素以「亡國之餘」視南人,他初見陸機便以「羊酪」興難,並非比較南北風物,意在輕辱陸機。又,《世說新語·簡傲》載:

二陸初入洛,咨張公所宜詣,劉道真是其一,陸既往,劉尚在哀制中。性嗜酒,禮畢,初無他言,唯問:「東吳有長柄壺盧,卿得種來不?」 陸兄弟殊失望,乃悔往。[6]

張華介紹「二陸」見劉道真,但他對二位江東最傑出的才俊極不禮貌,竟以「長柄壺盧」相問,其輕辱之態畢現。姜亮夫先生在《陸平原年譜》太康十年條的案語中指出:「中原人士,素輕吳、楚之士,以為亡國之餘,……道真放肆,為時流之習,故於機兄弟不免於歧視,故兄弟悔此一往也。」這方面最典型的事例當屬盧志當眾羞辱陸氏兄弟,《世說新語·方正》載:

盧志於眾坐,問陸士衡:「陸遜、陸抗,是君何物?」答曰:「如君於盧毓、盧廷。」士龍失色,既出戶,謂兄曰:「何至如此,彼容不相知也。」士衡正色曰:「我父祖名播海內,寧有不知,鬼子敢耳!」

盧志,幽州人,大儒盧植之後,絕無可能不知陸氏人物,完全是借機羞辱對方。余嘉錫先生《世說新語箋疏》此條的案語中說:「晉、六朝人極重避諱,盧志面斥士衡祖、父之名,是為無禮。此雖生今世,亦所不許。揆當時人情,更不容忍受。」所以,陸機反應強烈,予以反譏,但由此結下深仇,為後來盧志極力陷害陸氏兄弟埋下了禍根。
其三,陸氏兄弟之「好游權門」。陸氏家族在江東是「首望」之一,其俊傑之士總是出將入相,憑依門第與才識飛黃騰達,這使陸氏人物具有一種心理優勢,所以「二陸」初到北方,頗有與北方門第抗衡的想法。《晉書·張華傳》載:「初,陸機兄弟志氣高爽,自以吳之名家,初入洛,不推中國人士。」《晉書·文苑·左思傳》亦載:思欲作《三都賦》,「陸機入洛,欲為此賦,聞思作之,撫掌而笑,與弟雲書曰:『此間有傖父,欲作《三都賦》,須其成,當以覆酒瓮。』」陸氏兄弟「不推中國人士」如此。但是,在與北人交往的過程中,他們卻屢屢受辱,既不能獲得交往中的平等地位,更不可能在仕途上一帆風順,明代張溥在《陸平原集題辭》中便指出陸機亡國後「俯首入洛,竟縻晉爵,身事仇讎,而欲高語英雄,難矣!」為求取仕途的發展,他們不得向北人權貴低頭,如陸機在《詣吳王表》、《謝平原內史表》中一再表示「臣本吳人,出身敵國」,彷彿前世有罪。周一良先生在《魏晉南北朝史札記》「西晉王朝對待吳人條」中分析「二陸」心態說:「陸機入洛後,猶自稱『蕞爾小臣,邈彼荒域。』(《皇太子宴玄圃詩》)陸雲《答張士然詩》亦有『感念桑梓域,彷彿眼中人』之句,具見自卑情緒與桑梓之感。」正因為受到了太多的白眼與歧視,所以對稍有知遇之恩的人便會表現出極大的尊崇與感激。如對張華,《晉書·張華傳》載陸機「欽其德范,如師資之禮焉。華誅後,作誄,又為《詠德賦》以悼之。」也正因為如此,陸氏兄弟先後依附賈謐、趙王倫、吳王晏和成都王穎等人,在狹隘的政治夾縫中圖謀發展。
《晉書·陸機傳》便明言機「好游權門,與賈謐親善,以進趣獲譏。」賈謐乃晉朝元老賈充外孫,充以之為嗣,《晉書·賈謐傳》稱其「既為充嗣,繼佐命之後,又賈後專恣,謐權過人主。」謐為撈取聲名,招攬才俊文士,「二陸」也投其門下,列為「二十四友」。謐為正直士君子所不恥,陸氏兄弟附之,自然也受到人們的詬病,這是可以理解的。但陸氏兄弟何以如此呢?近人姜亮夫先生在《陸平原年譜》中則極力回護,說「二陸」與謐「實無深契」,為其所逼雲雲。其實不然。周一良先生的分析則更合乎情理:「陸機答賈謐詩雲:『惟漢有木,曾不逾境。惟南有金,萬邦作詠』,強調己雖南人而得顯達。由此可見,陸氏兄弟之投賈謐,列入二十四友,蓋與賈謐之敢於拔擢南人有關,故陸機與之親善。」[7]確實,「二陸」以文事降附賈謐,目的在於「自重於新朝」,求得政治上更大的發展空間,以維系門第於不衰。兩晉南朝的世家大族人物首先考慮的是門第問題,這是當時的社會風尚所決定的。至於忠節之類的道德觀念,則在其次。明乎此,我們便無須對「二陸」的行為做任何曲解。正是在這一心態支配下,陸機同時又交結厭惡賈氏的司馬氏宗室人物,依附趙王倫,並終「豫誅賈謐功,賜爵關中侯。」[8]其實,趙王倫性極貪鄙,庸才凡品,就個人魅力而言,遠較頗有才思的賈謐差,但陸機附之,又引見南人戴淵入幕,甚至參預為倫撰奪位「禪詔」[9]。當然,陸氏兄弟奔走權門,並非心甘情願,他們畢竟出自世族名門,與那些起自寒微附逆作惡的小人自然有別。但作為「亡國之餘」,他們很難通過正當的途徑獲得晉升,建立勛業,光大祖業,不得已,他們只有「遊走權門」。

三、陸氏兄弟之死及其原因

陸氏兄弟自太康末入洛至太安年間死於北方,前後共15年時間,大約可分為兩個時期:一是太康末至元康末(289—299),二是元康末至太安二年(299—303)。前期晉室大體上尚算安定,求仕雖難,但無生命之虞。但晉惠帝元康以後,西晉政局日亂,諸王之間公然火並,戰火連天。《晉書·顧榮傳》載諸王為博取聲名,「甄拔才望,委以事機,不復計南北親疏,欲平海內之心也。」這樣,南人自入晉後,進入了一個政治事功相對活躍的時期。但是,在當時「順逆無常理,成敗無定勢」[10]的險惡政治環境下,南人在北方缺乏社會基礎,很容易受到傷害,甚至時刻都有生命的危險。《晉書·顧榮傳》載榮給鄉里楊彥明的信中說:「吾為齊王主簿,恆慮禍及,見刀與繩,每欲自殺,但人不知耳!」陸機本人在趙王倫之事中險些喪生,故顧榮、戴若思等皆勸機返歸江東,但其不從,《晉書》本傳所述原因有二:一是機「負其才望」,「志匡世難」;二是成都王穎召其入幕,機感其救命之恩,又以為穎「必能康隆晉室,遂委身焉。」很顯然,陸機追隨成都王穎,其主要目的還是為了乘亂建功立業。太安元年,司馬穎任機為大將軍參軍,又表為平原內史,征陸雲為清河內史、右司馬,參機要,陸耽為東平祭酒。同時,司馬穎又以南人孫惠為參軍、白沙督、領奮威將軍,孫拯為參軍。這樣,在成都王幕中形成了一個南人小群體,其核心是陸機、陸雲兄弟。
從有關史實看,成都王司馬穎一開始對陸氏兄弟是很看重的。這主要是他要與其他諸王爭奪統治權,必須招聚名士,成都王穎在這方面化了很大的氣力。成都王召士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即重視門第。其幕中士人可考者來自南北大族二十三姓,「顯示了強盛的門閥勢力背景」[11]。吳郡陸氏家族不僅為江南之「首望」,且尤重事功,世代領兵。因此,司馬穎對陸機「甚見委杖」,將領兵大權交給了陸機。太安二年,穎與長沙王乂戰,以陸機為後將軍、河北大都督,統帥二十萬人攻洛。自吳亡之後,陸氏家族仕途受阻,一旦得領軍,陸機以為建功立業的機會來了,興奮異常。據《晉書》本傳,機出征前,司馬穎與陸機有一段對話,其心態可見:

穎謂機曰:「若功成事定,當爵為郡公,位以台司,將軍勉之矣!」機曰:「昔齊桓任管夷吾以建九合之功,燕惠疑樂毅以失垂成之業,今日之事,在公不在機也。」

陸雲(262~303),西晉文學家。字士龍。吳郡(今江蘇蘇州)人。文學家陸機之弟。西晉末年官拜清河內史。後與陸機同時遇害。《隋書·經籍志》錄有《陸雲集》12卷,已佚。明人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輯有《陸清河集》。

大將軍宴會被命作詩 征西大將軍京陵王公會射堂皇太子見命作此詩 太尉王公以九錫命大將軍讓公將還京邑祖餞贈此詩 大安二年夏四月大將軍出祖王羊二公於城南堂皇被命作此詩 贈張彥明 贈汲郡太守詩 贈顧驃騎詩二首 贈鄱陽府君張仲膺詩 答顧秀才詩 答大將軍祭酒顧令文詩 答吳王上將顧處微詩 贈顧尚書詩 答兄平原詩 贈鄭曼季詩四首 答孫顯世詩 失題 失題 失題 失題 贈孫顯世詩 答兄平原詩 答張士然詩 為顧彥先贈婦往返詩四首 詩 芙蓉詩 詩

--------------------------------------------------------------------------------